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佛会饭量逐渐减少是何因?
 
{返回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71

念佛会饭量逐渐减少是何因?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十五)
 
  
  问:二00五年有六位居士在道场打百日佛七,饭量逐渐减少。至七十天时,六位都是二十四小时念佛,虽有时疲劳会瞌睡,但基本上精神都很好。他问两个问题,第一个请问为何出现此现象?

  答:这是在什么地方打佛七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这是非常殊胜。至于饭量逐渐减少,这是一定的道理。你要晓得人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要吃那么多?三餐不够还要吃点心,什么原因?你首先要懂这个道理。人身体是一部机器,机器要活动,活动需要能量,饮食就是能量的来源,像汽车一样,你要给它加油它才会跑。可是能量的消耗,我在讲席跟诸位做过很多次报告,我大概在三十几岁的时候发现,能量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大概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打妄想,睡觉都还作梦;作梦,这妄想没有停止,这消耗量太大。真正你工作,我们讲劳心劳力,消耗量都不多、都很少,那是正常的消耗;不正常的消耗,消耗太多,这个道理要懂。

  佛陀当年在世,僧团里每天只吃一餐,日中一食,而且分量都不多,为什么?他妄想少,天天跟着释迦牟尼佛。佛陀在世是教学,这我们得认识清楚,教学、行道。行道是把所学的东西在生活上去求证,信解行证,求证,所以他心是清净,心里面只有正念没有妄念,于是消耗量就少。像这种情形七十天饭量减少,甚至于七十天都不吃,做得到。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讲""财色名食睡",我们叫五欲,佛经上还有名词叫五盖,盖是什么意思?把我们的真心本性盖覆住、障碍住。这些东西凡人有圣人没有,他可以离开的。佛教我们五欲要断掉,五欲里头有饮食、有睡眠,饮食、睡眠也要断掉,这是病态,这不是健康状态。健康状态的时候人不需要饮食也不需要睡眠,那才叫健康,那才叫正常。所以饮食跟睡眠都不正常,这要知道。什么人这个东西都断掉?你看那个心地达到一定清净的程度,世间(这不是出世间)初禅,修禅定到初禅,初禅生色界天,这五样东西都没有。色界总共有十八层天,这十八层天里面没有饮食、没有睡眠,精神各个饱满,非常欢喜快乐。

  由此可知,定功愈深的人补充的能量就愈少。从前出家人一天吃一餐,经上记载的阿罗汉七天吃一餐,一个星期出去托钵一次;辟支佛那个定功比阿罗汉又要深一层,十五天(半个月)出去托钵一次,半个月吃一次。功夫愈往上去消耗的就愈少,一点点东西他就能维持很久,一点点能量补充,就这个道理。实在讲这个道理并不难懂,我们自己如果说是妄念少,他念佛念的功夫得力,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念佛,能够执持七十天(七个七),他功夫定力够,妄想少了,所以他的饮食当然会减少,这正常现象。如果饮食还是要三餐,还要吃点心,虽然念佛不间断,妄想没断,那就是""口念弥陀心散乱",他心里还在打妄想,所以他消耗量还要那么多;如果他心清净那就不需要。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问:第二个问题说,如何才能保持功夫不退?

  答:佛在经教上常常教导我们""精进",精进就能保持不退。你要把精进这两个字搞清楚、要搞懂。精,不杂,杂就不精;进就不退,最重要就是不能杂。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不会退,决定是一门。搞多了的时候会退转,因为你的心力不能集中,那是没有法子不退转。所以不能学多,学很多东西这是吃亏的。

  说到这个地方,你们刚才问的,我们想办一条龙的学校,幼儿园大概也是三年,这三年的教学就是一门,一门深入伦理道德,不夹杂任何东西。到小学,我们可以小学一、二、三年级还保持着专一,伦理道德,到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加一点点科目,就是学校必须学的科目。但是我们加科目,譬如说学国文、学历史、学数学,甚至于学外国语,我们都可以上。上,怎么个上法?就上一样。譬如我们讲这四门科目(四个科目),我不会像现在学校,这个钟点上这个课,下个钟点又换,那个学生头脑都乱掉。我上课,四、五、六这三年六个学期,我们选六门课,一个学期就上一门。譬如像国文,六个学年的国文,我用半年的时间统统把它念完。到下一个学期学英文,一个学期全念英文,我用这个方法。他不会乱想,他就想一样,这个效果肯定比现在学校有效。

  我们守住""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个指导原则,这个原则是祖师大德几千年留下来的宝贵教训。从前念私塾就是这个方法,你同时不可以学两门东西,同时学两门东西一定学不好。我们跟李老师学经教,老师要求我们的就是一门,你想同时学两门经,他不教你,你到别的地方学。佛学院很多,一天可以学好多门。专,这叫精进。现代人学校功课排那么多,我叫他做杂进、乱进,那是很杂、很乱,是不是?他也进步,那个不精。所以这佛门,从前儒释道三家所讲的,真正是精进,这个道理要懂,这才能保持功夫不退。


{返回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拜佛、绕佛!但是还是会昏沉!
下一篇:净空法师关于“本愿念佛”的开示
 是否可以观想佛号或佛像,如何观想?
 学佛的太太如何对待丈夫包二奶?
 念佛堂虽然统一佛号音调仍有差异。怎样才好?
 绕佛时女居士敲引磬是走在师父前吗?
 具足信愿行的念佛人,临命终时迷迷糊糊,可以往生吗?
 执持名号有两种人心与口相应
 念佛至上三品功夫成片,是否已见化佛,得佛安慰引导?
 念佛到什么时候可把佛号放下?
 不出声念佛心有阿弥陀佛是念佛吗?
 如何忆佛念佛?怎样才是无念而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舍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洗去铅华 重归平实——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僧人角色之思考[栏目:宽见法师]
 鸵鸟夫妇[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相应21经 切断后经[栏目:相应部 11.帝释相应]
 我的愿望[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微软代替攻击(见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玄奘精神 第38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2)[栏目:玄奘精神]
 三戒之教言[栏目:晋美彭措法王]
 学佛三要件[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推荐序 自序[栏目: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