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空恩师讲《广论》40讲
 
{返回 广论·法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18

  阿弥陀佛!大家好:
  又到学习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时间了,首先,在我们学习研讨之前,先做加行。

  (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予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又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听闻讲说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叫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学修研讨听闻中破除内外一切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为利如母有情,速疾成佛。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广论。

  我们前面从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开始,讲解了善知识的十德,弟子的德相,应该怎样依止善士的道理,依止善知识的胜利,不依止的过患等。今天是总结。目的是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尊师重道。

  总结之前,同修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顺便解答一下,我们学过这一章后,知道这一章是修行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为一个人要成就、解脱,要出三界,不是小事。世间的小事如果弄不好,还会误入歧途,我们成佛的这条路很遥远,自己又从来没有走过,如果没有善知识引导的话,很容易误入歧途。这可不象世间,做买卖赔点就赔点,这个说不定将来就是三恶道、六道轮回,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每个学佛的人,无论你是否皈依、是否依止,在未建立师徒关系之前,一定要将这一章的教理了解清楚。有的同修讲了:“通过听《广论》之后,才知道善知识有条件。”为什么我们能够了知呢?这就是听闻的殊胜功德利益,善知识这十德应该如何辨别?在末法时期,邪识说法如恒河沙,有很多不如法的,但是也有很多有修行的、了不起的大善知识,刚才同修提出了“如何辨别啊?”修行者如果真正有功德、有证量,绝对不是装出来的,世间虚伪的假修行是装不长的,装最多三天二天,十天八天,一年半载,他能装二年,假的也能变成真的。装是装不长的,时间长了总会露出原形的。判断一个善知识要看他的悲智,看他的烦恼是否比我们少,他修行的精进,他是重视现世的利益――名闻利养,还是重视来生利益-解脱。如果他看重的是世间的利益、现世的名闻利养,可以肯定不是善知识。在末法时期,普遍不具足善知识德相的人,都是在现世的五欲――财色名食睡、世间八法上染污、贪着、贪恋。

  真正求解脱的人不在乎这些,淡薄这些,为的是究竟安乐,究竟解脱,而且发的是无比的大悲心,无比的大菩提心。大悲心:悯念一切如母有情沉沦于三有苦海中,无有出头之日,自己发起殊胜菩提心,用功修行,修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为了成就,一切众生而用功办道。所以,真正的修行者,从他的言谈举止、少欲知足、少烦恼、不为现世名利(就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一接触就能了知的。

  否则,不如法的恶知识就是为了名闻利养,为了钱财,为了地位,为了虚荣,为了世间的高官禄位,追求世间的五欲。贪着心比修习佛法的心还要大,就绝对是魔。所以,我们接触人(有句老话),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不是通过一面:他讲的好,说的好,包括通过网络上,惜福法师讲的好,但我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啊,这要经过观察。让大家学懂这些道理,目的是让大家用学过的道理、法意去观察,不观察就没办法抉择。

  他具不具足(善知识德相),通过长时间打交道,这个人是不是贪嗔痴慢疑邪见比我们重,世间五欲的心是否严重。假如他自己不具悲心、不持戒律,对一切不在乎,对佛制的种种戒都随随便便,认为过时了不要执着等等。这绝对是颠倒的,是一个基本概念,很容易看穿的,如果你连这么点头脑都没有,连世间的好人坏人你都分辨不出来,说句不好听的话,你还能谈修行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学这个道理的目的就是让你观察、抉择,不能随便依止,为什么有限度?为什么让你不轻易拜师,最少要经过三个月的观察,有三年、有六年的、有十二年的,最低限度不能低于三个月。要长时间跟他谈话、交流、接触,才知道他是否是我们学过的教理上说的具德善知识。

