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医学观
——佛教对身心疾病因的探索与防治
范正风
内容提要:本文从“灵魂”、“心识”、“真我”的角度来认识生命与身体的健康,提示六道轮回的存在与因果律。对身心疾病病因进行了新的探讨,介绍了医佛相通的思想,概要论述了佛教对病因病理的认识,然后从饮食与疾病的角度,结合现代医学的对比互参,以帮助读者对佛家解除烦恼病苦的理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证明了佛教思想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所具有的不可低估的价值。
关键词:灵魂 六道轮回 清净心 自性
前 言
医学的发展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对于社会文化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从医学史上看,无论是传统中医还是现代医学,各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就中医学而言,它的形成和发展、性质和特点,都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文化是以儒、道、佛三家为总根本的综合性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是中医学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土壤。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脏象经络、辩证论治等学说,无一不是儒道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产物。当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思想,佛教的医学内容,也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隋唐时代尤为明显,已波及到医论、医术、方药、咒禁、气功(禅定)、心理治疗、医德等方面。
文化的发展有其连续性。现代文化(包括医学)的进步和繁荣离不开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中包涵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认识,融摄了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医学、气功、人体科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的内容。现笔者尝试着从探讨佛教文化与医学的联系;从分析身心疾病起病的根源与防治要领的角度将文章话题展开。
一、佛教生命观与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自古以来,人人都希望健康,人人都要求长寿。但是,有很多人尽管善会防护保养(也指专家医生)、却依然摆脱不了疾病?谁都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会跟我们碰面,也许是二十年后或者明年,也许是今天或者下一分钟……,随时都可能有车祸、地震等意外灾害,因为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所以把“朝不保夕”这句成语用在我们身上当然也不过分。正如在《佛门日课》里,普贤菩萨慈悲提醒我们: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慎忽放逸!”
人的死期很难预卜,世间的财富、学识、地位、美貌和生死又多半不相干。你看,中国从秦汉到清朝,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才三十多岁,美国总统肯尼迪有地位、有才干又有魄力,可是没有人会想到他会那么早就死了。以歌唱起家的猫王普里斯莱拥有私人喷气客机,剧院、保镖,可是死得却很突然。我引用这两起真实的事例,其目的在说明世俗的学问技能只能解决生活的小难题,不能解生死大问题,而唯一能彻底解决生死问题的只有佛教。信仰基督教、天主教、摩门教,虽然可以升天堂,但福报享尽还要堕落。仍在六道轮回之中(天道、人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阿修羅道)。佛教的教法和义理虽然尽善尽美,但并不是信仰了就可长命百岁……(因篇幅主题关系,恕我未能详尽介绍)。
起源于尸体解剖与细胞学的现代医学,从近代科学分析式的研究方法出发,把人看做是生物性的实体,主要偏重从生理及病菌、病毒、营养等物质方面着眼,来认识病因病症,设计治疗方案,虽然成果辉煌,但由于理论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行为及社会因素等致病的作用,因而对很多身、心疾病尚束手无策。那种把本来是多种因缘集起的复杂人体零析碎割,只见肉体不见全体的方法;把精神领域的奥秘和形而上学的结论,非常自然地都会归于物理的作用(或迷信)。从佛教的因缘观来看实在是太机械、太片面了。
随着整个科学从分析走向综合的趋势,佛教这一博大精深的丰富宝藏已经引起西方人的关注。因为有了这种趋向,在西方的文化思想中,人们逐渐相信有前生和后世循环因果的关系,相信灵魂的存在,而且在追求灵魂证明的进展方面已逐渐形成为灵魂学的专门学问。通过研究,他们逐渐认识到,人死并非如灯灭---还有一个世俗间所谓的“灵魂”(即佛法中所说的心识),在延续着人的生命,这种心识永远存在。
现在美国已把濒死体验研究列为生命科学中最前沿的学科,还成立了世界范围的“濒死体验国际研究协会”,收集了大量有关灵魂存在的生动事例。已意识到生命与身体是一体的,知道身体可以用医学手段层层分析,加以治疗修复,但是生命的单独存在至今还未被明确观察到;而且,当生命的期限到来时,生命会不由自主地舍离身体,这时即使人的身体可以通过先进的手段永久保存,也无法使灵识重返身体而使人变活。其实,这正说明只要灵识存在于身体之内,则身体的某一部分即使受伤或损失掉,但生命照样存在;如果灵识已远离身体而去,这时候身体器官即使全部功能正常无有病变,生命照样也会逝去;另外,即使身体的某部分器官乃至全部身体能被人为地复制和创造,但生命仍不能产生,这是因为灵识是不能被复制和创造,生命乃是受业力支配的,比如具足了男精、女血的因缘而缺少生命意识的界入时,胎儿仍不可能孕成。用佛教里一种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是:每一位众生都有一个除身体物质以外的心识永恒地存在着,身如客堂,心识如客人,暂居在客堂之中,当客人前往别处时,客堂并不跟随,同样人过世后,心识离开身体,随着它的业力转生到别的身体里面去了(即投胎)。
现在科学家已承认在人的身体之外,独立存在着一个心识。如1963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爵士艾克理说:“人体内蕴藏着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1981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史柏理博士也说:“人的自我是一种崭新的或必要的非物质”。注(1)十九世纪初,也陆续出现了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等新说,被称为西医中的“第三次革命”。西方一般以生物医学、心身医学、社会医学来构成现代医学的三大支柱。显然与佛学不无关系,表现出了一种在高科技的基础上向东方传统文化靠拢的倾向。
二、佛教对病因病理的认识
我们要想健康不病,便须了解疾病形成的原理,知道疾病发生的前因后果,才能避免恶因,多种善因,方可得到健康少病的乐果。那么,何谓善因?何谓恶因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佛教中“缘起性空学”、“四大增损说”、“五大归纳法”等内容了,因为它是佛教医学认识论的基础。其内容详尽真实而究竟。
一)、因缘论与疾病的起因
A、因缘论
1、因缘论的概念
因缘论,又称缘起论、因果律,它是佛学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全部佛学的基本精神都奠定在因缘论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佛学各种理论都是因缘论的展开。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这是佛教中一首很著名的讲因缘的偈子(偈的意思是诗或颂)。偈中沙门,是指出家修道者。大沙门,是对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尊称。诸法,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因,是原因,是事物生活和坏灭的主要条件;缘,是助缘,是事物生灭的辅助条件。因缘的和合与离散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内在根据。
