方便行第五
80年11月16日
云何名方便行?所谓行于五法,五法者:一欲、二精进、三念、四巧慧、五一心。
一、欲者: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求一切禅定智慧法门。故亦名为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名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 欲者─动机
我想如果从字面上来看,是很容易了解的,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最重要的就是先有它的动机,有什么动机,动机很强烈,才可能把事情做好。欲以现在心理学上讲,就是要有动机,而且动机是比较强烈的。在佛法上常讲到要发心,发什么心?主要是发菩提心,一般人常讲发心,发什么心呢?我常说:贪心、瞋心、慢心、疑心也都是在发心,只是发的不是菩提心而已。欲望也是一样,欲望对世间人而言,都是存在的;一切善法欲为其本,一切恶法欲为其本。欲望可以让我们成就善法,也可以让我们成就恶法,所以我们现在就对欲望的本质,做一个比较深入一点的探讨。
世间人或修学佛法的人,都有它的欲望,这个欲望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好象不太一样;但是经过比较深入的探讨欲望的本质,我们会发觉差别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分歧。
¨ 依据现代心理学讲法,把欲望分做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称为生理的需要:譬如:现在冬天,天气比较冷了,大家要穿比较厚重的衣服,这是生理的需要;我们口渴要喝水,肚子饿了要吃饭,这是生理的需要,或者一般人讲的:『食色性也!』把男女的欲望,如果当作生理的需要,也是属于第一种;生理的需要,就是要求我们能够生活、能够生殖。这个需要,大家很容易明白。
第二个层次称为安全感的需要:我们不只希望今天有饭吃,明天也有饭吃,而且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有保障,这种安全感,经常建立在一种比较稳定的生活方式里面,所以,人为了要吃饭,必需要去工作,工作为了安全感的关系,必需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如果今天作了,明天就没得做,那我们对未来就没有保障;或者希望我们的社会比较稳定有秩序,不要经常有一些突发事件,在那些比较混乱的社会里面,人没有安全感。甚至进一步说,我们要研究科学,要去信仰宗教,也有很多的原因是为了安全感;因为我们对于陌生的世界,我们会觉得没有保障,很多人宁可生活在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里面,他不敢去面对许多神奇的事,不敢去接触很多陌生的人,因为陌生的东西,对我们比较没有安全感的。所以第二个层次,很明显的就是安全的需要。
第三个层次称为爱还有归属感:所谓归属感就是说,我们在小孩子也是一样,长大了,就会参加一些团体,觉得说我是在这个团体里面,我接受这个团体,这个团体也接受我,这称为归属感。我们一般人不太容易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生活,就会觉得孤单寂寞,即使他吃得很好,住得很好,也没有安全的顾虑,但是他心里上,还是会郁郁不乐,主要就是没有归属感。归属就是我们去参与一个团体,也被那个团体的人所接受。这个爱也是一样,狭义的爱就是指跟另外一个人,或另外一个团体的关系。爱,譬如刚才讲的归属感也是一样,如果爱的对象比较限于少数的一些人,也许是父母,也许是朋友、同事等等,因为彼此之间有归属认同,也是可以减去一般人对于归属跟认同的需要。这是第三个称为爱跟归属。
第四个称为尊重:自我尊重的需要,一个人在一个团体里面,除了被人家所接受,接受你是这团体的一份子之外,另外我们还是希望被这个团体的人所尊重,接受跟尊重不一样。接受只是消极的接受你成为团体的一份子;尊重是肯定我们某种的能力、某种成就;所以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认为说我对什么事情做得还不错,我在这团体里面,表现得还可以,这样是尊重。
第五个称为自我实现:在心理学上主要讲的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他的潜能,有的人也可以在一个团体里面做得很好,但是那个事情并不是你最喜欢的,譬如说:我们在一个公司里面,我们可以把一个事情做得很好;可是这是公司的事情,并不是你最大的兴趣所在,你的兴趣可能是在另外一方面,这样表示说对自己本来的一些潜能没有发挥出来,最后所谓的自我实现,就是把自己的兴趣、嗜好,都能发挥得很圆满,这称为自我实现。
也就说: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几种欲望或者称为需求。人类其它种种的欲望或需求,都是从这五个需求所引发出来的。譬如:有人喜欢看书,喜欢追求学问,这追求学问可能是生理需要,为什么?因为你要把它当作一种职业来赚钱。有了钱才能有充份的饮食。也有人把它当作安全的需要,为什么?因为如果我们对周围的事情,不熟悉我们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如果我们对世间上很多事情很迷惑,我们会没有安全感,有学问的人就比较不会迷惑,可以在种种陌生的事情里面,能够得到自在。
也有人是拿来当作归属跟认同,因为这个团体都是学医的,所以我就跟着学医,这个团体都是学佛的,我就跟着学佛,他们都上大殿拜佛,我就跟着上大殿拜佛,他们做什么学问,我就做什么学问,因此得到大家的认同。
也有一种人,是把它拿来做自我尊重,因为你做学问,做得很好,你在这方面,慢慢成为一个专家了,对自己就有信心,而别人也给予我们相当的尊重,最后就是所谓自我实现,也就说:读书就是他本身最大的一种兴趣跟嗜好,他在这之中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或者人赚钱为名为利等等,一种行为,可能是很多需求的综合,只是每一种需求的比重不一样,也就说:欲望,根据现在的心理学家所分析的有这五种基本的欲望。
