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十疑论》译解 7
慧律法师 主讲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70

< 第七疑 > 
  

【问: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答:求生兜率,一日闻道见佛,势欲相似。若细比校大有优劣,且论二种。

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无方便接引之义。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但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释迦佛说九品教门方便接引,殷勤发遣生彼净土。但众生能念弥陀佛者,机感相应必得生也。如世间慕人能受慕者,机会相投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宫是欲界,退位者多。无有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悉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有女人皆长诸天爱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弥陀净土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皆生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无女人二乘之心,纯一大乘清净良伴。为此烦恼恶业毕竟不起,遂至无生之位。如此比校,优劣显然,何须致疑也。

如释迦佛在世之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如恒沙。弥勒出世亦尔,大有不得圣果者。未如弥陀净土,但生彼国已,悉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为生死业缚也。

又闻西国传云,有三菩萨,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愿见弥勒,若先亡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师子觉前亡,一去数年不来,后世亲无常,临终之时无著语云:“汝见弥勒即来相报。”世亲去已三年始来。

无著问曰:“何意如许多时始来?”

世亲报云:“至彼天中,听弥勒菩萨一坐说法,旋绕即来相报。为彼天日长故,此处已经三年。”

又问:“师子觉今在何处?”

世亲报云:“师子觉为受天乐,五欲自娱在外眷属,从去已来总不见弥勒。”

诸小菩萨生彼尚著五欲,何况凡夫?为此愿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

译:

问:弥勒菩萨是补位佛,下一次就是它在娑婆世界修行成佛。修得上品十善,往生兜率天见弥勒菩萨,将来与他一起下生人间,弥勒菩萨龙华三次说法就能证得圣果,我们又何必往生西方净土呢??

答:生兜率天,也能一日内闻道见佛,与西方极乐相差无几,但若细讲起来,还有不少的差别的。下面就说两种。

一,纵使行持十善业也不一定能够生弥勒兜率内院,何以见得?弥勒上生经中说:“要行三昧法,深入正定,才能够生兜率内院。”而且还没有方便接引。这就不如阿弥陀佛有本愿力和无量光明的加持,只要是念佛的众生都摄取不舍。而且释迦佛还为我们说了西方净土的九品往生, 殷勤的告诉我们要往生西方净土。只要众生能够常念阿弥陀佛,因缘具足感应道交就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好像世间的两个相互欣慕的人,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必定能一拍即合。

二,兜率天还属欲界,修行退位的很多。没有像西方净土那样的水鸟、森林、风声说法使闻者都能发菩提心的好条件,而且兜率天还有仙女,且有五欲心,贪玩而不能自拔。西方净土没有女人也没二乘人,都是大乘菩萨,与他们为友不会有烦恼的产生,必定能够证得无生法忍。这样一比较,好坏自然就清楚明白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再例如释迦佛的时候仍然有极多的人见得佛但却并没有证得圣果,弥勒下生也会如此,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证得圣果,这就不如在西方极乐世界,只要是往生到那里的都一定能证无生法忍,根本不会退转三界来世而被生死所缚。

西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无著、世亲、师子觉三个菩萨一起约定要生兜率天见弥勒菩萨,如果谁先去见了弥勒菩萨一定要告诉还没去的人。师子觉先去了,但却数年不见回音,后来世亲菩萨因无常到来临命终时,无著就对他说:“你见了弥勒菩萨就赶快回音告诉我。”世亲一去就是三年,三年后才回来。

无著就问他说:“怎么这么长时间才来啊?”

世亲就回答说:“我到了那里才听了一场法就即刻赶来,只是因为兜率天的时间过的慢,所以那里很短的时间这里就已经三年了。”

无著又问道:“师子觉现在在哪里?”

世亲回答说:“师子觉因迷恋天乐,沉迷在五欲里,只能当弥勒菩萨的外眷属,所以到现在也无缘见弥勒菩萨。”

诸小菩萨生到那里都贪著五欲,我们凡夫又怎么能行呢?正因为此,所以要生西方净土而不生兜率天。

注:

「 问: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 」

释迦牟尼佛入灭,是娑婆世界第四尊佛,当来下生弥勒佛,是第五尊佛,在人寿八万岁时,来此世界度众生,所以说弥勒菩萨一生补处。作笔记: 补处就是补佛的位子 。就像太子补皇帝之位。弥勒佛待此生在兜率天宫尽后,就要下降世间来示现成佛。

「 上品十善,得生彼处。 」

彼处就是兜率天宫,我们所说的第四天。这句意思是你若在娑婆世界行上品十善,加上修习定禅定,就能得生弥勒净土,见到弥勒菩萨,之后随从下生。作笔记:随从,是指 将来 随从弥勒菩萨下降人间,三会说法(注,三会指弥勒菩萨龙华树下成佛后,三度法会,广度众生),听法证果。注意是 将来 跟随弥勒菩萨来到娑婆世界降生。

「 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

三会,释迦牟尼佛讲经三百余会,弥勒菩萨一生讲经只讲了三次(若是错过这三次就没有机会喽﹋)。意思是说,将来跟随弥勒菩萨投胎出世于世间,在弥勒佛三会说法当中,自然证得圣果,何必还要求往生极乐世界呢?

