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三)共同外前行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53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三)共同外前行  

  前行之前行以下是共同前行。由于我们都是初学者,无始以来业及烦恼沉重,如果没有修心四法调伏内心,修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无论因法相乘还是果法密咒,都讲解共同前行,否则只要对现世产生羡慕,无论行持什么善法,由于意乐已变成现世的缘故,都不能变成解脱之因。为了生起出离心,使一切善法成为解脱之因,必须依靠修心四法调伏自己的内心,这一点共同与不共同都是一如的。

  共同前行包括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与业之因果,相信从文字上,我们看过很多这方面的教言,甚至都能背诵下来,但一切理论是否已纳入心相续之中?若内心没有变成修心四法,说明我们共同前行的基础还没有扎实。共同前行基础扎实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断除世间的贪执与懈怠。现前问问自己,对世间的贪执有多强?对世间还有羡慕吗?平常修法过程中还有懈怠、拖延时间等显现吗?若有,说明人身难得和寿命无常还只是口头禅,就如同禅宗惠能大师所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若共同前行没有形成调伏内心的方便,没有令我们无有懈怠地精进行于正道,仅仅懂得共同外前行的道理没有多大意义。这些教言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有了,用不着我们口中念诵。我们现前念诵的目的是为了把一切理论纳入心相续之中,把自己变成修心四法。那么问问自己,每当早上一起床的时候,对修法是一种意乐、一种喜悦,还是一种敷衍了事?早上不起来不行啊,要是让管家、导师或者金刚道友知道自己睡懒觉不修法,自己的脸往哪儿搁呢?因此就不得不起来,身要七支坐法,大概就这么坐坐;语要排九节风,就哼哼几次;意要发菩提心,口中说一句“愿充满虚空之际有情父母脱离痛苦及痛苦之因,当证一切种智大觉果位”,念完以后打坐就开始睡觉了。这样的修法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我们必须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从每天早上修行直到晚上睡觉之前,导师讲解的法有多少纳入了心相续?否则天天一味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中,恐怕你的见解永久不会有很好的增上。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二)前行之前行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四)闻思修不能偏堕一边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七)珍惜密法 精进修行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四)调伏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九)密乘发心的殊胜之处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三)为何修学要先从有相定开始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九)五他圆满之时间圆满、善知识圆满和增上意乐圆满..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五)共同前行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课(八)修法应该细致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一)显密之差异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二)什么教言最殊胜
 圣者言教 第七课(五)为何说一切众生本具佛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随相而离相[栏目:人行道]
 第一次托钵乞食的感觉[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企业家热爱佛教精神,是否会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心理障碍?[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净空法师)[栏目:积德改命]
 让座[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三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二九)[栏目:杂阿含经]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七章 达摩只履西归[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建立慈氏学的人:访韩镜清教授(黄夏年)[栏目:慈氏学·专题栏目]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栏目:超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