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心七义教授 第四讲
切卡瓦 造 洛桑嘉措 讲授
{返回 修心七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46

修心七义教授   第四讲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八日

违缘转道用
    违缘转为道用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天重复讲授。违缘也是逆缘、障碍、甚至伤害等。学佛时生病,或亲人干扰阻止等,都是障碍,虽然遇到这种违缘,不能因此而灰心,那时应该思惟:我虽有违缘,不但不能灰心,而且要更坚强承担,继续努力不懈,只是宿生未集聚资粮,所以今生得到这种违缘;为了断除违缘,我要努力积集功德。世间一切众生都会遭遇违缘,我发愿那些违缘,都发生在我身上,由我承受。如果能承受这些违缘,违缘也无法伤害,反而力量渐渐减弱。
    通常学佛都会遇到许多障碍,比如正在修法,突然有人找你,或电话来了,孩子哭了,令你无法专心。不过这些障碍是可以克服的,有些无法克服的,那应该承受,因为往昔所造的恶因感果,自作自受,以欢喜心承受自己的障碍,不应怨天尤人,更不能灰心。学佛是多生累劫的事,如果挫折就灰心,就会更坏而无改进。
    伤害也是干扰,如非人干扰,应观慈悲心,思惟不应怪他,以往害他造恶业,因为他不懂佛法,应以怜悯之心看待,承受伤害。假如由一般人干扰,也要这种心态,承受他们的干扰,把违缘转成菩提道用,这是凡夫的内外违缘。
    菩萨能把烦恼转成菩提道用,我们无法控制烦恼,但当烦恼生时,应立即遮止,对一切违缘,设法转成菩提道用。昨天已讲「境毒善各三。」当面对可意、不可意、非可意非不可意的境,生贪瞋痴心时,应该了知如何正对治。善就是三善根,能对治贪瞋痴三毒,生起不贪不瞋不痴之心对治,就是三善根。

众过归于一
    我们现前所得到一切干扰和障碍,都会归咎于他人造成的伤害,增加许多困扰;认为这些困扰是从他人身上,加在自己身上。果真如是,那一个人不管对谁伤害,都会令对方困扰;但是对诸佛菩萨加以伤害,不但不能为害,反而把这逆缘转成善缘,对佛菩萨是功德,即使声闻缘觉也不觉得是伤害。
    因此,他人给我们的伤害,主因不是从他人身上而来,主要是具缚凡夫,彼此互相伤害。已断烦恼的圣者,不会被烦恼所左右,不管受到多大伤害,也不觉得是伤害。其实真正造成伤害的主因,是自己的烦恼。烦恼是自性我执而来,所以自己一切违缘与伤害,都不是由他人造成的。当我们了解一切的烦恼,是由自己无明造成,那不管遇到任何干扰或伤害,都应修忍辱。体会这点,当受到他人伤害时,不应报仇,而报仇的对象,不是他人,是自己的烦恼,因为有了烦恼,才会觉得受到伤害。世间人有了争吵,各执一辞时,只好上法院解决,其实上法院应控告自己的烦恼,而不是对方。
    我们应该常常思惟,无始以来让自己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如三恶道苦,生为人身所经历的痛苦,均由无明烦恼造成,所以应该报仇的,是自己的无明烦恼。但是我们不了知这点。如果能认识烦恼的过患,毋须经过法律途径,只要以正确的理由思惟,认识烦恼最主要的根源,是自性我执,还有一位辅助它的我爱执;如同敌王与敌臣,王是自性我执,臣是我爱执。以大乘行者来说,正对治是我爱执。例如国家的大臣,他非常聪明,而且诡计多端,如果把主谋的大臣杀了,那国王就无能为力,因为一切坏主意由他而来。虽然由自性我执而产生的一切邪见颠倒,但我爱执是很狡猾,让自己欺骗自己,一切过失因它而产生,「众过归于一」的「一」,就是我爱执,我爱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要了解自性我执较为困难,观察我爱执比较容易,因为有粗细多种。无明是自性我执的一份,好比一个非常黑暗的地方,用手指指示,人家看不出手指,也看不出方向。如果是白天,一个小偷在黑暗的房屋中,有人说里面有小偷,另一位虽看不见小偷,却能知道在里面。因此,要了解为何过失由我爱执造成,比较容易。而真正造成伤害自己的最主要缘是我爱执,并不是他人。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思众皆有恩 
