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字之差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5

  一字之差

  百丈和尚,凡上堂时,常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是何人?’老人云:‘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在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由是,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俾脱野狐之报。师云:‘汝问可也。’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恳请和尚,依亡僧事例。’师令维那白槌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闻言,甚为惊异,人人皆安涅槃堂,亦无人病,何故如是。食后,但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亡僧法而为之火葬。

  按:佛法不能自弘,必须假人以弘之。所以出家者,理应以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即使在家信众,除本著护法之责而外,如有多闻薰习,于法领会者,亦应助以阐扬。期佛法于四众弘护之下,人人得沾法雨之润泽,俾能去恶为善,转邪成正。所以太虚大师说:‘发扬大乘佛教真义,应导现代人心正思。’然而弘法工作,非轻而易举之事,固非掉以轻心者所能为,更非薄德少学者所能胜任也。

  观夫古今大德,为道游方,参访大善知识,住则三载五载,十年二十年不定。总之,宗下者以透关实悟,教下者以大开圆解为目的,而后始建道场,树法幢,广结众生之法缘。慕道而云集受教者,座下动辄千众,于如法教授之下,听众得受法乐而悟解者,往往不乏其人。

  眼看现代本省各地弘法者,除几位大陆来此之大德,及曾亲近大德几位青年法师外,其余凭空而突起之挂名法师和居土,居然亦大谈佛法,领众共修。既不入学深造,亦不亲近大善知识,单凭翻点注解,或拾人些许牙慧,即洋洋自翎而传道授业。诸如此类作风,看来俨然在弘法,若遇识者一旦拆穿,始知鱼目混珠。如是胆大轻举者,万一有人问其:‘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若错答不落因果,保管五百生野狐身有其份也。

  笔者于此,敬劝一类于佛法不求甚解而好为人师者,首贵亲近大善知识,学有师承,于理有会,而后再弘法不迟。切忌妄认自是无师自通,作自误误人之法事。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方便度人
下一篇:捷径法行
 卖斋立毙
 回头是岸
 至性无定
 怨亲颠倒
 诵经要法
 敬亵经典
 善恶果报
 何者最苦
 老实开示
 大权示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十九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依止一位上师的标准是什么?是在上师面前接受四皈依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四篇 感应事迹举例 一、浅草观音[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弥陀本愿专修仪规[栏目:仁焕法师]
 上师在摄受我吗?[栏目:达真堪布]
 守住自己的口业[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真理即是生命[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Serving Yourself and Others[栏目:S.N. Goenka]
 慧灯之光一 9、显宗与密宗之异同[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修密宗的基础上同时修念佛法门可以吗[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