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空恩师讲《广论》100讲
 
{返回 广论·法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6

  阿弥陀佛,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讲说听闻《广论》了,首先让我们做加行

  (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又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学习研讨讲说《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叫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学修研讨中,破除内外一切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广论》。

  我们已经进入正宗分共下士道的最后一章业果部分,我们对业果这一章的学习、了知最重要的是守好十善业,作为人天修行根本之基。对于业果的道理从粗到细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概念上的认识,业果的基本概念有四点,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

  第一个就是业果决定的道理。从善不善的总业产生出总的苦乐这些内容,各种个别的苦乐是从种种的个别的善、恶业生产的,如是因,如是果。由业产生的果,这个道理一定是没有差错的,所以苦乐的果,绝对不是没有因或者是主宰命运的神、大自在天等产生的,这一点要认识,对于这种真实的由业生果的道理能够产生决定,就是一切佛子的正见,也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第二点就是业力可以增长广大。由小善业可以产生很大的乐果,小的恶业可以产生很大的苦果,由小恶业也可以感得很大的苦果。
  第三点就是业不做不得。如果对于惑业、对于感受苦的业因,你没有造作,那么苦乐的结果决定不会产生的。
  第四点就是业做了以后如果没有感果那么就永远不会消失、不会坏失掉的。经中说:“所做的业假使经过一百大劫,也不会自行消灭的,遇到缘的时候苦乐的果报一定还要自己受,但也不会胡乱的去接受他人造业的苦报。”

  第二点:业的分类:

  对于业果的基本道理我们产生认识、决定以后,我们应该知道善恶业造作的依据――就是工具,这个工具是什么呢?就是身口意三门。如果按三门所造的粗显的重罪就是十恶业。如果你为了断十恶业来修善业的话,归纳起来就是十善业。十恶业我们也简单的做了一个讲解了,没有那么细的按原文去讲,因为第一遍讲了一下纲领部分的道理,第二遍又根据原文细细的宣说了,所以这第三遍就不能在文上再去下功夫了,主要就是讲这里面的中心思想和它的道理,大家能真实受用。

  十恶业我们已经简单的介绍了身体的三种恶业:杀、盗、淫。十恶业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恨及邪见。前面我们对身体的三个做了概念上的讲解了,有的人听原文的时候可能有点吃力,说到十善业了,离不开五戒,作为一个佛弟子,无论在家人、出家人,三皈五戒十善是我们当务之急必须要修的,要重视的一点,今天我们把身体的三恶业归纳起来,(身语意三门造作三毒贪嗔痴),身体要造作什么呢?杀生、偷盗、邪淫。那么现在我们谈谈五戒跟他们的关系。

  首先要认识戒的重要性,十善业就包括在五戒里面,佛陀弘扬的教法浩瀚如烟海,由性相两宗演变为八五四千的法门,就汉地来说,大的宗派就有八大宗派,但是不管法门有多少,不外乎戒定慧三学,《楞严经》云:“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修学佛法以戒为基础,勤加守持,才能引发定解,以定力才能引发内在的智能,就是开发智慧,这样才能证得出世间的妙果,解脱、成就。我们在无始劫以来,被无明惑业蒙蔽了,使我们在颠倒妄想分别上造作了种种业障,所以流转于生死之中,毫无自主地饱受生老病死等种种的苦,如果想要去除这些苦,必须先受持别解脱戒,把五戒十善要做好,今天我们得到的人身就是过去生中行持五戒十善的结果,所以首先要把别解脱戒持好,把我们外在的习气毛病除掉,然后再以大乘菩萨戒来时时刻刻摄受我们的心念,然后让这个心念都不要他起,让妄动的心静下来,这样就很容易获得禅定。

  《涅磐经》云:“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佛说:大地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对于他们的本性中,圆满具足了佛性,但是只因众生随着妄想、颠倒、执着蒙蔽自性,不能自觉生死,所以流转在生死轮回之中。如果众生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皈依于佛法之中,依这个殊胜的戒法、十善业来如法行持才能消除业障,来显现自性,成就佛道。

  净土宗藕益大师云:“持戒如地,万善由此而生成;持戒如城,魔障藉此而远离。”我们要想成就佛道就要积累殊胜的福德智慧等种种的功德资粮,戒为一切福德资粮所运用,如果能把戒律守护好,一切功德资粮将任运成就,在修行当中要想远离一切的魔障的干扰就要严持戒律,把自己的六根守好了。

  密护根门,这很重要,一般人不重视这一点,认为六根不要去管它,殊不知密护根门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我们修道来说,所有经典里告诉我们:“密护根门”。六根门头当中,眼睛最能引发我们的分别心,让我们立刻产生烦恼。密护根门的意思,就是要我们谨慎的照顾眼、耳、鼻、舌、身、意,让它不要接触诱惑力强的环境。然后还要“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知足心远离”,烦恼才会减到最少。

  对于一些谈天说地的场合,一些娱乐、一些干扰道心,颠倒无明的东西,碰到那些无聊的,与道业不相应,没有什么帮助的话题,要尽量避免去凑热闹、去听、去看、去想。纵然与大众一起,也要很清楚:虽然“随缘”,但是内心“不变”,不能说一说随缘,心就随着境转了,那就不对了,要内心不变,好好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知足而又远离。所谓“远离”,不是说不和大家在一起,而是别人在高谈阔论,说长道短,讲些没有意义的话时,我们不必参与、不必插嘴,这叫“远离”。远离这些无意义的是非、闲话、有损道业的事情。