  具德的善知识我们找到了,就好好依止。因为现在末法时期很多是不如法的,你用这十德在社会里一对比,善知识就出来了。因为不如法的事情太多了,你猛然看到一个如法的善知识,他的气色、修养、涵养、忍让、行持、言谈举止,绝对不象一般的凡夫,不象没有修行的人。他是否见到东西就贪,是否有种种在家人的举止、习气,虽然他是个出家人了,他身虽然出家了,心有没有出家?心如果出家了,他不会贪著世间的五欲、世间八风。如果他出了家了,身着出家的衣服,行相所行的、所要的、所贪的还是世间的东西。你本身就生活在世间,世间这个大染缸你比我清楚,你拿这个一比,修行人跟不是修行人、世间人和出世间人有什么区别,一比就出来了,这是很清楚的道理。

  当然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地观察,时间长了,原形就暴露了,所以一定不能莽撞地去拜师,依止错了,那可不得了。《广论》上讲了,依止错了,对自己的过患是:生生世世不能出离生死甚至断你的慧命,解脱无望。你受恶知识的引导、加持,那你如何趋入解脱啊?恶知识给我们带来的过患,一下子带歪了带邪了,你成不了佛,倒要成魔了,成了魔王波旬的眷属,那还得了。

  所以我们修行中,善知识要好好观察、抉择,观察抉择好了,要好好依止,因为它是道之根本――万善根本从师出,找到好的善知识好好地依止决定成就,这是无疑的,连佛都是如此行持的,更何况我们呢。如果我们不依照佛亲自给我们宣说的这个教理,想投机取巧,自己找个方法出来,自己想大成就,或者自己创一套修行法,创一套门路出来,难道你比佛的智慧还大吗?那是大愚痴。佛陀已经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讲明了,就是以免末法时期的众生――“障深志浅,福薄业重”,开示如此的妙法、妙药,把这个道路给我们指明,为的是不叫我们误入歧途,一旦误入歧途,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耽误了自己的终身解脱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世间做生意赔本了还能赚回来,如果善知识选错了,用“广论”上的话来说:“初一错了一直错到十五”,你找错了,没发觉的话,临命终时,到三恶道去了,解脱无望了,几十年的功夫白搭了。

  依止善知识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不依止有种种过患。依止了恶知识也有种种过患,另外还有恶友。修行当中善知识的引导,善友的提携帮助是修行中速速成就不可缺少的二种资粮。
  善知识属于慧资粮,因为善知识通达教理,不管他修证有没有,最起码他有正知见,通达教理,如果他有修证,更是一个不得了的善知识。所以在善知识引导下,又有智慧资粮摄受、加持。就不会误入歧途,不会走冤枉路。好象从这里直接到北京,路线给你指的很明确,因为善知识从这条路走过来的,知道怎么走。假如你依止错了,依止恶知识,要走冤枉路,虽然终究会归到解脱道上来,但是这当中吃了很多亏,上了很多当。

  善友就是你的福资粮,你在修行中上不去的时候,不能脱离僧团,不能脱离居士。居士都要建立学习小组,不能跳光杆舞,需要在大众的摄受、薰修。僧人在僧团的摄受下,安心办道。居士建立学习小组后,在大众的熏修、监督下,有过互相忏,有功德互相观,这样你下去了我拉你一把,他下去了我拉他一把。我们都是无量劫来的父母兄弟姊妹。只不过改头换面大家互相不认识了,我们一起灌顶,一起学法,都是我们的金刚兄弟。我们不能看着金刚兄弟下去,他下去了我们要拉上来,你牵着我的手,我牵着你的手,大家互相牵着手,弟子之手牵着善知识的手,善知识的手牵着佛的手、牵着祖师的手,这不就成就了吗?不舍、不疑、不离、决定成就。远离了,自己就象一只孤雁一样,离开了群雁,就会有生命危险,随时有可能被射着,有死亡的危险,是很可怕。所以我们修行不能脱离群体。