因缘、缘起、因果有着相同的内涵。所谓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就是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是相互依赖的互存关系与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和现象。我们拿种豆子来比喻,说明这个道理。一粒豆子,是豆科植物的种子,这粒种子就是将来发生哪类豆类植物的因(内在条件),种子播入泥土里,加上柔和的阳光,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及充足的水分等助缘(外在条件),就慢慢地生根、发芽、长绿叶而成为一颗植物。当然,农民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需要农民适时的加工、灌溉、除草、施肥,那粒种子才能结出果实。相反,种子播入泥土里,那些众缘(关系和条件)缺少了,或是农民不劳动,那么,那颗植物不但不会发展,甚至还会死亡。植物是这样,宇宙万物也是这样的。
佛教因缘论、缘起论认为:大千世界,森罗万象,形形式式,生生化化,无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互为条件的,都是由于互相依待、互相作用才得以存在,即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是互为因果的。简而言之,因缘论、缘起论的实质也就是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论。佛教关于缘起的经典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注(2)这四句话就是表示相待依存的因果关系,即因果律。
佛教认为,因果律是支配世界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法则。在世界万物中,物与物的因果较易明了,例如金属热胀冷缩,冷热是因,缩胀是果。物与心的互为因果关系尚易了解,如物质环境使人有苦乐的感受,饱暖则身心舒适,饥寒则身心痛苦。以心为因而影响物质的,如现代心身医学已证明心理情绪对生理变化;大脑中枢对免疫功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诸种因果关系中,最难理解并为佛学最重视的是思想行为上的因果。佛教认为,人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可分善、恶两面,以其善恶的力量支配人体生命活动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状况。民间有句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就是说的思想行为上的因果关系。
2、因缘论的三个原则
因缘为佛学立义之本,佛学的一切深义,都是从因缘的观察中而发现的,而因缘论之所以能确立,必须符合果从因生,事待理成及有依空立这三个基本原则。
(1)、果从因生
现实存在的事物,必须有因有缘才能生起,无因或邪因都不能生起。
佛学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正确而必然的因果关系。如人体患病,必须有一定的病因,有些疾病,虽目前病因未明,但是不可能没有原因,不可能是命中注定的,不可能是上帝的惩罚,也不可能是其它种种不正确的原因。
(2)、事待理成
这比上一层更深刻些。现实的一切现象,固然是因果,但在因果里,有它更深刻、普遍的理性。为什么从某因生出某果,这必有某某必然生某的理则。世间的一切,都循着这必然的理则而成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且如果瓜豆品种优良,必然生长旺盛,果实丰硕。反之则黄瘦寡收,这是由其遗传基因所决定的。
(3)有依空立
这更深刻了。果从因生的现象及事待理成的必然理则,都是存在的,即是“有”的。有依空立的意思是说,不管存在的事物亦好,理则亦好,都必依否定实在性的本性--“空”而成立。这个“空”,是说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相当于不实在的意思,而不是不存在的意思。有人以为空了就没有了,其实,佛学就是从缘起的分析上说明空无实体的道理。正象我们人类以生物化学家的眼光去分析,人体就不实在了,他们仅是各种元素及关系的结合而已。但从现象来看,当个体的人尚未逝世之前,他还是以有思想、有个性的整体的人而存在着。
B、病由业起,业由心造
常常听人说:“我昨天晚上没有盖被,着凉了,所以感冒了”。他们把感冒全归罪于没有盖被。其实错了,没有盖被不一定会着凉,盖了被也不一定就不会着凉。从佛教的观点看,没盖被只不过是感冒的“缘”和“导火线”罢了,这不是感冒最根本的原因。
同理可知:“过度疲劳”和“淋到雨”……等也都只是感冒的“外缘”,而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有许多人淋到雨不会流鼻水,或者说虽然工作劳累但仍然不会患感冒。
现代医学常以“细菌传染”、“人体抵抗力低,免疫功能下降”来解释一切疾病,其实也不尽然。细菌只能解释像天花、白喉、淋病等传染性的疾病,而无法解释像血癌、糖尿病等机能性的疾病。
从另一方面说,不知他们是否想过,为什么细菌只传染给某甲,而没有传染给某乙?……
行医五十五年的医学博士毕勒(Bieler)先生在所著的《食物是你最好的医药》(Food ls Your Best Medicine)一书中,曾这样地解释: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是细菌,而是由于血液中的毒素,造成细胞组织破坏以后,才引起细菌的侵袭。由此他把所有的疾病归罪于“错误的饮食”,所以他特别提倡天然食物。
但是我试问:为什么有些人每天吃同样的食物,却会生不同的病呢?为什么有些婴儿一出生,就会带有黄疸病和血瘤的遗传,为什么会染上这样的病呢?
看来,只有用佛家的“因缘论”,“业力说”才能圆满地解释一切疾病的起因了。比如说为什么某甲躺着看书得了近视眼,而某乙却不会呢?是因为某甲过去造了近视眼的业因,所以现在加上躺着看书的助缘,才会产生近视眼的果报。
所以《维摩诘经》上说:“我现在所有的病,都是由于过去(世)的妄想所造成的”。又说“众生因为执着了我相,所以才产生烦恼和疾病”。“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内心攀缘外境所产生的杂念” 注(3)
归根究底来说,一切疾病都是由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所造成的。因为有贪爱、憎恨和愚痴的妄念,所以在身体、语言和意念上造作了许多疾病的因(业因)。这种业因具有很大的潜在势力,遇到了适当的助缘,就会开花结果,而生出病来。而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淋到雨”、“细菌传染”、“错误的饮食”、“不适当的生活方式”、“遗传”等都是疾病的导火线和助缘,而不是根本的原因。由于过去曾造作了会导致疾病的“业因”,所以遇到了那些“缘”,才生出疾病的果报。
二)、“四大增损”学说
“四大增损” 学说源于“缘起性空”,佛教把人和一切有感情的生物叫做“有情”。缘起论认为,所谓“有情”乃是种种物质和精神要素的聚合体。《大方广圆觉经》说:“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佛教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四大所生,人的身体也是由四大组成的。“四大”指地、水、火、风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四大”又名四界。界是种类的意思。谓地、水、火、风都能保持各自的性状,不相紊乱。四大亦名四大种。种,是说四大犹如种子,能够生成万物。四大之“大”有两种含义:一,相大,如宇宙天地,江海山岳;二,用大,一切物体皆为四大所造,故曰用大。四大各有不同的性能和业用。地大以坚为性,其业用能受持万物。水大以湿为性,其业用能使物体摄聚不散。火大以热为性,其业用能使物成长。四大又分内、外两类。人和动物体的四大称为内四大;人和动物体外的物质世界称外四大。
佛教医学认为,人体健康,说明人体四大调和,人体发生种种疾病,则是内四大和外四大不调和造成的。《大乘悲分陀利经》云:“诸根四大,代谢增损,全身得病……四大调和,众病皆愈”。那么四大增损及内四大和外四大的综合影响,究竟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呢?
