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一届:分组座谈(一)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50

分组座谈(一)

(7月21日晚)
 
净慧老和尚:

我们昨天晚上已经举行了一次普茶会,今天是分组讨论,分组座谈。我就分到这个普贤阁。不知道还有其他的人来没有,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事:这个普贤阁装修好了,我还是第一次坐在这个地方。(笑声 , 掌声)

因为在中国的这些寺院,要真正有一个接引信众,弘法利生的一个平台,不容易。我们借着修万佛楼的因缘,修一个文殊阁,修一个普贤阁。当时也是朦朦胧胧的,觉得有一个万佛楼,两边空空如也,不大好,就设计一个文殊阁,普贤阁。这个文殊阁和普贤阁的作用,开始好象还不是很清楚。后来随着设计的开展,施工图纸的开展,这两个楼阁的使用的想法就明确了,明白了。就想把文殊阁的楼上作为一个存放比较珍贵的佛教文物的地方,普贤阁的楼上就作为存放供养各种版本《大藏经》的地方,那么这两个楼的一楼就作为禅堂。一个是每年打七的时候禅堂不够用,第二平常我们举行活动有很多信徒、很多参加的人都希望有个地方打坐,总是苦于场地不够用,没有个安静的环境。所以就想再做两个禅堂,一个禅堂就供打七 时男 居士用,一个就供女居士用。平常就可以常年对外开放,也有人来这里参观游览,愿意到这里面打坐,也可以。

文殊阁底下的禅堂就叫“西来堂”,这边的堂就叫“风旙堂”。这都是取的佛教禅宗祖师的故事,大家可能一看就知道“西来”就是纪念达摩祖师,“风旙堂”就是纪念六祖慧能大师,因为中国禅宗没有这两个人就没有成就了。“风旙”的意思大家可能知道,《六祖坛经》里面有一个公案,六祖从黄梅得法以后,慢慢走,走到广东,又在猎人队中隐居了若干年,然后再到广州的法性寺去参拜。当他走到法性寺的时候,刚好有两位出家人在那里辩论一件事情。辩论一件什么事呢?就是寺院的门口悬了一个高高的旙,大家不知道看见过柏林寺打水陆没有?打水陆的时候挂一个长长的旙,风吹旙动,两位出家人就在那里辩论,一个说这是旙在动,一个说是风在动。两个人就争执不休,六祖慧能见到此情此景,就上前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旙动,”是什么动呢?“仁者心动。”所以我给这个堂写了一幅对联:“堂前柏子西来意,竿上风旙仁者心”,这个风旙堂就从这来。这里面又没供菩萨,又没供祖师,只写了一个“无”字在上面。这个无字是古人的字,不是现在的人写的,是古代禅宗的祖师,南宋时期大慧宗杲禅师写的这个“无”字,从这个书法上面集下来。大家知道禅宗是无门为法门,无门从哪里来呢?是从《楞伽经》上来,“佛语心为咒,无门为法门”。这是《楞伽经》的一句话,后来到了赵州和尚在这里传法的时候,有人问他“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和尚说:“无”。现在人们也不问狗子是否有佛性,就是把赵州和尚说的这个“无”作为禅门的一关,叫做“无门关”。这个无字挂在这个上面,就是给各位参学的人,来这里打坐的人设的一关,“无”!既然一切皆无,我们还坐在这里干什么呢?你看是不是一关呢?是一关。“无”,不是有无的无,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东西,它是一个绝对的东西,绝对的,独一无二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为这里是无,是不是还有一个有,不要这样去理解。像你这样去理解,那就和赵州和尚的思想乃至和《楞伽经》的思想,和佛教的根本精神背道而驰。大概不仅佛教如此,小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大至深奥的哲理,说到究竟处,都是不可言说。“无”就是不可言说,不可描述。生活中的小事,各种感受,你怎么描述,可能都是隔靴搔痒,挠不到实处,挠不到痒处。生活中的事情是如此,哲学上的问题,佛法上的问题,乃至开悟上的问题都是如此,都是不可言说的。

