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四) 学佛的目的任务
 
{返回 佛学入门简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78

(三十四) 学佛的目的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甚至或会留下许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遗憾和不幸!

学佛,自然也需要认清目的。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转迷成悟」各「离苦得乐」。

迷和悟,是相对的名词。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圣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愚昧,不明宇宙缘起无常的事相,所以执我执法,起惑造业,流浪生死,长沦苦海。佛号觉者,有大智慧,对于人生宇宙缘起的事相,有透彻的理解,知道是缘生性空,缘起无我,不再执着,造恶业,自寻烦恼,以招苦果。这便是迷悟的界线,也就是圣凡的分野。

因此,学佛的目的,不外乎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但迷是迷个什么?悟又悟个什么?迷是迷昧真理实事,成了贪嗔痴的烦恼,不知修习戒定慧的道法;悟是悟理见性,明辨事相,从修戒习定,由定发慧,打破无明的罗网,截断生死的根源,证登涅槃的彼岸,生起离苦得乐的胜用。

为了世人沉迷,所以我们提倡学佛,而能获致这种修养。要使身心恬澹宁静,少欲知足,必须要了解诸法性空,缘起无我的道理。对于世间一切的事物, 看得透彻,不争不报,即于现世,便可减少许多自寻烦恼的苦痛了。若再能依戒定慧的三学去修习,断除贪嗔痴的三毒习气,那么,就可获得出世解脱的涅槃之乐。

但是,学佛的目的,不只是为自己离苦得乐;还要普为一切众生解除苦难,得到快乐。在现世少欲知足,减少烦恼的痛苦;或修习戒定慧的道法,得证涅槃。这都是在消极方面,为了自己要离苦得乐,所达到的目的。我们在达到这种目的之后,更须进一步的拿出积极的精神,来为社会服务,来教导社会,来化度社会,来为社会广大的人群谋福利,使广大的人群都走上离苦得乐的境地。学佛的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不特学佛的目的达到,亦是学佛的任务完成。

 

习题:

(一) 学佛之目的是休么?
(二) 迷的情况怎样?
(三) 悟的情况怎样?
(四) 迷个什么?悟个什么?
(五) 学佛为何可以解脱痛苦?
(六) 学佛的任务是什么?


{返回 佛学入门简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五) 四无量心
下一篇: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三) 佛教青年的精神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一) 乐的追求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十八) 十善业道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五) 四无量心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二十三) 四圣谛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三) 太子出家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九) 十八界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二十六) 三十七道品 (下)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一) 释迦太子诞生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四) 学佛的目的任务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六) 四摄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可满愿[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那先比丘经 第四十二问 汝辈为何出家作沙门?[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台密与东密之比较[栏目:唐密文集]
 心态就是一把双刃剑,不要让正面生锈[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真正的平等[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打折扣[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法苑谈丛 第六章 漫谈佛画(四)绘曼荼罗的轨则[栏目:法苑谈丛]
 辨中边论颂讲记(七)[栏目:辨中边论颂讲记]
 无言大智(常静)[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念佛只在心中念,不出声可以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