《佛说佛医经》云:“四大不顺者,行役无时,强健担负,棠触寒热,外热助火,火强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为水病。外风助气,气吹火,火动水,是为风病。或三大增害于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三大,亦是等分,属地病。此四(大)既动,众恼(病)竟生……。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地)增力盛,本从四病,起四百四病”“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生也。”因此,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与否,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痊愈,都和四大的增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五大归纳法
佛教认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诸法实相”。《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说的这一道理。“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的色外空(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的色后空(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无),换句话来说,并不是离开色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所谓“当体即空”。色是缘起所起,色法上不能有个不变的实性,所以说“色即是空”。唯其没有实性,所以能遇缘即起,所以说“空即是色”。受、想、行、识等精神现象也同样是缘起性空。佛经云:“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注(4) “空”是佛教义理中讲的真如实性的最高境界,因此佛教把“空”也视为“大”。
佛教医学把空与地、水、火、风合称“五大”,并用“五大归纳法”来系统说明人与人体各部组织及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
根据五大归纳法,佛教医学把人的形体、脏腑、人与人所处环境的类比关系列表如下:
五大空风火水地
五脏肝肺心肾脾
形体筋形体血骨
五官眼鼻舌耳口
气质魂魄神志意
时间春秋夏冬季夏
空间东西南北中央
味道酸辛苦咸甘
颜色青白赤黑黄
梵音阿尾罗吽欠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
根据佛教医学的“五大归纳法”,五脏之间(也即五大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害”关系。中国传统中医学中的阳、阴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即源于此。
佛教医学诊断法中的“相法”,类似中医的“望诊”。就是通过观察病人的神形状态,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佛教医学认为,由于季节的变化,气候随之变化,而四大也随之推移变化。同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有时间规律的。医生诊断治疗和用药,也应当具有时间观念。
总之,“四大增损学说”和“五大归纳法”是佛教医学的理论核心,是指导佛教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南。
三、身病源于心病的探索
一)、健康的心态(即清净心)
前面笔者在“病由业起,业由心生”中已阐述了个大概,为了进一步地明了病源,对症下药、斩草除根,下面将话题进一步地展开:
佛教说:“万法由心生,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所现”。注(5) 《药师经》说:人的生理上有三种病--老、病、死;心理上也有三种病--贪、瞋、痴。佛说法度生就是为拔除众生身心的种种病苦。佛教医药学之方药,就是讲究药物对四大和五脏的增损,是按照调和四大的原则调配的。同时告诉人们,医药医得了病,却医不了命,因为诸法是无常的,当四大离散时,终免不了一死,不出生死,终不得不病。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告诉我们世间一切外境,都是成住怀空,不停地迁谢变灭着,都是无常的,是虚妄不实的。而这个肉身也是生、老、病、死,时刻在迁流变化中。死去形朽,我在何处?所以说是“无我”,“我”尚没有,何况因我而有的一切财物,更用不着贪爱执着而认为实有了。
就拿做梦来说,我们都有做梦的经验,当我们做梦的时候,梦里头当然有自己,也有别人,有我们认识的人,也有陌生人,有山河大地,也有虚空,也有一些动植矿物,我们都会梦到。醒来之后什么都没有,梦里面那些人哪儿来的呢?
佛告诉我们,山河大地,虚空世界,一切万物都是我们自己心里头变现出来的,《华严经》云:“尽虚空遍法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与识是一个。心就象我们现在看电视的那个屏幕一样,什么都没有,它能显像。识就是心起作用了,能够变化,象那个屏幕里面放电视一样千变万化叫你百看不厌。能变的是自己,所变的还是自己,为什么佛菩萨看众生跟自己一样?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们能在一切万物当中生起真正的平等心,真正的慈悲心,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这在佛法里面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体就是自己的本性,佛法里面讲本性,讲真性,讲佛性,通通都是说的这个体。也就是我们现在哲学里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
由此可知,佛法并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出来的一种学说,他只不过是将自己证悟到的宇宙人生真相告诉我们罢了。佛法讲的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觉性,我们的真心。所以佛法不是讲别人,是讲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真心显露了,真心现前了,在佛教里面就称作佛。佛就是大智大觉的人,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了,彻底觉悟的人。正如《达磨血脉论》云:“念念觉悟念念是佛”。
二)、心病源于动念
人生在世为什么会有种种的恶疾苦果呢?不就是由于有此肉身在吗!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又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投生呢?引用佛教的十二缘起来说,是由于造作了有为的善、恶“业”。造业是因为有“取”,这取又是从“爱”而生,生爱是由于有“受”(领受苦乐色声的境界),受的生起是由于“触”(接触外境)。又因有“六入”才有接触,(六入也叫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入为涉入之义。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识),六入是由“名色”而生(名色是指在胎中六根尚未成长,只有受、想、行、识的名和青、黄、赤、白的色),名色由“识”而生,(识就是神识,也就是灵魂。浅言之,就是由有灵魂来投生,才有块然处胎的名色),再有六根完成的身体,去接触领受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而造作善、恶有为的业,再为投生的因。
识从“行”生,(行是迁流无常的有为法),行从“无明”而生,(那无明痴暗是从真起妄,违自本性的一念不觉)。由此可见迁流生死的根本是在无明,若能灭除“无明”,那未“行”“识”……“生”,“生死忧苦”依次都没有了。正如在《六祖坛经》云:“一灯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灭万年愚”。那么何为无明呢?佛教讲:一切众生因不明白一切事物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有“我”或为我所有,这叫做“无明”,同时佛教对苦的原因,还总结为一句话,叫做因“无明”造业,由业受苦。由此可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从内容上说,它是智慧的教育,是教人破迷开悟,恢复我们本有的大智大觉的教育。
近现代西方文明片面向外逐物,物质文明的诱惑,人们的信仰崩溃,精神空虚,自我迷失,道德沦丧,造成诸多心理问题,社会问题,愈是在经济发达国家,愈为严重,犯罪率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高。人类贪、瞋、痴三毒烦恼,天天在增长,而且是几何级数的增长。在佛教看来,三毒增长,世间才会有瘟疫(病毒)等。例如小儿的“痘疹”是从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的。“前风”是清朝顺治末年以后才有的。十九世纪,流行至全世界的“梅毒”(Syphilis),到二十世初发明了六零六(Salvarsan),后来又发明了盘尼西林(Penicillin),方才控制了梅毒的蔓延。其它如恐怖的黄热病、黑死病、霍乱、肺结核等病的发生,目前虽然已不是最流行的绝症。但是代之而起的称为“癌”(Cancer)的恶性肿瘤,以及近几年来才出现的“爱滋病”(简称为AIDS),却正在风声鹤淚地震慑者全世界的每一个人。仿佛在向人类示威、挑战,可迄今为止,人类尚还未发现疗效显着的药物和方法。
现代医学在进步,疾病并未因此而减少,新病毒不断地产生,这铁一般的事实不知是否能说明什么?