我现在喝一杯茶,大家看见我在喝这个茶的滋味,喝茶最后的感觉,是不是啊?你们在笑,可以言说吗?也言说不出来。正因为言说不出来,所以才微笑一下。所以说禅宗的起源,就是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天人罔措,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样禅宗就传下来了,是不可描述的。正法眼藏是什么?涅槃妙心是什么?拈花这个动作表现什么?百万人天都不知所措,只有迦叶尊者笑了一下,释迦牟尼佛说:“哦,就是你会了,别人都不会。”很妙!所以这个“无”啊,是禅门的一关,把它扩大而言,它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宗教的最高境界,是一切思辨所达不到的地方。

今天借我第一次走上普贤阁的讲台,谈谈我一点感受。下面我就想和大家一起来座谈,希望大家都参与。在参与的时候,提问题不妨尖锐,但是回答不回答是我的自由。(笑声) 因为怎么提是你们的自由,怎么回答是我的自由,双方都进行自由的沟通,自由的沟通当中又相互尊重,这样就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气氛。

某营员:尊敬的老和尚,有很多居士见到您都想拜一拜,但是您不愿意让别人拜您,总把身转过去。请问您为什么不给大家这个机会呢?

净慧老和尚:因为我正面对着你也好,侧面对着你也好,反正你那件事已经做完了。(掌声)

某营员:净慧老和尚您好。据我了解,禅宗在中国的流传,到最后只剩下曹洞宗和临济宗这两家。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说大慧宗杲禅师批评曹洞宗的流弊是容易陷入到默照邪禅中。我想请问老和尚,如何在修行中避免落入这种默照邪禅?

净慧老和尚:首先我想就这位同学的发言作一个浅白的解释。整个佛教的修行方法门是戒、定、慧三学。在这个三学之中,戒是基础,然后在戒的基础上,再来一个定慧等持。既要有禅定,也要有智慧。那么中国禅宗也是在这三学的基础上,来了一些新的表述,新的概括。当然这些表述和概括也没有离开佛教经典上的根据。中国佛教不仅是禅宗如此,其它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这些比较纯粹的产生于中国的佛教宗派,都对佛教有新的概括。天台宗就是把定和慧概括为止和观,止就是定,观就是慧。止也好,观也好,也是以戒为基础。禅宗就是把定和慧分为功夫和见地。功夫就是定,见地就是慧。

那么在刚才说到临济宗与曹洞宗,这两派的禅法,照我的理解,临济宗是从见地入手,曹洞宗是从功夫入手,只是说各有侧重而已,没有根本的是非。从见地入手,就是走的中观这条路;从功夫入手,应该是走的唯识这条路。因为佛教在印度只有这两派,中观派和唯识派,虽然后来有人说还有第三派,就是真常唯心派,因为真常唯心派是中观派和唯识派的综和。所以我觉得两派,曹洞宗也好,临济宗也好,在他的源头上都没有错。临济宗也不会完全停留在见地上,有了见地以后还要有功夫,功夫是什么呢?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对治烦恼,能对治烦恼那就是功夫。曹洞宗讲究功夫,讲究绵密,讲究在日常生活中能随时随地做得了主,这个是一种功夫,有了功夫以后,因定发慧,也能够开见地,因为有了功夫的见地,那种见地才是来得真切来得实在,那就是实证。像大慧宗杲所批评的那种现象,就是指那种不重视见地,只在那里默照邪禅、盲修暗证,是指曹洞宗那些出了偏差的人。

