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嗔堕恶趣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02
  嗔堕恶趣

  昔有沙门,往聚落分卫(乞食),途经草丛边时,忽听得一声和尚慈悲。于是,沙门立即止步,左右寻视,未见有人,甚为惊异。
  正当是时,有一大蛇,从草丛中,举首语言:‘请勿恐怖,恳求和尚慈悲,为我说法,仰仗法力,令我脱此罪身。’蛇又言:‘和尚素闻阿耆达王否?’答曰:‘闻。’蛇言:‘往日之阿耆达王,即今我身是也。’沙门闻此言后,颇觉怪诞,乃对蛇曰:‘阿耆达王在生时,造佛塔寺,布施供养,累积种种功德,理应上生天趣,以何因缘乃尔?’蛇言:‘我当临命终时,侍者不慎,将逐蝇之扇,堕我面上,我当时一念嗔恚,故受此蛇身。’
  沙门闻言,知其如是,随即为之说法,并加忏悔。蛇一心乐闻法后,绝食七日,遂即命终生天。却后数日持花散佛,众僧怪之。闻空中曰:‘我乃过去阿耆达王,因蒙和尚说法忏悔,仗佛慈力,得生天上,是故今来奉花散佛,以报佛恩耳。’
  按:嗔属三毒之一,因其能烧行者之功德法财,故又名之曰:‘嗔火。’所谓‘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佛在《遗教经》上说:‘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猛火能烧世间诸珍宝,嗔心猛火能烧七圣财’。
  修学佛法者,积年累月,茹辛受苦,广种功德,好不容易积蓄一点法财,如万一不慎,嗔念兴起,则前功尽弃,枉费心机。假使偶遇人事之逆意,当以忍辱治之,嗔恚自会不起。《法华经》上说:‘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所以证道歌上说:‘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尤其人至临终时,四大分散,众苦煎迫,是时心念特强,最好他人为其念佛,引发其善念,命终得生善处。但千万搬动不得,以免其兴起嗔念,而堕恶趣。至于洗浴更衣等事,皆俟其周身暖气消尽后,再为办理。如尸僵硬,可用温热毛巾,裹于骨节处,则瞬息软化。眼看现在病重者,往往被其家人送住医院,势将命终时,而医生犹在为其检疗。不幸一息呜呼,院方立即送至太平间。如此欲期亡者上生善处,洵为碍难如愿。
  务希学佛者,如遇有临命终人,切忌遵循俗情,当如法而行事,功德无量。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常思己过
下一篇:去贫妙法
 神游南海
 藏六如龟
 卖斋立毙
 发心贵胜
 息意为道
 方便教化
 七步迎王
 一念得失
 愿行成事
 道学者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讲记(上)[栏目:金刚萨埵法门]
 信心不坚的人,难以识得菩萨[栏目:慧光法师]
 修学佛法的省思要点[栏目:明法尊者]
 谁付流年[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唯识研究 第十三章 名言的熏习[栏目:周叔迦居士]
 包括身体的还有外面所有的东西都会变成不见,我应该专注哪一边?[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No Ajahn Chah《115》[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谁说比丘尼看不到「裸体」[栏目:昭慧法师]
 婆私咤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星云大师谈环保[栏目:星云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