三)、身病源于心病
佛学以一心缘起论为基本立场,不象近代西医那样孤立地研究人的生理,它是从根(生理)、尘(环境)、识(精神)三缘和合的整体角度来观察人的存在,认为心、身、境三者互不相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心起烦恼、恶业,可导致生理失调而致病,反之,心清净、行为端正,则身体亦随之健康。《正法念处经·观天品》云:“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脸)色清净”。密乘无上部瑜伽说:心理上的烦恼必导致身中脉道缠缚阻滞,使十种气受阻或错乱,生出种种疾病。在《佛说医经》有说到,把引起身中四百四病之因总结为久坐不卧、食无贷(饮食不节)、忧愁、疲极、淫佚、瞋恚、忍大便、忍小便、制上风、制下风十种,其中忧愁、瞋恚属心理失调,其余八种皆可归于行为不当。天台智者大师总结为六类病因,在四大不调类中劳累及饮食不节、坐禅偏差、业报三类,属行为因素,鬼魔二病系属心理因素范畴。中医也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把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列为致病之因。由此可知,从历史角度看,佛教说心理、行为可导致疾病,要比现代心身医学、行为医学早了几千年。就哲学而言,较现代医学所依据的西方哲学更显殊胜。如现代心身医学主要依据的--深层心理学,认为人类被压入的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为导致精神病的重要原因等理论。从整体而言,尚未必及于佛学末那识、阿赖耶识、庵摩罗识说之完善精深。至于佛家无上密乘及唯识学对意识层下诸识与微观层次的身中气脉及外环境关系之认识,更为现代哲学、心理学、医学所未梦见。
近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以大量的证据证明了情绪致病因素,从而把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情绪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来看,情绪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和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因此情绪因素不可否认地成为维持人体身心健康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强烈持久的精神紧张刺激,能破坏人的正常情绪,使人产生应激反应,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之下,或经常遭受强烈应激反应的个体,开始时因正常生理过程被扰乱而出现生理功能障碍,继而在机体的薄弱环节--易感器官上出现器质性病变。有资料表明,我国目前病死率相当高的几种疾病,如肿瘤、高血压和心脏病等都与人的不良情绪明显相关。现代医学认为,不良情绪诱发癌症的原因,与紧张、抑郁、沮丧等因素而使免疫功能被抑制有极大关系。
高血压病与心脏病也常由不良情绪诱发。医学研究证明,愤怒、焦虑时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下去,形成不良心态,结合其它生理因素,就可能引起心血管机能紊乱,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严重时还会导致脑血栓或心肌梗塞,甚至可引起心脏病猝发或脑溢血等导致突然死亡。
情绪变化更多地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造成心理异常和引起多种神经症。例如焦虑症、癔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下面举一例作说明: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特点是,由纯粹心理冲突而导致明显的生理症状,却找不出机体上的原因。这些症状主要是感觉或运动能力丧失,肌肉颤抖及语言障碍等,心理冲突解除,症状可立即消失。
如上所述,人们因无明而产生的烦恼,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脱,其长期和严重的发展,可能过渡到神经症,甚至可能发展为精神病及其它疾病。又如:现代西方社会中泛滥的“性自由”“性解放”……由此引发的艾滋病的传播流行,是“身病源于心病”最具体的例证。
四)、小结:
综上所述,站在佛教立场,以佛法的观点来说,产生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或恶业。所以说“一切疾病其实都是心病”。因为假如过去没有妄念和恶业,今生就不会遇到导致疾病的因素和条件。如果过去没有种下致病的业因,纵使遇到不好的环境和恶缘,也不会产生疾病。
四、饮食不节与疾病
一).现代人饮食观与疾病
A、 从现代人饮食观的角度观察、分析各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大主因:缺、酸、毒。
(1)、“缺”是指缺乏症。身体方面因为食物的过度精制加工,以及饮食习惯的不当,使得现代人的遭到某种程度的“营养缺乏症”。五大营养素中,蛋白质、脂肪及醣类的摄取,大都过量,维生素及矿物质则普遍不足,再加上生活作息的失调、熬夜、缺少阳光、缺少运动、缺少新鲜的空气等,使得现代人体弱多病;心灵方面,则因为物欲过重而人情淡薄,个人主义色彩浓厚而彼此抗争对立,家庭与社会缺少温暖而致心灵空虚或心理不平衡。
(2)、“酸”是指酸血症。身体方面因为动物蛋白质摄取过量、血液循环的障碍,以及肾、肺、大肠等排泄功能的异常,使得代谢废物堆积于血液及组织之中,体液偏向酸性,影响生化的正常运作,而使得身体不适多病;心灵方面,则因为负面情绪与精神压力的关系,常感到“心累”而降低身体的免疫力。
(3)、“毒”是指毒血症。现代人几乎是活在毒物的世界里,空气、水、食物、日常用品,没有一样不被污染,没有一样不含毒素,这些毒物入体内,日久月深,就衍生许多病变,包括各种慢性疾病及癌症;心灵方面,则因为对立与抗争的关系,引发发怒、仇恨、暴力、伤害等“心毒”,这些内、外毒素的总和,使得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
这些缺、酸、毒,不是自“口”而入,就是由“心”而生,内外夹攻,令人招架不住。故曰:“病从口入”、“病由心生”,口与心,是疾病发生的两大根源。
人体是身、心、灵三方面的组合。身、心、灵三者,一体而互动,要想获得真正的健康,必须身、心、灵三样全部健全方可,其中若有一项生病不健康,必定会影响其它两项。身体如有病痛,心情自然无法开朗;悲伤紧张,也会使身体生病,身心是一体。心的重要性,在人体健康与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绝不亚于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性,这是一般人最容易忽视的一点。
B、现在,让我就缺、酸、毒三大疾病主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1、营养缺乏症