  如果惟我独尊,觉得自己成就的不得了,是大善知识,傲慢心上来了,不会有成就。我们在团体的熏染下,可以认识我执、降伏我执,认识你的虚荣、嫉妒、蛮横不讲理,种种习气都会在大众面前暴露,因为大众中哪一位有一点不顺你的心,你的烦恼习气全暴露出来了,正好自己对治修行,是很好的修行环境。所以善友就是你的福德资粮,是能够稳固前进的左膀右臂,所以不可以脱离善知识、善友。

  恶友就不得了,本来你就修的上不去,他再把你拉一下,再给你灌输点邪知邪见,本来你的信心就不稳、东晃西摇的,你一下子就下去了。恶友、恶知识对自己的过患是无量的,现生要吃很多苦头,在三恶道更受无量劫的苦。所以说,应该如理依止善知识,常依如理修行的善友。

  我们念的加持颂里讲:“如此妙道依止善知识”,要想成就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这是根,如理修行善友能长依,不接触那些恶友,接触那些恶友、恶知识,就像《广论》上比喻的:就象有毒的箭放在无毒的箭囊里,把所有没有毒的箭都染上毒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本来好,你在这一圈里的都是坏的,你好不了几天,马上就变坏了。为什么?群体感染使你堕落啊!可怕啊!所以必须如理如法依止善知识。

  跟恶知识一起,除了引导你走错了路,还会有一个损失:名誉损失。跟坏人在一块,虽然你不干坏事,外面也会说“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是一伙的,同流合污”,这些恶语恶见就会传出来,是划不来的。所以说“一切内外魔障中断类,随即消灭清净求加持”所以要在善知识这棵大树下乘凉,在善友的帮助下修行,才能解救我们身心的热恼困苦。所以,不可脱离善知识。

  “出生万善恩师永不离”,生生世世发愿,依止修行,“诸法资财受用悉具备”,承事供养依止善知识,尊师重道,对善知识如法安排的修行次第如法行持。

  我们修行就是为解脱。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修行是自己的事情,你修了别人得不到。师长交待的事情一定要如理完成如法行持,这样“地道一切功德圆满已”,将来“持金刚位唯愿稳速登”,将来决定成就佛果。不但决定成就,还快,还稳不会出问题。如果脱离了这个环境也快,这个快和成就快正相反,是下去快,下地狱快,成就无望,堕落是很容易的。

  大家必须反复思维、琢磨这一章,这个都是我们从粗相上来讲善知识,实质上我们在讲第二遍时,已经把善知识的十德分析到四十德了,展开、微细地讲过了,因为这一遍有新的人来,为了方便接引,所以就重复这一点,没有进行大的扩展,如果在扩展就更进行不了了,我们讲这么长时间的课了,还停留在这里,所以就不能再细讲了。

  同修还提出问题了:知道怎样抉择了,他的标准了。然后还要知道,这种具十德的善知识在我们末法时期,没有福德、善根、资粮、因缘的,你是遇不到的。那么怎么办呢?真正碰到这样具十德的善知识,你得多生累世的福报,不说三大阿僧祗劫,最起码也得一大阿僧祗劫。

  遇不到怎么办呢?遇不到不要失望,不要认为遇不到就没有成就了,烦恼心起来了,实质上还有中等的善知识。中等的就象同修说的具足八德,再不行还有第三步,这也跟《广论》上一样: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有下等的,有中等的,有上等的,最不行的下等的,具有三德、两德,都可以依止。

  下等的德一个是戒,再就是悲心,再就是无疲厌,这三德必须具备。

  首先必须持戒,如果不持戒,你跟他学什么呢?他连恶都不断,不遮止习气,没有戒,定慧哪来?就不可能解脱,连戒都不持,因果都不怕,狎近恶友、邪执邪见,你跟这种人怎么能学好呢?虽然这个人什么不懂,教理不会讲,但是人家行持很如法,你按他那样做按佛制,就不违越菩萨行,不违越毗尼律仪,依戒依法,精进修行,你按他这个样子精进修持,就能成就。