  在生活中,还要时时刻刻保持动态生活中的觉醒,「觉醒的心」是行者修定、修慧的结晶。初学坐禅,想要在生活中把持自己,必须努力于「密护根门」的修持。什么叫「密护根门」?就是《遗教经》所说的制伏五根及制伏自己的心。我们这个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心经里讲了。前五根是能引生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等认识作用的;意根是能认知一切法相的,为六根中之最主要。前五根都是为第六意识意根服务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外乎见色、闻声──认识法。当认识作用产生时,必须要严密的守护,譬如守门人,见到鸡犬乱闯,小偷等进来,就主动作适当处理──拒绝或驱逐。一般人,在见色,闻声时,总是执取境相。不控制、不去对治,好看的好听的,随着这些执取镜像,就参与到里面去了,这样的话,合意的就取相而引生贪欲等;不合意的,就是不合心思的,就取相而引生瞋恨等。不能控制自心,为情绪、烦恼所转,而迷惑、造业。就像猛牛乱闯,踏坏苗稼。所以,在见色、闻声???等时,要密护根门。对于一切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能严密的守护根门,才能止恶,能慢慢地降伏恶法,则禅定功德日增。

  此外,致力于密护根门修持时,并不是不见色、不闻声???等,而是在见了闻了时,能不随烦恼转。譬如见美色而不起淫意,见钱财而不作非分想等。所以需要「正知」、「正念」的辅助才得。若无正知、正念,当外境现前时,心容易随境转;好比小偷进门,大箱小笼搬了走,还呼呼熟睡,没有发觉,那就无法致密护根门的能力,所以必须要有正知正念。

  什么叫「正知」、「正念?」就是对于外来的境界,或内心想的事情,能正确认识是好是坏,叫正知。对于「正知」的这一念定心,能时时警觉、留意,就叫正念。习禅之人,在生活上「依正知而住」非常重要。

  修行人在一般生活中,任何的去来往返;不论是无意的睹见,或有意的瞻视;手臂支节的屈或伸;饮食、行、住、坐、卧、觉寤,语默动静等,都要保持正知。在每一生活动作中,不管在哪里,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或不应该做;适当做或不适当做;做得好或不好等,都应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总之,在这些事情中,能事事专注,念念分明,就不会迷失,而堕落错误过失之中。修行的人须耐烦勤修「数息观」、「随息观」、或「念佛」法门,反正是守摄六根,不让它闲着,假以时日,日久功深,自然能开发出正知、正念的功能。不然的话,你一下子断除不了,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对治。

  在修行当中,人们往往是在听的时候还有点正知正念,念经的时候也有点正知正念,脱离了这个境,一下去,就没有这个正知正念了,随着境跑了,这个是不容易注意到了,所以要细细的去观察,才能了知,所以我们要知道,修行当中要想远离一切的魔障,成就佛道,必须要借助福慧二种资粮,戒律是福德智慧资粮的培育之处,戒律是一切功德资粮任运生成的地方,修行当中要远离一切魔障的干扰,就要严持戒律,持守十善,把自己的六根守好了,戒律清净,就仍然如一座防守严密的城堡,不怕外敌来犯,一切魔障现前也不会干扰到我们,《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於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又云:“转凡成圣戒乃舟航,成佛做祖戒乃根本。”

  在此佛陀告诉我们修行成佛,最根本的就是守持好戒律,修行人若能知道这个道理而如实地去行持、如法地去行持,这样的人才是具足净戒的人,这样的修行者十方诸佛菩萨都会赞叹,《俱舍论》云:“欲得生善趣,持戒为重要,欲得胜解脱,修行为最要。”懒惰懈怠那就是生圣的敌人,他是建立在人天善法之上的,这些善法是佛法的基础,要想得到人天的善道,最根本的就要持戒,所以我们要了知、修行佛法就必须要持戒。而有些修行人自己看了几本书,就每天口中念经诵咒,但不持戒律,没有丝毫的修行人形象,说持戒是小乘人做的事情,大乘人不必守这个死规矩,现在这样的修行人很多,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这样已经背离了佛道的正行,一定要把我们无始劫以来粗重的习气毛病通通改掉,所以要持戒。

  持戒能让我们的心逐步清净下来,《菩提道次第摄颂》云:“戒律如水洗罪垢,是解惑热之月光, 耸立人群如须弥, 没有恐怖众敬仰。”戒律如同清除污垢的水,能清除一切罪障的污垢 ,也如清凉的月光,能解脱除去众生的狂躁之热,给予众生一丝的清凉,清净持戒的人,因为持戒的缘故,有大福德,有大威严,在大众之中如须弥山,为众山之王,起立于群山之中,而且由于清净持戒的缘故,断除了恶业的因,所以任何时候都没有恐怖。不仅如此,由于有清净的戒德,常被众人敬为上首受人爱戴。

  《比丘亲爱经》云:“戒律是最殊胜的安乐,戒律是解脱之道,戒律是一切功德之基,戒律是成佛之因。”所以十善业包括五戒当中,就是让你认识到行持善法,行持戒律的重要性,我们要想得到殊胜出三界的大安乐,就要修持戒律,就要修十善,断十恶。

  戒律是我们趣向解脱道的根本,没有清净的持戒,就不能令我们所做的善业集聚起来,而且所做的善业也会流失,只能成为世间的善法,不能转为诸佛力,戒律是成佛资粮集聚所在,就犹如放粮食的仓库,要是仓库漏雨粮食就会发霉、坏掉,所以修行的人,没有戒律,不清净的守戒、持戒,就如同漏雨的仓库,使一切的福慧资粮流失掉。

  又云:“清净受戒人,形色极殊妙,安住戒律中,诸信学处。此人一日中积福无有量,终究获佛果。”说,如果修行者,能清净守持戒律,他的心态会越来越调和,柔和,俗话说,相随心转,一个人的内心起了变化,他的相貌也随着转变了,故说, 清净持戒之人,形态、色相也会转变为很殊胜的妙相庄严,对于心相续中,能够安住在戒律学处中来行持自己,在一日之中就会集聚无边的福德,最终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果位。