这两个宗派在国内也好,在国外也好,都是有深远影响的宗派。临济宗在国内的影响比较大,曹洞宗在日本的影响比较大,日本的佛教少说有三分之一是曹洞宗,力量很强。传到日本的曹洞宗更简单,四个字“只管打坐”,临济宗只有一个字“无”,他们都是要找到一个口诀,口诀是入门的地方,然后从一点上去突破。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真正进入到修行的状态,是要把一切东西都抛开,就找到一点,从那一点上去突破。所以中国禅宗晚近以来,开始是说看“念佛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说话的是谁”,“走路的是谁”,后来这些都太麻烦,就是一个字“谁”,就参这个“谁”字,把其他的东西都简化掉。因为多了字,多了概念,就多分别,多分别,心就不能统一到一个点上来,心不能在一个点上,那就不能定下来。定是心一境性,心一境性那绝对是功夫。所以我感觉曹洞宗的法门也好,临济宗的法门也好,各有特色,各有优势。说到有偏差,曹洞宗和临济宗钻了牛角尖都会有偏差,我们都要避免偏差,找到正确的入门途径。这样是不是有一点点明白?

某营员发言:我个人一直认为,我们的心是有定以后才得到慧的。但听您刚才的意思,定跟慧是并列的。可我一直认为定是原因,是过程,而慧是一个结果。所以请您再解释一下。

净慧老和尚:定可以是原因,慧可以是结果。但是原因和结果不是在两个地方,原因和结果它是互摄互用,在原因中就有结果,在结果中就有原因,它们每时每刻都是同步的。没有离开因的果,也没有离开果的因。离开原因去找结果找不着,离开结果去找原因同样找不着,虽然它们两个看起来好像有一个阶段性的距离,实际上这个中间是毫无距离的,你仔细想想看。

某营员:这个定跟慧把它放在一起,我还是不太理解。

净慧老和尚:你为什么知道要修定?你知道要修定的那一念是什么?是定还是慧?那一念是不能够分别的,是浑然一体的,有定的成分,更有慧的成分,没有阶段性,只是说表现的形式可能有阶段性,实际上是没有阶段性的。

某营员:您刚才说到“无门关”,请问这个“无门关”和无想定是一个意思吗?

净慧老和尚:不是,他跟无想定是两码事。无想定是相对于有想定而言的,他们是对立的。“无”是绝对的,是超越了有无之外的东西,他就是不可描述的那部分,不可描述的、究竟的、是真理的彼岸,是生命的究竟,是离开了生死涅槃的最究竟的那一点。所以它既不是功夫,也不是见地,既是功夫,也是见地。因为不通过功夫与见地,这个无的境界就达不到,但是它不停留在功夫和见地上。

某营员:尊敬的净慧老和尚,您好!我是从广州过来的,我的问题很肤浅,我想请问皈依三宝和受五戒的信众跟不皈依三宝和不受五戒的信众有什么不同?还有一个问题,对于我们在家修行的人,我想知道佛经里有些什么经书可以系统地指导我们修学佛法?

净慧老和尚:佛法里有一个词,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叫“入流”。 皈依三宝和受五戒就入流了,这个“流”是释迦牟尼佛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法流,佛法之流,就是这一条佛法的长江大河。你皈依了,你那一滴水就进入了佛法的长江大河里了,所以皈依与皈依,受五戒与不受五戒绝对是不一样的。我们各位如果想成为一位三宝弟子,那一定是从受三皈五戒开始。如果我们仅仅就是为了成为一个佛学爱好者、佛教的同情者、佛法的研究者、不受三皈依五戒也无妨,因为信仰自由嘛。如果你真正想要修行,要成为三宝弟子,要入佛法之流,那就必须要接受这个仪式,这是成为佛教徒的先决条件。然后成为佛教徒以后要系统地来修学佛法,这有两条径路,一条是从信入,一条是从理入。从信的角度是强调修,从理的角度是强调研究佛学。如果你想研究佛法,那你不妨选择一个宗派,这样就是分宗来研究。另外你想把握整体的佛教,那就总体来学某一本经,某一本论。要从信仰的角度来说。有两本经,叫《在家教徒必读经典》,有第一集、第二集,根据那个来学习就可以巩固信仰,提升信仰,增进修行,从戒定慧这样一个次第不断地深入。所以学习佛法要想得到身心上的受用,还是要从正信三宝,皈依三宝开始,这是一个起点。

老和尚:座谈不仅是提问,座谈要谈,要各人发表一些意见和见解,大家都要参与意见。

某营员:我可以冒昧地问一下您出家的因缘与学佛的历程吗?