现代“文明”国家,物质丰盛,科技发达,食物充足,远离饥荒之苦,照理应该人人活得健康、快乐才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的结果,美国人真正健康的不到百分之十,真正快乐的人不到百分之二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了地方发生错误呢?让我们从现代人的饮食谈起,看看他们的营养是否出了问题。
我们人体的细胞,除了氧气和水之外,还需要五种养分才能存活,这五种是蛋白质、脂肪、醣类、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五种养分又各含多种成分,这些成分有些身体自己能够制造,有些则必须由食物的摄取才能得到;这些必须仰赖外来食物的营养素,称之为必需营养素,目前所知的人体必需营养素约有四十种之多,这四十种营养素又合成了体内一万种以上的复合物质,因此,如果缺少其中一项或多项,就会影响数百种生命物质的合成,而影响身体的正常运作,使人不适、无力或生病。现代人因为饮食不当,营养失调,缺少一种以上必需营养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是现代人体弱多病的一大主因。 现在将这些必需营养素的内容介绍于下。
①、蛋白质:人体的蛋白质约需二十种胺基酸来合成,其中有八种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称之为“必需胺基酸”,它们是色胺酸(Tryptophan)、离胺(Lys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巠丁胺酸(Threonine)、缬胺酸(Valine)、白胺酸(Leucine)及异白胺酸(Isoleucine)。
②、脂肪:人体脂肪的基本构造物质是脂肪酸,有三种脂肪酸体内无法自行合成,称之为“必需脂胺酸”,它们是亚麻仁油酸(Linoleic acid)、花生烯酸(Arachidonic acid)及次亚麻仁油酸(Linolenic acid)。
③、醣类:所有的醣类食物,最后都分解成葡萄糖而由血液吸收。葡萄糖是身体必需的能量来源。
④、维生素:脂溶性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水溶性的维生素有维生素B1、B2、B6、B12、泛酸、叶酸、烟碱酸、维生素C等。没有它们,体内的生化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⑤、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主要的矿物质有钾、钠、钙、氯、磷、硫、铁、镁,主要的微量元素有锌、锰、铜、碘、铬等。它们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
2、现代饮食的弊病
现代人的饮食,因为观念与习惯的错误,使得天然食物所含丰富的营养素大量流失与破坏,因而产生营养上的问题。
①、米、麦过度精制:米、麦的精制使得麸皮及胚芽被全部抛弃。胚芽含有丰富的必需胺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去除胚芽之后的精制米、面,几乎只剩下淀粉而已,营养价值非常有限。我们为了好看、好吃而牺牲了宝贵的营养素,实在可惜。
②、食品加工业发达:天然的食物经过冲洗、加热及化学处理之后,许多宝贵的营养素都被破坏无遗,再加上防腐剂、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使加工食品不但缺少营养,而且还含有有害物质。
③、熟食的习惯:食物在经过加热之后,许多养分也被破坏,如维生素C及酵素经不起摄氏六十度以上的高温;有些蛋白质遇热也会被破坏;油脂在高温之下容易变质。一颗包心菜在煮熟之后,营养价值只剩原来的四十分之一,加热的营养损失有那么严重。
④、糖、盐、油、味精、色拉酱等调味料过量:现代人因为重口味的关系而在食物里添加大量的糖、盐、油、味精、色拉酱等调味料,味道故然可口好吃,却无形中增加许多糖分、盐分及热量,造成身体内脏的负担过量,而衍生许多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心脏病等。在马铃薯上加一块奶油,其热量会超过马铃薯本身所含的热量,一汤匙的色拉酱几乎有两碗饭的热量。
⑤、垃圾食物及饮料充斥市面:现在的市场上充满着各种垃圾食物及盒装饮料,而青少年们几乎以它们为主要的食物及饮料,这些垃圾食物的营养成分几乎是“空”的,它们只提供短暂燃烧的热量,却几乎不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或纤维素,而且还包含很多的糖、盐和油脂,软性饮料、人造果汁、胶质点心等合成食品,都只是加糖的化学品而已。一项针对纽约学童营养状况的研究显示,纽约百分之七十三点二的学童饮食营养不足,只有百分之六非常好;美国农业部在一九五五年及一九六五年各做一次全国性的营养调查,在一九五五年,有半数的美国人的饮食营养不良,十年之后,则有三分之二的人缺乏蛋白质、钙、维生素A、C及各种矿物质。
基于以上的原因,现在的人吃得好、吃得多,但吃得不健康。五大营养素没有均衡、适量摄取,一般都有热量过高,蛋白质、脂肪摄取过多,而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摄取不足的现象,四十种必需营养素中有一项或多项的缺乏,而患上现代的营养缺乏症。这种营养缺乏症会产生许多临床症状,而大多数的医师都缺少营养学的知识,不知道病因,只能给予症状治疗,结果病没治好,身体反而增加许多医药的负担。
3、肉食的忧患:
肉食者所必须面对的事实是:
①。动物被宰杀时,极端的恐惧、痛苦、愤恨、挣扎,使其体内的生化作用异常,而毒化了它们的尸体,进一步毒化食肉者的组织。
②。肉类烹烧烤炸的过程,会产生致癌物质。
③。肉类中的化学添加物(硝酸盐等),及肉食者肠内微生物之变异,是致癌的原因。④。肉类中之农药、杀虫剂之残余,比蔬果类高出十三倍。
⑤。肉类中含有抗生素、荷尔蒙、镇定剂等化学毒物。
⑥。动物本身患有各种疾病、传染病。
⑦。动物尸体腐败产生的尸毒,会使食肉者中毒。
⑧。肉类代谢物乳酸、尿酸的积聚,产生肾脏病、痛风、风湿痛等病变。
⑨。肉类因缺乏纤维质而造成排泄困难便秘。
⑩。因为动物脂肪累积,造成心脏血管病变,而罹患高血压、心脏病、痛风。
以上简略说明,已足以证明肉食有百害而无一益。今日,我们不谈宗教的戒条、因果律,谨将世界各国的研究报告和存在您身边的事实罗列:用事这来说话,让医学来告诉您;要吃肉,现世就得以自己的健康和寿命作为偿付的代价。
二)、佛教素食观
佛教认为,适当的饮食可使人保持健康,而饮食不当则会造成疾病。实行素食也是慈悲精神的体现。从健康角度考虑,素食不仅卫生,而且卫性。在《梵网经》下卷和《楞严经》第八卷中,佛陀告诉弟子不要吃五种辛菜:大蒜、薤菜、葱、小蒜和兴渠。因为这五种东西,不但熟吃了会使人产生淫欲,生吃会使人脾气暴躁,而且使护身的善神远离。《摩诃止观辅行》就有饮食“五味”与疾病关系的记载;《禅门日诵》也说“疾病以减食为良药”,《金光明经》第九卷中详细记载了:在各种不同的季节应吃些什么食物才能促进身心健康或消除疾病。《佛说佛医经》云:“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麦豆,宜得粳米醒醐诸热物。夏三月有风,不得……”。在《四分律》中,佛陀教导弟子应用五种方法来处理食物、使食物清洁、干净。《十诵律》第26卷提到八种好吃而且营养丰富的稀饭的做法……。在《九横经》中,说明了暴毙的九种原因:
①、不可食而食--吃了有害的东西(如:夹竹桃),或者混合吃两种以上相克的食物(如蜂蜜和豆花、牛奶和菠菜一齐吃……)
②、不习食--吃了不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
③、不出食--上回吃的东西还没消化,又再吃。
④、不量食--吃东西没有节量,乱吃一通,吃得太胀。
……
佛陀的全部教育都是以利人利己做出发点的。他每一条戒律都是为了帮助弟子身心的健康和快乐而制订的,佛陀所制订的每一项生活准则不但顾到整个生物界的和谐,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且考虑到对于人类自身长期与细微影响。
佛教在“五戒”中,规定不饮酒,为了收到禁酒的成效,对饮酒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它主观上是为了避免酒的刺激,保证个人的精神安宁,客观上则对人体健康不无裨益。
佛教一方面坚持戒酒和素食,另一方面提倡饮茶,僧人早起洗漱后先饮茶再礼佛;饭后先饮茶再拜佛,饮茶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后来,饮茶习惯逐渐传向民间,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茶文化。饮茶的普及,客观上也有利于大家的健康。
五、疾病的分类
一)现在医学的疾病分类
A、身病
现代医学把人类身体的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机能性疾病”、“心因性疾病”三种。
传染性疾病是由细菌和病毒所感染,例如:肺结核。
机能性疾病是因为生理机能的衰退和障碍所引起的,例如:核黄疸。
心因性疾病在病人的机体上找不到毛病,而纯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例如,因为长期忧愁而造成的食欲不振或肝病。
B、心病
现代的精神病学把人的心理疾病分为“神经病”(Neursis)和“精神病”(Psychosis)两种。前者较轻,后者较严重。
“神经病”又名“精神神经病”(Psychoncurosis),它包括“精神衰弱”(Neurasfhnia)、“神经衰弱”(Psychasfhenia)、“歇斯底里症”(Hsyteria)或者把神经病分为:“焦虑性的反应”(Anxiety reaction),“分离性的反应”(Disscciativereaction)、“转变性的反应”(Conversionreaction)、(恐怕性的反应)(phobic reaction)、“迫害性的反应”(Obsessive Compulsiveraction)、“压抑性的反应”(Depjressive reaction)等。
神经病包括“妄想病(Paranoia)、神经过敏(Nerves)、”狂郁病“(Manie-depressive Pszchosis)、”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精神病也可分为”机体性的精神病“(Organic Psychosis)和”机能性的精神病“(Functional Psychonsis)两种。机体性的精神病是由身体上的疾病所引起的。机能性的精神病则纯粹是由身体上的疾病所引起的。机能性的精神病则纯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
二)、佛教的疾病分类
A、身病
疾病可分发为”因中的实病“和”果中的权病“两种。”因中的实病“就是我们凡夫业报所感的疾病,我们深受苦痛,所以叫做”因中实病“。”果中的权病“是像释迦牟尼佛和维摩诘居士那样的圣人的本为已达到没有病痛的境界,为了度化众生,所以示现身体上的疾病。由于这种病是方便示现的,圣人不以为苦,因此叫做”果中的权病“。圣人只有身病而没有心病。注(6)
”因中的实病“又可分为”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指身体、肌肉、骨骼、神经和五官六脏的不适而言。心病乃是指我们心的贪执,恐怖、忧愁、憎恨、愚痴等苦恼。
《贤首五教仪科注》的第三十七卷上记载:身体上毛病有三种现象。
1、四大五脏病相--
甲、四大增损所生的病:
①地大增者,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②水大增者,痰荫胀满,腹痛下痢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③火大增者,虚煎壮热,支节皆痛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④风大增者,虚悬增者,虚悬战掉,哎逆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生。
乙 、 五脏所生的病
①从心生病者,身体寒热,头痛口燥(心主口故)
②从肾生病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肾主耳故)
③从肺生病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痛,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
④从肝生病者,多无喜心,忧思嗔恚,头痛眼昏等(肝主眼故)
⑤从脾生病者,身面游风,遍体熠熠,饮食无味等(脾主舌故)
2、鬼神所作病相--怨鬼缠练,令人身体不安,或行瘟疫,或生疮变毒等。
3、业报所感病相--有由过去所造的恶业,现在感觉恶病的报应。也有因为今世破戒,带动过去的业力而生病的。例如:
以恶眼视发菩提心的人,所以得了无眼的报应;
以恶口毁谤发菩提心的人,所以得了无舌的报应;注(7)
过去毁谤别人,所以今生得了耳聋口哑的报应;
过去轻蔑别人,所以今生长得矮小身材;
过去遮盖佛的光明,所以今生皮肤又丑又黑;注(8)
过去鞭挞众生,所以今生身上长恶疮;
过去杀生的罪业,会引发肝脏和眼睛的毛病;
过去偷盗的罪业,会引发肺部和鼻子的毛病;
过去邪淫的罪业,会引发肾脏和耳朵的毛病;
过去妄语的罪业,会引发脾脏和舌头的毛病;
过去饮酒的罪业,会引发心脏和嘴巴的毛病;注(9)
在这里顺便想说的是:今生持戒有时也会引动罪业而生病。这是一件好事,大家千万不可因持戒时生了病就退心。因为今生持戒才使得过去的罪业减轻,并且提前报销,这是罪业将要消除的好现象。比方说,我们前世造了某种很重的罪业,本为应导致将来在地狱和饿鬼道受极大的苦报,因为今生持戒而转变为头痛。头痛后业报就会消失而平安无事。这就是”本应在地狱受重罪,而却变成在人中减轻偿还“的道理。到底应如何判断那些疾病确实是因为持戒引发的呢?譬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前世偷盗的罪业会引发肺部和鼻了的毛病。当我们持宗偷盗戒后,肺部和鼻子出了小毛病,这就是真的”持戒引动罪行而轻受果报“。但假如我们五戒当中只有持不偷盗戒而没有守不饮酒戒,后来心脏出了毛病,这就正在受去饮酒罪业的报应,而不是因为持戒才动罪业而轻受果报了。所以我们只要随着自己五脏(肝、肺、肾、脾、心),五根(眼、鼻、耳、舌、口)所生的毛病,和所持的戒律相对照一下,比较因果关系,就可断定是不是因持戒而引起的。这就是”随根判戒,以验罪灭“ 注(10)
