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四四、重建大陆佛教的刍议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0

四四、重建大陆佛教的刍议

  绪论
  中国佛教虽传自印度,然因风俗气候之关系,教义虽一秉佛说,而教制多有改变。今印度佛教虽已衰微,而锡兰、缅甸、暹罗三处之佛教,尚可借镜。故中国佛教自唐马祖创丛林始,千余年来全国僧伽之生活,皆以寺院田产为依赖。今既被□□摧残殆尽,即光复大陆,亦未必如愿收复,此可以台湾佛教现状而证明者也。故今欲计画重建大陆之佛教,恐必须有改换僧伽生活之制度,今试论于左:
  甲、佛教应当民间化
  中国佛教自有寺院田产以来,僧伽以安心办道,固多足取;但与民间脱节,佛教不能普及于全国每一乡村角落,使人民得知佛教之教理者,恐亦系原因之一。今趁此重建大陆佛教之机会,提倡僧伽民间化,使全国省市县区以及乡镇村里,都有僧伽所至,设立佛教所,宣扬佛教教义,而利益民众;非但正合佛陀出世度生之本怀,而辅助国家化民为善,与法律军警文化教育并驾齐驱。正所谓“人以食施我,我以法施人”,又所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是也。故建设民间化的佛教,此其一。
  乙、佛教应当大众化
  佛教文献在中国合集各种藏经,以及近代之著作,总数在万册以上,除专门研究佛学者外,对于一般民间之宣化,最好以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为统一的课本;即人乘之菩萨乘,最当此时之机,亦即佛陀说法次第之本意。人人果能以五戒十善之基而自利,进而修四摄六度而利他;将各乡村原有之佛教小庙,组织佛教信徒护法会,请僧伽数人在此弘化,而僧伽衣食住用之生活费,建筑在信徒护法会身上,则僧伽可专心一志自修及弘法,而在信徒亦可藉此供养三宝而种福田。其办法如现今台中佛教莲社及凤山佛教莲社,使全国即娑婆而转成净土,人民向善,而国家自然太平,僧伽职志,亦在于此。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故建设大众化的佛教,此其二。
  丙、佛教应当教会化
  中国佛教制度,无论是法派或剃度派,小庙固属变相之家庭,即选贤之丛林,亦只顾本身一寺而已矣。往者,外国人讥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其实欲名符其实而称为一盘散沙者,唯有中国佛教寺院适当其称,所谓各顾各也。今后寺院既无田产,而法派剃派亦无人诤。最好将全国所有佛教之“寺院庵堂”统属于佛教会下(除社会之神庙),指定大寺院为佛教会会址,其余的或为佛教教育机关、文化机关、慈善机关。各佛教机关均以僧伽为领导,而以在家信徒为职员,僧伽合作,办理佛事。果依此法,不但革除私我,而佛教办事亦有人才,凡银钱账目一切事务,皆归信徒管理,而僧伽居领导及监督地位,既无慢法之愆,且有敬僧之福,佛法大兴,在此一举,故建设教会化的佛教,此其三。
  丁、佛教应当教育化
  佛教固然是一种理智的宗教,其实是一种真善美的教育,不过这一种教育,不像一般普通教育但着重于知识,并且注重于道德。有人光把释迦牟尼佛当做宗教家,其实他也是一位教育家。我们看他五十年的工作,他没有一天不是教人,到临死那一点钟,还是那样滔滔不绝的讲着。一般人把佛教当做宗教,他们以为佛教是着重于修养和道德,其实教育家就可以不必修养和道德吗?试看孔孟的教育就可以知道,由此也可以知道近代教育失败的原因,在甚么地方。佛教固然重在力行,我以为今后和一般在家人说法,我们不必把他们当做宗教式的学佛,我们可以调换一个方式,把他们当做教育式的学法。除了普通宣传劝化一般人受三皈五戒,修十善四摄六度外,对于一般求学的人,专门授论理学的因明,和心理学的唯识,以及哲学上的三论,印度、日本、西藏、中国及各国佛教的历史和地理,不妨仿学校式的招生报名收学费,再加上英文和国文。我以为有一部分人会来求学,这一种学校式的佛教风气一开,不但把一般人的脑筋转移——将宗教观念转成教育观念,即僧伽的资格亦可提高,同时生活亦不难解决。听说日本收费听讲,已有这种先例,我以为是很对的;使一班人知道学法不易,同时也可以由学法而进入行果,亦弘法之一种方便。故建设教育化的佛教,此其四。
  戊、佛教应当工作化
