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明学
 
{返回 六度万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40

五明学

“菩萨学处在於五明。”何谓五明?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前四明是各学派共同的,后一明各学派各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内容亦不相同。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为内明,婆罗门教则以四吠陀为内明。大乘佛教积极主张利益众生,以五明为学人所必学的内容,并认为经是圆成佛果的“大智资粮”。

声明研究语言和名、句、文身等如何构成的学问。义净说“西方”6岁童子开始学《悉昙章》等声明著作。中国唐代沙门智广撰有《悉昙字记》,即此类专著。

工巧明包括的范围很广,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工业明处”称:农,商,事王,书、标、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雕塑),生成(豢养六畜等),防那(纺织、编织、缝纫),和合(调解诤讼),成熟(饮食业),音乐等十二种均属此。

医方明相当于现代的医药科学和医疗技术。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耆婆(王舍城名医)对医药就有所贡献。随着佛经的传译,天竺医术也传入中国,佛经中的“地水火风”和“四百四病”之说,早为中国古代医学界所采用。义净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除病品》中曾讲到风、热、痰荫、总集等病和针刺、伤破等疗法。

因明印度正理派首创。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学者弥勒、无著在《瑜伽师地论》中用“论体”等七事来作解释。到了陈那作《集量论》,把它发展到以“量论”为主要内容的探讨。北魏吉迦夜译《方便心论》,梁真谛译《如实论》,因明之学传入中国。其后玄奘传习因明,译有《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成为汉地研习因明的主要典籍。从此因明在中国佛学界中得到广泛流传。

内明即释迦的言教,包括菩萨藏和声闻藏两类教典。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三《闻所成地》的解说,“内明处”略有4种相:1、由事施设建立相(指经、律、论的建立);2、由想差别施设建立相(指佛教专有名相的建立);3、由摄圣教相(指解释佛教教义的理论);4、由佛教所应知处相(指佛教所应知道的法数)。

大乘佛法含有积极的入世精神。五明为菩萨所求正法的内容,更使大乘救世的思想能够在实践上得到体现。菩萨求学五明,是为了使无上正等菩提的资历很快圆满,就是说逐步学习五明能获得各种智能。菩萨为证菩提,度化众生,应随缘而学五明,不断精进。

今有五明法,学人可修行。
一者为声明,明了言语字。
为度诸众生,语文应清晰。
二者工巧明,职业技术通,
并与其它术,学人皆应晓。
三者医方明,医学药学清,
另为度众生,勤学方便行。
四者为因明,世间诸理明,
思维达严密,助辩才无碍。
五者为内明,明了诸佛法。
精勤学五明,助我四加行,
增我大资历,同事度众生。


 


{返回 六度万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为六度?(净空法师)
下一篇:修六度要有三种心理准备
 判定菩萨价值的重要指标
 认真去表法是弘扬佛法的开端(达真堪布)
 如何发菩提心(仁慈)
 以智慧贯通六度(达真堪布)
 浅谈四弘誓愿(继平)
 略谈佛教的六度(演一)
 细微之处,用清净心的力量来利益众生
 菩萨与六度波罗蜜之关系(如本法师)
 论六波罗蜜的修习及其意义(能贤)
 佛法与生活——六波罗蜜(宗麟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3 下[栏目:梦参法师]
 “普门”法门[栏目:李尚全教授]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四集[栏目:净空法师]
 弟子规另解 第四课[栏目:弟子规另解]
 附录三 天台智者——智顗大师[栏目:白话六妙门]
 请问《圣经》所讲的撒旦魔鬼,与佛经所讲的波旬魔王,是否同一个众生?[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真正的放生[栏目:实修教言]
 成人之美,生子及第[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第二章 摄论学派及《大乘起信论》的传播 第三节 真谛弟子与摄论学派的形成[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藏传佛教与藏族宗教文化[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