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经:佛陀以离车族由盛转衰为例,教喻弟子不应放逸。
离车族是属于中印度毗舍离城的刹帝利种族,属于跋耆族的一个分支。在古印度大国林立的时代,跋耆国算是老牌国家,但是综合实力并不是很强,与拘萨罗、摩揭陀等新兴强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从总体上而言,该国在遵从传统即在综合软实力方面,要比其他国家要好得多,所以其行共和之制,使得国富民荣,并以此与南方的摩揭陀国抗衡弥久,得到佛陀的肯定与赞叹。
《长阿含经·卷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准备讨伐跋耆国,但是心中又没底气,“彼虽勇健,人众豪强;以我取彼,未足为难”。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实在是不划算。于是他派遣军事大臣禹舍,前往打探佛陀的口气。禹舍大臣见到佛陀之后,转达了阿阇世王对佛陀的问候,并且表达了对跋耆国的憎恶:“跋耆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其实阿阇世王的这种所谓的理由,纯粹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强盗逻辑,并且还大言不惭地征询佛陀的意见:“不审世尊何所诫敕?”佛陀并没有理会禹舍的提问,而是转脸向站在佛陀身后“执扇扇佛”的阿难尊者,提出了七个问题:
1.“汝闻跋耆国人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不?”
2.“汝闻跋祇国人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不?”
3.“汝闻跋祇国人奉法晓忌,不违礼度不?”
4.“汝闻跋祇国人孝事父母,敬顺师长不?”
5.“汝闻跋祇国人恭于宗庙,致敬鬼神不?”
6.“汝闻跋祇国人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于戏笑,言不及邪不?”
7.“汝闻跋祇国人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惓不?”
佛陀为什么为向阿难提出上述的七个问题?缘由是跋耆国具备上述七法。此七种法是:
1、数相集会,讲议正事;2、君臣和顺,上下相敬;
3、奉法晓忌,不违礼度;4、孝事父母,敬顺师长;
5、恭于宗庙,致敬鬼神;6、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于戏笑,言不及邪;
7、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惓。
当得到阿难肯定性的回答后,佛陀对跋耆国作出结论:“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若能做到上述七法,这个国家必定会长治久安,任何外力的讨伐都不会让这个国家受到丝毫的侵损。大臣禹舍在一旁可是听得真真切切,他是个聪明人,一听到佛陀对跋耆国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只得说:“彼国人民,若行一法,犹不可图,况复具七?国事多故,今请辞还归。”最后只得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走了。
不过凭心而论,面对咄咄逼人的军事强国的武装入侵,作为跋耆国的诸离车族还是胆颤心惊,“常枕木枕,手足龟坼”,在紧张的备战之余,惧怕阿阇世王的讨伐。由于全民备战,日夜都有人坚守岗位,结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阿阇世王还真的有所忌惮,不敢贸然进攻离车族。
到后来离车族的人们见到阿阇世王久久不来侵略,便开始觉得敌人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根本就是只纸老虎,不会动真格的。于是离车族开始骄逸起来,“诸离车子恣乐无事,手足柔软,缯纩(丝绵总称)为枕,四体安卧,日出不起,放逸而住”。正当离车族陶醉在种种享受的时候,巨大的灾难便不声不响地一步步地向他们逼来,“以放逸住故,摩揭陀王阿阇世毗提希子得其间便”。虽然在本经中没有明确交待离车族的最终命运,但不难想像,他们注定将为自己的骄奢付出惨重的代价!
佛陀讲说此事的用意何在?无非是再三教导弟子们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片刻的放逸,否则,魔王波旬便有了可乘之机:“如是,比丘精勤方便,坚固堪能,不舍善法,肌肤损瘦,筋连骨立。精勤方便,不舍善法,乃至未得所应得者,不舍精进,常摄其心,不放逸住;以不放逸住故,魔王波旬不得其便。”(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