¨ 我个人再依据此五个欲望简略分做两种:
第一种称为自在:譬如我们对于生理的需要,对于安全的需要,比较上是以自在为主,天气冷了我们觉得不自在;肚子饿了我们觉得不自在,在陌生的环境里面,我们觉得不自在。所以人最初需求是求自在,先让自己能够活得下去,先让自己能够活得愉快一点,这是自在。
第二种称为圆满:后面的尊重、自我实现,就是慢慢趋向于圆满,也就说要把我们内在的个性跟外在的环境,都能搭配得比较统一跟和谐,这是圆满。
一般人对很多不同的欲望所迷惑,而很少理会到所有欲望、需求的本质,就是求自在跟圆满,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到欲望的本质是求自在跟圆满,那我们是应该用更俐落直接的方法去求自在跟圆满,世间人以为追求钱财、名利,是他们最后的目的;其实不是,那个还只是引申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根本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但是那方法,并不是最直接、最高明的方法,所以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得到自在跟圆满,就视每个人智慧的高低,佛法也是一样,常常讲到要解脱自在,要怎么得到理事的圆满,人所想追求的就是这样子。
我们再谈到,一般人不是很清楚知道,他是追求自在跟圆满;但他的下意识也是在追求自在跟圆满的;可是很多人他们追求自在的方法,却用逃避的方法,有一种境界让我不得自在,我就逃避那种境界。肚子饿了,这境界不喜欢,就赶快用吃饱的方法,来满足它!或者现在没有钱了,不自在,就赶快想办法赚钱,我们是用逃避,逃避那个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的境界,让我们得到自在。
怎样追求圆满呢?刚好相反,是要追求到我们本来没有的东西,让我们得到圆满,这时候我们会发觉到,追求圆满跟追求自在,经常是在矛盾的状态之中。如:你要去做一个生意,如果站在自在的眼光上,你不要去做,为什么?因为很多麻烦的事情就会产生;自在,如果这些事情都没有,就很轻松自在。但如果要追求圆满,希望得到更多的钱、更多的名、更多的……?一般人把多当作圆满,如果要追求圆满,反而是要想办法去攀缘境界,所以人经常在矛盾之中,我要还是不要!要追求自在,就不要了,退一边去,不要跟这些因缘搅和在一起。追求圆满,就是要尽可能去聚合很多的因缘,所以人很多时候,就在这些要、不要!取跟舍之间,产生了很多的烦恼;如果我们根据佛法所讲的,如何追求自在?就是放下本来的欲望才能自在;一般人所谓的自在,就是自己在,别人不在,我就自在了!所谓别人,主要指对我产生干扰的境界不在,就是自在。佛法其实最重要的是说,要自己不在,如果我见、我爱、我慢、我执的欲望太重,就不可能自在;同样圆满也是一样,如果真正从佛法佛法来看,如何得到圆满?不要取舍分别,才能得到圆满,用取舍、分别的方法,绝对不可能得圆满。
这也就说一般人,一方面没有了解到我们欲望的本质,是要追求自在跟圆满,而且在很多的时候,又用跟自在和圆满相违背的方法去追求,或不相应的方法去追求自在、圆满,所以人愈追求,事实上是跟自己的本意互相相违的,而且愈追求,烦恼痛苦就愈多。而佛法能够告诉我们如何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追求自在、圆满。自在,就是自不在!圆满,就是不要取舍分别,最后就是变成无欲,无欲,才能成就原来的欲;自在,就是要放下原来的欲望,你有欲望在就不可能自在;那么有欲望,就一定会有取舍分别,就不可能圆满!所以最后要达到我们最初的欲望,反而是要变成无欲的境界,无欲就是不要取舍分别。
因此如果可以了解到这个本质,我们就很容易了解到,从世间法的欲望到佛法的欲望,其实是可以一贯的,就是从自在跟圆满能够统一,这也就是对于欲望的本质能够理会。那我们再问如何得到最有效的方法?从佛法能够得到知见─如何才是追求圆满自在最有效的方法,这样的知见确定之后,再其次就是要降伏过去那种追求的习气。人还是习惯上向外攀缘、取舍分别,来追求自在圆满。所以习气很重,就要用禅定的方法来降伏。
一欲者:欲离一切世间妄想颠倒;对过去的一些思想执着,要如何去攀缘境界,如何在境界上做取舍,这些都是从我们无明所产生的,一种欲望跟颠倒。现在知见正确,就是要用定的方法来降伏,所以说欲得一切禅定智慧法门。只有用禅定的方法去修,才能最有效的降伏这些妄想习气。人如果在动机、在理念上清楚,就会有很深切的一种需求动机,要去修好这个禅定、智慧;这也就说这个欲望是发自我们内心的一种智慧,如果这种智慧真正从心而发,这个力量就会不断地产生,就会叫我们继续不断地去努力,这是第一点。
我们刚讲到:一切恶法欲为根本,其实欲如果从追求自在跟圆满,称为我们根本欲,这欲不是问题,而是你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欲望,才是问题。世间人用的方法是不圆满的,而且是互相违背的,所以说这个欲望,就变成烦恼的根本。欲望还有牵涉到目的、方法的问题。所以我们看第二精进。
二、精进者:坚持禁戒,弃舍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如佛告阿难: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三菩提。何况于善道法。
二精进者:一般人在讲精进的时候,经常有一种错误认为就说,一个人很拚命很努力,就叫做精进。譬如说:一个人很努力地在跑,很努力地在走,这样算不算精进呢?这牵涉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说,你的目标在哪里?如果你很努力地跑,但是你的方向跟目标不统一,这不叫做精进。进!何谓进呢?进一定是根据一条路,有个终点才叫做进;如果没有一条路,或者说四面八方都可以走,那你走来走去,谈不上进也谈不上退,一定要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这时候才来问说,你是进?还是退?是精进还是不精进?很多人学佛很精进,但是他不知道他的目标在哪里,对自己学佛终究的目标不清楚,就像一个人很精进努力在跑,但是不知道他的目的在哪里,所以他跑对了或跑错了,自己也搞不太清楚。
¨ 精进从舍而完成