  第二点、要具悲心。如果不具悲心,他摄受弟子就是为了名闻利养,你有利养供养他,他就教你传你法,明天没有了,就不教你了,这不是真正具德的善知识。

  第三点、无疲厌。教弟子是不是任劳任怨,象慈父慈母一样的体贴、善巧、方便、爱戴、调伏,他不是教你半天你不会,他就烦恼了“去一边去吧,不教你了”,有些善知识可能脾气怪一点,说不教你了,明天你问他,他照样教你,这是一类,“刀子嘴,豆腐心”心是慈悲的。另外一种是,不发脾气,什么时候问,什么时候教你。象我去年派你们到五台山依止的果护师学习《毗卢经》一样,大家可以看到,从来不烦,问一遍,说一遍。这就是善知识,这是最起码的德相。

  另外一方面,弟子应该具弟子相,真正具弟子相的人也是了不起的人,实际上弟子相是最基本的概念,为什么弟子能具足这个条件呢?是因为真正修行人在听闻佛法当中一直在进步,怎么进步呢?通过听闻,在听闻中他了知了很多了,他自然具足承事善知识的能力,学戒因果、信心概念,非常深刻,而且弟子本人因为多年闻思修就能具备分辨能力。就象同样去骗,有文件的人和没文化的人,骗有文化的人,你就要想办法才能把人家骗了,没文化的人可以说,一骗就上当。弟子相,就是具备多年修行的功夫,学习佛法虽然没有依止善知识,但不等于他没有接触过善知识。如果没有学过佛法,也没有接触过善知识,那这种人你一骗他就上当。但对看过、听过、接触过经教的,接触过很多师父的,人家通过一对比,他就具足这个慧目、观察力,这种弟子并不说具足就了不起,这只是个基本的概念。

  一旦依止以后就要在这方面完善自己:在善知识跟前真正的弟子相是什么?弟子应具备条件是什么?弟子应该如何发心、承事,意乐、加行,各个方面能够做到如理如法。学习弟子相是使自己完善,条件不具备,做的不到位,或者不十分完美,怎么办呢?要慢慢地做圆满,然后要如教修行。对善知识的恩德怎么报答呢?不是(让善知识)吃点好的、穿点好的。虽然有三事承事善知识,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前面也是需要做的,但最好的供养就是如教修行。报答三宝的恩德、善知识的恩德就是依戒依法修行,按照他说的教诫如法地遮止恶业,断习气、除烦恼、证解脱,这就是最好的报答。师父不是度你出家,你在庙里念念经、烧烧香、维护维护常住,做些寺院常住的事情,按时上殿用功,师父就很欢喜了。这当然也是一部分,不算圆满的,师父最欢喜的就是所度的人不但身出家、还要心出家,而且能出生死轮回,能出三界火宅,能跳出五欲六道,这才是最欢喜的,这才能把另外一半圆满。同时在家人也一样,不要认为我皈依了就可以了,你能通过皈依三宝、依止善知识听闻佛法,能出离生死轮回,也是同样令善知识最欢喜的。不是以为在家人经常给师父送点吃的,供养供养师父,给师父洗洗衣服就行了,那只是一部分啊;另外一部分就是你能解脱,能如教修行,能少造恶业,能不观出家人的过失,能维护正法,能护持僧团,能按师父心里想的去护持、去做,那就是最好的修行供养。

  以上是对前面的总结,以及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解答的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今天因为是总结,就不能总说这些了。

  就这一点来说,大家应该多听闻,如果你不学习《广论》,你能知道善知识是啥条件吗?你不学习《广论》,你能知道弟子是什么条件吗?你连具备的条件都不知道,那你自己怎么完善呢?你自己将来怎么做善知识呢?你说,我不做善知识,我这一辈子就当徒弟,那就失去了师父度你学佛或者出家皈依的意义了,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行。如果度你半天,你还不如师父呢,那师父度你又有何用啊?自己要发心作善知识,尤其出家人,要住持正法、弘扬圣教、坐大法床、击大法鼓,演说妙法,要有这种威德神力、有这种信心才行。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这种信心,我希望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每个人都能作法王,都能成就大医王,象佛一样,拯救无量无边的如母有情脱离三恶趣、成就解脱,这是我最大的心愿。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能离苦。千万不要忘了,希望你们都能有所成就。