    一切众生都当过我们无量的母亲,不但如此,也是成就今生来世安乐之因,因此对我们有无量恩惠,我们必须依靠他人而存在的。因此,如认为他人对自己伤害,也要谢谢。一个有修持的人,即使被人打或骂,仍认为他是善知识,由于受到损恼,了知以前造了不善因,感受的果报,警惕自己恶业不可再造,未来将感受苦果,就是善知识,应该谢谢。
    一切过失归于我爱执,他人对自己都有无量恩惠,当受他人伤害时,应知造业感报,丝毫不爽。我们修任何功德,无不依靠一切有情,如布施、忍辱、持戒等,一切法是相依而存在的,有了有情才能成办。寂天菩萨说:「有情与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我们要依靠有情才能成佛,为何敬佛而不敬有情呢!应该思惟一切有情对我都有恩惠,感恩报答。
    虽然一切有情对自已都有恩,但只要心念改变,至于行仪上,仍应依照世间常理,不用卑躬屈膝,只要认为他们有恩于我。自他是相依而有,我们不能离开他人而存在。如上师没有弟子,就不能说法,也不能积集功德,所以弟子对上师有恩;上师对弟子有恩,弟子对上师要常存报恩之心,上师同样的要感恩。但外表的威仪,仍要保持常态。师徒之间,保持密切关系,互观慈心与悲心,有困难互相协助。有时众生根器不同,仍旧需要善巧引导。恰巴确杰森给,常以慈悲对待一切众生,他有不共的智慧。但是另外一个团体要考验他,见到他走过来,放狗出来咬他,当狗跑过来时,他身上背着经典,他说了一句话:「一所为和一所遮,今日所为应为主,狗上经函吉祥来。我虽然对狗也观慈悲心,但是今天非打不可。」于是就打了那只狗。放狗的团体,本想看他是不是真的慈悲心待众生,因为恰巴确杰森给先说了那句话,他们就没有借口了。所以需要智慧观察,利害得失而处理,但内心不放弃众生的恩惠。
    一位菩萨如果从内心放弃了一个有情,就有无量的罪障。我们目前虽然无法对那些小动物,做些直接利益的事,但应该祈祷或回向,今生无能为力,希望来生能协助它。如果一时办不到,内心不可存有放弃的念头。

四行胜方便
    第一、顺缘集资行:要把违缘转成菩提道用,先要积集资粮。上面曾提过,为何有那么多违缘,主要原因是福德资粮不足。由于我爱执造成的一切违缘,无法让我们积集福德资粮。今后应该努力积集福德资粮,思惟佛陀及诸菩萨的功德,以及礼敬、供养、赞叹,对上师也是一样的。观对一切众生慈心悲心,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这样所获功德很大。
    第二、违缘净罪行:目前遭遇许多障碍或烦恼,都是以往造的不善业,应该忏悔往昔的业障。目前感受不如意果报,好比窃盗被抓到,证据具全,无可抵赖。感受苦果,就是不善因,要努力忏悔,忏悔应以四力方法忏除。
    (一)、依止力。本身必须具有对治力量,好比作战一样,自己没有力量,若有武器也无法直接消灭敌人。我们深信因果循环,至心皈依三宝也是依止力。若得在家戒或出家戒,戒位更高,忏悔的力量更大,所以依止力最基本要有十善戒。
    (二)、破坏力。知道违缘干扰,应了知都是前生造的不善因。不要说前生,目前我们随时随地都在造恶因,思惟一下:是善念多或恶念多?坏事无须他人教导,像水往下流,非常自然的不需用力;而善事尤如水往上流,必须靠抽水机,要很大力量才能达到目的。我们都知道善恶不同的因,感善恶不同的果报,可是造善业必须很多因缘,因此善业是多么微小,恶业力量又非常大,当然感受痛苦的果报多于快乐。所以,如不加以对治,则来生以善恶业比例论,有百分之八十机会堕三恶道,至于人道或增上生是多么渺茫。假使反复思惟,会感到毛骨悚然,如毒药入腹,一心早求出离,积极修行善法,也后悔造作恶业。若此种心态能够维持久长,则破坏的力量越强,依此也可以增强遮止力,破坏力是四力中最重要的。因为后悔痛改前非,承诺不再造罪因就是破坏力。
    (三)、遮止力。了解造恶业会感严重后果,从今以后不再造作任何恶因,我们要反复思惟,自己立誓承诺绝不再造恶因,这就是遮止力。那么当恶念生起,就能立即对治,防止造恶因的力量更大了。
    (四)、对治力。依靠前三力,再加上念佛礼忏。对治力最大的力量,就是对众生的慈悲心或观空性,或边观空性边观慈悲心。
    如果四力忏悔做得澈底,虽然造了无边罪业,也可以忏除清净。因此,只要努力修正对治----忏悔,业障就能慢慢消除。
