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九讲
 
{返回 南亭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6

第十九讲

各位听众!今天的十善业道经,十善的利益中讲到:

丙字下第八段、不贪欲的利益。

什么叫做不贪呢?要知道不贪,应该先了解贪。贪、是贪、嗔、痴、三毒之一,贪求的意思。一切众生,都有贪求。我们是人,应当就人来说贪。人类的最初,由于父母的精血,也就是精虫和卵子,结合而成。在母胎中吸取母亲的血液,渐渐长成以至于出胎。出胎后仍然须要母亲的奶水喂养,从此一直到老死的期间,没有一分一秒钟的时间,能离开千百万种的生存条件。在佛学上把这许多条件,归纳起来而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原素。人类的血肉之身为内四大,日常所吸取的营养,和遮羞取暖的衣服,食息其间的房舍,山河大地的环境,都属于外四大。内四大,分别揽取了外面的四大,短短数十年的生命,得以生存。人类的子子孙孙,也因他而得以延续。为生命的生存,人类的延续,以我的能力,取我的所需,本来是极合理的事。

但人类的欲望,好像是天生的,永远不能满足。都如做官,纵然高升到极品,如果不尝到元首的滋味,终究不能称心。所以孔夫子所修订的一部春秋上,很明白的记载著,二百四十二年当中,以臣下而杀死其君主的,有三十六次,以儿子而杀死其生父的,又不知道有几次。君臣、父子之分,在伦常道德上,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为什么为臣子的要丧心病狂杀死其君父呢?为的是君位的荣耀,为的是大权在握,为的是满足其声色犬马的享受。君位的荣耀,大权的在握,声色的享受,综合起来,总是一个贪,或者加上一个欲字叫做贪欲。又如眼前的台子上,既有巧克力糖,又有美国的花旗橘子,红绿相间(音谏)的苹果,假如让小孩子看到,你拿一块巧克力糖,塞到他嘴里,他绝对不感到满足,两只手上还要各各捏上几块,然而还不见得称心。必得要在他衣服上袋子里,装上一两个苹果和橘子,这才庶几乎称心满意。嘴里手里都有了糖,如果不给他的苹果和橘子,他必得要哭、要闹、然而这是什么道理?这也是一个贪欲。所以古人说:一金在野,百人争之;一兔在野,百人逐之。这是贪欲的表现。争城以战,杀人盈(音营ㄧㄥˊ)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这是贪欲的结果。

贪欲的祸害,绝不是我这拙口钝舌,所能宣讲得出。 佛陀鉴于贪欲的祸害,因而将弟子们的生活程度,降低到极度。 佛陀在遗教经上曾经说过:‘汝等比丘,当自摩头,以舍饰(音识ㄕˋ)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著不好看的衣服,乞化度日,这是不是最低的生活呢! 佛陀又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也就是渐离贪欲。然而少欲能生什么功德呢?十善业道经上 佛陀又召呼娑竭罗龙王说: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

成就、就是成办。自在者、随心所欲。五种自在,就是有五件事,随心所欲。 佛陀的意思是说:人类如果能够离开贪欲,就可以成办五件随心所欲的事。何等为五呢?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三业:就是身、口、意。身是身体,口能言语,意能出主张。诸根是眼耳等六根,具足、是不缺少。

贪欲生于意识,发之于语言,或见于身体的行动。这行动就是杀、盗、淫、妄。人造了杀、盗、淫、妄的行为,则身心不安,三业不能自在,在果报上会受到六根不具,五官不正的惩罚。如果离开贪欲,那就三业自在,诸根具足了。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财、是金银珠宝。物、是值钱的事物。自在者,随意享用。一切怨贼的怨,是与我有怨□的人。怨贼的贼,是盗贼。夺、是抢夺。

在佛教因果律上说:人们如果不贪欲的话,其后生可以获得金银珍珠,一切宝物的随意享用。而且你所持有的金银宝物,任凭怎样多,不会遇到怨家的破坏,盗贼的偷窃,也就是不会因财宝的丰盈,而招惹到任何的烦恼。