「 答:求生兜率,亦曰闻道见佛,势欲相似。若细比较,大有优劣。 」

势欲相似,说起来差不多相同。这句意思是,听起来同样是闻道、同样是见佛,若是详细来比较,就大大有好坏之分了。极乐世界与弥勒净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要详细说明。

「 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 」

虽然你行十善,也不一定能投生兜率天宫,见到弥勒菩萨。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弥勒上生经》上讲了往生弥勒净土之难,难到什么程度?「行众三昧,深入正定。」众三昧是指行住坐卧都在三昧之中;有智慧的定称为正定,没有智慧的定是邪定,要有充满智慧支持的正定。一切行都要在三昧中、正定之中,才能得生弥勒净土。

「 更无方便接引之义。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但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

而且,弥勒净土没有方便接引,不像阿弥陀佛净土,临终念十句就有佛来接引。所以我常用一个比喻,往生他方净土譬如联考,每一科都要考九十分,你才有可能被录取;而西方极乐世界,则是六十分就能入学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愿力深切啊,不必修到正定三昧现前,只要能暂时伏惑就可以了。

像我从前参加考试,投考建国中学,三、四万个考生中才录选一千三百人,竞争非常激烈,南部、中部、北部的人全都来到北部考试,非常难考。我要早知道这么难考就不考建国中学了,应该去报考高雄的三信、树德﹋(注,高雄的女中)不过可能不会上,因为全校都是女生,只有我一个男生上课会很奇怪﹋而相对于去其他净土,我们要去极乐世界就比较轻松了,阿弥陀佛净土既庄严,又清净,又好修行,最重要的是佛大慈大悲!所以只要你认真念佛,不要继续造恶,过去曾经造过的恶业好好求忏悔,回光返照,赶紧断恶,赶紧行善,好好一心发愿往生,还是有的救的﹋

而弥勒净土就没有方便接引了,所以下面才说「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只要你念佛,必定摄取不舍。因此我跟诸位讲,要以念佛为主,念佛就像吃饭,是主食,是最重要的;其次的时间才是念大悲咒、念往生咒,不要本末倒置。所以再次奉劝诸位:看清楚这里是「但有 念佛 众生便摄取不舍」,没有说念咒,是念佛哦。

「 又释迦佛说九品教门,方便接引,殷勤发遣,生彼净土。 」

九品包括上品的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的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品的下上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一共九品教门来方便接引,其实不止九品而已,而是有无量品,九品是方便说。殷勤就是一遍又一遍劝导,发遣就是指示应该发愿生彼净土。无论如何,就算粉身碎骨,浮沉生死,都要记得往生极乐世界。娑婆世界实在没什么好留恋的,一定要放下!

现在我们即将要做水陆大法会,水陆法会就是将祖先的名字写成牌位超度,还要烧西方船。我曾经看《水陆感应》,在大陆有人善根深厚,在做水陆法会时就有很多感应,有人看到西方三圣;有人看到西方船载着很多众生飞过天空,往生西方;有的是父母往生后,来给儿女托梦感谢他们,那时候可能没有电话啦﹋

讲到这种事,我也有个例子,我在新加坡曾向人吹嘘,若是家中父母亡故,或是已故的祖父母或其他亡者,你只要拿相片来,我就帮他回向,于是新加坡就有人寄了张亡者的照片给我。因为昨天忘记拿去回向,就摆在我房间里,结果昨晚「他」就来了﹋在我睡觉的时候,不是托梦哦,很清醒的。我说:我知道!我知道!明天我就拿去帮你回向!所以要知道鬼道众生很痛苦,在世没有修行,还是要靠法会。所以要论法会,说真的还是有这个必要,绝不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我们最大的目的不是要赚钱,实在是为了超度阴间的众生。现在阴间已经非常热闹了,知道我们讲堂要办水陆,已经很欢喜地在等候了。因而在水陆法会中有所发心的人,都有无量的功德,尤其是来帮忙的人,书写、收款、招待法师,功德无量。所以我们呢,不要等死后才要别人做水陆来替我们超度,在世时自己赶紧念佛才是最重要的。以上就是「殷勤发遣,生彼净土」。

