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问答
 
{返回 疑问解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79

菩提问答

  问:末法众生如何了生死?
  答:如来一代所说一切大小乘法,皆随众生根性而说。或契理而不能遍契群机,或契机而不能彻契至理,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如天普盖,似地均擎。无一法下从此法建立,无一人不受此法熏陶。倘如来不说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于现生了生死者。

  问:念佛完毕回向,不知是一日回向一次,或是一个月回向一次呢。以前所念的佛忘记回向、现在回向有功效吗?
  答:念一次回向一次为佳,后宜仿之。以前念者,现在回向。亦有功效,一句佛号、一颗金刚种子,千劫万生,力量尚不消灭,提出回向胡疑无效耶。

  问:小孩不懂佛理,教他念佛,有何利益,父母主张给他受了皈依,他长大退转了,是谁担负过错?
  答:低头一拜。灭罪恒沙,念佛一句,灭八十亿劫重罪,虽不解理,已种善根,何得云无利益。至于长大退转,乃是另遇恶缘。然以前之种子,坚如金刚,伏于识田。终不消灭,仍属有益。且为其皈依时、更不能预虑退转,若居此念,则无由引人为善灾。儒家云:“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问:信外道之人。亦称念佛号,后如有往生极乐之愿,能否得佛菩萨接引?
  答:求法须离邪见,功成在于专一,既归佛门,当离外道。邪正混杂则法不真,法既杂乱,即念何能一?虽有往生之愿,恐是可东可西之流荡心耳,资粮不足,往生焉有其分?但人对宗教,尚有信归小别,有归信一致者,有信而未归者,有归而末信者,所言之外道,倘名在外道而不信,心在佛法尚未归者,果发切愿,亦得往生,心力为之也。

  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
  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此之罪。”此之谓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人?

  问:但闻诸佛名,而未持经,亦得护念不退耶?
  答:此义有局有通。占察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得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若到一行三昧,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乃为得闻十方佛名。此亦应尔,故须闻已执持,至一心不乱,方为闻诸佛名,蒙诸佛护念,此局义也。通义者,诸佛慈悲,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故一闻佛名,不论有心无心,若信若否,皆成缘种,况佛度众生,不简怨亲,恒无疲倦。苟闻佛名,佛必护念,又何疑焉,然据金刚三论,根熟菩萨为佛护念,位在别地、圆住,盖约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护念。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护念,乃至相似位以还,亦皆通护念之义。下至一闻佛名,于同体法性有资发力,亦得远因终不退也。

  问:念佛时承指示不必观想、后学栘持时、遂感觉思想无一定方向不易集中、应以何法对治之?
  答:佛号发于心、出于口、入于耳、复印于心,要它清清楚楚,一字不走,周而复始,心力即可集中,如仍不能,再兼采记数之法,一气三句,再一气三句,后一气四句,其数为十。如是一十二十,乃王百千,心苦一走,数即错乱,此法最易使心不散,试看银行中行员点钞票,其速如风扫秋叶,却清楚不乱,可悟心力集中之诀。

  问:病时在床上可以拿念佛珠念佛否?
  答:病时乃身力不支,非故意懒惰傲慢,自不妨持珠念诵,危难之中,正须要念佛求加被也。

  问:有人说净土法门,是度下根器及老太婆的,若有学问的人,还是要多研究经典?
  答:此话也对,古德云: 正法时期戒成就,像法时期禅成就,末法时期念佛成就,今非末法时期乎。此期众生非多数下根乎。修净正是契机。观经不为韦提希所说乎。韦提希即是老太婆。但所疑者有学问之人要多研究经典。难道修净土之人,皆不许研究经典乎。文殊、普贤、观音、龙树诸大德菩萨,张明较著,皆修净土,彼皆不识经典乎。刘遗民、山居易、苏东坡、文彦博等、皆为一代鸿儒,统修净土,莫非皆不识丁乎。或者大学问之人,只是钻研三藏挥翰擒文,例须摈斥修持乎。斯吾之未能解。

  问:净土宗信者有须要研究外宗经典否?
  答:法门无只誓愿学,为四宏誓愿之一,为大乘学者之原则,净土宗岂能例外,不过为学应须知其本末,明其先后耳。本者本宗之经宜先通。末者他宗之经续后学,本不通而务他端,恐邯郸学步,他未成反而失去素行,本既明而不博学,则孤陋寡闻,执一事或致碍具圆理。