人们中,生来不曾受过生活压迫的人,自然是有的,但贫苦的人,生活的窘(音炯ㄐㄩㄥˇ)迫,绝非一般人所能想像。一般的传说:周文王的参谋长,名叫姜太公的,在贫苦的时候,摆小摊子卖粉面,忽然一阵大风,将粉面吹得干干净净。又凑上一点资本,改卖瓦器,忽然一匹无缰(音江ㄐㄧㄤ)的野马,疾驰而来,将瓦器踏得粉碎。因此、穷途落魄,黄面老婆跟他闹离婚。唐朝的杜顺大师,曾经将‘鞋’子晒在门外的太阳光下,有人警告他,鞋子晒在那个地方,会被人偷了去的。杜顺大师说:我已无量世,没有盗窃人家的东西,我的鞋子绝不会遇到偷窃的。这两个故事,足以为财物不能自在,以及一切怨贼不夺故的证明。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富贵寿考谓之福,乐善好施叫做德。福德俱备,受用自如,就是自在。至于欲、是欲望的欲。物、是财物。由于过去的不贪欲,而感到随心所欲。物皆备故者;随你的心意,要什么有什么。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王位、是国王的地位。国泰民安,垂拱而治,叫做自在。希有的物事,如钻石之类的东西,是珍奇妙物。

皆奉献故者,由于国家的太平,民丰物阜,国家的声威,远播内外,边远的臣属,一个个皆采摘珍奇宝物,奉上国王,所以叫皆奉献故。

‘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获者得也,过者超过,本所求,是本来所希求的数量。百倍、显其数量之多;殊胜、言其质量之好。过去世,谓之昔时,悭(音铅ㄑㄧㄢ)、是贪欲。嫉、是忌妒。

上面说的那享受太平丰乐的国王,人家奉献他的珍奇妙物,皆超过他本来所希望的数量和质量。等于说:他希望人家送他一千,人家却送他一万或十万。这是什么因由呢?‘由于昔时不悭嫉故。’这一类的意外收入,都是他过去生生世世,肯得布施,或者看到人家丰乐有余,而不生忌妒,甚至为人欢喜。这里的不贪嫉,就是 佛陀告诉龙王的若离贪欲。

各位听众!财、富、名、位,在一般人的心想中,总以为用强暴、用诡计、用欺诈、只要到手,便是我的福报。佛教以因果为宗,使用强暴、诡计、欺诈、及使满足了你的贪欲,也只是一时的热闹,叫做钟馗嫁妹鬼排场。将来你必受到因果律的惩(音成ㄔㄥˊ)罚,牛马、猪羊、贫穷困苦,都是你未来的遭遇。

时间不问古今,地域不分南北,那个时候,那个地方,都有享用不尽的人,也有衣食不周的人。这两种不同的人,也许是同一环境,同一身份,或同一职业。然而为什么有贫富的不同呢?这在佛教因果律上说:就是布施与悭贪,嫉妒与随喜,各各造的不同的因。因此、在果报上就有贫、富、贵、贱的两样。关心时代的人,设法使每一个人,都能有职业,都可以维持其生存,不致于贪赃枉法,盗窃奸诈,这是一个根本办法。守持佛戒,不造苦因,更是根本的根本办法。至于共产党,以劳工专政为号召,以清算斗争,为齐一贫富的方法,那是不齐其本而齐其末,手段是毒辣的,残暴的,统究不为全世界所能容忍的。经上接著说: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前面是有漏,这是无漏。意思是:若将离贪欲的功德,回向佛果。那末!将来成佛时,在三界中特别尊贵,因为三界中有缘的众生,没有一个不恭敬佛的。


{返回 南亭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讲
下一篇: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八讲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解 三十六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三讲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七讲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七讲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八讲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十讲
 六道轮回的问题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六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十八讲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十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丛林组织 三、四大寮[栏目:丛林基本知识]
 慧思「法华三昧」之「大乘顿觉法门」研究[栏目:性广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