净慧老和尚: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各位,我的一切都是被动的,从来没有主动过,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人间就是一种无奈,我们的生存就是一种无奈,我们来到这个人间就是受苦受难,家里没有饭吃了,没有办法了,就把一个小孩子送到寺庙里了,就这样出了家,你说我是不是被动的(掌声)。在庙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吃三宝的饭,所以叫做“赖佛偷生”而已,并没有什么理想,志愿,我都是被动的。人家说你该做什么,哎,我就去做什么,说你不该做什么,我就不做什么,就是这样的。这也许就是佛法说的随缘吧,一切随缘,我到河北来也不是主动的,政府说你到河北来吧,我们河北欢迎你,去请了几次,最后没有办法,就来吧。这次湖北又来请,说我们湖北希望你来,请了好几次,然后我觉得是不是又该到湖北去了,就是这样子的。

某营员:我是从两年前才开始对禅学感兴趣的,当时是从日本的相关媒体和报刊来了解,根本不是从国内的相关文献了解到的,我很庆幸我们有“生活禅”的活动,因为这个活动给了我们一个契机,让我们在生活中了解禅的意味。另外我想谈谈自己的感想,我觉得生活禅有两点让我感受特别深,第一点是夏令营里有一些女弟子,因为我知道,比如“尼姑”也被称为“二僧”,它是由于佛教历史的关系,与当时时代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有关系。但是现在女性也作为社会中的一支主流,也参与到社会的各种生活中,从事艺术文化教育等各种工作,如果把女性全部摒弃,这对禅学的弘扬是不利的,而幸好我们这里吸纳女弟子,这一点我要谢谢您。第二点我感受很深的是,我原来想,来夏令营后可能见不到出家师父的面,但是这次来和师父们在一起,他们好像从外表上、衣着上、言语上、举止上跟闹市中的人截然是两个世界中的,这就使我对禅更加的崇敬,有这个意愿要好好地去研究一下。