    第三、供朵马行。一般的干扰有很多外缘,如人、非人等。非人伤害的原因,它们有些为了要得到食物,但是我们不知道,并未给予食物,就来伤害。有些是希望我们报他往昔对我们之恩,也有些是特意来伤害。为了满足它们的愿望,供食物并持颂一些善偈。世尊在世时五百鬼子母经历中,她为了养五百鬼子,伤害很多有情,佛陀为了阻止她,把她的一个鬼子藏在钵中,因此她从须弥山顶到大海深处,未能找到故来问佛陀。世尊问她:「你失去一个孩子如此伤心吗?」她回答:「当然!」「那末他人只有一个或几位而已,你去伤害他,他们不会伤心吗?」她回答:「但是我要养我的孩子!」「你不能放弃此行吗?」「那我要以为食物?」世尊说:「你若能断此行,你的食物我的弟子给你,若你发誓不再伤害他人,我还你的孩子。」因为她发了誓,佛陀就把孩子给她。世尊答应给他们食物,每当食毕时,留下食物捏成一抟,放在旁边并念一句偈。这是佛陀曾经答应的,所以应该给它们食物,但不要礼拜,因为它们不知善恶取舍,可以对它们说些慈悲心,善恶果报等。心中想就可以,它们能了解。对修心修持坚固者可以思惟,这些来伤害我,成了我修心的助缘,请你再来伤害,我会供朵马,要如此提起心力。
    第四、劝请护法行。许多人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供护法神,请求庇佑,如生意成功,官司不要打输了等。供护法神,一般多求今生顺缘,减少障碍。但应思惟,诸护法们,如在世尊足前所承诺,我为具足顺缘,消除逆缘而供。违缘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希望再多一点违缘,这样祈求才对。西藏有位有名的护法神,我以前在哲蚌寺时,上师告诉我,请求护法神时应该说:「对我修行善事,如有违背心态,请处罚我,让我知道。」这对我有很大鼓励,当要违背善法时,心中就会想到誓言,如果做些或说些非善,似乎有一种干扰,或不吉祥事快要发生,我就想到这是护法在引导。我刚来辩经院时,开始三个月伙食并不好,那时有位朋友送我两块酥油,我就放置在铁柜旁边,心想留着自己吃。出去回来看到一只狗把酥油咬走,本想去追它,后来心想不对,我原先起了贪念,可能是护法处罚我,就让它吃吧!譬如对好的瓷器,我一生贪心就会打破。所以现在戴手表,一定要便宜的,否则很容易不见了。

遇缘即修习
    我们不论遇到任何因缘,都要想这因缘是助我修习佛法。例如见到乞丐时,心想真是可怜,因为往昔悭吝心,所以今日沦为乞丐。我们应以慈悲心,把外缘转为修行的道路。遇到一位财富及智慧,都很圆满的人,我们应该思惟,他前世造了很大善业,今日感到如此圆满果报,应该随喜,以随喜转为菩提道用。见到丑陋的人,心想他很可怜,因为他前生未修忍辱。见到五官端正的人,心想前生修忍辱,今生感到这样好的果报,就要随喜。面对境相好的、欢喜的,不要用比较心,应以随喜赞叹他的善因;遇到丑的、不喜欢的境相,应以怜愍心慈悲心观待,不要存有慢心轻视他。不论面对何种境相,用这个缘修习。尤其同自己程度差不多的人,对方的智慧或经济上,忽然超越,比较心或嫉妒心很易生起,这是很危险的,正对治就是随喜。假使对着境,生起比较心或嫉妒心,应该思惟:我在修行道上,已经有很多违缘,难道我还要承受未来违缘的果报吗?他人感得善果,是前生造的善因,应该随喜才对,为何嫉妒呢!比较心和嫉妒心,对自已和他人有利吗?嫉妒他人能阻止他人富裕,使自已进步吗?乃至今日,一直嫉妒他人,对自己有好处吗?因为嫉妒让自己内心不平,并且造成日夜的痛苦,特别是依佛法而生起嫉妒和比较心,就如同要治病而服毒药。有些人说有比较心才会进步,但这是一种错误。进步是靠精进勤奋而产生,就如入中论说:「一切善随精进生。」因此,暂时依比较心可能会有一些进步,但是最终是损失和堕落的主要根源。
    如果游览遇到山明水秀,百花盛开的地方,可以将美景的意乐供养诸佛,常应思惟遇缘即能修,无论行住坐卧都在修行。供品又有属于自己及不属于自己,属于自己的如香花灯蠋等,不属自己的如大地万物,还有是意乐造成的。对着一切境能用来修行,那随时随地都是最好教授,这是遇缘即修习。
    一个人若在任何时刻都在修行,不必化很多力量做善事,自然产生更多善业。随时可以遇到缘,而不加以利用,反而修无意义的苦行。例如把小钱积集起来,也能成巨富,弃小钱而不顾,却梦想一夕成巨富,懈怠而不会进步也一样。特别是不管遇到任何违缘,都要高兴欢喜地把它转为增长修心的助缘,并希望遇到更多违缘,无此增强的心力,这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能体会「遇缘即修习」这句话,对任何境均能修行。

