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韩驹~赠赵伯鱼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22

★韩驹(?—1135)

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进士出身。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评其诗“恍然重见储光羲”。诗受黄庭坚影响,入江西诗派。论诗主禅悟。有《陵阳集》。

赠赵伯鱼(节录)

学诗当如初参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赏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引禅入诗的理趣诗。

在本诗中,他教示后学赵伯鱼,学诗要像最初参禅一样,求访老宿,精究禅道,从而积累经验,增长见识,静养慧心。一旦时机成熟,悟入大道,那就像禅师打开了天眼一般,处处是禅,在在有佛,而学人则无处不是锦绣华章了。

韩驹是江西诗派中的骁将,以参禅之法学诗,是江西诗派的主张。江西派诗人吴可也写有学诗诗三首,表达他“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的观点。其一为“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其二为“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其三为“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其一谈创作个性,力倡独创;其二谈积累与灵感即诗歌的创作过程;其三谈诗歌的艺术美、意境美,当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般意境浑融。

宋人龚相也写有与吴可相唱和的三首《学诗诗》,其一为:“学诗浑似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其二为:“学诗浑似学参禅,语可安排意莫传。会意即起声律界,不须炼石补青天。”其三为:“学诗浑似学参禅,几许搜肠觅句联。欲识少陵奇绝处,初无言句与人传。”强调自得、会意与神会,进一步引申了诗歌创作的精妙与意境。

后人于此常有所心得,作诗不少。如明人都穆的《学诗三首》云:“学诗浑似学参禅,不悟真乘枉百年。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学诗浑似学参禅,笔下随人世岂传。好句眼前吟不尽,痴人犹自管窥天。”“学诗浑似学参禅,语要惊人不在联。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

游潜则作《和学诗诗三首》:“学诗浑似学参禅,诗意如禅学悟年。尽把机锋观隐语,不闻正法亦徒然。”“学诗浑似学参禅,妙处难于口舌传。消尽人间炉火气,鸢鱼泼泼眼中天。”“学诗浑似学参禅,流水行云次第联。象外精神言外意,曹溪诸派一脉传。”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宗杲~寄无垢居士
下一篇:祖可~绝句
 神禄~示徒颂
 德清~从军诗
 怀琏~上仁宗皇帝乞还山
 景岑~示僧偈
 先觉~题大慈坞祖塔院
 葛天民~尝北梨
 魏晋南北朝 支遁~咏怀诗
 志勤~见花悟道偈
 郑谷~慈恩寺偶题
 慧寂~滔滔不持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日本律宗名刹——唐招提寺[栏目:律宗文集]
 藏传净土法 第八十二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于“见修成正比”与“见比天高,行比海低”,应如何理解才互不相违?[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请入弥陀愿海(黄念祖)[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妙法寺楹联[栏目:佛教楹联集]
 回头是岸即如意[栏目:传喜法师]
 愿善知识长久住世[栏目:传喜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四○三)[栏目: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六五)[栏目:杂阿含经]
 平等的真实含义[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