现在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您一生弘法,而且功绩卓然,我从我的角度认识到禅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同时我也希望禅是整个社会、整个众生的艺术。同时我也知道西方社会也有一些精神领袖或导师,比如人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心理上的苦恼了,他可以去寻找一位神父,去倾听,听他们的开示开导。我们是不是只能走进寺庙,我们有机会得见高僧吗?还有这个高僧该怎样辨别?还有我们的师父如果能走到社会中去,让我们能够经常接触到,就比如说他们去献血,使我们心灵上更钦佩些,这多好啊!另外我昨天听到好多师父认为禅宗在各个社会领域中还有很多应用,柏林寺在这方面有哪些研究,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净慧老和尚:世界不是单一的,万事万物,大至宇宙,小至一些微生物,都是从一个对立体组合起来的。中国人把男人和女人表述为阴和阳、乾和坤、天和地,男和女。对这点佛教是怎样表述,怎样看待呢 ? 在佛陀的眼中 , 男和女是没有性别的差别的 , 当然佛陀没有现女性的相 , 但是不是佛就是男性的相 , 也不一定。到了佛的地位 , 男女相都没有了 , 超越了。是怎样表述男女的特征呢 ? 我想佛教是讲智慧 , 讲慈悲的 , 佛教认为佛法就只讲这两点,智慧和慈悲。智慧代表理性 , 代表刚的一面 , 慈悲代表柔的一面 , 你看在表现慈悲的时候是以观世音菩萨为代表的。菩萨有男女之分 , 观世音菩萨是以女性的形象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展现出来。那么智慧的代表是文殊菩萨 , 文殊菩萨是个男性的代表 , 这个很有意思 , 把阴和阳 , 女和男用慈悲和智慧的理念表现出来。当然我这么说佛经上没有根据 , 也可能有人马上说你是杜撰的 , 难道我们男性就没有慈悲吗 ? 女众也会说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智慧吗 ? 也是一样的 , 就是说各有优势。男性理智可能要优先一点 , 但我希望慈悲跟上去;女性呢 , 可能优柔寡断多一些 , 升华了就是慈悲 , 就是爱 , 但是理性也要跟上去。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发展佛教的慈悲、智慧两种大乘思想 , 我提出“觉悟人生 , 奉献人生 ” 就是智慧与慈悲。谈到修行男性和女性是平等的。现在大家在学《华严经》中的《净行品》 , 《华严经》里还有《入法界品》 , 《入法界品》讲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 善财童子参拜的五十三个善知识里面 , 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女性。佛法在戒律上男女间的差别很突出 , 但是在实证的境界上已经突破了男女性的差别。讲到柏林寺 , 讲到中国目前弘扬佛法的状况 , 昨天宗教主管部门的领导讲话的时候 , 他们特别强调了一点 , 就是我们在这个夏令营期间 , 最好能够学一学宗教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 , 这是什么意思呢 ? 就是我们既然要接触宗教 , 就要了解政府在宗教方面有哪些规定 , 你了解了这些规定 , 知道了什么东西可以做 , 什么东西不可以做 , 这样我们保证每个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不会出现偏差。所以你刚才说到我们能不能到社会上去 , 但是有宗教政策规定:宗教活动只能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 , 所以就要劳各位的驾 , 都到寺院里来找佛法,到社会上去找佛法 , 只能找到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到社会上去讲经说法 , 走街串巷 , 有关部门就会说这是一帮游僧 , 要取缔,所以我们要知道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宗教意识不发达的国家 , 是个宗教思想比较薄弱的国家 , 不管在历史上还是现在 , 都是如此。因为从孔老夫子开始“未知生 , 焉知死 ”, 它是回避生死问题 , 儒家是一个务实的学派 , 但应该说也是一个有缺陷的学派。道家呢 , 它是讲长生久世 , 希望我们人能够长生不老 , 用功夫回避死。一个是讲“未知生 , 焉知死 ”, 不管它 , 另一个是在回避。只有佛教才正视生死问题 , 就提出了佛教的理论体系 , 在儒家也好 , 道家也好 , 这都是难以接受的。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是在跟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碰撞中发展前进的。当然佛教传进来也启迪了许多新的学派 , 使中国的文明得到发展 , 但并没有改变中国人宗教意识淡薄的状况。近代以来 , 由于西方文明传到中国来 , 西方文明当然也有宗教文明的一部分 , 但是洋教又来冲击中国的土教 , 这就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 再加上无神论的传入 , 对宗教的挑战刺激就更加严重。所以说佛教未来的命运如何就靠我们全体的四众弟子勤修勤学勤发扬,这样才能够让这种能够拯救人类文明的思想得到发扬光大。

某男营员:尊敬的老和尚我可以与您合影么?

净慧老和尚:当然可以。平常心。(掌声)

某营员: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不理解佛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请大家讨论一下。

净慧老和尚:佛法不能被人所理解,我想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刚才我讲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宗教思想比较淡的民族,这也是人之常情;第二就是我们中国佛教表现的形式太陈旧,态度太消极,这样也堵塞了社会上普通人进入佛教的一个通道。这是因为佛教有许多积极的东西没能得到发扬光大,它仅仅是一种消极的古老的形式在世人面前展现出来,真正那种积极进取的佛教思想没有能够发扬出来,比如说像“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种思想就没有发扬。佛教这样好,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明白,都能信仰也很困难。佛教尽管在中国流传了近两千年,当佛教进入现代社会的时候,它毕竟面貌太古老,表达的方式太陈旧,和社会大众几乎没有共同语言,你说他怎么能够被社会所接受,被社会所理解啊?所以我们要赶快使佛教的语言现代化,传教的方式现代化,佛教的思想现代化,这样才能够跟我们现代文明接轨,才能够“化现代”。现代化的目的是化现代,因为佛教自古以来就是与时俱进的,契理契机的嘛,契理契机就是与时俱进的概念。但是可惜近代中国佛教由于僧团的素质偏低,真正能够思考问题的人太少,真正能够让佛教发扬光大的人太少。所以佛教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它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下面大家讨论。

某营员:尊敬的上净下慧大和尚,您刚才说到“无”字公案与“谁”字公案,请问“无”字公案好还是“谁”字公案好?

