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十二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今天我们又见面了!
三品沙弥的缘由
我们说到这梵语,梵语是印度以前古时的语言,他们认为印度的梵文,是梵天所作的,所以称为梵文,以梵文所发的语音,则叫做梵语。所以沙门、沙弥是梵语,沙弥是出家之道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说,出家须从沙弥开始。沙弥在佛陀初期僧团当中,本来是没有的,沙弥的出现应该是佛陀未出家之前还是太子时,他那时有娶妻,并亲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罗侯罗,后来佛陀离家修行,证悟真理成佛后(佛就是觉者),罗侯罗也随著佛陀出家,在那时才开始有沙弥的。所以在罗侯罗未出家之前,无所谓沙弥,罗侯罗出家之后,才有沙弥的,因为罗侯罗九岁出家为沙弥,因此就称九岁出家者为沙弥。当时佛陀叫舍利弗为罗喉罗受沙弥十戒,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有了第一位沙弥的产生,第一位受沙弥十戒的人,就是罗喉罗。所以说印度的沙弥,就来供奉罗侯罗为祖师,因为罗侯罗是第一位,当然就是祖师,这也是印度沙弥供奉罗侯罗为祖师的缘起是这样来的,佛陀为什么不做罗侯罗剃度的恩师呢?为什么佛陀不为罗侯罗剃度呢?因为罗侯罗要剃度时,佛陀叫舍利弗为罗侯罗做他的剃度恩师,这原理也就是佛陀不想让佛法僧三宝混乱不清,所以那时叫舍利弗做罗侯罗的剃度和尚,而目犍连为阿阇梨,罗侯罗的名字也叫做罗云,他出家三宝当然佛宝就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他亲生的父亲,法宝当然是沙弥十戒,他出家的僧宝是舍利弗为和尚。沙弥可分为三品,第一、从七岁至十三岁,叫做‘驱鸟沙弥’,因为这种沙弥年龄比较小,无法承担任何的职务,只有从事为僧团看守食品等等微量工作,‘驱鸟’就是来驱赶鸟,怕鸟来偷吃东西,对于过去在原始佛教时期,佛陀过去的生活中,沙弥是否有这一种说法我们也不太了解,这地方是依戒律里的沙弥律仪说出来的,所以我们也就按照沙弥律仪来解释。沙弥那时的年纪小,只能帮忙僧伽做一些简单的事,他从事这种辛劳的职务,就可以在这里慢慢种了善根,为沙门僧伽团服务,因为年纪小,所以称为驱鸟的沙弥;第二、从十四岁至十九岁,叫做‘应法沙弥’,这种沙弥能随顺,顺应沙弥行法而做,就是说他可以做沙弥的职务,故名应法沙弥;第三、二十岁至七十岁叫做名字沙弥,这种沙弥本应受比丘戒,但是他出家的年龄比较晚,或是有其他特殊的因缘,不能一时来受具足戒,他有具备了比丘的年龄了,但是又滞留沙弥之位,所以叫做名字沙弥。沙弥虽然分为三个等位,但同是受持沙弥十戒法,既然你是真正的沙弥,不管你在哪个等位,都要受沙弥十戒法,所以均称为沙弥的缘故,就是因为你受沙弥十戒,所以称呼你为沙弥。若是剃头改装,就是说剃头穿出家衣服,叫做染衣,但未受沙弥戒者,我们不能称为沙弥,应该称为‘形同沙弥’,外面形态虽然和沙弥一样,外面形态,就是穿著、剃头都是和沙弥一样,但他却没有具足受沙弥十戒的资格,所以他没有具足沙弥资格。就是说没有受沙弥十戒者,仍是属于一般社会世俗人的本质,所以称为形同沙弥,就是说看起来像沙弥,但是其实他只是看起来像沙弥这样而已,所以只称为形同沙弥,不能说是沙弥。若是已受过沙弥十戒者,则称为法同沙弥。这是由于受持沙弥戒法,而成真实的沙弥,因此,法同沙弥者也就是说他已经受持沙弥十戒了。律中也有规定,七岁以下有力量做驱鸟(驱鸟是一种鸟名)这力量,虽然他七岁以下,可是,拥有七岁以上的力量者,不能度他做沙弥,不应度,七岁以上无力,虽然年龄七岁以上了,但是没有力量去驱赶鸟,这也不能度他为沙弥;七十岁以下可以照顾自己生活的,可以出家为沙弥,但是七十岁以上者,不管能不能照顾自己生活一律不可度。主要的原因是比丘大家都忙于弘法利生,忙他修行的道业,所以并没有时间去照顾年纪小,或是年纪大的弟子,因为对于年纪太老、或是太年轻的,是没有力量忍受出家这种严格的生活,他无法自己照顾自己,所以佛教界不希望他们出家。