所以我们在说到精进的时候,首先要说到的就是学佛或修行最后的目标,刚才已经讲到人在世间就是要求自在或追求圆满,而这些是要从不取舍,从放下以我执为中心的欲望,而以不取舍分别而能够调整我们的妄想习气,以不取舍分别或者像禅宗所讲的:当下即是!用这样当作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跟世间的目标不一样,世间的目标,一定是有个所谓具体的目标,有形有相的,一定是具体的目标。我要去盖一间房子,这房子多高?多大?我要去爬一座山,这座山多高?有形有相。
佛法,我们刚才讲到的目标,就是要去除妄想、去除取舍分别,这反而变成没有目标了;但是有个大原则,就是要跟这些理念相应。这也就说世间的目标,大部份都从所谓:得里面去完成的,我们盖房子,盖起来了,这个目标,就达成了;你要赚一百万,一百万赚到了,就得了,这称为目标;但是佛法的目标,经常是用─不是得而是舍,从舍去完成的。舍什么?舍妄想、舍执着、舍习气,要从舍去完成修行最后的目的。我们看经典,是教我们确定知见,我们打坐念佛,主要也是叫我们从建立知见去调伏妄想习气,不是说要得到什么,如果是要得到什么,这都已经是分别妄想。
所以,精进要确定以舍、以调伏妄想执着,这种观念为大原则去精进。中国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对不对?我想很多人都听过,精进如果就为道日损,我们可以说已经退了,退什么?把我们原来的习气烦恼都退掉了,退得没有了,这叫做精进;而不是说像我们做学问一样,愈做愈多,赚钱愈赚愈多,这样叫做精进。
所以在前面精进者:坚持禁戒,弃舍五盖,都是从舍来讲的。坚持净戒─就是从我们行为来讲的,本来一些不好的行为,现在要改;去舍五盖─主要是从念头来讲的,我们一般人坚持禁戒,当然主要是包括身业跟口业;去舍五盖主要是讲意业。精进就是要把三业能够转成智慧,我们平常讲的转识成智。
识是分别取舍,而智是无分别。坚持禁戒,去舍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一般人因为过去生中的业力,力量很强,所以如果我们的心稍微退,业力马上就把我们带走了,就像瀑流一样,我们常讲修行像逆水行舟,如果我们稍微退心,一些业力的力量,很快就把我们往下冲流,所以精进,就是要经常保持这种很敏锐的警觉性。我不是要做什么?不是叫我们诵经,诵多少部?念多少佛?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在这里;而是对我们的心念和行为要起很敏锐的观照能力,如果我们起的是跟正法、正见不相应的,这些念头要很快就把它转;行为也是一样,如果现在我要做的行为跟正法不相应,就要很快的去了解转化。
修定主要的重点:不在于什么妄想都没有;而是对妄想有很快的察觉能力,你起了什么妄想,很快就知道了,知道之后就很快把它断掉了!就回到正法。分分秒秒是希望我们能够成片,这个成片就是中国禅宗讲的要连续不间断。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像钻火如果还没有热就休息,等一下休息了之后,火就凉掉了,等一下再重新钻,再重新开始。像我们刚才讲的,瀑流也是一样。如果这瀑流你要往上走,你没有走到源头就休息,然后一下子又被冲到下流去了,下一次还是从下面,往上开始。这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去众生的业力,业的力量蛮大的,如果不用心,就容易被业力所转。这是精进者。
三、念者:念世间为欺诳可贱,禅定智慧,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一切神信道力,成等正觉,应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三念者:在佛法里面讲到念,其实有它另外的意义。这里所讲的念世间为虚妄的,念禅定为可贵的。这只是最粗浅的一种念,也就说念有几种:
念道心:我们常讲的一个人要有道心,经常提起自己的道心,就说我要去断烦恼、了生死,修禅定智慧,如果你经常只是这么念,不一定功夫就能够成熟,因为这只是找到一个方向。
念道理:佛法常讲到很多的道理,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等等,讲很多道理,这道理要时时刻刻去思惟、反省;如果你只是说要去修行,对道理都不懂,那根本没有办法修。所以更进一步,是要去念这个理。
念头起落相应于法:像刚才讲的念念起落要能够跟法相应,这是念。譬如:我们先不讲什么法,先就数息法而言,最初你要打坐,就说我要打坐,有这种念头产生了,我要上坐,这是第一种念叫做念心;第二种念,上坐之后你要做什么?你要数息法,这就是方法;第三种念就是要叫我们念念不离当下的数字,你不能去打妄想;也就说最后这个念,念在当下的这种方法,如果以佛法而言,念念之中都能够跟佛理相应,这称为念。
所以念是修定的方法,因为修定一定有方法的,没有方法,你心没有办法定,一定是先有一个方法,把我们的心定下来,置心一处。对于修念佛法门的人,念─就是念这个佛号;对于持咒的人,念就是咒;对诵经的人,念就是经文。要经常把念头系在当下的方法,这称为念,如果心中起了妄想,要赶快把妄想放掉,回到方法,这叫做念者;如果我们最初发的道心是很坚定,如果我们对方法是很明了,我们在修的时候就能够修得比较好,因为如果道心不够,念头跑出去了,也无所谓,没有关系啊!当然念不好。
所以,八正道里面有正念,由正念而能够正定,对不对?第七是正念,第八才是正定。要从念而能够有定,我们讲五根:五根也是一样: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念都是在定之前,为什么?因为念就是修定的方法。
四、巧慧者: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长与苦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故名巧慧。复次行者,修止观时,善用如下所明,五番修止观意,安心得所,因是必入法门,故名巧慧。
¨ 四巧慧
第一种如果就打坐里面所讲的,是在用功的时候,如何去把握要领?首先第一种巧慧就是说,修定的法门很多,念佛是一种法门,数息、持咒、各种不同的法门,我们要选择一种,对你适当的法门,这是一种巧慧。如何的法门,是对我最适用的,因为每个众生不一样,所以可能要用的方法,就会不一样。