  弟子方面不通过学修、闻思你能够了解吗?所以还是要多听、多学,多亲近(善知识),然后你才能明白这些道理。亲近善知识不等于依止善知识,所以你在开始时就要观察,不亲近善知识你到哪观察?你离善知识很远,你不到寺院去,不接触师父,你如何观察?你站在寺院外面,看看师父是否具德,具德在进去,那能行吗?你必须先亲近,先护持,你才能通过日常生活接触、打交道、礼尚往来,这样才能觉察出一个人的好与坏、善与恶,将来才知道什么是该依止的,什么是不该依止的,这些方面就不多说了。

  今天总结的就是:亲近善士

  [科]乙四 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分二
  丙一 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分二
  丁一 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
  丁二 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丙二 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今丁一 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

  《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

  “住性数取趣”,这句话出自《瑜珈师地论》卷二十一“云何种性。谓住种性补特伽罗。有种子法,由现有故。安住种性补特伽罗,若遇胜缘,便有堪任,便有势力,于其涅槃,能得能证。”住性:决定性。比喻修行如同种子一样,种子遇到了阳光、水份、施肥、除草等因缘,便有堪任,就有势力成就。一样道理,首先要了解,依止善知识如同一个种子一样,我们是一个好的法器,一个好的种子,好的密器,遇到了具德具量的善知识,一引导,决定不会大材小用,是个栋梁,有培养的前途。不失自己暇满的人身。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一切教授首:就是指纲要、总纲。这段文一直到“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原文:《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博朵瓦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通过这段文,我们应该了解要亲近善知识。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就是指轨则、道理),极为紧要(这是最重要的)。《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地就是地道。忍就是生忍、法忍,无生法忍。等持就是三摩地门),神通总持(总持就是指陀罗尼门),辩才回向,愿及佛法(愿就是发净愿,如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文殊菩萨的十大愿等。佛法指一切佛法),皆赖尊重为本,尊重为生(就是一切佛法的功德利益,皆从尊敬中来)及为其处(及是其长养的地方),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善知识的重要可以参阅《华严经·入法界品》第六十七卷,从第六十卷开始往后看,应能了知亲近善知识有何等的殊胜功德利益,就能明白善财童子一生取办,去拜五十三参,舍利弗生生世世跟佛未有成就。

  我们根据思考题再说一下:

  48、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

  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

  在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功德,损减一分过失,以上的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所以要亲近善知识。

  下面给我们讲:

  [科] 丁一 令发定解故稍开说(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
  戊一 所依善知识之相
  戊二 能依学者之相
  戊三 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戊四 依止胜利 
  戊五 未依过患
  戊六 摄彼等义
  今戊一 所依善知识之相

  原文: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总诸至言(至言就是指佛言,解释就是指菩萨解释)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各各乘就是各各乘不同传承,依不同要求所解释的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这段文给我们讲了,虽然有多种所依善知识之相,对于三士道中,能够渐渐引导,使自己慢慢趣入大乘佛道的,都离不开善知识啊。如《经庄严论》(就是《庄严经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 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善知识德相成就十法,就是善知识十德:1、调伏;2、静;3、近静;4、德增;5、具勤;6、教富饶;7、善达实性;8、具巧说;9、悲体;10、离厌。为什么要选择具十德的作为依止的善知识?因为“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略论》中说:云何以自调伏耶)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假证德名《略论》中说:倘随分修习,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于他),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总佛教就是指大乘圆满教法,《略论》中说:须随佛教总相,《略论释》88页中说:“总相,即指戒定慧三学。余如修风息成就<脉轮明点>,能腾身虚空,或能摄回已出之小便於三肘外,皆非此论之所谓调伏者。一分德,谓如修本尊法,或明王法,或亲见,或梦见,得一分功德、皆不能调伏自心烦恼。宗喀大师秉承迦当派教授准绳,说成就之德相,为依三学调伏烦恼,此不共教义也。”所以说调伏烦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修一个本尊法,明王法或者亲见或者梦见了,得一分功德,都不能调伏自心的烦恼),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调相续法,就是调身心法,就是依三学戒定慧调伏身心、烦恼也)。