  佛告《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中说:“佛告海意,若菩萨虽处诸趣,无所妄希,善护戒行,能降五蕴魔;若无我见无依止,善护戒行,能降烦恼魔;若以净戒令诸众生出离老死,自护戒行,能降死魔;令一切毁禁众生皆悉忏悔,安住圣净戒中,自护戒行,能降天魔。”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虽然转世、投生在六道之中,他的心没有执着,能善加守护自己的戒行,就能制伏一切的五蕴之魔,若能安住清净戒律之中守护戒行,就能降伏一切烦恼的魔;若以清净的戒律教化一切众生,可以使一切受教化的众生依戒行,依戒依法精进修行,出离生死之中,这样的菩萨,即可降伏死魔,生死自在,对于生死无惧,没有畏惧,修行者除了自己守持戒行以外,若能以言语做大方便,令一切犯戒的众生悉知破戒的可怕性,因果可怕,而后授予忏悔之法,令其至诚忏悔,以免恶道之报,如是行者即可降伏天魔。

  又在《戒香经》中,佛对阿难尊者说:“世有众香,唯随风所闻,不能普闻。若持佛净戒,行诸善法,如是戒香,遍闻十方,咸皆称赞,诸魔远离。”佛说:世间有很多上好的妙香,但是这些妙香的香味只是能随着风的方向,而闻到他的味,不能普遍的闻到,如果有人能够守持佛的戒律,行持种种善法,以这样的清净戒律者和善行, 就能感得他殊胜的戒香,这个戒香能遍熏十方一切世界,诸佛都会赞叹,一切诸魔而远离。

  《花鬘论》云:“可赞财圆满,能生胜梵宫,三摩地涅槃,并由于戒得。”修学佛法不可少的七圣财,是我们圆满福慧资粮的根本,以这个七圣财就可以获得增上生,生于殊胜的梵天,要想获得此殊胜的七圣财,乃至要想获得殊胜的禅定和究竟的涅槃,最根本的基础就是戒,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得到这些殊胜,这些殊胜都是戒生。

  所以我在这一段里,以种种的教理证明戒律的重要性,就是想要大家知道,在修行成佛的道路上,戒律多么的重要,我们要想修行,就必须要知道修行中什么最重要,知道了戒律的重要性,我们就要精勤的学戒律,才能更好的守持戒律,戒律当中的“开遮持犯”,这个名相比较复杂,不去系统的学习一下,就很难明白戒律到底如何守护,这样就会很容易犯戒。

  《等持王经》云:“经恒沙数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鬘饮食等。若于正法坏,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戒,其福胜于彼。”有的人认为持戒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能做,做的非常呆板,不如多去做善事,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修行的人,无数阿僧祗劫中在无数诸佛菩萨面前精勤广修供养,比如供养衣食、七宝、灯烛等等供具,这样的功德已经大的不得了了,若能在正法将要毁灭的时候,末法时代守持一条清净戒律,他的功德要超过前面这个人的功德,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到处是五欲横流造业的场所,在这样的社会里面发起清净心,来受戒、持戒,哪怕只是一天之中守持了一条戒律,所获得的功德将会无量无边,而且要比前面那个用无数劫供养诸佛的人的功德大的多。

  《听闻集》云:“设虽有多闻,不善护尸罗,由戒故呵彼,其闻非圆满。设虽闻寡少,能善护尸罗,由戒故赞彼,其闻为圆满。若人既少闻,不善护尸罗,由具故呵彼,其禁行非圆。若人闻广博,及善护尸罗,由俱故赞彼,其禁行圆满。”说:如果修行的人广泛的闻思了经典,学了,听了,能够对经意有相似的了解了,虽然有了广大的闻思,但不守持戒律,懂的很多,但由于这样的修行人不守持戒律的缘故,那么就为诸佛菩萨护法所呵斥,龙天护法都不会守护,由此戒律不清净的缘故,他所闻的法也无有是处而非是圆满之法。现在有很多修行人是这样的,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懂得很多的经典,说的也是头头是道,可是再看他的戒行就不怎么样了,你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会告诉你说:大乘的修行者不必执着于表明的行持。这样的说法是魔说而非是正说。假如说一个修行人,他虽然没有多闻的功德,可是他能严持清净的戒律,虽然他孤陋寡闻,可是由于他能持戒的缘故,诸佛菩萨护法善神等等大众都会赞叹加持他;如果你这个修行人对于经论孤陋寡闻而又不守持戒律,这样的修行人,不管你修行什么样的苦行,都不会得到圆满的解脱道。所以修行的人既能广闻经论,又能守持清净的戒律,这样的修行者诸佛赞叹,而且这样的人很快会圆满佛道。

  《入行论》亦云:“此等应身行,惟言说何益?若惟诵药方,岂益诸病者?”月称菩萨在这里告诫我们:修行的人听闻佛法以后能够真实的去实修,要如实依戒律断除粗重的毛病,依禅定断除细微的惑业,如果你只是多闻、学修,没有去实修,就如同久病的人,虽然医生已经开了药方了,但是这个病人只是每天拿着药方读而不去用药,那么纵然此病者读诵的再多时间再长,但是对于病者的病也一无是处,你不吃药终不能康复。

  《菩提道次第广论》云:“特若获得暇满具足,则须净戒而为根本,施等助伴,无垢净愿为结合等众多善根。”我们要庆幸自己得到了这样闲暇圆满的人身,这一生不要将这个人身浪费掉,我们要希求解脱直到成佛而勤修出世间的正因,修行者首先要义净戒而为修行的根本,然后以布施持戒六度善法为辅助,以广大的菩提心摄持心念,这样接合修行才可以很快圆满无上菩提的。

  《地藏经》云:“由如是等十善业道而能成佛,若有乃至命存以来,下至不护一善业道,然作是言,我是大乘,我求无上正等菩提,此数取趣至极诡诈,说大妄语,是于一切佛世尊前欺罔世间,说断灭语,此由愚蒙,而至命终,颠倒堕落。”说:修行人执着空见而不持戒律,乃至认为行十善业是有漏的法,而不去行持,这样的修行者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欺骗世尊,说大妄语,这样的人是极其狡诈是非修行者,而且说这样话的时候已经造下了很严重的恶业,命中之后必然是受大苦痛,神志颠倒死后堕落恶趣。

  这是要知道戒律的重要性。

  第二点:学习戒相

  上面戒律的殊胜大家都知道了,戒律主要是为了摄持我们的身语意,叫我们如法的行持,在业果上不种恶因,在善法中不断集聚资粮,成就佛道。知道戒律的重要性了还不够,还要学习戒相。每一条戒他的严重程度,开遮持犯都要了解、掌握。

