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A 《杂阿含经》第四十卷的内容,主要以叙述诸天之事为主。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2

漫说《杂阿含》(四十)

  (卷四十)

  《杂阿含经》第四十卷的内容,主要以叙述诸天之事为主。

  1104经与1105经叙述如具备七种德行,便可以生往帝释天。哪七种德行呢?“若能受持七种受者,以是因缘得生天帝释处。谓天帝释本为人时,供养父母;及家诸尊长;和颜软语;不恶口;不两舌;常真实言;于悭吝世间,虽在居家而不悭惜,行解脱施,勤施,常乐行施,施会供养,等施一切。”供养父母及尊敬师长,这是人之常伦;不恶口、不挑拔是非,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而勤于布施,则是培植福德的重要途径之一。具备此七种德行,在世人看来,也算是具有极高素养的“亚圣”级别了;而具备此七德行,也正是具备上生帝释天的基本条件。所以佛在偈中说:“供养于父母,及家之尊长,柔和恭逊辞,离粗言两舌,调伏悭吝心,常修真实语。彼三十三天,见行七法者,咸各作是言,当来生此天。”

  这里有必要简述一下帝释天。帝释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十三天,即忉利天。此天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地处须弥山顶。天帝释就居于中央的大城,四方各有八个小城供其眷属天众居住,合计共有三十三天。在城外的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天众经常集会于此开会议事或听闻佛法。天帝释既是一位虔诚佛弟子,也是一位在弘法利生方面颇有建树的大善知识,他经常于善法堂内大开讲筵,为天众们宣讲佛法。

  忉利天众的寿命一般达到千岁——这个千岁与我们人间的时间概念不一样,据说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的一百年,故我们常讲“天上一昼夜,人间一百年”。身高有多少呢?据说有一由旬(最少有1500米高度),生下来的婴儿就像人间六岁孩童。佛经中记载佛母摩耶夫人命终之后便生于此天,佛陀还专门上升到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

  关于帝释天本人,又名释提桓因,原是摩揭陀国的婆罗门,生性乐善好施,随喜乐助。由于生时种下极大福德,命终后成为忉利天主。帝释天一向甚为护持佛教,是有名的大护法;他不只喜欢向佛陀请示佛法,而且也至诚供养世尊与僧众。六道众生中如果有虔诚学佛者,也能得到天帝释的随喜赞叹。据佛典所载,曾有一只野干(类似于狐狸)坠入井中,临死前向佛陀诚恳地说偈忏悔。当帝释天听到之后,感动至极,立刻从忉利天下降,供养这只野干。关于天帝释的一些事迹,在《长阿含经》中有着详细的记述,而在本卷后面诸经中,也会有较为具体的记载。(10.1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B 1106经:本经叙述天帝释种种异名的因由。天帝释有种种异名,佛陀在本经中,谈到天帝释有名称竟达八种之多。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G 1099经叙述众多比丘为佛作衣时,魔王波旬又来扰乱。
 漫说《杂阿含》(卷九)~J 第246经(七年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A 第537~545经:此九经皆叙述四念处,..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A 1267经~1269经:此三经是佛陀应..
 漫说《中阿含》(卷十)~A 一、何义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J 1141经:本经即佛陀劝迦叶穿“坏色轻..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F 1069经叙述一位名叫毗舍佉的尊者为大..
 漫说《杂阿含》(卷一)~B 正思惟经:叙述正确的观察五阴的无常、苦、空..
 漫说《杂阿含》(卷四)~A 第88经(郁多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L 1175经(紧兽喻经):本经以紧兽为喻..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C 1107经与1108经叙述天帝释不仅无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第三节 南北朝禅学[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八德是做人的基础 The Eight Virtue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学佛是一种有幸[栏目:幸福禅]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二、菩萨戒的重点及其人间性[栏目:菩萨戒指要]
 佛学基础知识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栏目:广超法师]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作者简介 摘要 目录 推荐[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四二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孟子十篇读》叙[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一只破水桶的启示[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三章 “业”与轮回[栏目:陈兵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