  49、菩提道次第能引导之善知识应具何种德相?

  原文: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

  其中“调伏”是指以戒律调伏身心相续。“静”是指以三摩地息灭散乱。“近静”是指以智慧彻底消灭我执。“德增”指为人师者(就是作为善知识、师长的人),须具备胜于弟子的德行、修养。包括知识都要超过弟子,如果不超过弟子就领导不了弟子,那弟子就不听你的,世间话就是你玩不转他,你就调伏不了他,没法教化他。“具勤”作他义利,坚固勇悍。“教富饶”就是博闻、通达三藏,具足多闻。“善达实性”是指以闻所成慧获得正见,专指应成派见,就是中观见。“具巧说”,就是引导弟子的次第要善巧。不善巧,引导半天他不听你的,你自己还增加烦恼,受累还没有进步,弟子没有收获你还受辛苦,所以要善巧。还能够将自己的法义运入于所教化的有情心中。“悲体”悲体是指说法的意念清净,并非是为了名闻利养来说法。“离厌”就是数数宣说不生疲厌,能忍宣说的难行、劳苦。

  自立德有六,下面展开讲了:

  第一德就是调伏。

  原文: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左忄右龙)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心象野马一样)常驰奔,恒励(恒时、励力)终难制,百利针顺衔(横置马口,以备抽勒之铁,我们讲的嚼子一样,戒就起这个作用。即指别解脱如衔)”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左忄右龙)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心象野马一样常奔驰难调,心难调伏啊--心猿意马,即使恒时励力也很难制服它,只有别解脱戒能调伏,别解脱如衔,象嚼子一勒它就不跑了,否则心就象野马一样没法调伏。逐趣非应行时(就是指随逐邪境),发现他是邪心了,马上就把它对治,拉回来。所应作品(就是指依戒依法而作)来修持。

  第二德是寂静。

  原文: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念(正念)正知,不散乱,时时都安住在善法,修行当中,不是一会修行,一会散乱,一会世间喜怒哀乐无常,随顺世间流转。

  第三德是近寂静

  原文: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如是惟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近寂静(《略论》上说就是具慧),真义(就是真谛),慧学(就是‘粗分’静慧),尚须成就圣教功德,就是这还不够,(还需博学多闻,通达三藏)。

  第四德是言教富饶

  原文: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能令发生无量知解(就是任说一个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说一个事,应能把所有的经义涵盖进去。就象我在五台山,亲近过清海上师听《广论》,非常有水平,一个道理,因明的观点怎么说,俱舍观点怎么说,唯识的观点怎么说,中观的观点怎么说,一个问题方方面面给讲透。虽然人家没文化,出家时不识字,但是看看最后讲经的辩才,是成就者、大善知识,不得了啊。你看一看,什么叫善知识?这真是善知识具有这个能力啊。一经任说一事皆能贯穿、贯通无量的经意跟你说出来。当时能有何种义利,云何应机施教,象观音菩萨一样,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说法。《略论》上说:“现于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什么样的情况,就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调伏他。

  第五德是言达实性

  原文: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达实性就是修所成慧为正。通达法无我性,通达指细分的法无我性。《掌中解脱》320页帕绷喀大师云:「静」是指以三摩地息灭散乱;「近静」是指以智慧彻底消灭我执。「善达实性」是指以闻所成慧获得正见,此专指应成派见。前面所说的智慧,可以是获得自续派以下之见的智慧。《广论》原文:以现证真实为正,不仅是指闻所成慧。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第六德是德增上

