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性念佛般若相应
慧律法师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07

自性念佛般若相应

作者:慧律法师

经常有信徒告诉我,他们在念佛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现象:第一、一直念佛到后来,会感到昏沉、想睡觉,提不起佛号;第二、一念佛号,反而妄想纷飞,烦恼不断。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念佛的要领,纯粹是用意识心在念佛。

修学念佛法门,除了在事相上用功外,还要用般若的智慧,了解自性就是我,佛就是我们的本性,然后用回光返照的功夫,不着一切境界。用不执著心,当佛号现前时,统统是全体心性的展现,大用时时现前。但如果用的是意识心,设定一个佛号,然后执持佛号,在事相上念佛。就初学者而言,这是对的,但工夫要纯熟,就很困难。烦恼一起来,就无法念下去,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工夫。

用意识心念佛,强迫自己去接受佛号的观念,会造成意识的对立。若是用心性念佛,念而无念,佛号自然流露。有这些现象,这表示悟得还不够,念佛的工夫还不到家,用的不是真心。不用真心念佛,刻意地去寻求佛号,好像佛号在外面,追逐佛号,而并非由本性散发出来的自性念佛,招精神紧绷就会觉得很疲倦。

要突破这种状况,必须体悟到事相的本身就是无常,无常当下就是空,然后,烦恼就减少。建立空的思想以后,就没有得失、取舍的观念。自然对于世间的名利、男女、幻化的一切大地万物,都可以放得下。放久了,佛号现前,一用起功来,就是本性念佛的工夫,这个是需要时间的。

我自己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念佛,从早到晚佛号不断,心里面就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求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我的心,我的心就是极乐世界。何以故?因为念念都能观照无常,知道这个世界是幻化的东西,知道一切法苦空无常。因此,我时时都能放下,对这个世间没有一点贪恋。

求生净土的信念。就一直从心里面生起,自然而然信念真切,自然就有力量。因为对我而言,佛法和我的生命已结合为一体,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只是凭着盲目和冲动,也不会在生活中失去观照,而陷入无力感当中。


摘自《慧律法雨》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慧的语言 ( 四 )
下一篇:业力的探讨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三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
 《净土十疑论》译解 6
 空的哲学思想
 突破感情的樊笼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九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六
 深信净土誓死不退
 2007年义工大会开示——荒漠甘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5、念佛与止观[栏目:徐恒志居士]
 禅修之旅 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栏目:焦谛卡禅师]
 修行次第简介(三)[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常念佛[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次第根机者的信心并不坚定[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The Four Modes Of Birth[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七五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金刚经注解》二十九[栏目:涤华禅师]
 用真心的爱,了世间的缘[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修“观”的善巧[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