第二种如果一种方法选定之后,我们如何去用这个方法,用得如法,是另外一种巧慧。譬如说:我们讲一个人打坐如何调松紧,这是一个很不容易抓准的问题,如果你数息法,你太松,妄想杂念就一大堆;如果太紧,胸口会闷,就会变成不会呼吸,就会变成乱呼吸,这是因为太紧的关系,然后自己身体,会绷得很紧,神经也会绷得很紧。在松紧之间,如何拿捏,即使我们都知道,不松不紧!但是你如何在坐的时候去体会,我这样太紧了,放松怎么个放法?我们常讲说,你太紧了,你要放松,可是还是一样,不会呼吸,这表示说:我们对松跟紧的尺度,没办法抓得很准、很稳。
或者说一个人如何处置他的妄想,有很多人常说我的妄想太多,没办法打坐,其实如果我们对于妄想的处理方式,心态是正确的,妄想自己会慢慢减少;而不需要我们这么辛苦地对付它,这么紧张的去看待它,所以如何处理妄想,这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说过重点了,妄想跟方法像翘翘板一样,你要把注意力放在方法,把方法抓紧,不要想办法抑制妄想,方法用得很好,妄想自然就减少;而不是要用很多的心血去看,妄想又出来,又出现了,不是这个意思。所以我刚才讲到,如果妄想你会处理好,自己就不见了,这主要是提正念。
譬如一个人刚打坐就会酸痛,脚痛腰酸,你如何处理腰酸背痛的问题?用怎么心态来了解它。我们也常说如果把腰酸腿痛,当作只是一个过程,是过程你接受它,就会慢慢转好;如果你把它当作问题,去分别计较,就会愈痛愈厉害;同样我们说对外界的噪音…,对这些问题如果不会处理,我们在打坐上,就会很辛苦,而且就没有进步。事实上,人需要老师指导的地方,大概都是在这地方,如果数息法讲五分钟,大概就清楚了,对不对?讲盘腿就更简单,一两分钟比一比就知道了,还有什么需要人家教的呢?就是在这个地方,在我们如何对付这些打坐所产生的状况,有人说头痛、有人说胸闷、有人说流鼻涕,有时候这些种种的现象,我们要去了解这是正常的过程?还是你用方法不对所产生的病态。有些是必经的过程,这个必经的过程,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经过;但是有些人的体质就会有这样的现象。我们知道了把它当作过程来接受,那就不是问题;也有人在用方法上,有时候是姿势坐错了,坐得不好,有时候是方法松紧没有调好,有的时候方法根本就用错了,而产生一些偏差的状况。这些状况,我们有没有办法去分辨它是正常的过程,还是错误的误导所形成的结果,如果是误导所形成的结果,要用什么的方法,把它纠正过来。所以这是巧慧。一般的人,没有打坐的经验,所以对这些不会很清楚,但是有的人最初不清楚,但是经过几次之后,他自己能够慢慢清楚了,也是巧慧。
也就说当我们一方面对打坐有很深重的意愿,知道要去打坐;然后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用舍的方法,精进是讲用舍的方法,念是说叫我们心中很专心地去念这个方法,念兹在兹,这称为念,提正念。然后对我们在打坐之中,所产生的一些身心的状况,要能很清楚的去分辨,知道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等一下要往那边努力,或者这是什么样的病态,要如何对治,这称为是巧慧。
一、欲 |
对打坐有深重的意愿 |
发心是因 |
二、精进 |
用舍的方法 |
过程─(2,3,4) |
三、念 |
专心地用方法:念兹在兹,提正念 |
过程 |
四、巧慧 |
在打坐过程中,清楚知道状态?及往什么方向去努力?碰到病态怎么对治? |
过程 |
五、一心 |
入定了 |
结果 |
五、一心者:念慧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禅定,智慧功德,可尊可贵,尔时应当,一心决定修习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异,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需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义在于此。
¨ 五、一心者:
一心一意:这里所讲的一心,主要的重点还是跟意差不多,就是一心一意地修学禅定,即使修行之后,碰到怎么样的困难障碍,都要很勇猛精进,称为一心,我想这种一心的讲法,还是在初发心所讲的,就是不忘初心而讲的。
理一心:明朝的莲池大师讲到一心有两种:事一心跟理一心。我们先讲理一心,再讲事一心。
理一心:表示这世界,是一心所有的,唯心所造的,称为一心。一般人看的世界,千差万别,你是你,我是我,看的不一样,你有你的心,我有我的心,不一样,这称为多心、异心;但是我们通过缘起的思想去了解,知道一切法都是互相关连的,表面上虽然不一样,可是经过缘起的时候,是互相相关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物跟物之间没有界限,心跟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我们最初认为有一个心,来认识这个物,心跟物就有界限了,如果通过缘起去看,心跟物也没有界限。这也就说以一心为中心,能够把世间万法统合起来,这个心跟其它人的心,跟万物的相、万物的变化,中间没有界限、没有距离,称为理一心。
讲到一心,主要说到万法之中,物跟物之间,人跟物之间,心跟心之间,心跟人跟物之间没有界限,这没有界限,主要是通过缘起观而确定的,因此从一而能够统合一切;或者说一切跟任何一法都是相通的,这称为一心。也就说在《华严经》云:『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从这里去了解,所谓的理一心。
很多人都听过佛法常讲说,万法唯心造:很容易把这个唯心造,错解成万法都是由心来造,而且由什么心来造,由我的心来造,我想什么,就变成什么,那你是什么?变成上帝了!如果你用那样的方法,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然后因为他心想什么,就万物变现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来理解,所谓万法唯心造,把这个唯,想成唯一的唯,事实上以中观的看法:就是自性见。自性见就是我见,也就是生死见。不能跟真正的佛法相应。真正的唯心,这个唯,主要还是要通过缘起去了解到,不一也不异!因为不一也不异,所以我们能够跟万物相通,这是讲到理一心,理一心主要是通过缘起的理,而能够了解到万物本来是统一,本来是无限的。