但是出家的老人一定要尽力去照顾他,什么是出家的老人呢?已经出家,已经受出家沙弥具足戒的人,对于出家以后的老人,一定要尽力去照顾,佛陀对僧团长老的尊敬,在我们律篇里有说到,所以我们可以参考律篇的说明,其中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佛陀对长老是很尊重的,包括很严格地教导比丘,一定要尊重长老。沙弥十戒在八关斋戒中,已经有介绍过了,其中九条只有执持金银宝物戒,我们没有说过而已,所以我们必须来做,这一戒的介绍,沙弥十戒戒条,顺便来跟各位简单念一下,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这地方不一样是不淫,不同在家居士不邪淫,他是不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第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第九不非时食,那么这在我们八关斋戒里面有说过,但是第十条不捉持,就是说不拿生像金银宝物。这十条戒内容、意思,在八关斋戒之中有说明过了,只有第九条没有而已,那么八关斋戒八条,为何在这里变成九条呢?这是因为九条,这地方是说,在一条当中加成二条,只有八条,八戒中第六条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但在沙弥十戒中将他们分成两条,也就是第六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第七条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也就是一条变成二条,这原理是在这里。沙弥十戒和八关斋戒差别的地方,是他的时间上不同,沙弥十戒一定要久持的,但是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受持而已,沙弥戒是属于终身必须去受持这沙弥十戒,一个是终身持,一个只受持一日一夜,所以沙弥戒和十戒和八关斋戒,除第九条之外,前面沙弥戒和八关斋戒差别只有在受持时间的长短。
简朴生活以制贪执
沙弥戒第十条,我们现在来做个介绍,不捉持,就是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这条戒,通常称为银钱戒。银钱戒,佛教的发源地在印度,依照印度的文化习俗沙门是过著乞食的生活,和我们现在中国佛教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乞食生活是日中一食,也就是一日才吃一餐而已,是沿街托钵而得,也就是说,从这条街沿路走去,手中拿著一个钵,民众看到之后就知道佛陀的弟子,或是印度沙门要出来托钵了,是要用东西来供养的,于是就将东西放在他的钵里,因此他吃的方面是从托钵而来的。可是他住的环境呢?却住在树下,所以他们这种生活实在是非常的简单,也可说到处都可求得安身之处,到处托钵,随处睡树下,是这样子。印度环境是属于热带的地方,印度很热大家都知道嘛!依地球的地理位置而言,它是属于热带地方,因为天气热,树木生长较快而且高大,所以树叶很宽很茂密,晚上住在树下,过夜之后自然凉爽,感觉很自然。其实佛陀跟大自然生活是没有分开的,佛陀在公园里出世,在树下悟道,他入灭也是在双树下,包括佛陀的弘法,除了后来慢慢有精舍之外,在孤独长老来建精舍之前,大多数都在大自然的树下弘法。这是当印度热带天气的时候而言,如果就天气较冷的时候来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冬天,佛陀依其自己亲身的经验和体证,也只需要三衣,三件衣,就可以阻挡寒冷了,可见印度的天气是很热,冬天并不是很冷,所以,我们佛教才说三衣一钵。不论出家或是在家,我们吃、住、穿都是不能没有的,简单说,是不能缺少的,假如我们缺少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佛陀时代的沙门,吃是由托钵而来的,那么住则是在树下,或是属于现在我们说的屋檐,也就是烧砖的棚底下住,那么他的衣呢?他穿的三衣从哪里来的呢?