  学习戒律表明的含义是什么?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上面戒律的殊胜大家知道了,就要好好的来修学戒律,现在我们来好好的把戒相分析一下:三皈五戒,五戒之中就包涵了十善业。佛教的教理当中有很多的名相和术语,而在各大宗派里面,名相最多的是唯实宗和律宗,我们一般都知道唯实宗的名相最多,可是真实的来说,律宗的名相是最多的,所以学习的时候要仔细的研究才能明白戒律开遮之处。

  戒律在印度佛教当中是所有佛教徒必备的条件,所以没有单以戒律成立宗派的意识,在民俗习惯上,气候风土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要完全按照律典上规定的戒律去实践实在是很困难,因为除了逐渐加强对戒律的文意解和戒律内涵的探讨,和产生完全以研究律藏为主的律宗之外,其它的,比如说依据《法华经》而形成的天台宗,依据《华严经》形成的华严宗,教外别传的禅宗,他们各有独特的戒律。

  戒律梵语为尸罗,它的意义为:训警,就是由于警策身语意三业,远离一切恶业之源,令我等修行人明白目睹恶趣的门。为什么尸罗呢?“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我们众生因为身语意所造的三业犹如火焰一样焚烧我们修行的人,令我们狂躁不安,事等如烧,戒律如清凉的水,堪能防熄三业的火焰,可以使我们修行人的心得到清凉,故名清凉。又能防止佛教徒邪非戒法的规定,概言之戒,即以自发的心来守规律。

  律包涵有他规范的意义。佛教教团的确立,必须仰赖于僧团、佛教团体次序的建立,要有分别制成的规律和条文,与违犯的时候惩罚,故此皆称为律。如果由内心自发遵守一切的律文,即称为戒,或者以戒律仅为一般的规范者,这个说法比较为普遍一点,总而言之,戒范围窄,律就包涵了一切的律仪,僧人的威仪也包涵在当中了。

  就广的来说,戒律这一语,是有戒、律、律仪等意,戒乃是教法当中的行教,行持之教,佛法分为话教和行教,话教就是以开导众生得到觉悟,世间诸法实像,破除众生一切颠倒的妄想,令众生发起返璞归真的心为宗旨;而行教就是以广大真实修行、行持为主,以明显的诸法因果,令修行者择善而从,择恶而断,善者应修,恶者应断。

  《杂阿含经》云:“佛法是否住世,关键就在于佛的弟子是否尊重、受持清净的戒律,在哪个地方有佛的四众弟子做羯磨,受持清净戒律,那个地方就有佛法住世,反之,佛法就会趋于衰灭。”戒律是延续佛法慧命的根本,如果佛弟子都能守持清净的戒律,那么正法就会永久的住世,如果佛弟子们都不守持清净的戒律,那么正法就会很快灭掉了,所以我们后学的修行人,为了让佛法长久住世,也要严守清净的戒律,持守不犯。

  在小乘分相当中,把戒分为四种分相:戒法、戒相、戒体、戒行。

  戒法:凡是佛陀所制定的律法乃是众生的规范,比如:五戒、八戒、八关斋戒、沙弥十戒、具足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条、比丘的二百五十条、三具净戒、菩萨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等,这些律法通称为戒法。戒是圣道的根本,因依戒得生所有的禅定,能够灭苦,开发智能,则免于生死苦海之中,故为解脱途径之一。

  戒相:就是为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比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每一个戒律当中各有他的差别,按他持犯的轻重,各有不同的相状,一般指的就是切切实实的遵守戒律的相状。

  戒体:由于授受依于法领纳于心,心中产生防非止恶的功德,这就是戒体。

  戒行:就是持戒的行为,受持佛陀所规定的戒律了,能够随顺戒体,造作身口意而不违犯,称为戒行。以自己所授的戒法法意的规理如何守持自己的身口意三门,不让他违犯戒法,这样就称为戒行。所以十善业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们谈了身五戒里面的杀盗淫这三条属于身的业,那么我们现在说一下杀生的过患,我们不知道杀生的过患就会觉得无所谓,实际上,每个事情他的果报都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知道十恶业第一个就是杀生,首先在我们原文上讲了:

  第一:就是对象。即是别的有情。
  第二:心理状况。有三:第一个就是想,对有情做有情想;第二个是烦恼,贪嗔痴三种随一,不管那一种,贪嗔痴三毒的一种就可以;第三个动机,想进行杀害。
  第三:作业形式。做杀业的形式,自己做或者叫他做。
  第四:物质准备。用什么去杀,比如:器械、毒药、咒语、咒术都可以。
  第五:最后成功。在当时或者事后被杀者死了,死在凶手之前,那么就构成了恶业。

  第二个:偷盗

  第一:就是对象。他人所守护之物。
  第二:心理状况。有三:第一个就是想,这个物品做某物想,没有错乱;第二个是烦恼,贪嗔痴三种随一,不管那一种,贪嗔痴三毒的一种就可以,第三个动机,要想把这个东西远离原处。
  第三:作业形式。自己做或者叫他做。
  第四:作用方式:凭借势利强行抢夺。借了不还或者暗中偷窃,或者欺骗,想办法弄到手。比如看到别人买一件东西、一本书、一件衣服等等看到了欢喜,直接要不好看,怎么办呢?你这个东西很好呀,从哪里买的,挺漂亮呀,说一些漂亮的话,一说,别人一听,你喜欢那给你吧,这心里想,给了我了,得到了,实际上这是变相的偷盗。这也是不如法的。
  第五:最后成功。生起了获得的心理,高兴了,我得到了,就构成罪过了。