¨ 事一心:事,主要是讲从修定的方法,到最后目标的完成。
(1)首先讲方法上的一心:一心一意用方法。譬如:我们用念佛法门,念到最后只有佛号,没有其它的境界,外面的声音不见了,你的过去、未来,你的身体,你的妄想都不见了,只有佛号,这时候称为事一心。但是我们常讲到说,念到不念而念,念而无念,这是一心,这个一心的一,就比较偏重唯一的一,因为这时候其它的境界、时空都不见了、都不在了,称为一心;同样用数息法也是一样,很专心地去数,数到最后就只有数字,甚至到最后有没有数字,自己也没有这种分别心,这称为一心。如果这样讲一心,这一心只是方法过程,不是目标;因为如果到最后只是定在一点的一心,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智慧,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神通跟福德。
(2)最后的一心:就说我们的心跟万法能够完全的融合一片,这称为一心。心跟万法合为统一,心跟万法完全相应,这称为所证的一心。为什么事一心有这两种一心?第一种称为唯一的一;第二种称为很圆满的一。也就说我们从理一心来看,理一心是说:万法本来是和谐统一的,本来就是无碍、无限的;但众生一向有我见、自性见、有贪瞋痴,分别取舍,这些妄想执着,所以把自己局限了,局限在一个很小的世界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习气慢慢断掉。用事一心的修法,用修定的修法,问题不在于,把自己定在一点上,而是说借着定心在一点,把这个妄想习气能够降伏,所以我说那些定于一个佛号,定于一个数字,这是方法、过程,不是目标。
用方法把所有的习气,断除之后,我们的心就能够跟法界相应,这才能成为统一的一,变成三昧境界。三昧是什么?就是心跟境完全统一相应。所以如果能够完全统一相应,智慧跟福德、神通就能够当下具足。不需要再刻意去追寻,因为我们的心本来就是跟万物统一和谐的,只是被妄想执着所局限而已。因此一心最后就是变成所证的境界,这是定,也是慧;如果只是把前面的,定于一点称为定,到最后能够跟万物产生统一和谐,称为慧。这个慧跟前面第四个巧慧,讲的不一样。巧慧的慧还是在怎么用方法,怎么调我们的身心使心定下来,而最后这种慧,是没有分别,但是是完全统一相应的,这称为慧。
所以我们在一般讲到八正道里面是讲到正念、而后正定,以正定结尾。五根、五力最后是讲念、定、慧,定之后有慧,有的是定收尾,有的是以慧收尾。讲的重点不一样,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所谓的正定:绝对不是只定在一点,这不叫做称为正定。如果你用数息法,修到最后只有数字,这不叫做正定,因为这样不能产生智慧。佛法的正定,一定是跟智慧相应的,才叫做正定。
同样的我们讲信、精进、念、定、慧。第四个称为定:一心境界;最后称为慧:就是说最后所证的统一和谐、圆满无碍的称为慧。所以这样我们就能把学佛的理论、方法和最后所证的境界,能够连贯起来,这称为方便行。如果大家对这些都能了解再去修行,就不会有很大的疑惑。这是最后讲到一心,就是所谓的三昧境界。三昧就是跟万物和合统一的,在《华严经》讲所谓的海印三昧,心像大海一样,大海是宽广无限的,所有的万物,映照其中,一切的境界,当下显现,清楚明了,没有疑惑,这称为海印三昧,这是修行最后所能达成的圆满境界,称为一心。我们廿五方便就讲到这个地方。
在农禅寺讲禅坐训练班时,讲到一心的时候,讲到打坐的几个层次,这个在我师父所写的《禅的体验》里面有画几个图做代表说明,所以今天讲到一心的部份,我连带的把这个图画一画,也顺便一起做介绍,对我们打坐的人会有很大的帮助。
¨ 打坐的几个层次:─(就圣严法师用七个层次来说明)
(一)
第一个层次:一、二、三都有很多的点,每个点就是代表一种妄想,第一个是说明,我们还没有学打坐之前的状态,妄想很多,东一点,西一点,此起彼落,没有一定的主题,这是打坐前的状态。很多人在没有学打坐之前,对自己的妄想,观照能力不够,以为自己没有妄想,但是用打坐的方法去练习、去观照,就会发觉自己的妄想很多。
(二)
第二个层次:这里有一个比较明确连续的,这是指我们所用的方法,我们开始修定之后,因为注意力是在方法上,所以这个方法就会呈现比重比较大了!在这方法的同时,一定还是会有一些妄想杂念。这妄想杂念又分做两种:
第一种妄想杂念:如果比较大,就会把方法忘掉。譬如:数息法数到三,你就想到说,听说昨天风很大,今天好象好一点了。这样一想,过了老久,才想到说我应该数息,但是应该数哪一个忘掉了,不知道,所以方法上面,有一段空档,不连续,就是因为被大妄想打断了。
有时候虽然在数息,一到十,可以数得清楚连续;但数字跟数字中间,还是会有妄想的,想一下,赶快停下来,下面是四继续数,再数一数,再打一个小妄想,这样连续不断地,就是有大妄想,把数字打断了;也有小妄想,在里面穿梭,这是我们刚开始学的人,都是从这地方开始起步的。有方法、有妄想。
我们最初打坐,你不可能期待自己没有妄想,只能希望把妄想尽可能的缩短,它一出现的时候就知道,赶快把它切断,所以到最后,会把我们数息法,整个打断的大妄想,就会慢慢缩短到最后,它不会把你的方法打断。
(三)
第三个层次:所以第三个状况是方法可以连续不断地下来;而方法之中,还是会有一些小妄想存在,如果我们能够连续十五分钟,使数字一到十,中间不会错乱,不会停顿,这样就可以说已经到第三种。
(四)
第四层次:我们在前面画图的时候,经常都是用三条线来画的,为什么?因为人的妄想,大概都是过去、未来、现在,而且从过去跟未来所打的妄想,还是比较多的,我们慢慢着重在数息的方法、修定的方法,就会把过去、未来的妄想慢慢减少,减少到这边就愈来愈少了。
(1)到第四层次的时候,第一种可以说因为过去、未来所打的妄想,就会慢慢趋向于没有。但是我们对于当下还是会起一些妄想。譬如:六根对六尘,还是会所知觉的,譬如你正在打坐时,外面有声音砰一声,你还是知道,即使你数息数得很专心,数字没有间断;但是外面有声音,你知道那是什么声音,如果有人从你前面晃过,你也知道有人,我们六根对六尘还是有某种程度的知觉作用,这就打坐而言,还是妄想,因为还是分别心。
(2)第二种我们打坐一段时间之后,有人会不自觉的对方法,作一番分析反省,我现在坐的好象还不错,比昨天好一点,会对这个方法,会觉得我现在好象比较满意或不满意等等,这也是因为用方法才有的妄想,所以这是因为现在而起的,这妄想当然都是很微细的,只是知道有人走过,这样子。如果有一个人,从你前面走过去,你就想说那个人欠我的钱,怎么到现在还没有还?这样一想,又到第二个层次去了!