印度当时的风俗,跟我们中国佛教生活不一样,人死后大多数怎样你知道吗?都抬去要不是放在树林里(那山里树林全部放死尸的),要不然就是抬去放在洞里,那山里的树林、山洞都是葬放死尸的场所,并不像我们将他埋起来,他们大多数都没有,或是以火化的方式来处理,他们都抬去树林,所以这树林就像墓园一样。抬去丢在那里,或是丢在洞里,露天放在那里或是放在洞里,顺其自然任由他腐烂,等到尸体肿胀腐烂时就任由鸟兽自动去抢食吃他的尸肉,等到将死者送葬完了之后,死者的家属也有将送葬时所穿的衣服,或是他的衣服丢在墓地的地方,当死人的肉被鸟吃完了之后,所留下来的衣服,动物是不会吃的,出家人就可以去把它捡来利用,将衣服重新洗干净,晒一晒之后再染色,染成坏色做成他们披在身上的三衣,这就是佛陀时代比丘所穿的粪扫衣的来源。这样佛陀僧伽的生活,包括他的吃、住、穿的问题,就没有什么问题了,简单说,也就是这么简单的生活。但是对于行的问题,在印度的生活,尤其是僧伽出家人,更应该要行脚,行脚是打赤脚用走的,他以行脚游化为本分,走到哪里饿了就托钵到哪里,走到哪里,他就住在哪里,随顺因缘的成熟来弘法,来传布佛陀的法,当时传布佛陀法的人,除了佛陀之外,有证果的弟子,也都可以传布他的佛法。所以,佛陀在当时的印度方式,四处游历弘法,此外就是说用行脚的,佛陀还有一个很严格的规定,假使你不是身体生病不健康者,那你就不可以坐车,一定要用走的,所以他说不得无病而乘车,无病而坐车者,是不被允许的,假使你没有生病而去坐车,这样是不可以的,所以,佛陀对生活的规律很严格,好处是能经行,他走的时候,像我们四念处走法,脚抬起、移出、踩下去清清楚楚,藉此来观察我们身心的变化,所以,印度出家沙门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因为这样,我们不需要有所谓的财富,因为财物过多就容易贪,你若是没有所谓的财物,对于吃穿住和交通器具,都是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又怎么会贪呢?所以说起来财物对佛陀僧伽、僧团来说,是没有用处的,财物怎么有用呢?是不是这样呢?更何况财物能使人增长贪心呀!因为你财物多自然容易会产生贪心,自古以来,我们记得吗?世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们人就是因为这地方而产生互相争斗,所以对物质要求过度,是容易使人增加贪心的。不来捉持生像就是说,佛陀禁止手不能去拿生像金银宝物,也就是让出家人能破除财富的贪心,不用为了财物来产生挂碍,虽然财物能造福人群,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像现在我们的生活,你如果没有财物,没金钱,那么你连日常生活都有问题,但是在当时印度的生活,他就不是这样子,印度的生活是对财物的问题,要求程度低而且简单,如此一来,他就无所挂碍了。所以当时修行比较好修行,是跟环境有关系,所以财富可造福人群,这是不可否认,但是,你如果没有好好运用财物,也有可能财富是害人的。佛陀主张不蓄积财富,乃至不可去拿财物,这是属于犯戒行为的现象,也就是,还让我们对财富起执著,包括为财富问题来累积财富,因此产生越多的贪执,但后来佛教的出家人越来越多,在越来越多的当中,不管在素质方面,或是身体健康方面,都会产生问题。出家人的身体,当然有的很强壮,但也有人的身体体弱多病,后来佛陀为了事实的需要,就渐渐的准许出家僧众有僧房,就是说在家居士发心来建精舍,因此就开始有了僧房的出现。所以现在中国和过去的印度不一样,过去在印度时的僧房,是由在家居士供养的,在家居士建的,所以,他们出家众不用为了来建僧房而烦恼。有时候佛陀最多也只是派他的弟子去做监工而已,监工就是说是他所做的僧房规划要符合佛陀僧团的所需,这样才符合佛陀的制度,当时也只有这种做法而已。然而在中国佛教却不是这样,寺院由出家人筹建,难免出家人掺杂沾染在金钱里,这是因为文化、环境慢慢演变,变成现在出家人不能没有金钱,若是没有金钱,连他的生活都有问题,所以,这也就是文化慢慢演变的原理,时代环境不一样的关系。因此,佛陀那时候准允出家人有僧房,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寮房,所以他就要有生活必须的日用品,将生活需要的日用品储蓄起来,才不会在雨期时无法出外托钵而演变成没有办法生活。