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新世纪佛教发挥的作用及其责任(释明照)
 
{返回 佛教与文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2

新世纪佛教发挥的作用及其责任

释明照

佛教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流传,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东汉末年传人了中国,随之和中国的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在新的世纪,佛教如何能够在新的社会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同时承担其社会责任,这些需要我们去思考。

“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这是我们的佛陀在创办佛教教团的最初本意,也是我们佛子所不能忘却的。新的世纪已经来到了,我们佛教徒如何把我们的教义和慈悲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成为我们学佛的重点。因此,佛教在新世纪也随之产生许多作用。

1.慈善救济

佛陀以大悲心普与一切众生。  “于难拔苦”这才是佛陀精神的弘扬。我们现在诸多的佛教寺院都在积极的投身去慈善救济中去,每年举办各种法会、进行各种捐赠、慈善义卖、创办慈善基金会。比如,台湾的慈济功德会,在台湾最负盛名的佛教救济组织,开办了慈善医院、慈善骨髓干细胞中心、成立大爱电视台等等。而我们上海玉佛寺近几年来,在我们现任方丈觉醒法师的大力弘扬和倡导下,成立上海玉佛寺觉群慈善功德会,进行了一系列的佛教慈善救济活动。今年我们的国家遇到了许多的灾难,这次在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举国哀悼,我们所有的法师和职工也全力捐助。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帮助他们一起战胜闲难,重建家园。慈悲不再是我们说在口里的话,更应该是我们做在实际的工作和行动中去。这些方面,都代表这我们佛教在新世纪中为了社会所发挥的作用。

2.心灵环保

这个名词,它的提出,代表着我们社会的精神层面需要我们大家去关注。每个人,无论你是否富贵或者贫贱,是否齐全或者残疾,是否聪明或者愚笨,他们都应该拥有一个美好的心灵。佛教的教义,教人向善,净化心灵。因此,在新时期,作为一个佛子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用我们的佛陀的慈爱之心,去关注那些需要心灵安慰,心灵救助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设立心灵沟通的窗口,来让需要心灵关怀者与我们交流,帮助他们化解心灵的郁结。这一点,如今在我们的大陆佛教做的还很少,需要我们去加强。

3.临终关怀

佛教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云:  “生死是大”,佛教教徒修行佛法原始的目的,就是解脱生死。而我们现在为他们所做的法会,只是去世以后超度他们。其实,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老年人的现实生活,了解他们的情感。每一个老年人,在他们老年的时候,因为子女长大成人出去工作了,少了许多的关心,使他们感觉到孤独和寂寞。他们有许多到佛教寺院里来,也就是想通过佛法让他们快乐,少一份孤独。因此,现在有许多的佛教社团,都在关注在临终关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如在他们老年阶段安排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去除孤独;在他们在生病期间,安排人和他们进行心里交流,如果他们要往生了,还安排居士帮助他们助念往生等等,这些也都是弘扬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

4.佛化教育

“仰止为佛陀,完全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是我们佛教的教育家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教育。如今我们更加把这种理念弘扬了,已经成为了人间佛教教育,也就是与我们的社会相适应。佛化教育,不但可以用我们的学校,也可以用于我们的家庭。在现今的新加坡他们的小学生就采取的是美德教育,佛教在台湾有许许多多的佛化家庭。许多佛教寺院也在积极的弘扬佛教教育,如台湾的佛光山在世界就建立了许多的寺院和佛教大学,弘扬佛教教育理念,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许多的佛教大学,我们玉佛寺也同样为佛教的教育尽自己的努力,创办了佛教居士培训班,僧伽培训班,每学期都有许多青年法师和居士来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对佛教教育的支持,也是我们继续从事佛教弘扬的信心。

“十方来,十方去。”我们佛教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都来源于十方施主给予我们的布施。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弟子更应该懂得感恩。在新世纪我们也应该尽到我们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才是对他们的回报。我们通过慈善救济、心灵环保、临终关怀、佛化教育等方面,帮助他们更好地与我们这个社会相适应,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同时,我们也要尽到一个佛子的责任,把佛陀的教法继续的弘扬到世界各地,使佛法普与一切众生。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的佛教肩上所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才能加以完成。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僧人,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弘扬佛教的教义,同时也要切合我们的实际社会,用我们的佛法知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他们的身心调和,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返回 佛教与文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圆瑛与太虚的新旧之争——佛教改革之路何在?(戒毓法师)
下一篇:关于佛教文化的研究(孙昌武)
 禅文化与当代河北文化建设(梁世和)
 禅悟与空灵之美(马欣)
 传统文化对慧远佛学思想之影响(杨容)
 季羡林与中印文化交流
 宗教应该如何应对现代性?(包胜勇)
 佛教当代社会价值论(刘元春、湛滢)
 佛教文化的继承与挖掘(如贤)
 中国佛教与现代化(默雷)
 信仰之惑(叶小文)
 禅和我最近——平民化的安祥禅(牟钟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九)龙萨娘波尊者开取囊青扎嘎伏藏[栏目:圣者言教]
 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栏目:法藏法师]
 佛心、宇宙与觉醒—圣严法师与太空人米契尔博士的对话 现场问答[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运用SOP让修行快又有效(中)[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浅谈非时食戒(释亲仁)[栏目:戒律学研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黄念祖老居士答问[栏目:黄念祖居士]
 绿度母[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大悲咒句解 62、摩啰那啰[栏目:大悲咒句解]
 28 鹦鹉王[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