(3)另外有一种称为细妄想:我们一般时候的妄想,都是粗妄想,也就说你自己去打的妄想,叫做粗妄想,无论是想过去、想未来,自己也知道你在想,这称为粗妄想;粗妄想在经典上称为寻,意思是你自己去找的;或者用比较唯识学的讲法,就是作意,你动心起念去打的妄想,这都称为粗妄想;有一种比较细的妄想,称为伺。何谓细妄想?如果一个人粗妄想没有,就会有一些念头自己浮现了,这情况一般人最容易了解是说,我们要睡觉之前,那时候就会有一些念头跑出来,好象还没睡饱,就已经开始作梦了,那是细妄想。也有的人脑筋稍微放松一点,就霹雳啪啦,一直跑出来很多,作白日梦。喝酒的人,头脑不太清楚,但是嘴巴还是会讲话,还会作很多事情,那也是细妄想。细妄想为什么称为伺呢?就是我们心没有去作意,但是它自己跑出来的,这称为非作意。粗妄想比较明显的,可以说是第六意识,作意而起的;细妄想可以说是,第八识的种子现行了,所以说非作意。
我们一般人的念头,粗妄想跟细妄想都是很多的,粗妄想就像大波浪一样,细妄想是比较小,同时一定有粗妄想,也有细妄想。但是我们大部份的时候,没有办法去发觉细妄想的存在,因为你的粗妄想,已经把细妄想盖住了,没有办法发现出来。等到我们打坐慢慢把这些粗妄想降伏了,就能够看到细妄想的存在。所以在第四个阶段之后,这种心愈来愈细了,因为过去、因为未来所产生的粗妄想愈少,我们的细妄想就会慢慢比较清楚明了地看到,这是细妄想。细妄想在妄想很少的时候,又可以分做两种:
第一种感受:何谓感受?我们有时候对于过去的事情,现在我们想过去的事情,想不太清楚!但是如果他是属于细妄想,自己变现出来,你会感觉历历在目,过去的事情就像屏幕一样,重新出现,看得清楚,听得清楚,甚至那种感觉,那种辛酸苦楚的感觉,还是会很强烈的。这我们刚才讲到是第八识的种子变现,为什么?因为在打坐的时候,意识比较松懈,所以本来被压抑的种子,就会自己浮现出来,会变成一种感受,一种情境,一种境界!
第二种幻境:甚至有时候它会变成一种幻觉,心很细的时候,每一种念头,在当下都能够变成一种境界出现;我们平常妄想很多,所以每个妄想互相抵消了,没有一个妄想有力量。当我们打坐心念很细,在当下就有相当主宰的力量,所以每个念头一出现,就会变成一种境界出现,境界是什么?就像我们看到的境界一样,想到花,一朵花就可以当下现前;想到某个人,他的影子就可以很清楚地呈现在当前。也就是当我们心很定的时候,能够由心中变现出任何的境界,这境界当然只有你看到,别人看不到,这境界还是属于细妄想。我刚才讲心中想什么,其实不是作意去想的,如果作意去想的,那是粗妄想;而这细妄想,在心中浮现出这样的想法时,在我们的感官之中,同时变现出类似的境界出来,这是第四个层次。我们说打坐会着魔,为什么?因为在细妄想变现成幻觉的时候,很多人没有办法去反省,这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
如果一个人,是以念佛法门来念佛,念到很专心地时候,这阿弥陀佛就可以现身了,现身在他的眼前,这阿弥陀佛不是从西方来的,是他念佛意识变现出来的境界,同样有人打坐,不想见佛,只想见到光明,坐一坐,光明也现前了;他心中有什么期待,如果最初他还能够很专心地用这个方法,用到第四个层次的时候,他所期待的东西,可以当场顿现,看到你想看的。有人希望身体不见了,身体真的不见了,那种感觉是可以用我们的意识去造作,如果是以心理学来讲,这是暗示结果,就是一般人平常所期待的境界,会在第四境界出现,平常人所害怕的境界,也可能在那时候出现,因为那种害怕的种子,平常也是被我们的意识压抑住了,所以在那种情况平常害怕的事情就会产生了。于是,有些人平常就是怕黑暗、怕孤单,一个人坐在哪里,就好象觉得不太对劲,就会自己莫明其妙的害怕起来。有的时候我们所怕的,怕死怕鬼,那种怕的感觉,也会慢慢地出现;或者平常最讨厌的人,平常我们害怕、所瞋恚的对象,也会在那时候出现。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它只是细妄想变现出来的境界,就无所谓了!