净慧老和尚:“无”字公案也好,“谁”字公案也好,还是因人而异。不能肯定哪个公案就具有绝对的优越性,就具有绝对的优势,参“无”字公案与“谁”字公案都有许多人得到受用,得到解脱。把“无”字与“谁”字作为一个方法来说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无”字它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还是一个境界的问题,它是不管参什么公案最终都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它具有绝对的优越性,这不是任何东西能和它相比的。作为方法来说是平等的,作为境界是至高无上的。

某营员:尊敬的上净下慧大和尚,我有一个疑惑,昨天您曾经说过,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恰巧当下也是不能把握。我对这种说法有些疑惑。还有一个就是,在我看来很多高僧大德都是随遇而安,随缘自在的,这个随缘和世间的放任自流有什么区别,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持一种禅意?

净慧老和尚:“随遇而安”和“放任自流”两个词本身之间有很明显的区别。“放任自流”既然是“放任”,就是不顾任何客观条件,允许不允许,放任了。“随遇而安”是尊重一切客观条件,尊重因缘,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我的一切都是被动的,就是在种种因缘的限制规定之下去做某件事情。所以随遇而又能安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往往我们能随遇又不能安,很勉强。因为我达不到这个目的,只有放下吧,但是心里安不了。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全面的思考。至于说当下能不能把握,因为当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东西,迁流不息,所以让你把握当下就是让你把握每一个迁流的念头,这个叫当下,当下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所以把握当下实际上是叫你时时觉照,念念自知,这个才是把握当下的着眼点。如果你死死地把握当下,那就成了执著了,因为念是无住的,你的智慧就是要能够时时觉照你的每一个心念,是在想什么,是在做什么,我所说的把握当下是指的这个意思。所以说修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只要把一些根本的理念弄清了,修行还是有径路的,还是有轨迹可循的,大家不要被我讲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就灰心了,我们假以时日,把一些基本理念弄清,修行还是有路可进的。

某营员:您是虚云老和尚的入室弟子,我想听您回忆一下虚云老和尚的一些往事。谢谢。

净慧老和尚:我在虚云老和尚门下有八九年的时间,虽然有那么长的时间,也忝列门墙 , 可惜那是一个非常动乱的年代 , 加上我那时还很年轻 , 每天不是背着锄头去锄地 , 就是拿着柴刀上山去砍柴 , 除此以外 , 没有什么事做。当然运水搬柴无不是道 , 可惜那个时候还很年轻 , 毕竟在佛法上没有什么基础 , 尽管是在做事 , 真正的受用并不是很明确。所以有关虚云老和尚的事迹 , 也有书流传在社会上 , 可以请各位去阅读。我之所以亲近虚云老和尚 , 而且在他座下有八九年的时间 , 那总该是有些原因。我是十八岁的时候到老和尚的座下,我想我那时的十八岁 , 不像现在在座的各位 , 十八岁就见多识广 , 就很有头脑 , 我那时候还懵懵懂懂的 , 看了一本虚云老和尚的事迹 , 觉得这个老和尚很了不起 , 就拼死拼活的要到老和尚那里去。

