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部 踏上治疗之路
 
{返回 西藏医心术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4

第一部 踏上治疗之路

    禅修的目标在强化我们的心灵,如果想从中得到利益,必须一开始就以毫无成见的心态去听闻教法

    放松我们对于自我的执着,可以带给我们心理的宁静,如此一来,什么都伤害不到我们。即使我们在受苦,正确的态度将帮助我们更轻松地渡过我们的情绪。禅修的目标在强化我们的心灵,如果想从中得到利益,必须一开始就以毫无成见的心态去听闻教法。如果我们发现某些教法是可以了解的,而且对于我们的需要有意义,就必须毫不犹豫、期待或怀疑地将我们的一切感受和意愿用来禅修。信仰是强有力的治疗剂。只要打开我们的心灵,就可以惊异地发现我们内心的力量竟然哪些强大。

    练心可以发展精神的温馨,指导我们得到更开放而有弹性的觉醒。虽然我在本书中所介绍的每一种技巧不全然是经典所教授的训练模式,但是所有建议都以佛教的原理和智慧为基础。其目标是借着发展正面的认知,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转化成支持而非障碍的技巧,来产生内心的安详。

    祷告是修行人用来导师引能量表达恭敬的方式,

    而非浪费在无目标的诵念上

    另一种重要的素质是恭敬,这是任何宗教修持所必须的,但也不需要以宗教的意义来看待它。对喜欢世俗角度的人来说,恭敬只是表示内在智慧的培养,以及对于我们自己、别人和整个世界的高度欣赏。祷告是修行人用来导引能量表达恭敬的方式,而非浪费在无目标的诵念上。祷告用世俗的话来说,就是以自己的话来表示我们快乐而喜悦的感觉。祷告时,我们可以静默地说,也可以大声地说。

    对于发愿转化问题和消解自我的大乘教徒而言,慈悲是一种特殊的治疗工具。当我们把自己延伸到别人身上时,自我的僵硬性就开始软化了。虽然修行的终极目标是解脱对于心外物的依赖,但佛教认为参与世间,包括服务别人、创立帮助别人的组织和机构、提供保护、布施、祷告、给予尊敬。当我们学会如何欣赏和尊敬周遭的每一个人时,即使是生命中微不足道的社会遭遇,都可以具有强大的利益。寂天菩萨写道:

    当你说话时,

    必须不贪不嗔;

    以温柔的语调和适当的长度,

    轻松、切题、清晰而愉快地说。

    当你看人时,

    必须以真诚而慈爱的眼睛看,

    并且观想:

    依靠这位仁慈的人,

    我将大彻大悟。

    如果让我们的心能够开怀、安宁和放松,我们的日常活动和工作,甚至我们的呼吸,都可以变成我们治疗修习的一部分,当下就获得力量。当我们对它开放,我们的日常生活将可以变成治疗的生活。那时候,即使没有花好几个钟头在正式的禅坐上,我们的生命将是行住坐卧都在禅定之中。

    以转化问题为目标的禅修,如果能涵摄正面的感觉和开放性,

    其效果将是最大的

    本书的大部分练习,目标都是希望借着观想我们的问题,以及从负面走向正面来转化情绪。禅修的另一个方法是超越正面和负面,把我们自己开放给我们的感觉,以及“如实”经验我们的心。实际上,以转化问题为目标的禅修,如果能涵摄正面的感觉和开放性,其效果将是最大的。首先我们要专注,结束禅修时要放松,并且与我们所经验的一切融合为一。

    在学会某些传统的禅修和练习之后,我们可以善巧地把治疗运用到日常问题上。“我”的概念,将变得比我们所想像的还要有弹性;我们可以实验和学习如何变得更有趣,并且使我们的见解不再像过去那般僵硬。譬如,当问题变得严重时,我们可以从问题之中发现某些幽默,因而得到缓和。或者面临工作压力时,可以感觉更加的放松和开阔。因为文字具有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压力是有的,但我觉得完全的放松。”我们可以用放松的方式来觉察自己的呼吸,注意和感到我们四周的空间和空气,如此一来,就可以实际感觉压力减少了,空间扩大了。

    当情绪变得强烈无比时,有些人发现最好要练习开放,而非试着转化问题。如何与开放性结合,将在下章讨论但任何人读到这里将不难发现,这个方法背后的原则是放下“自我”。

    不会游泳的人一掉入海中,将拼命挣扎,然后像岩石般的沉没。接受过训练的游泳好手,知道如何放松,并且与大海合而为一。要学会游泳必须演练,才能在真正游泳的时候有所依循。训练我们的心也是同样的道理,本书其他部分所谈的就是练心。


{返回 西藏医心术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部 第三章 启程
下一篇:第一部 人生的要务是什么?
 第二部 一个简单的修习
 第二部 9.安定浮动的能量
 第二部 第九章 治疗身体的不和谐
 第二部 工作
 第三部 佛教禅修
 第一部 菩提心
 第二部 风
 第一部 治疗之道
 第二部 2.以加持声音治疗
 第三部 止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贪享受何必出家 If You Crave Comfort, Why Leave the Home-l..[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业果之理与忏悔——读《道次第》之下士道有感(曹新春)[栏目:忏悔业障]
 佛教为何要加强国际交流[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比丘资格的取得——《受戒缘集篇》解读[栏目:济群法师]
 重伤立见功效[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什么是两舌、恶口、绮语?[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去恶向善[栏目:忏悔]
 阿毗达摩 第六讲 四界分别观修习之简略法[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学佛要照见空性智慧[栏目:传喜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六十一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