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十忠告论》讲记(七)
达真堪布
{返回 三十忠告论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1

《三十忠告论》讲记(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龙钦巴大士的《三十忠告论》。这里讲得很清楚,做利益众生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如理如法,否则,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这不是一般的罪过,而是非常严重的罪过。所以不要轻易、盲目地去做这些事情。首先要观察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与机缘,不能勉强地做。

广闻观察诸法之类别,了知他过虽思即智慧,
依彼自己造恶之因故,观修净现即是吾忠告。

“广闻观察诸法之类别”。广闻,知道的多,明白的多,觉得自己已经精通了诸法的实意,也有能力区分佛法的异处与不同。比如小乘与大乘,显宗与密宗等。每个教派都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共同的地方,有很多类别。觉得自己都已经明白了。“了知他过虽思即智慧”,觉得自己已经精通了佛法,然后去观察、发现他人一些错误和不足的地方,然后批评、议论别人,还觉得自己很有智慧。

我也经常给大家讲:不能轻易地评说别人,这样容易造业。不要认为自己明白了一些道理,就什么都懂了似的。其实,精通佛法非常困难,精通词句与精通意义是不同的。

以前,那诺巴依止帝洛巴上师的时候,已经是一位精通三藏十二部的大班智达了。“班”是五,“智达”是精通,“班智达”就是精通五明的意思。那时的印度,是佛法最兴盛的时候,那诺巴成为了班智达,可以说是一个大德高僧或者说是一个学者。但是后来智慧空行母对他说:“你精通的是词句,不是真正的意义。”真要精通佛法的话,光靠听闻是不行的。

我们讲胜义菩提心的时候也说过:要生起胜义菩提心,必须要通过修行。不通过修行,只通过闻思,很难精通、证悟真理。你们现在明白的这些,实际上什么也不是,只是小小的一部分,都是字面上的理解。不要这样。

有的人经常犯这种毛病,特别愿意不懂装懂,愿意评说别人,以盲引盲。通过几张光盘,几本书,这样简单的资料,能明白什么,精通什么呀?看看那些大德高僧、历代祖师的传记,他们是怎样求法,怎样修行的?所以不要轻易地判断别人,评说别人,去当别人的引导者,这样很容易伤害众生。这不是一般的伤害,这种伤害远远超过了杀害他的生命。

你把他杀掉了,看起来这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但你只是断送了他的生命。你去胡乱引导他,等于断送了他的慧命。生命本来就是无常的、短暂的,而慧命就不一样了。你这样做,就属于断送、毁坏了他的慧命。所以不要轻易地判断别人,评说别人,引导别人。这样容易造业。

自己的学问、智慧都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认为自己都明白了。明白了一些词句和表面上的东西,很容易产生这些想法。真正开悟、证悟,真正明白真理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以前我也讲过:没有开悟、证悟之前,不要去评说、判断别人,我们没有这个资格。因为你无法能够确认他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以前给大家讲过,修行人有四种情况:一种是外熟内也熟,这种人容易判断。还有一种是外不熟内也不熟,这种人也容易判断。还有两种情况:外熟内不熟,内熟外不熟。在表面上很有修为,很有成就,但是在内心深处就不一样了,这叫外熟内不熟。还有一种是内熟外不熟,心里是清净的,在表面上、行为上却有很多不清净的。这两种人不容易判断。所以,不要轻易去分辨他人的对错,这样容易造业。

没有开悟、证悟之前,就管好自己,修好自己。在这里也是,“观修净现”,一切观为清净、圆满,这样对自己的修行有好处。其实这些不净都是自己的心,都是自己的问题。我们有一句法语:“如果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如果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这里也是这个意思,都是自己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错误。前几天给大家讲的,顺境和逆境,好事和坏事,都是成就的助缘,都是修行中必须要经过的。

顺境和逆境,就像人的两只脚,你要靠这两只脚才能到达目的地,靠一只脚很难。所以不必追求这些。我们现在总想追求顺境,总想逃避逆境。顺利了,就高兴;不顺利了,就不高兴。这叫动心。其实在修行的道路上,在修行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都一样。佛讲平等,什么叫平等?这就是平等。好事、坏事平等;顺境、逆境平等。

正如佛子陀美在《快乐之歌》里讲的一样,都是好的,都是快乐的。有钱也好,没有钱也好;有病也好,没病也好;死也好,活也好,怎么都好。有钱也好,可以去做更多利益众生的事情;没钱也好,没有那么多挂念与贪念;有病也好,是消业、还债;没病也好,更能修行精进;活着也好,能学法修行,能弘法利生,死了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些清净的刹土,去面见、亲近无量光佛等诸佛。