「 但众生能念弥陀佛者,机感相应,必得生也。 」

只要你能念佛有感应,就能往生。

「 如世间慕人,能受慕者机会相投,必成其事。 」

慕就是仰慕、恋慕,慕人就好比世间你想着一个人。就像有些人从美国回来,有的从日本回来,有的从马来西亚回来,有的从南非回来,都会来找师父——因为他们听到录音带,很欣慕师父,要回来瞻仰师父的仪容——威仪的仪啦 - 有个从阿根廷回来的,看到师父后非常动情,哭了很久。那时我顾不得她是四、五十岁的女众了,拍着她肩膀说:「不要哭哦,我都哭不出来你怎么哭呢?」——她是感触在国外想学佛很困难,想见师父得坐三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不像你们一进来就看到师父坐在那里了;还要拜托师父送她相片,师父给她签好名后她就赶紧收起来了,拿到外国给许多学佛人看:「这是我师父!」别人想向她要一张都舍不得给,让人看一眼就马上收起来了,这就是欣慕。

他若是有一个机会,必成其事。因为他一直有个念头:「我要回台湾,一定要见慧律法师,不管有多辛苦。」缘由愿而来,所以有愿就有缘,有了愿力,就会造成缘。常有人说:「我和那个人无缘。」那是因为你没有愿力,没有愿力怎么会有缘呢?譬如说我今天与日本人无缘,但我现在若是放弃台湾,跑去日本住十年,日语说的呱呱叫,去度日本人,怎么能说无缘呢?只是我不想这样做而已,因为没有这种愿,当然就没有这种缘。所以说缘是由愿而来的。

我们若是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有没有缘呢?怎么会无缘呢,只要愿力深切就有缘。这就是「机会相投,必成其事」。

「 二者,兜率天宫是欲界,退位者多。无有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悉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 」

兜率天宫是第四层天,没有水流说法,鸟儿也不会说法,也没有风、林声、音乐声说法,不像西方极乐世界那样水、鸟、树林、风声、乐声都在说法,众生闻者悉皆念佛念法念僧,发菩提心,伏灭烦恼。这只在极乐世界才有,兜率天宫没有。

「 又有女人,皆长诸天爱著五欲之心。 」

女人真是一个麻烦的动物﹋天人对女色也不可免,无法突破男女淫欲的诱惑。

「 又天女微妙,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弥陀净土,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皆生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 」

诸天对于天女的娇媚、歌唱乃至莺声燕语沉缅耽著,不能自制。别说诸天女色了,光是现在的卡拉 OK ,人都不能自勉。我这辈子就去过一次歌厅,那是在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姐夫正好要去台北,就带着全家,去了好像叫做丽声的那一间,位于中山堂旁边,名字记不清了。这辈子就进去过这么一次,门票也不记得是几百或几十元了,反正是人家送的票,椅子后面还有放茶水的杯架,大家就座,由请来的一些歌星演唱,有谢雷啊、张琪啊等,唱些诸如《 王昭 君》之类的歌。我四处张望,记得整间歌厅都挤满了人,可说是高朋满座,欢歌笑语。我就这样看着,也许是宿世的善根,也许是因为前世曾经修持戒律,此时我并没感觉那些有什么好看的,来这个地方也不觉得有什么意思,这世间有什么值得看的呢?那时才小学六年级而已,就对世间的游乐没有什么兴趣了。饭店,只是出国有住一下;至于舞厅、咖啡厅、酒吧,更是从没进去过。这样可以说是好,也可以说是不好,照理应该去社会上绕一圈再回来出家,对外界才比较没有神秘感——不过绕上一圈可能就回不来了也说不定——因为被它迷惑了。所以说一个人若是在我们这个世间不被外境所转,那真是不简单!

「 又无女人、二乘之心,纯一大乘清净良伴。为此烦恼恶业毕竟不起,遂至无生之位。 」

无女人之心,指没有男女淫欲的束缚。二乘之心指小乘之心、没有发菩提心的修行人。烦恼毕竟不起,则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绝对没有问题,一直便能证悟到无生。无生就是不灭,就是涅槃。因此是绝对成佛果,绝对没有障碍。

「 如此比较,优劣显然,何须致疑也。 」

比较弥勒净土与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好坏自己就很清楚了,又何必怀疑呢?!

「 如释迦佛在世之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如恒沙。 」

有很多众生见到释迦牟尼佛了,但没有证得圣果,比如声闻初、二、三、四果,这样的人有如恒河沙数。经典上这样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有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曾见到佛;三分之一的人听到过佛的名号但未见过佛面;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连本国有位释迦佛都不知道。我们今天离佛世有二、三千年了,可以说很不幸;但又可以说是很幸运,因为能够听到翻译得这么清楚的经典,还有法师为大家宣讲﹋不用自己费很多力气,只要抄些笔记资料,来听讲就可以了,很轻松。

「 弥勒出世亦尔,大有不得圣果者。未如弥陀净土,但生彼国已,悉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为生死业缚也。 」