  今后中国佛教的僧伽,既然没有了田产的依赖,所以每个僧伽必定都要有工作,不但没有从前那样的云水堂,即禅堂、念佛堂,恐亦不容许我们同从前那样安心行道,故每人必有工作。僧伽数量减少,资质提高,其工作的标准,指定五处:(1)会务,各级佛教会办事,(2)弘化,各处佛教所宣传,(3)教育,各处佛教学校当教职员,(4)文化,各处佛教文化机关办刊物编译等事,(5)慈善,各佛教慈善机关,如赈灾及医院中办事。故僧伽工作,只可在佛教内部指导,及佛教信徒相辅。今后佛教事业既多,僧伽人才缺乏,用不着僧伽去织布,种田,以及去社会上做新闻记者及当教员;纵大学中聘请僧伽讲印度哲学等等,亦须保存僧相和僧戒,否则只可称佛教中一位正信居士可也,以免中国佛教踏日本佛教之故辙。故建设工作化的佛教,此其五。
  己、佛教应当系统化
  中国佛教的寺院过于散漫,而日本佛教的寺院过于隔别,两者皆未得其中。今后重建大陆佛教,即依据五项事业为标准:(1)办会务事,(2)办弘化事,(3)办教育事,(4)办文化事,(5)办慈善事。其系统上不一致,如佛教会由县、市、省、统属于中国佛教会之下,其余四种亦然:一则有系统可以节制,二则免分宗互相排摈。其五种亦相仿五院,名虽不同,而意义重大。会务,即佛教行政机关,其余四种——弘化、教育、文化、慈善,即佛教工作机关,经费不必置不动产以惹麻烦,只临时向佛教信徒劝募。试看,现今台湾六种佛刊,那一种有不动产做其后盾?而基督教办教育,办医院,更可证明者也。故建设系统化的佛教,此其六。
  庚、佛教应当文艺化
  今后僧伽凡足迹所到之处,小则设立佛教阅书室,大则设立佛教图书馆,任人阅览。最好订立规则,收少数抵押金,可以巡回借出。能够到一处,即设立小规模的普通佛书文艺小丛书等流通处,推行佛化,以广宣传。故建设文艺化的佛教,此其七。
  辛、佛教应当慈善化
  佛教教义,凡略具文字者,皆知佛教文献之伟大,不敢轻视。最令一班人生口实者,莫过于说“佛教徒能说而不能行”。其故有二:一则由耶教徒努力慈善事业,故佛教徒相形见拙,二则佛教徒多重修养,对于社会事业总怕麻烦,致令一般人说佛教徒多属消极者。其实耶教徒办学校医院等事业,并非牧师自己出钱,皆由耶教信徒合力捐助,而牧师不过为主办人而已。此点,我希望今后佛教在家信徒多注意及之。凡遇佛教公共事业,应努力合作,其标准工作,即上面五种——佛会、弘化、教育、文化、慈善事业,集体而作。对国家、社会、人民有利益的事业去做,不但合乎佛教慈悲布施之教义,同时亦可博得社会人士之同情而赞誉也。故建设慈善化的佛教,此其八。
  壬、佛教应当律仪化
  佛教的制度,本来是最注重律仪,即现今之锡兰、缅甸、暹罗之僧伽,犹秉佛制。一传至中国、日本之后,一则因气候之关系,再则因国情之演变,势至今日,愈变愈远;甚至而不敢提倡律仪者,偶或谈之,以为人怀恨而成为众矢之的。佛教至此,已离法灭不远,凡有报佛恩之思想者,莫不痛心流泪!其补救之法,提倡在家学佛,严格僧伽出家。今试作一建议,以作改良佛教者参考。私意:主张今后之出家者——
  (1)年龄 在五十岁以上,已过兵役时期,故出家后再不必荷枪杀人,违犯佛戒。
  (2)学业 既在五十岁以上者,据现时教育发达,大多数人均已受过大学教育,则人才国家已代佛教培植好,不必在佛教中由幼年出家者而栽培小学、中学、而大学。
  (3)职业 既受大学教育者,毕业后,一定在军政学各界服务,其经验丰富,不言可知。
  (4)五欲 在五十岁以上者,则在青年时期,五欲已受过,世间酸甜苦辣,已经饱尝,娶妻生子,不过如是。且五十岁以后出家者,必另有其一番志愿。
  (5)信佛 今后出家者,最好由正信居士而转为此丘,盖在求学及服务时期,对于佛教早有深刻认识。不但已受三皈,持五戒,且在佛教团体中兼做护法工作;对于佛教普通教义,早已多见多闻,通达明理了。
  (6)资格 在佛教中有这样的正信居士来发心出家,护持正法,得佛教中大多数人赞成,我以为这种人来出家,在佛教中只有百利,而无一害;远则弘一法师,近则律航法师,可为一证。其年龄已过兵役,其学识已受大学,其服务已有经验,其五欲已受饱尝,其信佛已奠基础,其资格已得众人赞许。此等人出家,决非从前一般人之动机——或因病致,或因贫乏,或因孤独,或因失意。出家后则必精研三藏,工具已足,看破世情,道心大发,为护正法,努力宣传;在本身,在佛教,在人民,都有莫大利益。例如台中李炳南居士如出家为比丘,则佛教中四众佛子,必至全体举手赞成,故建设律仪化的佛教,此其九。
  癸、佛教应当革命化