怎么都是好的,这叫平等,在哪个境界中都一样。顺境、逆境,好事、坏事,都要转为道用。若是你分别了,执着了,都会伤害你。如果不分别,不执着,能够平等地对待、接纳的话,什么都不会伤害你,不会给你带来烦恼,不会让你痛苦。烦恼、痛苦是怎么来的?你分别了,执着了,就有烦恼、痛苦了。

大家都讲平等,但是平等的真正意义,我们还没有弄明白。我们还在追求顺境,还特别希望自己能够顺利。有的人还打电话过来:“上师加持我,我要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地到达寺院。”还是求这些世间的福报,还是在执着、分别。真正有修行的人,他是不会求这些的。有所求就不是修行人。真正有修行的人,死了就死了,不顺利也很正常。路上塌方了,很正常啊!对一个真正修行人来说,为了修行,在求法的过程中死去,是求之不得的!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次生命,但都不是为了求法而失去的,也不是为了上师三宝而失去的,而是为了自己暂时的一些利益。

学佛、修行就是一个心态。你到雪域,到山上,到寺院,应该是心里无所畏惧。你有所畏惧,还是没有对上师三宝生起信心。若是生起了信心,为了佛法,为了解脱,你哪怕迈出家门一步,都有善神护法的护持。你一有这个念头,有这个决心的时候,这些善神护法就开始忙了。从你开始迈步,他们就跟着你来了。你还要害怕、还要担心吗?还是没有深信。

上师三宝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如果你没有深信,没有生起定解,心里就有恐惧,就有忧虑。坐飞机来的害怕飞机出事,坐火车、坐汽车的也害怕:“那是山区,路况特别复杂啊!”就是自己增加烦恼,想来想去,还是提前给上师挂个电话吧,这样就更放心一些了。然后就开始给上师挂电话了,上师答应了:“行,给你加持,不会有事的。”这就放心了。

还有的人觉得:“是跟上师说了,但上师会不会忘了?”还是担心。你看,还是信心不足,这种求法的心不迫切。如果有一颗迫切的求法的心,谁也障碍不了你。前几天给大家讲过,任何时候都要靠一个坚定的信念!如果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什么时候都能成功。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所以要从自身下手,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不要总是去说别人。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别人给你创造修行的对境、修行的助缘,你应该感激,不应该嗔恨,《佛子行三十七诵》里也是这样说的。若是没有这些生活上的坎坷,没有工作上的这些挫折,怎么能生起出离心呢?如果没有这些仇人、恶人,没有他们的侮辱或伤害,怎么修忍辱啊?不是没有对境了吗?没有对境怎么修行啊?作为修行人,“观修净现”,一切要观为清净、圆满,一切要转为道用。

佛法里讲,尤其是密宗里讲,所有的色相都是佛身,所有的音声都是咒语、真言,所有的起心动念、思想意识都是智慧,就是这个意思。若是你都能转为道用,观为清净就行了,这就是密宗里讲的“净观”的那种境界,都是好的,没有坏的。我们显宗里也讲:“处处都是好处,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其中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我们闻思已经好几年了,现在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些人于是就不看自己,光看别人。其实,我早就给大家讲过,佛法就像镜子,但是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别人;佛法就像秤,只能称自己,不能称别人。你去观察别人,说别人的一些过失,这样容易造业,还不如好好“观修净现”,一切观为清净、圆满,把一切当成好事。

恶说皆空诽谤诸因果,虽思无作乃为究竟法,
若舍二资断绝修行缘,当修双运即是吾忠告。

佛讲空性,但是我们对空性的理解大部分都错了。现在有好多这样的人,认为都是空的,虚假的,认为没有善,也没有恶,也不用取舍善恶。“诽谤诸因果”,莲花生大士讲过:“虽然我的‘见’可以像天空那么广阔,但我的‘行’和我对因果的尊敬却必须像面粉粒那么细密。”所以你的见解越高,越要仔细取舍因果。

我们经常讲:诸法皆空,四大皆空。诸法都是空的,但是缘起的作用是不空的。这种“空”与“不空”是一个意思。在心经里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句讲的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也都是一样。“空”和“有”也是一体的,佛讲的“空性”,不是讲没有,它和“有”是一体的;佛讲的“有”和“空”也是一体的,所以因果是肯定有的。

因果是在缘起上、在相上,空是在体上。相上有,体上没有,“有”和“没有”是一体的。现在好多人修禅宗都修偏了,说什么:“没有因果,不要取舍因果。”然后随便吃肉,随便喝酒,轻视戒律。

佛讲戒定慧,戒是基础,有些人不受戒律,这是错误的。禅宗的见解非常高,和我们的大圆满一样。但是我们现在为什么不直接给大家讲大圆满呢?容易误导。《大圆满愿文》里讲“无取舍”,就是没有取舍;“无修无证”,就是没有什么可修的,也没有什么可证的。如果直接这样讲,容易理解偏,所以不敢讲。