B、心病
佛经上说:由于众生的心理现象和所造的恶业错纵复杂,所以众生身心疾病的种类无量无边。随着众生所造的罪业越多越复杂,疾病的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
心病主要是由烦恼产生,无尽的烦恼可以归根为八万四千种。这八万四千种烦恼,又名”八万四千尘劳“。诸君不要以为”八万四千“只不过是一个吓唬人的形容词罢了,其实,”八万四千“是一精心归纳所得的正确的数目。注(11)
八万四千种烦恼也可以浓缩为”贪、嗔。痴“三种烦恼,也可以浓缩为一个”痴“字。痴就是不明事理,就是无知。由于愚痴,所以才会有我执;由于执着有我,所以才有了烦恼和造恶业;由于造恶业,所以才会受生、老、病、死的果报。
六、疾病病因的防治要领
以上我们在身心疾病起因上已耐心地探索了大概,既知身病源于心病,心病源于动念。已明病有:宿业、生理方面与心理方面三种。
(1)宿业,此三种病唯宿业难治,倘能谒诚尽敬,发自利利他之大善心,学习”千手千眼观世间菩萨“的慈悲,”千手千眼“代表乐于助人,见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伸出援手,学习”阿弥陀佛“种种不思议的功德智慧,修福德资粮,超度宿世所害的怨家对头,假设他们都离苦得乐,病者即可业消病愈,不但不复为祟害,反而感其超度之恩,而阴为护佑。
(2)、生理上的疾病,若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惩忿窒欲,再配合药物治疗,必易痊愈。假若不注重根本,唯靠用药,亦难见效。纵有效,亦不能不复发。因为根本受伤,徒治枝未,终难得益的缘故。所以儒教特别提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以”养性“,在佛教曰”见性“,在道教曰”炼性“,其宗旨都是以”复性“为目的,保身于未病,防患于未然,才是断除一切病难的根本之道。
(3)、心病主要是由烦恼产生,《达磨破相论》云:”心者万法之根本,无明之心(妄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乃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贪、瞋、痴是也。此三毒心,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无数。“因此,佛教提出了修行纲领觉、正、净(即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强调依戒、定、慧三学以求达到此目标。因众生的烦恼有八万四千种,佛经中对治的法门也有八万四千种多。如:①忏悔,②发愿,③放生,④念佛、拜佛,⑤诵经、持咒,⑥修福、回向,⑦诵三归、五戒、菩萨戒,⑧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空观),⑨禅定……。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佛教的忏悔、发愿、八正道、三学、六度等修持之道,都是行之有效的身心疗法。它们对指导人生正确的心理观和生活态度,保持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身心疗法的角度来看,佛教徒修持内容的礼拜、忏悔、唱诵、打坐参禅、看护病人等,都有防治疾病的效用。
佛教徒最喜欢磕头礼拜,不信佛的人说迷信,也认为封建。但仅就礼拜的效果,从外观看,那种屈伸脚体的全身运动,怎能说没有健身体操舒筋活血、治病健身的效用呢?何况佛教徒之礼拜,尤重在心意,心情专一虔诚,动作徐缓安祥,意作观想,观一身化无量身,遍往十方无量世界礼拜供养无量诸佛,利益无量众生,观”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密宗磕大头则观想三字总持咒在中脉内升降。从气功角度看,这种磕头实质上是一种气功动功,密宗说它与打拳同具散化明点(精)的作用。至于信仰者礼拜时虔诚感情的发抒,和做了善功德的自信所带来的心理安和、舒畅,对身心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了。
忏悔,《华严经o普贤行愿品》列为菩萨十大愿王之一。忏者忏除业障,前世今生所造身口意恶业的种子,潜藏在阿赖耶识中,必然感生包括疾病在内的恶业果报,不但引生轮回苦果,而且现前形成的心理负担,导致身心疾病。佛教徒常行忏悔,想象面临佛菩萨圣众、诸护法神,至诚发露恶业,痛心悔过,立誓洗心革面,不造新业。不仅自忏恶业,而且代为一切众生忏悔。不仅作世俗忏悔,而且行实相忏悔,观罪业本空,彻底放下一切精神负担。如《观普贤行法经》所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从心理疗法角度看,这种忏悔,是释放潜意识中的不良积淀、消解精神负担的妙法,怎能说没有治疗身心疾病的效用呢?
佛教徒唱诵时,放舍万念,以虔敬心、无分别心徐徐缓唱、诵偈赞经文,配以音调的节奏或钟磬、木鱼、鼓等乐器的和鸣,加上佛堂布置之庄严,与松驰疗法、催眠疗法的诱导有同样的效果,很容易让人进入气功状态。《自我分析》一书说:”如果大声反复地朗诵祈祷的文句和佛经等,可以将长久积郁于心、即刻就要爆发的怒火、怨气以及其它激烈的情绪和感情,以平安的方式发散出去,起到净化心灵的巨大作用。“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的王德昆等实验观测证明:不会气功而仅以虔诚心专注诵念经文者,与气功有素者入静时的脑电、心电极为相近,都表现出额、枕、心各部分功率谱能级增高,波活动明显前移、心电能级增高十分活跃等特征。心脑之间在幅度与频率上表现出协同关系,认为这是最完美、和谐的意识激发状态。现在气功界流行的”气功朗读法“、”听音乐入静法“ ,注(12) 即脱胎于诵经,而其入静效果未必及于佛教的唱诵。
发菩提心,乃行大乘道的基础,为大乘佛教日课中的重要内容。发菩提心包括观世间无常、苦而生出离心,观众生苦而发慈悲济度心,观自心佛而发向上心等内容,发菩提心以树立高尚的理想,能使人从低层次的物欲困缚下解脱出来,胸怀慈悲,目光远大,意气风发,从坚定的信念中,获得圆满自我实现的无穷力量,具备消融生活中一切矛盾冲突的宽广襟怀,使人身心健康、精力充沛、人格高尚。从心理疗法的角度而言,发菩提心,对于治疗信仰崩溃、自我丧失、迷惘不安、萎靡颓废的一类”现代病“,无疑最具特效。
至于佛教所修坐禅,气功界认为属于气功,其治病健身之效,经千百万人的亲身验证和科学观测,已没有多少人会怀疑。而佛家禅法之多样、禅境之高深、禅理之精审,非诸家气功所能相比。论静功,佛家有数息、观想、念佛、观心、金刚诵、宝瓶气、拙火定等数十种法门;论动功,佛家有行禅、跑禅、金刚拳等;乃至论硬功,佛家亦不缺欠,气功界莫不尊为上乘,奉为渊源。说到佛家禅法非气功所及者,更在它以出世间禅为主,以出世间的睿智修观,不仅使人得到世间气功治病健身、益寿延年、身心轻安等益处,而且使人得出世间的受用--明心见性,认识自己,获得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获得圆融无碍、轻松流行性地对待生活的超然智慧,从而幸福安恬,身心获益无穷……。
总之,佛教的养身之道,是以”明心“、”养性“为根本,以”一大目标“、”四种修持法“为枢机。创造保精、固气、养神的条件,强化精、气、神人生三宝,达到固本培元、祛邪扶正、防病强身健康长寿的目标。
