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抛弃道场是否有罪?
 
{返回 道场法会·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4

抛弃道场是否有罪?

摘自《学佛答问》(答福鼎温州居士提问)
 
 
    问:这位同学问的,他说他在一个小道场,住的人数只有三个人,我想抛弃道场去别的地方一心念佛,抛弃道场是否有罪?请法师开示。三个人都走了,是否可以?

    答:如果有适当的地方,真正能够修行成就的地方,可以的。小道场如果有人去住,很好;没有人住,你能够抛弃,抛弃道场的人很多,但是问题就是自己一定要发心要成就自己,要报佛恩,要报众生恩,这是决定不能忘记。小道场里面在现代修行,实在讲也是很理想的。修行信解非常重要,凡是修行不能成就,都是对于佛法这些道理、方法、境界了解得不够透彻,也就是对经教没有能深入,所以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现在这个小道场或者是家庭里面,我们制作的光盘、录相带、录音带非常之多,你能够拿到一、二种,三、四种,你不断的去听,一遍一遍的去听,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如果你听一部经,一生听一部经,不想听第二部经,你的心是定的,那就是禅定,定到一定的程度,人就开悟了,这是真正的成就。

    念佛也是一样,平常我用什么方法念,我用什么声调念,一生不改变,他会开悟;常常换,那个人这个调好,那个人那个好,常常换的人,一生决定不会开悟的。为什么?他心是乱的,他心不定。法无定法,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你看佛在大乘经教里头常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是平等的。什么平等?都能明心见性,都能得一心不乱,只要你走一个法门,你不能搞二、三个法门,二、三个法门,那你自己就不能成功。所以路只能走一条,一定会走到,你要走二、三条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道理、原理原则我们一定要懂。所以我们对于不同的法门、不同的宗派我们都尊重,为什么?那都是正法,都不是邪法,最怕的是搞多、搞乱了,这问题就来了。
所以尊重别人,守住自己,《华严经》五十三参善财童子给我们做的榜样。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五十三种不同的法门,你看看他都去看、都去参观、都赞叹、都礼敬,他没有学,这就对了。他所修的法门,善财修的法门是念佛法门,就是第一位德云比丘(或者是吉祥云比丘)教给他的,我们中国人讲先入为主,他主修的是第一个,以后他是去参学的。你看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从一个头一个尾,我们就看到善财自始至终都是修念佛,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当要觉悟、要学习。法门可以参观,可以去看看,但是自己不可以动摇,如果自己心里不定,会动摇,看到会生欢喜心,想学,你最好看都不要看,那就是什么?你没有资格参学,你不参学心是定的,一参学心就乱了。

    所以,古人参学是有条件的,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参学的。什么条件可以参学?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可以参学。善财童子就是如此,在文殊菩萨这一会当中,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所以是圆教初住菩萨,这才有资格参学;否则的话,你肯定会动心,你肯定会把自己搞乱了。所以,从前祖师大德教学生,他只听一个老师的话。我还受了这一点点教育,在台中李老师我遵守他的教诲十年,十年听一个人的话,决定没有看第二个人的东西。这是什么?你基础打定了,到你自己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真妄,有能力辨别,不会动摇,可以参观,什么都可以看,什么都可以去学学,心里头如如不动。

    如果看这个也好,看那个也好,样样都想学,那老师如果放你出去参学,那真的就把你前途毁掉了,这就不是真正善知识。真正善知识,你在跟他三十年不开悟,三十年不准出去;四十年不开悟,四十年不准出去。开悟之后才有资格参学,才有资格住山,住茅蓬、闭关才有资格,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话,这都谈不上,你要好好的学。最重要是跟老师学,在老师会下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禅定,就是一心不乱。所以跟定一个老师、修一个法门,这才能够成功。所以我们净宗,净宗虽然是有五经一论,实际上,还要强调一门,我依哪一门都可以,这六种东西都行,随便哪一种,一生不改变。平常抽一点时间看一看,做做参考帮助理解,行,一定是一门主修,一生不可以改变。好,这个问题我就答复到这里。

 


{返回 道场法会·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改变道场破烂的局面?
下一篇:佛灭度后,极乐世界是否还在?
 念佛堂设立牌位的作用,内容是什么?
 发心建立弥陀村、精进念佛堂的问题
 山中道场产权未发,可否念佛诵经化解
 女性可以主法三时系念法会吗?
 在道场挂单的居士,如事先已供养道场,是否需要再付食宿等生活费用?..
 居士如何做《三时系念法事》才如法?
 比丘尼法师可否上座主法三时系念?
 老法师能否帮助解决道场资金缺乏?
 成立净宗学会如何办理手续?
 在道场该如何调整心态,为众生服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三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0[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E 第565经(婆头经):本经叙述戒、心、见、解脱等四种清净。[栏目:界定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六九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佛相在哪里[栏目:首愚法师]
 模块四:灭谛--在团队中超越自我(1)[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二部分:四圣谛-企业精神之所在]
 印光大师说故事 80、心念圣号 刀不能伤[栏目:灵岩故事]
 略述三论宗“二谛”观(理净)[栏目:三论宗文集]
 重罪轻受和定业难转[栏目:法鼓钟声]
 蝮蛇和夜莺[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