为什么让大家修加行呢?加行是通向大圆满的唯一之路,是最安全的。一步一步的来,先把基础打好,没有坚固的基础是不行的,容易误导。现在有些人把禅宗领会错了,一说“无修无证”,他就不修了;一说“无取无舍”,他就不取舍了。

戒定慧是有次第的,有时候我们讲“慧”的时候没有讲戒,但智慧是在戒律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些人一说修密法,就又不持戒了,都随便了。修密宗可以达到最高的境界,但是没有戒律是不可能达到的。密宗的戒律里包括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密乘戒仅仅是根本戒就有十四条,还有无数的支分戒。这些戒律也是有次第的,别解脱戒是第一个,它是菩萨戒的基础。你要受菩萨戒,要先受别解脱戒。

密宗的每一个修法、仪轨里都有皈依和发心。发菩提心和受菩萨戒是同一个意思,若是不受菩萨戒,就发不出来菩提心,发菩提心和受菩萨戒是同时进行的,而菩萨戒是密乘戒的基础。你要受密乘戒,就要先受菩萨戒。

现在的众生太愚痴了!有的人不停地犯戒、造业,还被当成善知识去依止。众生的福报太浅薄了!不是谁都可以当上师、善知识的,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戒律清净。若是没有清净的戒律,就不是善知识,就不能和这种人接触,不然要和他一起下地狱的,逃不了啊!

如果你和他结善缘了,就可以和他一起往生、解脱或者成佛;如果结恶缘了,就不用跟他一起下地狱了?哪有这样的道理?一说修密宗了,就开始不受戒了,杀生吃肉,喝酒吸烟,吃喝嫖赌,样样都做。这样的人能解脱吗?哪有这样修密法的?

现在的藏传佛教,尤其是密法能够弘扬到汉地,是好事,是极大的好事,但是有些人对密法有偏见。这也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没办法。其实金刚乘、密乘完全是清净的,完全是正法。但是,因为一些人的行为和观念,给密法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弘扬密法,尤其是弘扬大圆满,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我不怕这些变成弘法的障碍,但是我可怜这样的众生,这是在造业啊!他们说的不单单是某个人,说的是法,是整个藏传佛教和密法。藏传佛教,密法哪有这些问题?就是个人的问题。有些人不区分这些,然后谤法、舍法,还说他们是佛教界的人,他们自己也认为是在修行、学佛。

你已经舍弃三宝了,还能有佛法吗?你皈依的是佛、法、僧。你皈依佛的时候,对境是所有的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你皈依法的时候,对境是所有的法,是十方三世一切法门;你皈依僧的时候,对境是所有的僧众。你没有分宗派,也没有分地区。

所以我经常跟大家讲:要依法,但是不能依人。法是法,人是人,这是两回事。你要看这个法如何,不能看这个人如何。人有问题是人有的问题,你不能因为人有问题,就舍弃佛法,舍弃今生解脱成就、即身成佛的机会!

藏传佛教的好多经论还没有翻译成汉语,但是也翻译了一部分。你一定要考察,这个法是不是正法。如果你根本不了解藏传佛教,不了解密法,怎么能轻易评论密法,轻易评论藏传佛教呢?我觉得这种人太可怜了,造业啊!这个业不是一般的业,将来要感受无边无际的痛苦啊!在没有意义的情况下,造这么大的业,业力现前的时候怎么办呢?

现在,藏传佛教弘遍了世界,密法,尤其是大圆满法也要传遍世界,是时候了,谁也阻挡不了。但是我怕这些人造业,将来要感受果报,感受痛苦啊!你可以不接触,也可以不学,但是不能诽谤,不能轻易说这些,造口业。

莲花生大士被称为第二佛。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呢?佛祖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三次转*轮,但是没有大量、公开地传密法,因为当时的众生都不是密法的根器。后来到莲花生大士的时候,机缘成熟了,他转了第四次*轮,公开地弘扬了密法。所以把莲花生大士称为“第二佛”,他是转密乘这个*轮的祖师。

莲花生大士讲,见解越高,对因果的取舍要越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不用再靠其它理由来说明。这是任何时候也不会改变的法则,是诸法的事实真相,是宇宙人生的一种规律。

“若舍二资断绝修行缘”,二资是两种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我们要修两种资粮,但如果断绝了这样的一种知见,就等于断绝了自己积累二资粮的机缘。诸法是空的,但是也要积累资粮。这两种资粮是两种佛身的因。

佛有两个:一个是法身佛,一个是色身佛。因也是有两个: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智慧资粮做为因,福德资粮做为缘,会产生法身佛;福德资粮做为因,智慧资粮做为缘,会产生色身佛。要成就两个佛身,就要积累两种资粮。色身也可以分两个:报身和化身。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这就是三身佛。