第四、明一生修法
摄教授心要 应修五种力
    我们所学的教授,修心七义的心要,总摄为五种,就是五种力,五力在修持时有密切关联。(一)牵引力。(二)修习力。(三)白善种子力。(四)对治力。(五)发愿力。此是修心次第:推广白善种子力,而使牵引力增强,推广牵引力使修习力增强,由此对治力也增强,也使发愿力增强,这是因果正义次第。
    牵引力就是下定决心,有了决心,做任何事均能积极、热忱。一切众生希求离苦得乐,我应该负起这个责任;尤其为了一切众生,我要成就无上菩提的决心,这是最圆满最强烈的的牵引力。因为如虚空般的众生,我的责任是无尽的,牵引力就是要圆满众生的愿望。真正的心态是发愿成就无上菩提,发愿后要闻思修等。我今已遇大乘善知识,听闻修心七义教授,我有净信力,为一切众生努力。清晨起床思惟:世间一切都不究竟,我应该学出世法,尤其修心七义法门,尽其所有力量修此法门。这样整天做事都很圆满,不为世法所垢染。经过不断的思惟,牵引力越来越强,修心七义的修持也会越来越好。
    牵引力产生的主因,是从各个角度扩展思惟,修持修心等诸法的功德和不修的过患。宿生造了很多善业,生生串习善业,也会使牵引力越来越强大。依持续修牵引力,反复串习修习,这是真正修心的主干。假使我们没有白善种子力,不会有修习力,更不会有牵引力。因此前生种下的白善种子力是很重要的,修习力、牵引力这两种力量增强,白善种子力的力量也跟着强大。并且为了增长福德力,学十行法,已生善行使增长不退,未生善行使生起,这就是白善种子力。所以说牵引力、白善种子力及修习力是互相关联的。
    牵引力、白善种子力、修习力三个最主要的逆缘,是自性我执及我爱执,特别思惟自性我执及我爱执的过失,就是对治力。四力忏悔的对治力与这个有点不相似,这里的正对治是我执及我爱执。假如对治力到达某一程度,我爱执及我执力量会大减。好比热滚的开水,忽然加入一壶冷水一样,就会平静了。当我爱执及自性我执力量减弱,内心稳固任何违缘都不能动摇,不会困难,修心也能顺利。所以对治我爱执及自性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对治力增强,修心的修持力也能增加。
    清晨起床,应该对治我爱执及自性我执,行住坐卧也一样,如果对治力做得很好,同一位我慢很强的人在一起时,就会发现我爱执的功能,我爱执如何作祟。。
    阿底峡尊者到西藏时,有位侍者天天说人是非,因为他瞋心蛮重的,其他弟子对尊者说:「请你把侍者赶回印度,他实在造成很多麻烦,而且也不好好服侍。」尊者不放他回去。说:「这是修忍辱的最好对象。」有时找修心对象,不但不能改变修心,反而变为修成瞋心。我们反复思惟我爱执的一切过失,他的力量就自然而然无法增强。
    当你骂一个人,对方一定会反击,甚至脸红脖子粗。但呵斥烦恼或找它过失,烦恼会不好意思消失了,甚至反而尊敬你,让你控制它,烦恼只有这点好处;当你尊敬它,它反而伤害你,所以对治力是很重要的。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缺点,看别人缺点很容易;正如看别人眼睛容易,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睛,因为我爱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看到也不觉得。上师说法讲应断的过失,弟子听了都认为是自己过失,能这样思惟断除,每天都在增长资粮。有的会想我都没有过失,都是别人,就知道我爱执在作祟了。
    最后是发愿力,所积集的一切功德,回向众生,愿他们早日离苦得乐,愿我因此而早日证得无上菩提。学法能以五力行持,将迅速积集资粮,也不会有干扰或障碍,很快可以到达目的地。诸佛所演示的法,都涵摄在五力之中,因此五力是最好的修持工具。特别是依二种菩提心的一切修心,均回向无上菩提,愿生生世世不离此修心,不管遇任何违缘,愿能转为修心的助缘。

大乘往生法 五力重威仪
    上述五力,是活着时用来修持的,大乘往生法,是将要临终时,有办法以五力来修持。死有现时根识渐渐消失,此时称粗分死心,根识完全消失,极细死心未现前时是细分死心,最后极细死心时就不能缘任何外缘。当我们活着时常常串习五力,在临终剎那,所有根识都消失,只剩细心识,如果现前好好串习,那时的心识立刻能缘五力,就会观五力,到发愿力时就能发愿,希望来世生在何方,那时发愿力很重要,决定自己去处。