渐渐地后来因为办道的需要(办道就是有人要来闻法,佛陀就到那个地方讲经,所以那个地方就有个道场,有个精舍,过去叫做精舍,这个精舍大家都会集合在那个地方,听佛陀开示,听佛陀的教化),所以,慢慢的就有接受财物的必要,应付大家的开支。金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产物,也可以说是在相当文明社会中产生的媒介,我用金钱跟你买东西,你东西给我,银货两讫,尤其现在佛教对金钱的需要,可以说是无法免除的。后来佛陀为出家的弟子们制作了一种,一种什么呢?说僧法,所谓的‘说僧法’乃是出家人沙门旁边要跟著一位白衣,白衣净子,凡是接受人家布施金钱财物,便由那位俗人代收,也就是说,不是我的东西,是净主的,这个净主的,现在我们若去泰国或是根本佛教国家,我们都可以看到,这净法是可以警策出家人不要为金银贪执而起,所以,这是很好的一个现象。什么叫做生像金银呢?生色者,生字生像是自然生出来的,意思就是这样,生成的黄金就是称为生色,以银镀成金色,我们称的色泽一样,所以这种我们称为像的意思,简单来说,自然生出来的黄金,本来是黄色的,不需经过加工制造或将它染色原本自然的色泽,叫做生金,本质以白银,以石黄煮染色而变成黄色,这叫做像金,又叫镀金,生就是说自然,生像以后才用染色镀金产生出来的,那么宝物就是七宝,七宝者就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珍珠、玛瑙等七宝,大多数都说这七项,这是财物,这种东西是属于我们每个人过去对这种金银财宝贪求不尽。就是无始以来我们这种相当严重的习气来指使我们贪得无厌,就是说越多越好,越多越好都贪得无厌,永远都无法满足,世间没有人说我已经太富有了,我们金银财宝已经太多了,没有一个会这样说,这就是贪求不尽,永远永远都在那里贪执追求,有时追求到快要死了,他还对金银财宝看不开,这有很多,也是事实,因为他不管一切都想追求到他需要的贪著,所以,永远都是无止尽的。这种不计营求,便产生我们对修道的道心慢慢消失了,包括影响我们的修道的道心,因为它是来增长我们的贪心,废除我们的道业。所以佛制出家人不得捉持金像,捉持金银,是来订定出家人不能去拿金银财宝的东西,来防制我们的贪心,贪求不尽的心,而影响我们的道业,所以沙弥十戒最后一条戒的原理就是在这里,现在这一条戒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因为环境嘛,时代、社会的演变嘛!只要这种形式而已嘛!简单说就是不实际。
式叉摩尼戒不可偏废
我们八关斋戒、五戒说到三皈,三皈戒和五戒十善,八关斋戒,说到沙弥戒,我们现在要来说的是式叉摩尼,这条在佛教中过去就有了,应该不可废,但这一条很多都被废了,所以为了这条戒被废,因而会产生社会等等一些是非,简单说也从这地方演变出来的。我顺便介绍式叉摩尼法,什么叫做式叉摩尼法,式叉摩尼法是梵文,中国有好几种解释法,比如说:式叉摩那、式叉,式叉摩那尼或说式叉摩尼,这都是一种名称,在好几种戒本里称呼不同,但这都只是一种名称,它的意思是学法女或正学女两种。式叉摩尼是佛制定女众出家前必须要修的过程,简单说,式叉摩尼法是佛陀制定的,这是佛陀时代,由佛陀亲口制定的一种法,并不是以后才来制定的。这过程被中国佛教慢慢遗忘,将它忘记了,所以才有为了剃度的风波,引起社会对佛教的制度有所误解,甚至也有剃度完之后,因为家长、家属的不同意,产生很多让人误解佛教是不顾亲情的、佛教是无情的、佛教是一种消极逃避等等后遗症出来。若是我们将式叉摩尼法这种制度加以保存,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会发生,而引起社会对佛教制度有所误解,所以,式叉摩尼乃是沙弥尼与比丘尼必须经过的一种过程。