这里讲,以单空为究竟法,无做义、无取舍的这种观点,都是偏见,都是邪见。“当明双运即是吾忠告”,双运就是二谛双运。二谛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双运是不分的意思。世俗谛、胜义谛二者是一体的,不能分开。对于二谛,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解释。在这里,性空属于是胜义谛,相上的这些与缘起妙有属于是世俗谛。这二谛要双运双修。

为三灌义修降明点等,虽思他身即道之助进,
有漏道欺众多大修者,当修解道即是吾忠告。

“为三灌义修降明点等”,灌顶有四种,其中第三个是智慧灌顶,这个时候讲智慧空行母。真正的智慧空行母是我们本具的觉性。如果要依止智慧空行母,就要依止本具的觉性;如果要双修的话,就要跟它双修。但是很多人都乱理解,认为修密法、修金刚乘就不用受戒了,可以搞什么“双修”。以前藏地出现过,现在内地也有这样的问题。

“虽思他身即道之助进”,认为依靠他身是修道的助缘。“有漏道欺众多大修者”,有漏指的是烦恼,在这里主要指的是贪心。佛法是对治贪心的,哪有以贪心修行的呢?没有正确地领会佛理,而以这种有漏的方法,欺骗了众多的大修行者。我们这些人算是有正见的,我相信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还有其它好多同修道友,都要注意。你不学佛可以,不修行也可以,但是你不要通过佛法造业,不要成为佛教的油子,三宝的油子,不要给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贪嗔痴慢疑都是要通通断掉、通通放下的,哪有依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来修行的呢?杀盗淫妄酒通通都是恶业啊!人要有正知正见,别再造业了,这个业不是一般的业,这个罪过不是一般的罪过啊!

“当修解道即是吾忠告”,修佛法,修正法,让你解脱烦恼、解脱痛苦的法,不要造业,不要再染污自己。你的相续已经污染得够严重的了,不要再继续造这些业吧。

真正的双修是二谛双修。佛有双身,这是一个代表,佛母代表性空,佛父代表缘起。密宗里也讲方便和智慧双修,佛父代表方便,佛母代表智慧,方便和智慧是不能分离的,是要双修、双运的。但是人就是着相,看见在相上是这样,就都迷惑了。

金刚杵和金刚铃也是一种代表,铃代表智慧,杵代表方便。为什么修法的时候铃和杵不能分开呢?因为智慧和方便不能分开。以后你们也要注意。有的人不懂,有时候只有铃没有杵,或者只有杵没有铃。这就是把方便和智慧分开了。

其实方便和智慧双运,也就是显宗里讲的福慧双修。显宗讲的福,就是密宗里讲的方便。真正的福是方便,善巧方便,那种契机契理,能够非常圆融地利益众生,那种方便才是真正的福。很多人又理解错了,一说福慧双修,心里第一个想到的是钱财。“不是说福慧双修嘛!成佛了肯定有好多的金钱财宝。哎呀,这个好。”目标定下来了,然后就开始修,就是为了发财。有些人就是为了这样的目标来学来修的。

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财福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为什么呢?财福是属于世间的,是有漏的,是无常的。显宗里讲的福是密宗里讲的方便,那什么叫方便呢?就是利益众生的契机契理的方法。

密宗里就是这样,代表性特别强。比如说男众代表方便,女众代表智慧。男众和女众在一起共修,方便智慧都具备了,都圆满了,这样才能成佛。就是一种代表,提醒让大家生起这个念。

我们以后可以再进一步地学习、研究密宗,它非常纯正、清净。完全是正,不是邪;完全是净,不是染。佛讲戒定慧,佛法本身就是戒定慧,佛法不离戒定慧。密法也是,戒是净而不染,定是正而不邪,慧是觉而不迷。戒定慧是佛法的核心,也可以说是佛法的精髓与精华。所有的佛法,包括密法,都不离戒定慧。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 三十忠告论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十忠告论》讲记(八)
下一篇:《三十忠告论》讲记(六)
 《三十忠告论》讲记(五)
 《三十忠告论》讲记(四)
 《三十忠告论》讲记(六)
 《三十忠告论》讲记(十)
 《三十忠告论》讲记(七)
 《三十忠告论》讲记(十二)
 《三十忠告论》讲记(一)
 《三十忠告论》讲记(二)
 《三十忠告论》讲记(八)
 《三十忠告论》讲记(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听说有一个法,听了这个法以后,再学各方面的学问,就会突飞猛进。有没有这样一个法?[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观次第与圆融[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Summer 7-Day Sesshin Lecture: 1PM[栏目:Shunryu Suzuki]
 世界佛教论坛主旨思想辨析[栏目:湛如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一○七八)[栏目:杂阿含经]
 好好活着是一种态度[栏目:活在当下·静心修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