  杀包括四生:胎卵湿化。杀生有上品罪、中品罪、下品罪。每一条戒都分三品罪,后面我们都会细讲的。现在只是简单的让大家从概念上认识一下。

  第三个:邪淫

  第一:就是对象。这里分几点:第一点:并非自己的妻子;第二:非产门;第三:非处所。比如说师长、寺庙、附近塔寺、僧伽蓝等处都不行;第四:非时。就是说不讲究时候和场所,比如说:妇女怀孕期间或者受八关斋戒期间。
  第二:心理状况。有三:第一个就是想,任何都犯;第二个是烦恼,三毒随一;第三个动机,要想行邪淫。
  第三:准备。为了邪淫的事情做准备;
  第四:最后成功两人交会,那么这个恶业就构成了。

  这就是十恶业里面身体的三种。我们了解这三条属于十恶业当中的身业,五戒当中讲的属于身业范围内的。下面我们打开书看一下原文:该往下说第四个就是妄语了。

  原文:妄语。事者,谓见闻觉知四(《俱舍论》卷十六说:“由眼耳意识 并余三所证 如次第名为 所见闻知觉”;《俱舍论颂疏论本》卷十六说:“若境由眼识。所证名为所见。谓色是也。若境由耳识所证。名为所闻。谓声是也。若境由意识所证。名为所知。谓法境也。若境由鼻舌身三识所证。名为所觉。谓香味触也。颂言余三者。即鼻舌身三识也。色声及法。皆通三性。唯香味触。是无记性。谓无记性。如死无觉。故能证者。偏立觉名。依经部宗。若是五根。现量所证。色等五境。名为所见。若是从他。传闻六境。名为所闻。若运自心。以种种理。比度所许。六境名为所觉。若意现量。证得六境。名为所知。于五境中。一一容起见闻觉知。四种言说。于第六境。除见有三(解云。第六境者。谓法境。无见有闻觉知三也。意识名现量者。从五识后。亲起意识。所证五境。定中意识。亲证六境。名现量意识也)。”《略论释》435页说:“在黄教自宗,则判眼耳鼻舌身属于见闻,依正理觉察差别为觉,依正理觉察而真实了知空性,为知。觉,谓由心推测感觉所得者,知,则由心实了知者。”这就是见闻觉知四。),及此相违四。能解之境,谓他领义。意乐分三,想者谓于所见变想不见,及于未见变想见等。烦恼者谓三毒。等起者,谓覆藏想乐说之欲。加行者,谓或言说,或默忍受,或现身相,(谓或言说,或默忍受,或现身相,在《略论释》435页:“无论言说或默认,或以身手表示,皆同。例如人问汝已证空性否?不答,即属默认。又如已证阿罗汉,亦可不说已证,若有义利,则可说。(如果你证悟了可以说,如果没有证悟装出那副成就者的样子,默认了,默认了那也是妄语。)又为防护他人生命等而说妄语,对自有罪而小,对他有功而大,由悲悯行菩萨行,得开此妄语戒。(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谎话是为利益别人而说的。由罪很小,对别人的利益很大。)但以纯为利他而作,无丝毫为自心,乃合是例。若未生起菩提心,则不可援此。”)此复所求或为自利,或为利他,随为何故说悉同犯,此中说于妄语离间及粗恶语,虽教他说其三亦成。《俱舍本释》于语四业,皆说教他亦成业道,《毗奈耶》中,说起此等究竟犯时,要须自说。究竟者,谓他领解,《俱舍释》说若他未解,仅成绮语,离间粗语,亦皆同此。

  讲解:这第四条就进入到口业了,口业的第一条是什么呢?妄语。妄语必须是对能够明白你说妄语内容的任何有情的生命,以语言、默认、沉默等等的方法误导,方构成业,如果对不明白你所说的话的畜生说谎,或者对方不明白你的意思,那么这个妄语就不圆满,妄语的内容有很多类,比如说是非,说是为非,说黑为白,没有见过的事情说自己曾经亲眼所见等等,妄语可以基于任何烦恼所衍伸出来的动机,在行动的定义方面不论是你嘴上说,还是眼神,或者手势,甚至默认,达到误导的目的,皆属能构成罪业的范围。比如说:有人问你,你是不是哪个佛转世,哪个菩萨再来呀,你故意含笑,不说话,误导他,这就算妄语的例子,如果对方又明白了你的意思,那么第四因素就具备了,对方不理解,虽然有不完整的业,但未算完整的妄语业道。

  妄语当中某些内容称为大妄语,比如说:没有证悟说自己证悟了,没有神通说自己有神通,出家人做大妄语便犯了根本戒,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救护其他的有情,为了帮助别人,我们可能会处于很两难的抉择,比如:你见到一个人逃走了,仇人拿着枪或者拿着刀追来,问你,有没有看到我要杀的人呢?你要是直说,那么他找到这个人决定会把这个人杀死,在这种情况下,有所开许,我们必须以救助他人为宗旨,但凡夫仍然最要注意的就是,采用不妄语及利他两全的善巧办法而回答,譬如说你可以回答“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呀!”一类的话“没注意呀。”来应付。用这个方法避免说妄语,虽然是方便妄语,小的妄语说了,必定也是有过失的,尽量还是不说,如果你是为了利益别人,没有全部是自利的心,那么还是可以的。

  第二个口业就是离间语,我们讲的两舌。看原文:

  原文:离间语。事者,谓诸有情,或和不和。意乐分三,想及烦恼如前。(想,《瑜伽师地论》卷五说了:“想者。谓俱于彼若合若离随起一想。”使他们分离闹不和合,不团结。《瑜伽师地论披寻记》卷五十九3411页说了:“谓于合和有情起合和想,若乖离者,起乖离想。”)等起者,和顺有情乐乖离欲,不和有情乐不合欲。加行者,随以实语,若非若语,随说所说,若美不美,(不管这个话说的幽雅不幽雅)随其所求,为自为他而有陈说。究竟者,《摄分》中云:“究竟者,谓所破领解。”谓他了解所说离言。(《摄抉择分》说了:“以所破者领解为究竟。”《俱舍论颂疏》卷十八说了:“若他坏不坏,皆成离间语。”不管两个人到没到那个程度,都构成了离间语。)

