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过度奢侈,恐有奇祸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2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44
过度奢侈,恐有奇祸
  
  楝塘的陈良谟说:「明武帝正德三年(西元一五○八年),州里发生大旱灾,各乡镇的农作物没有收获,我们家乡仰赖堰水而大丰收。翌年又发生大水,只有我们家乡地势较高,不但没淹水,反而收获相当丰硕。
  我们家乡因为经济富裕而买了邻近各乡所卖的田产和器物,价钱非常便宜,有三倍的价值。於是每个家庭竞相奢侈,从前朴素的风气完全变质了。」
  我告诉叔兄说:「我们村里,可能会有奇祸?」
  叔兄问我:「为什麽呢?」
  我回答:「没有福消受!我们家跟都、张这两户人家,根基稍厚,或许还稍微可以。他们俞、费、芮、李四户较小的姓氏,恐怕就难免了!」
  叔兄不以为然。
  不久,村里发生大瘟疫,俞、费、芮、李这四姓人家,几乎没有存活。叔兄稍动念说:「我们姓陈、都和张这三家人毕竟如何呢?」
  我回答:「虽然没有那四家严重,但恐怕终究会有耗损!」
  这三大姓果然後来都发生火灾。(《德育古监》第一二四页)
  姚若候说:「奢侈的祸害这麽大!难怪雪窦大师每每告诉别人说:无论长寿或短命,福禄享受完了便命终。自己的福禄完了,叫做灾。众生的福禄完了,叫做劫。上天把所珍惜的福禄赐给人,人不知珍惜,而上天自己感到惋惜,就会发生刀兵、饥荒和瘟疫这三大劫。好比有一位父亲,把月明珠和夜光璧送给孩子,孩子不知珍惜,而把宝物丢在污泥和肮脏的地方,他父亲看了,就会把珠宝夺收回去,甚至还会用棍子和鞭子修理孩子。刀兵、饥馑和瘟疫这三种劫数,岂不也是上天夺回珠宝的方法吗?」
  问:没福消受,就不可享受,难道要当守财奴吗?
  答:要积德以益福而已。因为功过格所说的节俭,不是鄙陋或吝啬。小气或吝啬的结果必定会产生奢侈的败家子。把祖宗辛辛苦苦日积月累储存下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地花个精光,这就是俗语所说的「挥金如土」!
  一般人生而有些钱财,也是前世种了一些福分,自己不可不加珍惜,而且自己也不可不用。分毫不肯施舍,不是惜福。奢侈暴殄天物,也不是享用。(《德育古监》第一二五页)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2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仗势欺人,惨遭横死
下一篇:齐心诚念,遥解灾厄
 节制饮食,有助长寿
 面带笑容,广结善缘
 悲心救苦,梦来致谢
 济助灾民,延寿得子
 身心世界,随念变现
 敬老长寿,轻蔑折福
 以粥活人,大有阴功
 颠倒是非,舌枯而死
 祝福大众,事业繁荣
 劝导大众,共襄盛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08 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唐 大照 慧光 释)[栏目:02 论]
 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的形成[栏目:韩廷杰教授]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二二、示隆宽之法语[栏目: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修心利刃轮释 第七课[栏目:修心利刃轮释·索达吉堪布]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编 心性论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读经、听经的重要性[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克己不饮酒[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近现代佛教史上的杰僧虚云和尚——纪念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杨曾文)[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2002年参访韩日专刊[栏目:净空法师]
 苦行与无益苦行略论[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