女众出家和男众出家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也就说,女众要出家必须要经过式叉摩尼这种阶段,男众就不用。因为女众出家若不先经过式叉摩尼这种阶段,那么在你沙弥尼,这种阶段是无法进入比丘尼的地位,也就是说一定要经过这样的层次,若没有经过这层次,应该不可以受具足戒。照理说受具足戒等于没有得戒,戒本是这样说,但是男众要出家,他就不用,他只需走过沙弥就可再进入比丘,这差别在哪里呢?因为女子出家就是要经过一个式叉摩尼法,佛陀当时为何要来定这一条式叉摩尼法呢?因为女众和男众的生理不一样,不得不先经过式叉摩尼的这一个阶段,不是佛陀不平等有看轻女众之嫌,或是认为女众要出家就比较麻烦,要经过式叉摩尼法,并不是这样,再说,佛陀本来是不准允女众出家的,后来他经过阿难尊者再三的请求,阿难尊者再三地跟佛陀请求,经过他请求之后,佛陀才答应,但是必须依据八敬法,才能成为比丘尼。所以,佛陀当时要收女众出家须先依据八敬法,简单说,最初女子出家时,她是依据八敬法才成为比丘尼的,那时根本无所谓的式叉摩尼,没有经过沙弥尼,也当然没有经过式叉摩尼的规律了,为什么呢?就是后来出家的女子渐渐多起来了,越来越多,意思是说当时的出家的女众素质很好,所以不会产生一些问题。我们在前面有说过,佛陀制戒有两种制戒缘起,一种是因缘成熟遇到僧团中有人影响僧团时,一种是必须制好在那里等著,制戒就有两种的戒法。当慢慢地女众出家的人越来越多时,难免素质就会慢慢的不齐,难免人多质就差了,当然是人多质好,这样是最好,我们的要求也是这样。有些女子自己出家没有多久,自己认为已出家,可以来度众了,竟然她就来度别人的女众来出家,就是说她自己出家后,又去度别的女众,那么慢慢在这出家的过程,她自己出家没有多久,又在这度别人出家的过程里,这师资的问题以及师资条件,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产生很多的问题出来。甚至有些比丘尼度了在家女子来出家,那么她一出家就去受比丘尼戒,就变成比丘尼,在身心未能妥善安顿前,难免对出家的生活不习惯。现在我们也有,出家的生活不习惯,竟然没有多久她就自动离开僧团了,简单说还俗去了,离开僧团还俗去了。这是因为出家过程的限期也发生问题的缘故,怎么说呢?就是说佛陀制定了很多沙弥尼戒,原理就在这里,受了沙弥尼戒后才能成为比丘尼,有些比丘尼度了在家的女子来出家,那么要度她的比丘尼,不了解女子还没来出家之前,她的一切生活,她不了解是不是已经有了小孩,肚子里有没有小孩,要出家之前,要度人出家这比丘尼她完全没有去查明。所以,这女子来求出家后,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小孩,加上当时的印度环境很复杂,并不像现在我们的治安社会风气那么好,甚至强暴的很多,到处都有像土匪强暴等等的情形产生。那么女子被人强暴之后,自己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怀胎有了小孩了,她自己也不知道,在她遭遇这种变故后,认为世间无常是苦才出家,动机正确。但是当她自己出家做比丘尼以后,没有多久竟然肚子一天一天大起来了,那么这种后遗症会怎样你知道嘛!出家人大肚子,当然会受别人的误解,出家人竟然会大肚子?是不是她没持戒而犯戒呢?这真是尴尬的事情,其实她并不是出家后才犯错的,这是因为未出家之前就被人家强暴,大家对于她的遭遇不了解而产生质疑。但是,谁会了解呢?尤其在当时印度其他宗教很多,都尽量藉机会找麻烦,不是来毁谤,就是运用其他各种不正当的方式来打击僧团。我们曾经看过很多这样的个案,甚至要毁谤佛陀啦,要害佛陀啦,你看,堪称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是被耆那教的人打死,被耆那教的人打得受重伤,然后才死的。可见当时印度文化,他们沙门出家的宗教复杂一般可见,我们就可以了解。所以,难免别人抓到这种毛病之后,就大作文章,藉机会要将佛教污染,甚至来毁谤,所以,以为比丘尼出家之后才犯了淫戒。这还有个问题会产生,那就是这个小孩子出生之后要怎样处理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对僧伽团体问题影响最大,所以佛陀为了女子出家,增加了式叉摩尼法,就可以运用这段时间做观察期,观察什么呢?观察期间为两年,这两年时间也等于是磨练期,除了观察这女子性情使她渐渐能习惯出家的生活之外,也可以来观察这女子的生理,是不是未来出家之前曾经有了小孩,是否有受孕没有,有没有受胎,有人强暴或是她已经结婚之后才来离婚是否有小孩,这都是佛陀当时考虑到的事情,这些层层的顾虑及观察,都是为了避免出家后又来产生这个问题出来。