如果以为我所喜欢的东西真的出现了,或者我所害怕的东西真的出现了,那境界一出现,我们心就动了,心就乱了!我们平常期待的境界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会起贪心,你一起贪心的时候,就不会想到说,我在打坐,也不会去辨别,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已经忘掉了,然后心就随着境界去转了。或者有一些外力鬼神,也可以在这时变现出来,为什么?因为这时我们的心比平常静,会比平常敏感一点,平常钝钝的,还看不到。这时候我们的细妄想的关系,所以内心会变现出很多境界,真真假假,一般人分不清楚的;所以这时候,我们常讲会着魔,就是这样子。如果我们知道这些都是细妄想变现出来的境界,我们知道它是虚妄的,对我们没有什么大妨碍,那还是继续用方法。有的人打坐,没有变现出什么境界,他会觉得说,我坐到后来心很定了,身体很轻松,大概已经不错了。其实如果你还有这样的意识存在,大概还是在第四个层次。
在第四个层次,不管是变现出怎样的境界,最重要的,我们知道,它是虚妄的,所以继续用方法。有人会问说,我如果已经坐得很好了,下面应该怎么办?我说你如果还有这种感觉,就不是很好。如果你还有怎么办,根本就没有把方法用好,如果有把方法用好,根本就没有这问题。
(五)
第五个层次:为什么又变成三条线呢?这三条线跟最初的不一样,最初这个三条线,是代表过去跟未来的妄想,第五个的三条线,基本上是从中间这条线再把它细分的,也就说我们一般人讲,在打坐的时候,知道我在用方法,我用数息法,现在数到五、数到六;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是对象,第三个然后我跟对象产生,如何的关系,我在数息,现在数到五、数到六。
这三条线,事实上是每一个人平常生活,时时刻刻都存在的,我现在看到这个东西,它叫做黑板;我现在听到一个声音,那是狗的声音,所以我是什么?我就是六根,对象就是六尘,然后产生认识的关系,我们时时刻刻,动心起念都知道,现在有一个我,有一个对象,有一个认识。根、识、尘这三个,如果你还是各自存在,心也许没有其它的妄想杂念,但那不是定,还没有统一。佛号没有其它杂念,这还不是最好,因为你还知道,你在念佛,你还知道在数息,这都不是最好的。
(六)
第六层次:一心。就是像刚才所讲的念佛,念到不知道自己在念佛,但是佛号没有掉,或者数息数到不知道我在数息,但是数字没有掉,数字没有掉怎么知道呢?你当下是不知道的,等到从定的状态出来的时候,如果那个方法没有掉,表示你是在这种状态,有的人昏沉、无记醒过来,嘿!我怎么在这里?绝对不是定;也就说如果我们从定的状况退下来,那时你的方法,还没有掉,表示说你刚才心是比较定。所以有些人,念佛念得很好,晚上念佛,好象睡着,可是第二天醒过来,那个佛号还在。如果醒过来,中间有没有掉,比较上是属于连贯的;也就说我们在打坐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慢慢去反省,你现在是在哪一个状况,一般人大概都是从第二、第三,好─大概第四,五、六比较困难。
(七)称为无心。禅的境界!没有图!
我们在讲到这几个层次之后,在农禅寺还讲到第七称为无心,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事一心─第一个称为唯一的一;第二个理一心─称为统一的一,就是跟万物统一和谐的境界,在我们打坐的时候不谈,就是所谓禅的境界。
从第一层次到第七的层次,中间如果照我的经验所了解,大概有几个比较难突破的关卡:
¨ 比较难突破的关卡:
第一关是刚开始用方法时,这一关比较会产生的困难是,不会调松紧,就像我们说:有些人开始要数息,就不会呼吸了,表示你这方法,根本没有办法入门,这二、三、四以下就根本不用讲了,所以第一个就是要叫我们如何身心放轻松,很自然的状态去数息,能够用修定的方法。
第二关很多人数息用方法用了很久,数字是不会掉,但是中间总是多少会有一些妄想杂念,就像刚才所讲的三对不对?数字是不会掉,但是妄想杂念没有办法消掉,这时候怎么办?一般人在用方法时,经常会有一种起伏,譬如:念阿弥陀佛!四个字,我们佛号刚念时,注意力就集中了,念到阿弥陀,念到佛字的时候,心就开始散掉了,等到第二个佛号再起时,你的心又起来了,然后再念下去,佛号又起来了,然后再念下去,佛号又没有了;或者数息法也是一样,刚开始数时,数字还在,然后数到快结束的时候,数字又没有了。所以这后半段,就是打妄想的时候,你不可能在数一时,当下就有办法打妄想,一定不是!一定是一数到快完的时候,就开始打妄想了。念阿弥时还清楚,到了陀佛就不见了,就打妄想去了。所以就是要使我们的注意力,能够经常保持着,不要说水平,至少起落不要那么大,起落愈小,我们心就愈定,如何去掌握起落不要很大,这是第二关。
所以我以前在农禅寺打禅七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我就变成进也数,出也数,就把这一关克服过去,就是气吐出来时数一,进来时也数一;这样心就不会掉得这么离谱,但是会形成另外一个困难,有人只有数一个就呼吸困难,数两个就更完蛋了!进也数,出也数,又怎样能够放松身心,不要造成呼吸的困难,就靠每人的体会,就是刚才所讲的巧慧。我们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现在知道,自己在这种状况,我怎么调整我的身心方法去突破,这是讲第一关是不会呼吸,第二关是妄想杂念还是多少有一点。
(3)第三关:就是数到最后,妄想杂念比较少,但是我还是知道在数息,刚才讲到其实我在做什么?是经过反省才有的,对不对?我们看的时候就说,看到才会想到,我在看到,我在看到时,那已经是第二念了!当我们看到东西,听到的当下,在第一念时,就只有看到而已,第二念时才会想到是我看到。所以在观念上、在心上面,尽可能不要把心落到第二念,落到第二念还是反省,第一念就这样一直过去了;最重要的是在知见上,我们知道我跟外物,本来是没有界限的,我跟万物本来没有界限,我们就当下用这方法,不要去反省。