那是 1951 年 , 很艰难的时刻。我没有去老和尚那里之前 , 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 一是这个老和尚这么大年纪 , 一百多岁了 , 那么大年纪的人能够走过来总该有个说法;第二点就是老和尚那本事迹书里有许多灵异的事情 , 我们年轻人有一颗好奇的心 , 这个老和尚不简单 , 有那么多灵异的事情 , 一定要去亲近这个老和尚。出于这两点去的 , 什么是佛法、什么是禅宗那时并不太清楚 , 是因这具体的两点走到老和尚身边的;第三 , 当年我是个沙弥 , 要受戒 ,1951 年要受戒是很困难的 , 全国虽然还有很多寺院 , 但能传戒的地方并不多。我从武汉走到广东的韶关去 , 现在买张票就到了 , 在那时是很困难的 , 当然也通火车 , 一个是没钱 , 另一个是到了韶关以后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了 , 就靠走路了 , 所以那时候要去还是不容易。

到了以后我对老和尚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 觉得老和尚的年龄固然是他修行的一种体现 , 但也有很多世俗的人年龄也很大的;说到许多灵异的事情 , 既有偶然 , 也有必然 , 也不一定能够体现老和尚那种思想觉悟的境界。那为什么我改变看法呢 , 因为当时在老和尚座下参学的有一百三十余人 , 年纪最小的可能就我一个 , 其他都是有学问、有资历的人 , 我想这么多高人都走到老和尚身边 , 这一定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 那么幼稚。

但是时节因缘使我进一步的一些想法不能够实现,我到云门寺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出现了震惊佛教界的一件大事,所谓“云门事件”,看过《虚云老和尚年谱》的人一定都知道。住在云门寺所有的人都卷入其中,尽管我那时还是一个小和尚都在劫难逃。那时为什么有那件事?说到中国解放后的历史,年轻人尽管学过现代史,但你们也没有什么亲切感,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什么“三反五反”“统购统销” …… ,你们一说起来都好象都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不可理解的事情,但那都是我们这些上了七十岁的人亲身的经历。

“云门事件”是在整个中国镇压反革命分子的那样一个大运动的背景之下出现的一件事,当地政府感觉到有一百多人走到老和尚这里来,也确实有个别的在旧社会做过事情、当过官,这样一些人,在旧社会当过官的人,一般来说走入佛门很正常,但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下认为是不正常,认为他们是走到佛门隐藏起来,将来有机会可能要东山再起。这就出现那个地方有反革命分子,有反革命分子的地方就要镇压,镇压反革命嘛。所以就出现了“云门事件”,“云门事件”是在当地政府、公安部门的组织之下搞的运动,波及到一百三十多人,重点有四十几个人都逮捕,也有坐了三个月、五个月的牢,也有个别的判了刑,也有个别丢掉性命的。所以通过那样一件事情,更加感觉到学习佛法不容易,得遇善知识不容易,世间的苦、世间的无常即使是修学有成就的人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样更加深了我们那时回避这个世界的想法。

“云门事件”经过了五十多天的时间,都不得自由,后来还是中央派人了解这样一个大的事件,这样才把这件事不了了之,也没有真正查出一个反革命分子。所以从那时开始我就感觉到我们人身是不得自主、不得自由、不得自在的,这样的一种印象一直几十年都留在我的记忆当中。所以一切事情都不可勉强,一切事情都只能是被动,当你“被”而“动”之后,你才可以主动,当你“被”而“动”了,你再不主动,那就是消极。“被”而“动”之后,你再积极主动地去做,那才叫随顺因缘。既然推到这个地方来了,推到这个前台来了,我就要把这台戏唱好,推到前台来了这台戏唱不好,你就辜负了观众对你的期望。(完)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一届:分组座谈(二)——明海师,常照师,果辉师
下一篇:十一届:第三次普茶
 五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倪强)
 十八届:禅修与情绪管理(净因法师)
 首届:学佛漫谈(证圣法师)
 九届:天津胡晓军在闭营式上的讲话(胡晓军)
 四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刀述仁)
 三届:净慧法师在闭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
 十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
 十三届:开幕式的讲话(明海法师)
 十六届:禅修指导 七(明海法师)
 二届:超克自卑与我慢——六即成佛的实践意义(王雷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