所以,有人以为两年的观察期太长了,其实,所谓的两年在僧祈律卷三十九中有说:二年者二雨时,二雨时,经过二个雨期,也就是将今年的雨期开始到明年雨期为止就是二雨时,这意思也就是说今年到十二月三十日到后年的正月初一日,就算是两年了,实际上,它只有一年零二天而已,甚至零一天而已,在我们的僧祈律里,就是这样说的。现代的科技很好,但是式叉摩尼法也不可舍,因为现在的人要验明出女子有没有小孩很简单,应该是很简单,现代科技发达嘛!使女子住道场,是要她能渐渐地习惯出家生活让她体验出在家和出家的生活不一样,这不一样地方就是需要考验的地方,并可藉此看出她是不是有正当出家的动机。所以,出家前二年的式叉摩尼法,不可不重视哦,这不可以不重视哦!这若不重视会引起很大的问题。
式叉摩尼戒之内容
什么叫做式叉摩尼戒呢?是说式叉摩尼除了持守沙弥十戒之外,又另外加上六法,就是说沙弥十戒者,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非梵行,就是不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第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第九不非时食,第十条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这刚才我们已介绍。六法,第一、不与污染心男子身相接触,所以它有限制,不要跟有邪念心的人亲近,因为他有污染的心态所以你不能跟他亲近,亲近恐怕产生问题,在这地方佛陀当时制立式叉摩尼法的缘起。第二、盗人四钱以下,价值四钱以下乃至一针一草,都不可以,式叉摩尼法就是要清净受持。第三、不故断畜生命,也等于不可以杀生的意思,故意杀害异类众生使之死亡者这个问题。第四、不妄语,也就是相反而说,对于无说有,有说无,有看见说没有看见,没有看见说有看见的情形,都必须要制止,所以不可以说妄语。第五、不非时食,不非时食就是说不是吃的时间你就不能吃,那时候,就是说日影过中而进食者,由于过去并没有像现有的科技,现在有表啦!闹钟啦!那时都看手纹,早上看手纹,中午看太阳,看太阳就知日影过中,日影过中就是中午已经过去了,所以,那时候的时间判别是用这种为标准。第六、就是不饮酒,当然乃至不能一滴沾唇,沾唇就是来喝个酒,这式叉摩那法当中,这六法当中没有准许我们去喝酒,式叉摩尼若是犯了戒律就不可以。式叉摩尼戒的十戒前面有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这四条戒就是四根本罪,就是说任何人必须要把他逐出僧团叫做(灭),他犯了这四条叫做‘灭’,但是犯了以上所举的六法之中的任何一法者,必须重新羯摩,羯摩就是说忏摩、忏悔的意思。简单说作授戒忏摩等,业事之一种宣告的仪式,就是集大众,在大众当中坦白说,我今天犯了什么戒,我犯了哪一条戒我犯了式叉摩尼法戒哪一条,所以叫做羯摩。在根本说一切有□刍尼毗奈那卷十八中,又有一种说法,式叉摩尼六法的说法,但是它里面的内容和四分律的规定有一点不一样,因为我们的戒本很多,佛法流传到现在戒本很多。第一他有说不得独在道行,就是不能一个人走,佛陀为何要制定这一条戒呢?这原理我们应该来想想看,应该是印度生活水准不好,治安不好,当时的土匪很多,暴徒也很多,所以,恐怕一个人走,你会被暴徒强暴,因此就是说不可以一个人走。第二不得独渡河水,不可以一个人走大马路,不可以一个人过河,也就是恐怕你要过河要坐筏,以前都坐竹筏,竹筏在海上的时候,藉机会把你强暴了,所以,那时的动机是这样子,假使你一个人坐筏,在筏上你也没有办法应付他,所以被人强暴。第三不得触丈夫身,也就是不能跟男众在一起,不可以摸丈夫身。所以,在现在印度,泰国,我们去泰国知道了,印度我本人没有去过,那么泰国我曾经去过,泰国在家人,看到出家人都要让他,包括都不敢摸到他的身体。可能过去跟这一条戒律影响有关系,因为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上车坐或很多人的地方,对于出家人都会跟你保持一个距离,恐怕在无意中触到你的身体,可能跟这条戒律的习惯性有关系。