  中国佛教的旧制如不改革,则重建大陆佛教实无从下手。如私人滥收徒众,传戒受戒而不学戒。还有上海、南京小庙的应赴僧,上海、宁波的马溜僧,四大名山的小房头,以及四大名山化小缘,剃派争小庙,法派争方丈,尤其是那许多无拘无束的马路僧,他们专门代我们宣传;纵有一万个太虚、印光和虚云这些老和尚们宣传,也不及他们一个在戏院,在马路上的力量来得大。这些佛教中的败类,你若无法革除,休想谈到重建大陆佛教!谈何容易?没有政府彻底来帮助改革中国的佛教,纸上谈兵,有何用处?故建设革命化的佛教,此其十。
  结论
  在往年最欢喜写文章鼓吹佛教革命,在南洋我办的《人间佛教》月刊,可说是专门鼓吹佛教革命的机关报,而见过那刊的人一定会说一句:“是的。”然而到现在,一则环境不同,二则自己总觉得衰老了,三则谈到佛教改革,就要恼人恼己;挂名的闭关,何必自讨烦恼?故近来不但改革佛教的文章不愿意写——写也无用,于是,即一般的文章也不欢喜提笔了。在好的方面说,保养太和,免生烦恼;在坏的方面说,我自己承认已消极退化多多了。
  中国佛教会通知书和聘书在五月就寄来了,说要我写一篇《重建大陆佛教组织计画书》,我接到后,自言自语道:“无用,何必?”故两月来都忘记了。昨日阅 国父第三册演讲集,在香港大学演讲时说:“他为甚么会有革命的思想?”我当时又回忆到 大师所说的:“因为中国佛教没有办法,才要我们出来。”因打了这两枝强心针,才写了这一点废话,还请诸位师友们原谅和指正。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四五、我对台湾佛教的希望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四三、评《整理佛教意见书》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四四、谈礼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九、宗教研究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四、佛教是正信积极而生利的..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一九、嫉妒与爱护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二、我们为甚么要学佛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三、经验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九一、《秀峰山闻法纪》序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八一、参观印度鹿野苑新塔落成典礼记..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六、佛法就是佛法
 慈航大师全集(二)大乘起信论讲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的特色[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拒看马戏团动物表演[栏目:昭慧法师]
 平常心 Normality - 见法 Seeing The Dhamma[栏目:平常心 Normality]
 16.神奇的旃檀树[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相应78-82经 戒具足等经五则[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人间菩萨招生[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趣一切智坦途[栏目:菩提道次第·参考资料]
 堕胎与强暴伤人的果报和悔改[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禅修三步曲(平象)[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CHAPTER 7 The Fourth Noble Truth-Magga: The Path R..[栏目:The Buddha's Ancient Path]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