或者我们也可以把这三条线,讲到过去、未来,但是这过去、未来,不是很久的过去,以数息而言:而是前一个数字跟下一个数字;譬如:我们现在数到四,前面是三,下面是五。很多人都知道,在用方法的时候,还是有前后念的分别心,虽然同样方法,同样是佛号,但是我们还是会有前后念的差别。如果我们能够很注意当下,不想前念,不想后念,不做前后的反省,比较差别,当下就能把三条线成为一条线,心就能够定。心定其实没有什么感觉,我上次说过了,只是时间过得比较快而已,甚至在心很定的时候,不一定就是代表没有妄想杂念。
我们一般人都是认为,完全没有妄想杂念,才是定;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同样也有一些细妄想,当然粗妄想是不可能有的,有粗妄想,绝对不可能是入定。为什么?我们从唯识学的讲法,我们的第八识本来就像瀑流不可能断,所以细妄念总是多少会存在,只要在细妄念起时,你不要想这是我在打妄想,这妄想是我打的,这时的心还是在很定的状态。如果我跟妄想,我知道这妄想是我打的,所谓的寻─自己去打的;或者最初起的妄想不是我去打的,它自己跑出来的;但是跑出来之后,我说那是我打的,是我想的。有这样的分别心,就已经落入第五个三条线了。
如果在细妄想起的当下,不起我在想,不起前面想什么,后面想什么,这时,你的心还在定的状况之下,否则我们怎么会说,定中能起神通?你什么都不知道叫做定,不可能起神通的。甚至说在定中还能够运用思考。
我想讲一个故事各位去想,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最初布萨时是亲自说戒,后来有一次他在说戒时,有两个比丘犯了戒,不忏悔,世尊,从晚上到天亮都不说戒;那时阿难说:世尊!您再不讲天亮了就不能讲了!释迦牟尼佛说:我不讲是因为有人犯戒,不忏悔!然后这时,目犍连一听,真的有这回事,因为他有神通,就赶快入定,去找那两个人,知道是某甲、某乙,出定之后,就把那两个犯戒的比丘丢出去。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目犍连他要入定之前,他已经设定好一个目的对不对?就是那两个家伙,死不承认的,要把他抓出来,是先带了这样一个目标,去打坐,而在很定时,又怎样运用他的观照能力,把那两个抓出来呢?如果以一般人所认为的,定就是数息数到都不知道了;如果不知道,而哪两个人你怎么会知道呢?所以心在很定时,这时是怎么说的呢?我们在打坐之前,是有这些疑问在,没有错;但是你心很专心去念,用一心对不对?用到妄想杂念都没有了。
这个问题刚才讲到理一心时是说:我们的心,本来就是跟万物统一的嘛!现在因为有这个问题在,所以你心很定时,这个问题跟答案会自然浮现,浮现在我们的意识里面。定中没有特别说,我现在要开始想是谁?而是他已经有这问题存在了,当他心很定时,这样的答案自己就呈现出来,他当然就知道,这是我所要的东西。这种情况跟我们参话头有点类似,参话头是说:最初有一个问题在我们心中,但是我们不去想这问题,不能用思考的方法去想,到最后解答,对现在我们心中的那一剎那,我们知道这就是我要找的东西。这时他就知道了。这也就说在心很细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办法用的,甚至在起一个念头说,我起了一个什么样问题,然后心还是回复到很静的状况,然后下一个时刻,你所要问的问题,就自己就出来,这是透过直觉的方式,不去思考。如果是思考,这就已经不是定了。有一个问题,有一个答案,当下顿现。
这也就说,我们每个人,当然不可能经常在定中,事实上我们现在的修行也不可能真的入定,但是这样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用,主要定,没有绝对的何谓定,只是比较定而已。如果用数息法或念佛法去修,心比较定,那对我们很多的问题,不管是佛学或生活的问题,就可以很快用直觉的方式,找到一个更圆满的答案。但这种圆满的答案,是透过定的方法,而且运用我们以前的一些思想及知识的基础,才有办法做得到。那么,今天就把前廿五种方便讲完。
刚才到佛堂看各位打坐,可能是刚坐不久,后来我在八点半时再去看,怎么都没有人了,本想八点半去看时,就会原形毕露了,结果都跑掉了,我是说坐姿还不太稳,木鱼那边有几个坐得比较不稳,主要是说,我们打坐几个大原则:臀部要比膝盖高,也的人膝盖放不下去很高,臀部又没有用比较高的垫子坐起来,就像一只乌龟一样驼背,这样坐二三十分钟还可以坐,但是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下来很辛苦。当然我们的腿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很平顺,平平贴贴的贴在地面上,如果刚开始还没办法贴得很稳,一个取巧的办法,就是把后面的垫子,稍微垫高些,坐起来会比较稳;第二个原则我还是就说要把腰稍微往前挺,坐起来会舒服一点。
¨ 一番提醒
我想告诉各位同学:打坐的功课跟其它的功课不太一样;其它的功课,你这学期上了,下学期,可能就没有了;打坐的功课,就像我们吃饭一样,是经常要吃的,且天天要吃,不是今天有人来讲,就坐一坐,明天没人来讲就没有了。一个修禅定的人,可能临命终时,还将打坐往生的。因此这是个人的功课,而学佛本来就是这样子,是为自己学,不是为了要坐给别人看,而且很重要的是,学佛打坐要用心,花时间坐,不见得就能够进步;要用心,我们上次已讲到巧慧的部份,巧慧就是你要用心去体会,如何能让你很轻松,就把姿势坐得很稳。这要自己去试验跟体会。怎样以提正念的方法,克服妄念,也是自己要去体会;所以既要花时间去练习,更得花自己的心力去体会,否则只是时间到了就上坐,时间到了就下坐,这也不能进步。还是说:自己得要花一点时间去慢慢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