    当一切根识消失之后,刚开始生起粗的心识,那个心识,决定你会不会投为人身;假使今世造恶业,那时粗心识见到的,都与业力有关的境界,结果就堕入三恶道;假使活时都是修行善业,那么临终时,粗心识所缘的都是善业。今生常观空性,以现量观空性,以三摩地观空性,如果突遭意外死亡,无法当下观空性,脑死粗识现起时,因为前世观空性,所以能立刻忆起空性,而后以现量观空性,剎那证得阿罗汉果。也有粗识生时,虽然是观空三摩地,无法证得阿罗汉果,直到中阴身时证果。临终时心识是很重要的,所以好好串习五力,到临终粗识生时,能见到净土,可以发愿往生。今生努力串习五力,就有办法控制自己投生何处。
    修行五力往生法之理总略是,接近死亡或说死有现前之时,应如是想:直至今日来千辛万苦所积累的一切财物、亲友、眷属、仆人等不用说,就连俱生以来的身命也将要分离无疑,因此要断除这一切的贪着,并把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都唯独施给三宝和利他的事业。如此想的同时,想我要增强修心之力而使牵引力增强,然后不让内心散于外境,集中于修心的修持而尽力去修,这就是增强修习力,与此相顺努力对上供养,施赠下者,皈依并回向十法行,这就是增强白善种子力。继续往下想:自己得到如此的暇满人身,但也造了很多恶业,无益之事,忆起这一切,猛力忏悔,这就是对治力。并且发愿祈祷,从今直至未证得菩提之前,愿不离二菩提心的修持,愿由大乘善知识欢喜的摄受门中行佛子之行。如此猛力发愿就是特殊的发愿力。


{返回 修心七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心七义教授 第五讲
下一篇:修心七义教授 第三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七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十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二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三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九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六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五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一讲
 修心七义教授 第八讲
 修心七义教授目录 序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建设和谐的社会[栏目: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玄奘精神 第47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4)[栏目:玄奘精神]
 在希望中欣赏生命的平凡[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相应72经 苦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阿弥陀佛的悲心,显现在我们众生面前的形象——观世音菩萨[栏目:传喜法师]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栏目:李炳南居士]
 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就是傲慢[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Chod – The Introduction & A Few Practices[栏目:Thrangu Rinpoche]
 《普贤行愿品》讲记[栏目:济群法师]
 这才是大富大贵[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