  原文: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诸人依劣当退失,(修行人找一个师父比你差,那你就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止平等者,没有进步也不退);依尊胜者获尊胜:(依止比你强的才能引导你,名师出高徒)。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近静就是得寂定,慧就是胜慧)。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略论》上说: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略论释》92页:超胜二字,有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之意)。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就是自然生起向上之心。)又如塔乙(是噶当格西。)云:“我于惹珍(就是惹珍寺,敦巴尊者所建,一切黄、白、花教的渊源都在这。)诸耆宿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原文: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

  这六德就是善知识自利功德方面。自所应获得之德,就是善知识成就自利方面的德相,其他的四德是摄他德。非以手除众生苦,以手除众生苦如同拔刺一样,不解决大问题。非以自己的证悟给你,示法性谛令解脱。示法性谛就是为你说法,你依教修持,将来就能得解脱。其他四德是摄他德。

  摄他第一德善巧

  原文: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摄他的德有四法:1、善巧2、悲愍3、精勤4、远离厌患。有这四德,就能引导学徒次第。

  善巧方便,就能将所说的法义化入有情的心中,让他们接受,这是具巧说,善巧方便说法。不是说的死板,叫别人听不进去,越听越没劲,听着听着睡了。不善巧方便,肚子里有东西表达不出来,往那一坐。达摩祖师不说话,是为了应当时众生之机,而你不说话是没有表达能力。现在根基不是过去,必须得善巧方便说,才能引导弟子。如果你道不出来,那就没法引导众生,你就没法作师长,法都说不出来,你引导啥?再有本事,徒弟看不起你。现在人一般都佩服能说会道的,不会说不会讲的就认为你没出息,实际上不会说不会讲的也是老修行,但是你作为引导弟子的方法,德相还是不具足,因为这是属于摄他的德相。如果你想教化徒弟,摄受徒弟,那你就得会善巧方便引导他趣入法义才行。

  第二德悲愍

  原文: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槿哦瓦云:“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悲愍者,就是看到众生受苦,无量劫看到众生沉沦三有,不顾名闻利养、恭敬,由慈悲心而说。等起清净就是意念,就是说法的动机一定要清净、要如法。博朵瓦告槿哦瓦云:“黎摩子(就是槿哦瓦),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受赞一善哉,就是没有一次自己觉得善哉,大意就是不为自己受恭敬等利益,而是为了众生受苦而说法。不是别人一赞叹我,我就觉得地位高了,身份大了,不是为了这个)。以无众生非苦恼故。(就是慈悲等起相应的心,见众生无不在苦恼当中),就是为了这个来说法。

  第三德精勤

  原文: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

  勇悍刚决:勇者直前,悍者无惧,刚者不折,决者决定。

  第四德远离厌患

  原文: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阇黎向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咛敦,全无善说,虽说施愿,惟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 如是若于诸所学处,不乐修行,惟赞学处所有美誉,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宛如有人赞美旃檀,谋自活命。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宛如有人赞美旃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旃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此全无义惟虚言故。《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苾刍,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惟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旃檀德,谓旃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旃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所余三种亦如是说故。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博朵瓦说了:“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的。我的阿阇黎向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但是具备前面五德,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全无善说,就是不善辞令。哪怕是给众生布施法,众生听了没有理解,反而起烦恼。但是他却上说五德,谁至其前都能得到利益。唯赞学处所有美誉,只是赞叹修行,但是自己不乐于修行,不喜欢念经,不喜欢上殿,不喜欢修法,就喜欢赞叹:这法好啊,那法有功德啊!这种意乐心不为修行,画饼不能充饥啊。

  原文: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宛如有人赞美旃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旃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此全无义惟虚言故。