  讲解:第五个就是离间语,两舌,凡是挑拨离间的话、语言或行为,都属于离间语。烦恼所发,意欲挑拨,构成第二因素。如果结果是成功的,使双方不和睦了,便具足第三和第四因素了。就像第一个杀戒里面所说的那样,四相具足。如果并不成功,则不属完整之离间语业,但至少也成绮语之罪业。

  再看第三个口业粗恶语,我们说恶口。看原文:

  原文:粗恶语。事者,谓诸有情能引恚恼。意乐中想、烦恼如前。等起者,谓乐粗言欲。加行者,谓以若实,若非实语,或依种(种――种姓)过,或依身过,或依业过,或依戒过,或依现行所有过失,说非爱语。究竟者,《摄分》(《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里面讲的)中说:“究竟者谓呵骂彼。”(就是破口大骂)《俱舍释》说:须所说境(就是对方,谓所闻者,就是听你骂的这个人),解所说义。(就是相领解也,就是你骂的这个话他听懂了。这就构成了粗恶语了。)

  讲解:恶语的对象可以是任何有情,甚至是死的东西,就动机来说跟前面讲述的是相同的,就行为来说,并不一定要很凶恶的说话,才算恶语,温柔地说出故意令人伤心的话,也能构成恶语业道。就事件完成之后来说,只要对方明白了你的意思,便算圆满。对有情、无情或不解己意的人痛骂等行为,虽不构成完整之恶语业道,但也有不完整之恶语业。恶语所说的话,可以是事实,亦可以是非事实。对眼盲的人取笑为「瞎鬼」,或者难听话,固然是恶语,但对眼睛没问题的人取笑他,你眼瞎了,你耳聋了,这一类的难听话,不但积下了恶语的业,且另外又积了妄语的业。若你明知某人的朋友不是小偷,但是你故意在他们二人面前指责其为小偷,双方都明白了你的意思,某人便因此与朋友不和,你就同时积下了恶语、妄语及离间语三种业道了。

  所以在《百业经》里面特别强调话不可乱说,乱说粗话恶话那不得了,你看看,我们很多恶口的话,是什么时候说出来的,嗔心说出来的,恼羞成怒,那就没有办法了,咬牙切齿,我又打不得你,我又抓不得你,我怎么办呢?我骂你,骂你我最痛快,这是嗔心所摄,人的无明烦恼一上来,什么恶口的话都能骂的出来,什么难听的话都能骂的出来,所以说这都是嗔心所至。所以作为我们来说,这一点要克制,心是毒根,口是惑之门。为什么口业就有四个呀,身口意,身业有三个,口就有四个,而且这个口业是最容易造的,如果不慎重,不注意,就易犯。不要觉得这是小事,造一点没关系,说一句话无所谓,就像过去因地里面有个公案一样:一个小沙弥上殿,听一个老比丘念经,但是他说他的声音不好听,说你还不如鸟叫的声音,还不如驴叫的声音,还不如什么叫的声音,你念的这么难听,反正比喻了好多种动物,结果他的果报就是身上长了很多他所说的动物的口。百头鱼的公案见过没有?大家都听过的,所以说这个很可怕的。

  作为我们修行人来说,什么叫修行?你不要以为念经,烧香,磕头就是修行,你真正把你的身语意看住,知道它在干什么,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这就是不念经都可以解脱呀,为什么呀?你每天在修净业呀。如果,你念的经再多,头磕的再多,香烧的再多,你的身语意还是在造业,那有什么用呢?没有用,反而还有很多的过失,所以说,还不如睡大觉呢。

  身语意是三恶之门,修行就是成就这个三轮功德,断除十不善业,所以你得观察住它,看住它,不能随它转,不能随它跑,身体要造的业,这种因缘来了要遮止,要避免,口的因缘来了,要遮止,要避免,要看住它,意,也要看住它,你每天能觉知正知正念,护住它,使它能做到,择善而从,择恶而断,那这就是修行的功夫。不是说你知道多少,你念的多好,没有用。这就是口的第三个业。

  第四个就是绮语。我们看书上原文:也就是十善业里面的第七个――绮语。

  原文:绮语。事者,谓能引发无利之义。意乐中三,想者虽仅说为于彼彼想,然于此中,是即于其所欲说义,彼想而说,此中不须能解境故。(《略论释》438页说了:“其中之想,依摄抉择分谓于彼作彼想。本宗释为不必论对境错误与不错,对方解与不解,但自己起说何种无义之想即是。”)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略论释》438页说了:“烦恼,三毒随一。”“凡无关见行修法而说之,皆等绮语。”对于正见、修法上无关紧要的话你只要说了,皆名绮语。“又所学法,如为名闻利养而动,亦成绮语。”)等起者,谓乐宣说无属乱语。加行者,谓发勤勇宣说绮语。究竟者,谓才说绮语。此复七事相应,谓若1、宣说斗讼竞诤。2、若于外论或梵志咒,以爱乐心受持讽颂,3若苦逼语如伤叹等,4若戏笑游乐受欲等语,5若乐处众宣说王论臣论国论盗贼论等,6若说醉语及颠狂语,7若邪命语,语无系属(指前后语无所联系),无法相应(指的就是若说杂染。《瑜伽师地论》卷八说了:“显秽染故;名非有法语。”《瑜伽师地论披寻记》卷八422页说了:“宣说种种亡论、贼论、饮食等论,名显秽染,能引无意故,名非有法语。”),非义相应者(指的就是唱歌谈笑等等,或者观看、听跳舞的时候而发言辞。《瑜伽师地论》卷八说了:“又于歌笑嬉戏等时,及观舞乐戏笑俳说等时,有引无义语。”),谓前后语无所连续,若说杂染,若歌笑等,若观舞时而发言词。前三语过,是否绮语,虽有二家,然此所说,顺于前家(指的就是妄语两舌恶口这三语,这都属于绮语里面的,跟前面概念上相连贯。于斗讼竞诤、外论或梵志咒等七种相应,构成绮语。)。