弥勒佛出世,同样也有很多人不能证得圣果。不像阿弥陀佛净土,只要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能证得无生法忍。没有一个人会退落三界,为生死所捆绑。

「 又闻《西国传》云:有三菩萨,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愿见弥勒。若先亡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师子觉前亡,一去数年不来。后世亲无常,临终之时,无著语云:“汝见弥勒,即来相报。”世亲去已,三年始来。无著问曰:“何意如许多时始来?”世亲报云:“至彼天中,听弥勒菩萨一座说法,旋绕即来相报。为彼天日长,故此处已经三年。”又问:“师子觉今在何处?”世亲报云:“师子觉为受天乐,五欲自娱,在外眷属。从去以来,总不见弥勒。” 」

这里的菩萨不是大菩萨,是指定力还不够的小菩萨,分别是无著、世亲、师子觉三人。下面就是这三人的一段典故。契志就是意志相同,三人共同立志往生兜率天宫,愿见弥勒佛;并约好先重生的人若是见到弥勒,就要回来通知大家。结果师子觉先往生,但却一去不回头。后来世亲无常现前,临命终时无著就对他说:「你若是能见到弥勒菩萨,一定要立即回来告诉我。」谁知世亲去后三年才回。无著就问了:「为什么等了三年之久才回来呢?」世亲菩萨道出实情:「我到达天宫后,仅听了弥勒菩萨一座说法而已(一座仅二小时),就立刻赶回来向你报告了。只是因为那里天宫的时间长,所以一下子便过了三年。」兜率天宫一天,相当于我们这里二百年。所以世亲在兜率天宫听法,位子还没坐热,阳间已经过了三年了。无著又问:「先前往生的师子觉现在又在哪里呢?」世亲答:「师子觉到达天宫后,并在外苑已有眷属,享受起天宫的五欲快乐,却还从未见过弥勒菩萨。」做笔记, 「在外」指弥勒内外苑中的外苑,内圣外凡 ,内苑是圣人所居之处,外苑是凡夫所住。师子觉到达的是外苑,有了眷属,也就是娶了妻室。在座诸位想想看!师子觉自升天之后还从未见过弥勒,初发心的菩萨,已经有了神通力,到达天庭却仍被五欲所迷惑,照常颠倒,可见修行谈何容易!

「 诸小菩萨生彼,尚著五欲,何况凡夫?为此愿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

诸小菩萨升到天宫,仍然会执著太快乐的五欲六尘,何况我们这类凡夫,到达天庭,怎么会不被迷惑呢?所以,讲来讲去,一定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不求往生兜率天宫,这样才绝不会退转。

我小时看过一部片子叫「七仙女」,剧情讲述阳间有个姓董的男子,因为家贫卖身还债,给有钱人家做长工,负责缫丝;富人心坏,给他的都是打结的丝,难以解开。这时有七个仙女在天上玩乐,其中最小的一个仙女看到这个男子并且为他的孝心和英俊所打动,爱上了他。当小仙女想下到阳间来生活时,做大姐的仙女就给她一枝很粗大的香,嘱咐她若在下界遇到困难,就将香摇三下,香便会自动点燃,报信到天庭。于是众仙女看到香烟飘到天庭后,就一齐下凡,运用神通力帮助这男子解开丝结,一晚上就把所有缫丝的工作全做完了。

那时还不懂佛法,就觉得天庭真是个很棒的地方,仙女都那么漂亮,但后来看到经典才知道,帝释天(也就是七仙女住的地方),千百万倍不如欲界初禅天的庄严;而初禅天千倍不如二禅天庄严;二禅的庄严更是无法与三禅天的庄严相比。最最重要的是:娑婆世界三禅天,比之极乐世界的下品下生,乃是百千万分之一、算数譬喻所不能比。极乐世界最差的品位,那些作恶多端、却于临终时求忏悔而往生的下品下生的境界,比娑婆世界三禅天的快乐还要胜过百千万倍无法比拟!所以我拍拍胸口,觉得自己真是很有福气,今生能够出家,能看到经典所写,那真是粉身碎骨都要去极乐世界,不想去找仙女了,仙女所住之处比之极乐世界又算什么呢?怎么可以比呢?谁还会不想去极乐世界呢?

大家肯定感慨啦:我一定要去。要认真做善事,要持戒念佛;讲这个真好,听起来真清凉!本来对人生已经没希望了,来这里又救了自己一条老命,回去接着念佛,曾经就有人告诉我:「我已经三年没念佛了,听讲之后很感动,我决定要往生!」这样很好!知道来听经,知道要发愿往生的人,都是很有善根的人。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十疑论》译解 8
下一篇:《净土十疑论》译解 6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二
 受八关斋戒法
 达磨大师血脉论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佛国品第一
 宇宙万有本体论(7)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十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2)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灵鸟装死 巧出樊笼 The Smart Bird, Pretending to Be Dead, C..[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六)[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