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住”探考——《阿弥陀经》三种版本的对比(释界文)
 
{返回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02

“天住”探考

——《阿弥陀经》三种版本的对比

释界文

  [提要]:在净土宗根本经典《阿弥陀经》的汉译本中,现存的有两种不同的译本,一个是姚秦鸠摩罗什译的《佛说阿弥陀经》,另一种是唐玄奘所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近人夏莲居居士发心将两种译本加以会集,形成第三种会集本。笔者在对这三种版本进行对照分析之后,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唐译本和秦译本中出现有“游天住”与“饭食经行”的不同,本文将结合会集本以及现代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对照汉传其它各经论加以比较和考察。
  [关键字]:天住 秦译 唐译 会集本


  在净土宗根本经典《阿弥陀经》的汉译本中,现存的有两种不同的译本,一个是姚秦鸠摩罗什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下文简称秦译),另一种是唐玄奘所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下文简称唐译)。一般认为秦译本精要流畅,易于诵持,而唐译则准确详备,力保原面,二者各有特色。近人夏莲居居士发心将两种译本加以会集,形成第三种会集本。笔者在对这三种版本进行对照分析之后,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着重对唐译本中所出现的关于“游天住”的问题加以考察。
  先将三种经文的相应段落列举如下:
  秦译:“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唐译:“每晨朝时持此天华,于一食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供养百千俱胝诸佛。于诸佛所,各以百千俱胝树花,持散供养。还至本处,游天住等。”
  会集本:“每晨朝时持此天华,于一食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于诸佛所,持散供养。即以食时,还至本处,饭食经行。”
  我们可以看到,会集本在此处取了秦译的“经行”,而不取唐本的“游天住等”。考其用意,大概是认为二者含义相同,所以就用了人们比较熟悉的“经行”,而删去了唐译的“游天住等”。持相似观点的还有林光明先生,他在《阿弥陀经译本集成》中说到:“在梵文《阿弥陀经》中,与“经行”及“游天住”相对应的原梵文是divāvihārɑ.……汉文意思是“白天的休息”……从梵文字面的divā是天,vihārɑ是住、游,可直译为“天住”,或“游天住”。以忠于原文翻译闻名的玄奘在译此梵文时,大概就是用这种直译法而译为“游天住”;而一向以意译为主的鸠摩罗什在译此梵文时,可能因修行人午后一般常做的事就是修行与经行,因此取其意而意译为“经行” ”。在此书中所收集的穆勒的英译本中也是据此译为“ɑfternoon rest”,即“午休”。
  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有根据,然而,从秦译与唐译本的诸多差异来看,二者应是译自不同的底本,现今已发现的梵文本与秦译本是比较一致的,而与唐译相应的底本却始终没有找到。因此,简单地从现有的梵本来推论玄奘的译法,这是缺乏严谨的态度的。如果对照其它一些经文中出现的“天住”一词,来深入考察 “天住”一词的含意,就会得出与此完全不同的结论。
  在中国的汉传佛教经典中出现“天住”一词的经论有很多,而且有不少经论中对“天住”的概念有明确的解释。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指禅定境界:

  在玄奘法师译的《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六中说:
  三住者。一天住。二梵住。三圣住。天住云何。答谓四静虑。何等为四。谓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至入第四静虑具足住。如世尊为吠那补梨婆罗门说。梵志当知。若时我于世间四静虑中。随为一静虑故行。尔时我为天住而行。若时我于世间四静虑中。随为一静虑故住或坐或卧。尔时我为天住而住或坐或卧。如是世间四静虑中。随于一静虑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天住。
  在这里明确提出了“天住”是入于四种禅定的修习。无独有偶,在阿含经中也可以找到相关的证据。在《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二中有一段对世尊早晨生活的描述,与弥陀经中的场景极为相似:
  尔时世尊晨朝时到。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食已洗足摄坐具。诣得眼林中。遍观察已。于闲静处。在树下。结加趺坐。住于天住。
  很明显可以看出,所谓的“天住”实际上就是指禅定。

二、指的是佛菩萨所具有的布施持戒等善法功德:

  我们可以先看《法华义疏》卷第一中的一段解释:
  住者今取能住为住,故住义属佛。住有二种:一者身住,二者心住。身住亦有四:一化处住,十方诸佛各有国土;二异俗住,三世诸佛多栖止伽蓝;三未舍寿分住,佛未答魔王启请寿命无量,由答启请则唯留八十,余皆舍之。杂心云:舍第五寿分者,百年之寿,二十为一分故有五分。佛答魔王启请,舍二十年唯留八十,故云舍第五寿分。法华去涅槃近,应是舍寿分住也;四者威仪住,谓行住坐卧悉名为住也。二就内德论,住亦有四种:一者天住。谓住布施持戒等;二者梵住。谓住四无量心;三者圣住。谓住空无相无愿三昧;四者佛住。谓住十力等果地众德。如来具此内外八住,此即是无住而住住无所住。
  这里明确地说明了“天住”是属于与“身住”相对应的“心住”,是内在的布施持戒等功德。

三、是菩萨修习的神通果报:

  在《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二中说到:
  如所依禅,如所摄智,如所立方便,菩萨作意修习,则得最上神通。已说修通,次说得果。曰:三住住无比,所住善供养。令彼得清净,是说神通果。释曰:神通有三种果,一胜住果,此住有三种:一圣住、二梵住、三天住。所得无比无上故。
  这一段说明了“天住”是菩萨修习神通所得到的果报——胜住果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经论中“天住”常常是与“梵住”、“圣住”等三住,或是再加上“佛住”这四住并列提出的。玄奘在唐译本中用的是“住天住等”,而不仅仅是“住于天住”,实际上他在此处就是指的包括“天住”在内的四种住。这是诸佛菩萨游戏种种三昧的神通境界,是布施、持戒诸善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空无相无愿诸三昧和佛的十力等果地众德。这么丰富的内涵,岂是一句“白天的休息”所能概括呢?
  玄奘在译《分別缘起初胜法门经》、《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瑜伽师地论》等诸多经论中都用了“天住”这个概念,而且各经论中这个概念的内涵也与上面所说的是一致的,可见他在本经中所用的“游天住等”,绝不是如学者所说的对梵文生硬的字面意思的照搬,而是有其明确的理解和指向的。
  另外,唐本“住天住等”所蕴含的内涵与《无量寿经》的内容也是极为吻合的。在康本《无量寿经》中有一段对极乐世界众生功德的描述:
  灭三垢障游诸神通。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
  在这里明确地指出,极乐世界的众生具足种种游戏神通,施戒忍辱、精进禅定,通达空无相无愿诸种三昧。如果把这些与上文《法华义疏》中对“四住”内容的解释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到,二者的内容是何其相似!很明显,唐本的“天住”是有其依据的。
  唐译本出在秦译之后,其内容的详备是其他几种译本所不具备的,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绝不应轻易疏忽的。夏莲居居士在会集本中舍掉了“住天住等”,是因为没有理解它的含义,而一些学者将其简单的与“午休”等同,更是缺乏深入的考证。
  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对经典内涵的把握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要把本来不同的经本会集为一个,又要保证对经意没有缺失,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真诚的希望教界和学界都能保持一种尊重原典,研究原典的风气,相信这对于维护佛法的纯正无缺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1. 见林光明先生编注的《阿弥陀经译本集成》P.472~P.473
  2. 大正藏,《释经论,毗昙部T26》p.389
  3. 大正藏,《阿含部T2》p.385.2
  4. 大正藏,《经疏部T34》p.456.1
  5. 大正藏,《瑜伽部T31》p.599.2 ~ p.599.3
  6. 大正藏,《宝积,涅槃部T12》p.274.2
 


{返回 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五逆往生”说初探(释昌法)
下一篇:信仰与我的人生(释界文)
 从当前中国佛教的组织形式看未来佛教的发展(释延裕)
 “天住”探考——《阿弥陀经》三种版本的对比(释界文)
 《六祖坛经》的净土思想——略论西方净土的方位(释成峰)
 《杂阿含经》中的守护根门之道(释普性)
 《佛法概论》是佛教院校必修的基础课程(释延裕)
 略论南北宗禅的对立(释来圣)
 论六根门头的修行——略论《阿含经》中的修根法(释成峰)
 浅谈“一心不乱”(释来圣)
 《阿含经》中的无我观(释界文)
 《坛经》偶得(释普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441、乐说果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三)[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著名的山羊[栏目:行者随笔]
 三宝的内在含义[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心物混合体[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观空法师传略[栏目:陈士东居士]
 评吴汝钧《佛教思想大辞典》(李雪涛)[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栏目:王雷泉教授]
 阿拉善的“德丁葛根”——六世达赖喇嘛的故事[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因缘谭 三 近因缘谭[栏目:第一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