  讲解:这就是口四业中最后一个绮语。也就是总的第七个。不为着任何意义而谈及无意义的事,便是「绮语」。绮语是十恶业中较轻的业,但它却足以令我们浪费一生。绮语的四种因素不难理解,故此在此不详说了,在原文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大家用以上之原理类推就了知了。绮语是十恶业当中比较轻的业,但它足已让我们浪费一生,很多人一天到晚都在这个绮语当中造业,一天到晚谈天说地,上网聊天呀,彼此开玩笑呀,一天一天过的很快,比如谈谈笑笑,说说闹闹,这就是浪费光阴的事情。出家的僧众最重要的是修行,串门,聊天谈天说地,逛街呀,利用现代化搞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网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聊天,我出家这么多年,弟子以前给我写过很多的信,可是我长这么大,包括师父的信,我都没回过一封,没有时间。现在的人,不会利用时间用功修行,整天在文字上写写说说,或是利用网络,上网聊天,打游戏,听音乐,用电话,手机,发信息了,这些东西浪费光阴,这些都是十恶业当中的,口四恶业里面的绮语,这些事情是十分无聊的事情,大家应该谨戒,不要弄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浪费暇满的人身,人身难得呀,暇满义大难得容易失掉呀,人命无常呀,不应该得到人身以后在这上面浪费光阴。那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在这上面要注意了。无意义的事情要远离,远离戏论。

  我们出家人戏论、嘻笑这都是不如法的。失去正知正念,身语意没安住在道上,没安住在法上,虽然说有时候可以放松一下,但不能太离谱了,不能出格。出格了,搞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尤其护法看着我们吃十方的供养,成天不务正业,护法龙天都不护佑,而且都会嗔恨我们。世间人没有事干了,本来工作一天很累的,上来以后不是为了闻法,了解道理以后去修行,而是为了世间的娱乐。世间的娱乐再好,那是一时的,只能使心情放松一下,明天你见到这些烦恼的事情,你不是照样烦恼吗?世间的乐都是短暂的,一刹那间的,使你当时高兴一下,觉得不错,但是不能一天到晚都在无意义的生活之中。高兴起来没完没了了,那你正事不办了?谈谈笑笑,光高兴就了生死了?那就天天高兴吧。不是这么回事呀,法要修,经还要念,事情还要干,这才行,老实也不能太老实,但是狡猾也不能太狡猾,就像世间讲的那样: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该活泼的时候要活泼,该紧张的时候就要紧张,你不能一天到晚紧张,也不能一天到晚活泼。一天到晚活泼那就不像样了,出格了,要不得。

  这就是口的四业,后面就是意的了,意有三业:贪嗔痴。我们看原文:就是总的第八个,意的第一个:

  原文:贪欲。事者,谓属他财产。意乐分三,想者谓于彼事作彼事想。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欲令属我。加行者,谓于所思义,正发进趣。究竟者,说于彼事,定期属已谓念其财等愿成我有。此中(指《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卷五十九广说的)贪心圆满,须具五相:一、有耽著心,谓于自财所。二、有贪婪心、谓乐积财物(对这个东西渴望要想得到,辗转增长,不知足)。三、有饕餮(tāotiè)心,谓于属他资财等事,计为华好深生爱味。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念,凡彼所有何当属我。五、有覆蔽心(《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说了:“谓贪欲缠之所覆故”),谓由贪欲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若此五心,随缺一种,贪欲心相即非圆满。《瑜伽师地论》中,于十不善,俱说加行。又非圆满贪欲之理者,(《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卷五十九说了:)谓作是念:云何当能令其家主,成我仆使,如我所欲?又于其妻子等及饮食等,诸资身具,亦如是思。又作是念:云何当能令他知我,少欲远离,勇猛精进,具足多闻,成施性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说了:“又起是欲,云何令他知我少欲知足。远离勇猛。精进安住。正念寂定。聪慧诸漏永尽。施戒多闻。”)?又作是念:云何当能令诸国王及诸商主,四众弟子,供事于我,得衣食等?又作是念,起如是欲,云何令我当生天上,天妙五欲以为游戏,当生猛利,遍入世界,乃至愿生他化自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说了:“又起是欲。云何令我当生鲁达罗世界。毘瑟笯世界人中希有众同分中。乃至令我当生他化自在众同分中。”《俱舍论颂疏》卷七说了:“由险利能烧,可畏恒逼害,乐食血肉髓,故名鲁达罗。解云,涂灰外道。说自在天有三身。”“此云暴恶。自在天有一千名。此是一号。”)又于父母妻子仆等,同梵行者,所有资具,发欲得者,亦是贪欲。

  讲解:这就是讲第八个业贪欲,就是贪业。在见到好东西,生出占有欲想得到的时候,第一因素便具备了。由三烦恼之任一而生起贪婪时,第二因素便具备了。当念头不断而越来越强时,便有了第三个因素。在心想要把这个东西变为己有时,即使无行动,亦具备了第四因素。总之,但凡为世间名利等而生出占有心就属于贪,但希求成佛或解脱之心因性质不同而不属此列。你贪成佛,贪解脱那好,贪欲世间名闻利养、富贵荣华,要不的。像我们现在念佛的人一样,娑婆世界苦,我到极乐世界舒服,这也是一种贪着心,有这个心,也去不了。包括对世间的财物,名闻利养,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坐的等一切资财受用,包括人家的本事羡慕等,想贪求世间的这些现有的享受,即名为贪欲。

  但是不是说修道以后不叫你吃,不叫你喝了,而是不叫你放纵。贪着的心就是不知足,有了还要积蓄,还要想更多。这是意业的第一个,贪图享受。

  第二个就是嗔恨心。也就是总的第九个,看原文:

  原文:嗔恚心中,事、想、烦恼,如粗恶语。等起者,乐打等欲,云何令其遭杀遭缚,若由他缘,或自任运耗失财产。加行者,即于所思而起加行(就是正发进取,继续不已)。究竟者,谓于打等,期心决定或已断决。此亦有五,全则圆满,缺则非圆。谓具五心:一、有憎恶心,谓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随其事而分别)。二、有不堪耐心,谓于不饶益不堪忍故。三、有怨恨心,谓于不饶益数数非理思惟随念(忆念)故。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念(《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原文为:“谓于有情作如是意。”),何当捶挞(损害的意思),何当杀害?五、有覆蔽心,谓于嗔恚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仅成损害心者,谓作是念:彼于我所,已作正作,诸无义事,故我于彼当作无义。尽其所有几许思惟,尔许一切皆损害心,如是愿他现法,丧失亲属资财及善法等,及愿后法往恶趣中,亦是损心。(《略论释》441页:“出家人所用息增坏诛,即和平、增上、自在、威猛四法,前三亦属贪,谓初由和平贪安逸,次思寿命福报增上,三思统摄全境故。威猛则属嗔,即修密法,不为利他,降伏非人,亦属害意。故凡修法,须以利益一切有情为前提,否则随入贪嗔二业。”修密法息增坏诛四个法,全为自己,那就坏了,不是为利益众生,那就堕入到贪嗔二业当中了。)

  讲解:第九个业就是瞋业了,瞋恨心能把我们历劫所修功德毁于一刹之间,所以必须谨慎防护。“一念嗔心起,万道障门开。”“一念无明火,能烧功德林。”所以嗔心不可随便起,嗔心就是毒根,我们修行的很多功德是不容易来的,皆因一念无明嗔心就会毁掉,就事情而定义,对无情或有情生瞋皆属瞋业。无情就是对东西发嗔恨,如对桌子、凳子等一切没有知觉的东西,摔呀、打呀、发脾气呀,这都属于嗔心;有情就更不用说了,有感觉的,人呀、动物呀,有感觉觉知的,发脾气,用手打,用嘴骂,用脚踢等等生烦恼心,这属于嗔恨。就动机而言,因烦恼而衍伸出欲令对象受到不幸之心,诅咒别人,骂别人,心里想你倒霉呀,你出去撞死呀等等这种心理,这就是。就行为而言,在此心上串习不断便是。若生出了心欲对方不幸之决定念,便有了第四因素, 嗔业就具足了。

  所以说一切恼害心要不得,贪是众烦恼之根本,众苦之门,一切烦恼皆因贪心而来。贪,不管是物,还是名闻利养、还是现实的虚荣,都是因为没有得到,不顺自己的心,这个嗔心烦恼就上来了,不顺心了呀,自己没有得到利益,不管是虚荣上的利益,面子上的利益,心上的利益,名闻利养的利益没有得到,唉,烦恼心就上来了,也因此做出愚痴的行为。就进入第三个恶业。贪要断,要布施一切众生,远离奸吝之心。嗔也要断掉,要不恼害一切有情,要修学忍辱、代众生受苦的心、菩提心。注意自己的情绪,面对一切事情要理智。人的嗔心是怎么起来的?就是情绪不稳定,没有理智的时候,大脑冲昏了头,等理智一清醒,情绪一下去,又后悔了,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已经做出了因嗔心而做出的愚痴行为,就像喝醉了打架或者因为一件小事动手一样,所以佛说呀:忍是第一法。断嗔心就要不恼害一切众生、不损害一切众生,不但身语不做,意都不起,愿众生具足快乐,解脱成就。这为最严重、最重要的根本,所以嗔心不容易断呀,在此上要如理实践,如理学修。才能改变我们现有的这些恶业,是我们不断的消除这些不善的等流习气毛病。

  现在一些恶业,一些烦恼断除不了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过去的恶业牵引到今天,所以没有办法一下转变,实际上三毒是最厉害的,种种的烦恼和恶业归根起来不就是贪嗔痴三毒吗?你的身口意造作的一切罪障都是三毒,三毒把它归到哪?归到贪上,贪心就是我执的表现,你要把我执破除了,没有我的概念了,我想,我要呀,自私呀,虚荣呀,名利呀,没有想到利益自己的心了,都是利他的心了,贪心首先断掉了,那么一切烦恼就消除了。嗔恨心从哪来?愚痴的心从哪来?没有为自己了吗。烦恼都是为自己而来的,不顺自己的心意就烦恼了,所以做出不合理不如法的事情,导致最后自己后悔,哪有买后悔药的?要想消除这些罪障、烦恼,不是靠后悔就可以解决的,是靠防护,靠理智对待,面对一切的事情能够发深忍心。

  贪嗔痴不是好断的,三毒呀!八万四千法门就是灭除这个三毒火焰的,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对治的就是这个,不学对治法,光学理论没有用,贪心怎么对治?嗔心怎么对治?愚痴怎么对治?要明理。贪心从哪断?从舍心断。怨亲平等呀,把自私的心先去除。嗔心从哪断?从小的事情来说,要有度量了呀,从弥勒菩萨学起,“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嗔心就要从包容、宽容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不恼害一切有情、恼害心都不起来对治,随时随地不令对方起烦恼,令一个众生烦恼就是令诸佛不欢喜,每当众生烦恼的时候你就想到恶业造了,不要愚痴,有邪见,每件事情发生总认为就是我自己有道理,就是我自己对,那怎么能对治?对治不了,你皈依三宝了,你认识业果了,那么你起一个心,动一个念都要观察,哪头轻哪头沉,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防护,应该怎么对治,学法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不是说学了一大堆道理,把一大堆法相搞明白了弄清楚了也不去实践,也不去在生活中运用、实修,对治烦恼破除习气,何日才能成就?

  这是意业的第二个,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对以上的法意希望大家能够深刻明确的思惟、了知,照着去行持,才能灭除我们的烦恼,解脱于生死,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回向……

  寒冬恭敬整理

 


{返回 广论·法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空恩师讲《广论》101讲
下一篇:法空恩师讲《广论》99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0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82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3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1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70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68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77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62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64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78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庸人自扰[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佛带众生业 弟子心惭愧[栏目:传喜法师]
 51.特殊的教育法[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安居第五十七日(二):依佛愿菩萨正修行[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必须要懂得如何自度[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南传法句经 第廿四:爱欲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文言版]]
 91.休息旅行的利益[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佛教入门 三十六·佛门分宗的理由[栏目:佛教入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四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宗镜录卷第七十二[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