所谓”明心“,简单的说就是时时观心,在起心劝念时,消除一切妄想杂念,使妄心息灭,真心现前。
所谓”养性“,就是以清净无为的意念,涵养”至真、至善的先天本性“,使本性不为物累,不为情牵,则精神内守,百病不生。
所谓”一大目标“即色身与心灵双修。不偏空、不偏有、从容中道、借假修真、促进身、心整体健康,以利安心办道证果。
所谓”四种修持方法“,即验之以心,将之以动,动之以徐,持之以恒,则自可断除病难,安康乐道。
七、总 结
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终极归宿,应该是使每个人都达到永享极乐的境地。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应是如实把握自性,解决以生死为本的人生诸苦。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用简而灵的佛法,直接从自我调心入手。只要它所欲解决的生死等痛苦未曾由其它途经根绝时,其便具有永恒性。在现时代心理问题、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极重治心,极擅长心理卫生之道的佛教,将如旭日升起,这是可以断言的。
根据大乘佛教思想,现代医学不应再是仅仅停留在对人体方面的认识,而是要将人类医学的职能作进一步的泛化和拓宽,应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社会职能:
(一)、治病救人的职能。这是指治疗个体人在机体方面的病理现象,也就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的治病。西方生物医学模式一般来说仅仅着眼于完成这方面的职能。
(二)、 解除精神烦恼方面的职能。这是指救治个体人的病态心灵(变态心理),儒家、佛教和道教均含有这方面的职能,传统中医在吸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后,一贯重视对病人的精神疏导,力图解除病人在精神上的烦恼。历代中医学家们又普遍继承着这方面的传统,并已构成当今中医特色及价值上的优势。
(三)、普济众生方面的职能。这是指救治人类社会群体方面的不良意识和无意识(社会变态心理),使人类心灵净化,改造人类病态的集体无意识状态(不良社会习惯,不良社会需要)和社会意识形态(不良思想和思潮等)与移风易俗。早在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就提出过关于”普救含灵众生“的这一类职能。现考其思想,显然来源于大乘佛教。
上述三大社会职能的实施,则必然使现代医学具有高于以往所有医学的社会价值。
社会群体方面的变态心理(贪、瞋、痴)乃是个体人机体和精神性疾病的渊薮,形成了茫茫的苦海,乃至成为人类瘟神的魔窟,同时也可看作是人体最高层次的病机。医学若不以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不力图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意识形态,铲除病魔的巢穴,则不但不能彻底根除个体人在机体及精神上的病理状态,到头来反而使医生被治不完的病魔纠缠终生,这样的医学岂能算是人类完善的医学?
由此可见,作为一位合格的医生,应以根治众生疾病、使他们远离痛苦为宗旨;以医治众生生死大病为究竟;作为一位医生不应仅仅是一位医技人员,更主要的是能救治众生的法身慧命……这无疑对现代医学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注释:
注(1):《佛教科学》 索达吉堪布 著 福建省莆田广化寺流通处印 页六十二
注(2):《唯识三十颂》 日本 井上玄真著 芝峰法师译
福建省莆田广化寺流通处印 页三十四
注(3):《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卷三 页七十九 大正二十 四零九中
注(4): 《唯识三十颂》 日本 井上玄真著 芝峰法师译 福建省莆田广化寺流通处印 页八十九
注(5): 欲界、色界、无色界。
注(6): 摘自Herhert A。Car ll所著的《MentaHygiene--The Dynamivs f Adjustment F urth Editi nl》 页二一三 至 二六五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注(7): 《摩诃止观辅行》 第三十二卷 页一二四九 大正三十 一四九六中
注(8): 《大方广总持经》 卷二 页七二 大正一三 二零五中
注(9): 《梁皇宝忏》 页一三六 多宝讲寺流通处印
注(10):《摩诃止观辅行》 第三十二卷 页一二四九 大正三十 一四九五中
注(11):《摩诃止观辅行》 第三十一卷上 页一一二八 大正三十 一三七三中
注(12):《教乘法数》 页八六八 大正二十五 八二三中
注(13):《东方气功》1989年第1期 页二八
参考资料:
(1)杨国安《佛教与健康》 黑龙江出版社1999年版
(2)武晋 《佛家养生要旨》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3)陈宝晖《佛教与医学》 中国佛教协会《法音》1990年第6期 页二十六
(4)陈兵 《佛教与医学》 《法音》1991年第6期页十六
(5)李心天《医学心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页十七
(6)焦金堂《十方》杂志 1984年第10期 页三十一
(7)陈柏达《五福临门》 揭东县地都佛教居士林佛经流通处 页十八
(8)陈柏达《佛陀的人格与教育》 福建省佛教协会印 页九十四
(9) 《大方广圆觉经》 卷一 大正十七 页九一三 唐 佛陀多罗 译
(10)《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卷一页 八四九 大正八 二五一中
唐 玄奘 译
(11)《大乘悲分陀利经》 卷二 页八三九 大正十 二五二下
唐 玄奘 译
(12)《佛说佛医经》 卷一 大正十七 七二八中
吴 竺律炎 共 支越 译
(13)《药师经》 卷二 页四零八 大正十三 四四八中 唐 义净 译
(14)《金刚经》 卷一 页七四八 大正八 二三六下
姚秦 鸠摩罗什 译
(15)《华严经》 卷三十 大正九 二八七上
(16)《达磨血脉论》 台湾省板桥佛教莲社 民国八十一年二月印
(17)《六祖坛经》 上海佛学书局出版 1996版 页六十二
(18)《正法念处经·观天品》卷二 页一三六 大正九 二零一中
后秦 鸠摩罗什 译
(19)《梵网经》下卷 页九九八 大正二十四 一八一三中
后秦 鸠摩罗什 译
(20)《楞严经》第八卷 页一二五 大正十九 一二五中 唐 般剌密帝 译
(21)《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 页一二五零 大正三十 一四九七中
(22)《禅门日诵》 福建莆田广化寺流通处印 页六十
(23)《金光明经》卷九 页一零 大正三十九 六六九中
隋智顗 说 灌顶 录
(24)《四分律》卷四十 页一零二 卷二十二 一四三二中
姚秦 佛陀耶舍 共 竺佛念等 译
(25)《十诵律》第26卷 三二零 大正二二三 四四零中
后秦弗若多罗共罗什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