  有一类人,光在那赞叹香:“好啊!美啊!香啊!”,你问他“你有吗?”回答说“没有”,卖名誉装饰装饰自己,实质上无有真实的修行功德。

  尸罗就是指戒,全部佛法的入门之处,三学的总纲。那种人只知道赞叹“戒好啊!”,但是自己不持戒,“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啊,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啊!”,但是自己贪嗔痴来了就是不熄灭。就要爆发出来,这种人怎么能解脱呢?就跟刚才赞叹香的比喻一样。

  原文:《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苾刍,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惟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旃檀德,谓旃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旃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 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末世出:就是出现。尊重:依止的师长。究竟欲乐之根本:成佛。依尊重:依止亲近上师。决定有所成就,自己要知道,要修,要学。

  原文: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耶?《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此说所说圆满伴相,八分之一为下边际。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述大依怙说尊重相,亦复同此。故于所说完具圆满诸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八分者,为下边际。

  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全部具备十德的,实在是难得啊。)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耶?(如果没有获得具足十德的善知识,怎么办呢?)?《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光有善知识还不行,还要有修行伴,要有同行善友。修行伴,是指善知识,善友,没有这个成就不了)。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姓尊,就是指种姓尊贵,指大乘种姓。)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婆罗门,就是外道。)精悍工巧知报恩,(精悍工巧,就是精通善业,而且心里对之欢喜。)敬信三宝是良伴。(对三宝恭敬的是善友、良伴。)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稀故,(全部能具备这种德相的善知识,在是非争斗的五浊恶世,是最为稀有难得的。诤世,就是末法时期,争斗比较厉害。)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

  我们这一支传承,康萨仁波切讲了:“具戒和具悲愍的,可以作为依止。反过来,虽然具备其余的八个,也不可以。”

  昂旺朗吉堪布也讲了“上师於此曾有要诀云:上师德相,於自他二利中,以利他为主。於此生与後世,(以重视这一世为轻)以重视後世为主。(轻现世重后世)此为最低限度之上师德相。”(《略论释》95页)

  帕绷喀大师也说了:“在末法时代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记住以下要点:所依止的上师应该功大於过;视後世较现世为重<有出离心,如果他贪恋现世,你说他要求解脱,那可能吗?>;视别人较自己为重<菩提心很重,看别人比看自己重要>。”

  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
  (寒冬 界恒恭敬整理)


  起始页数:第23页  起始行数:第11行 
  停止页数:第28页  停止行数:第01行

  内容

  1、强调了善知识的重要性,再次讲述了善知识的标准,弟子的德相。

  2、原文上详细讲述了:亲近善士

  [科] 丁一 令发定解故稍开说(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
  戊一 所依善知识之相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

  展开讲了:

  自立德有六

  第一德就是调伏。
  第二德是寂静。
  第三德是近寂静
  第四德是言教富饶
  第五德是言达实性
  第六德是德增上

  摄他德有四:

  第一德善巧
  第二德悲愍
  第三德精勤
  第四德远离厌患

  3、问答题:

  48、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
  49、菩提道次第能引导之善知识应具何种德相?

  广论原文偈子:

  1、“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

  2、“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

  3、“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

  4、“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

  5、“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

  6、“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

  7、“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

  8、“末世诸苾刍,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惟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

  9、“如一类士夫,称扬旃檀德,谓旃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旃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

  10、“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


 


{返回 广论·法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空恩师讲《广论》41讲
下一篇:法空恩师讲《广论》39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94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54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96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98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65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70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86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56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87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8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了信任,人生才能阳光明媚[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憎恨别人于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栏目: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开示初学者禅定时间[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十届:普寿寺座谈开示(如瑞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工巧明[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为东亚佛教大会答记者问[栏目:太虚法师]
 多年豆腐帐可追 Recalling the Tofu Debts of Many Years Pas..[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极乐世界在哪里?[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二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第三节 相对种与同类种[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心为何物[栏目:法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