第四不与男子同宿,不可以和男人睡在同一房间。第五不得为媒嫁事,就是不能做媒人,不能说你已经做个式叉摩女,你要去做修行的人了,还来做红娘,这是不可以的。第六不得覆藏比丘尼重罪,不能说看到比丘尼犯了有错误的戒律,我们应该要说出来,我们要说时,就是佛陀当时的半月说。人家说诵戒的原理也就是像现在人的检讨会,现在人就是说,半个月一次大家来检讨,将这十五天来的得失,或是有任何人犯了什么戒律,我们把他揭发出来,把他说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他有改过的机会,从此不会为僧团的和合来产生烦恼,为了僧团引起僧团生活的不安,所以,由于这缘故,叫做不得覆藏比丘尼的重罪。那么,综合讲起来式叉摩尼法,应该现在社会环境不同,这自由的社会,人人生的小孩越来越少,过去生很多,现在很少,爸爸妈妈难免对他这子女疼惜溺爱,若爸爸妈妈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者,那么他听到小孩子要出家,有的人则是产生激烈的反对。因为他们就是希望我生孩子养孩子,就是期望他(她)将来养我,那么你出家了,我就好像变成没有生小孩子一样,唯有这观念,出家者,若是经过式叉摩尼法,经过二年住寺院,不可能两年住寺院,他爸爸妈妈不同意还能让他在寺院两年,所以,这种社会问题就止息了。我将自己本身对戒律的研究,及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戒律,说给大家参考,说到这地方也应该告一段落了。怎么一段落呢?就是说在戒的部份,若是我没有说得很清楚,也没有说得很圆满,那么希望各位自己去找戒本来研究,因为本人不是专门研究戒律,只是将我知道的跟各位做一番介绍而已。所以你要更加详细自己去找戒本,自行研究,但千万不要走入神格化,不要走入迷信,我们研究戒律,一定要将我们可以做得到的,或是我们可以力行的,或是对自己、对社会、对修行有帮助。不要研究戒律到最后变成怪人,变成机器人,变成不自由,慢慢产生精神分裂,甚至消极下去,这是我们曾经有看见过。所以,我们戒律说到这里告一段落,以后我们在戒之后继续来说的就是律,戒说到这儿就告一段落,现在开始接下去要来说律,戒就是禁止不可以做的,律是应该去做的,这是在家居士必须修行的,不要说在家居士,出家人也应该说人人应该要做的事。时间已经到了,在这地方祝福各位诸山长老,祝福各位护法居士,祝福各位善士能持戒清净,能持戒积福,持戒越清净,你的福报越好,让你们福报圆满,再见!
大愿语录:
人若以执著心处事,则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劳身积福;劳心积业。
跋
三藏浩瀚辄难入门,三学诠证亦非易事,然教理行证实为依缘互摄,偏废不可,为求次第之随顺悟入,首应以戒行为进道之耳目,嗣后始足以明思辨惑、持定修慧,成就住持佛法,自惠利人之道业。
论及戒行虽广则八万四千,但实以五戒法者为其根本,随持受者之身分及修学之调摄严净,更制立渐次递进之戒学,以利行人检点身心,策励正行。如来曾亲嘱以戒为师,意衷实祈七众弟子得以本份因缘,尽形寿受,以为解脱生死之津梁,趋证涅槃离苦之终径。
近来受授皈戒之风气甚盛,然观诸现今习受戒法者,虽有求趣菩提之发心,但每多不解行持义理,致多流于形式,重于事相上之讲究,或侧重经论研习,轻忽律仪戒相之资育,致有心口相违、言行相悖之情事迭生,待至违戒犯律之际,亦多昧于业行轮回之省思,人心颓势,败坏日甚!
吾师上大下愿法师,深觉戒行实为众善之本,清净三业五欲之利器,为求在家居士得以在俗繁琐之际,了然戒律仪规之义趣,以贯行法义之亲证,遂将多年研习经律之实修心得,撷其精髓,依义解义,用资讲解明分,祈以七弟子众得以端赖佛恩,渐趋正法眼藏,并臻净人心,证佛果之效。爰此缘由,承蒙师父嘱咐,谨立此跋文,如实翔述,愿阅后人人得以循此准绳,戒行清净,获自在法喜!
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八曰皈依弟子圆智敬跋于慈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