  问:为什么不得无故登大殿游行?
  答:《沙弥律仪要略集》中云:大殿供奉佛像,宝塔奉安舍利,都是神圣之地,凡登圣地,即应恭敬礼拜,或诵经持咒,或唱梵呗赞佛,则一瞻一礼,一偈一句,功德无量。若无辜登塔殿中闲走,轻慢三宝,罪过甚大。
  《憎赞经》说“在佛僧净地。  涕唾污地,以是因缘,入地狱中,刀刖己鼻,火烧受苦不息。”是故不得在殿塔中涕唾。又在殿塔中,不得大叫大笑,不得将纸屑果皮,抛弃地上。
  古德云:无事不须登佛殿,等闲莫向塔中行,不因扫地添香水,纵有河沙福亦倾。

  问:畜生类那么多。若人人戒杀。畜生不停地生长。人类岂不成了禽兽世界?
  答:蚯蚓、昆虫及蛇,一般人是不吃的。它们可有充满天地之间呢?世间的禽兽之所以多。是因为杀生的人多之故。这叫相报,彼此互成畜生,那就那就会成为禽兽世界了。若是人人戒杀的话,那么畜生果报的业就会慢慢消灭,而人类和诸天的数量就会增多。楚人不食蛙类,而蛙类反而减少。蜀人不食螃蟹,而螃蟹却日渐稀少,这不都是证明吗?

  问:怎样才能作到适足则止?
  答:佛教主张戒贪,并不是要人们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要,而是主张“适足则止”,切不可强求。那么,怎样才能作到“适足则止”呢?
  一、保持无祸而不追求有福。古人说。“福莫大于无祸,利莫大于不失。”因此,当你拥有某些东西时,应当有知足感,而不要贪求自己难以得到的东西。一个人一旦贪心不足,行为超过自己能力的限度,常容易招致损失和灾祸。结果往往连已经拥有的都会失去。
  二、慎行事而不贪欲图利。只知有利可图的益处,却忘记了由此而引起的祸患。尤其是在贪欲的支配下,违反事物本性,其结果往往害了自己,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心情开朗而不患得患失。贪欲往往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和不愉快。而患得患失又刺激贪欲增大。于是这种恶性循环使人身心疲劳,人际关系紧张。记住这样一句话:“知足者,身贫而心当,贪得者,身当而心贫。”

  问:快要过年了,佛教的饮食之道是什么呢?
  答:据《佛教与健康》有三:
  一、贪无求饱。佛教认为,贪求口福,会起烦恼,而少吃则比较自在,能使人专心修道,锻炼心智。《增一阿含经》曰 :“若过分饱贪,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雍塞,坐卧不安。”中国古代医学也讲究食不求饱,认为太饱目伤气、伤阳胃。
  二、不可太饥。饮食太饱于身体不利,而太饥也有损健康。《增一阿含经》又曰  “若过分少食,则食羸心悬,意虑无固。”中医认为,太饥饿伤脾,人吃得过少就会骨骼干结而血液停滞。现代医学则认为,吃得太少会造成营养不良和贫血。
  三、饮食按时。佛教徒讲究饮食有时,尤其是严格执行“持午”,出家师父讲究过午不食。清代曹廷栋《老老恒言》说:“午前为生气,午后为死气。释氏有过午不食之说,避死气也。”
  快要过年了,除了要节俭,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希望您法喜、健康地过个好年。


{返回 疑问解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十八愿浅释
下一篇:佛教常识百问
 佛教问答(净界法师)
 月溪禅师问答录
 佛学问答录(慧律法师)
 智海法师智悲答疑(生活篇)
 清净的智慧·说慈济世界
 解惑录-刚晓法师闲暇解惑集(四)
 佛法在生活中(崇慈法师)
 释疑问答(洛本仁波切答)
 佛学问答(海涛法师)
 观音文化百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十二章 曹洞法系(下)——元明清时期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佛性论与人性论的关系如何?[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54-55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九、浴佛[栏目:中国佛教仪轨制度]
 功夫难易问见地[栏目:首愚法师]
 禅修手册 四念处的实修[栏目:禅修手册]
 人间佛教的经证 真智者[栏目:人间佛教的经证]
 依师闻法 精进学修[栏目:学诚法师]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领受圣严法师的智慧,分享法喜[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