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一节:修止与修观的不同
 
{返回 清净道论导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16

第八章:修观的五清净[Five kinds of Visuddhi of Develope Samaadhi(Purification of Consciousness(Citta-Visuddha) of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Visuddhimagga)]

修观的五清净

本章回答第五个问题:如何修习智慧?修智慧就是修毗婆舍那观。毗婆舍那观的树干,须依于戒定的树根,植入蕴处界根谛缘起的大地。观的大地就是观的业处,它们是如实存在的蕴处界等,不同于修定时假想观想起来的对像。

本章的最后一节回答第六个问题:修慧有什么功德?

第一节:修止与修观的不同

1:特性不同。止的特点是不扰动,观的特点是洞析真相。修止的特性是定,修观的特性是智慧。

2:方法不同。修方的止法是数数集中在同一对像,导心渐向于安乐、一境。修观的方法是观察、分析、抉择对像的样子。

3:业处不同。如定学所示,修定有四十个业处,有三十八个纯属于修定,它们都是忆念假想业处的方式来强化集中心;而出入息念和四界差别可直接开展为修观。修观的业处就是如实存在的法,如慧地对五蕴等的分析说明。修观时,即使在某一对像内修观,该对像的组成也不断地变化,换言之,修观的业处就是五蕴的聚散变化。

4:目的不同。修止的目的是成就定,善心聚于一境。修观的目的是成就慧,超越三界的善不善。

5:修止与修观的次第。一般而言,初修止与观,修止与修观有先后的必然次第。但也有特殊利根的人(可能是修集诸多波罗蜜或前世有经验)直接先修观,其修观成就得剎那定,定力同于近行定。

6:修止转到修观必须从修止所假想的对像离开,转成观察五蕴的变化。例如修地遍的人,不是在地遍的定境中想象其往复无际。也不是在观想起来的佛相上想象它的庄严妙相。而是先放舍离开地遍、佛相,改成观察经验现实存在的身心。烦恼是存于现实存在的身心上,不在美妙的遍境、庄严的佛相。解脱是解脱于烦恼,不是想象定乐的美妙庄严。

 


{返回 清净道论导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二节:见清净
下一篇:第七章:处界根谛缘起─慧地之二 第五节:缘起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二节:十不净
 第四章:修定的功德 第一项:修定的五种功德
 第二章:定学的一般教导 第三节:修定的共通方法 第二项:四种禅..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六节:智见清净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二节:识蕴 第四项:心路历程
 第一部份:戒学 第一节:戒学的一般教导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四节:四无量心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四节:道非道智见清净 第三项:生灭随观智..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七节:修智慧的功德
 第七章:处界根谛缘起─慧地之二 第四节: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31经 目揵连经[栏目:相应部 51.神足相应]
 没有风险的投资[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课 劫及世界成坏[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贰捌 以法为尊[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佛教僧伽的十有思想[栏目:星云法师]
 失而复得的能力[栏目:佛经故事选辑-女性的故事]
 15 放下包袱[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法会因由分第一[栏目:慧律法师]
 道,就在你心中[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念佛三昧初探﹝下﹞[栏目:洪启嵩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