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六)十善业之差别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19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六)十善业之差别  

  【十善之差别:即十不善之反体,身三善业:救护他命,作大布施,住于梵行;】

  平常很多弟子,无论是一人还是集体,经常去放生,这就是在救护他命,这样做的意义非常广大,也非常值得赞叹。

  布施,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定夺。此处供养和布施是一个含义,因此即便只是在诸佛菩萨面前供养一朵路边采摘的小野花,也是布施。总之,平常不去偷盗而布施,意义非常广大。但在我们平常布施的过程中要记住,作为修行者,布施从善是我们的宗旨,也是我们该做的事,所以平常从事这些善法的时候,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心态。比如布施乞丐的时候,你认为乞丐很卑微,而你作为布施者,则有一种优越感,倘若用这样的方式布施,恐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布施度。也许能算布施,但算不上度(波罗蜜)。要记住,遇到一个布施的缘,让我们可以从事善法,是应该感恩的,绝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心态认为自己在给予他人恩惠。总的来说,此处的大布施是不偷盗的反面。

  住于梵行,就是不邪淫、持戒的意思。在座的弟子们身处高原,一天学习几个法,恐怕不是很现实,但平常按照汉地的方式学习一些戒律,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作为修行者,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些戒律,尤其对出家人而言,如果只是受了戒,但不知道该如何去护持这些戒条,可能还是不太圆满。以上讲解的是三种身善业。

  【语四善业:言说谛实,化解冤仇,言语悦耳,说法或止语;】

   从此以后不说绮语,平常说的话都与正法息息相关,或平常话不多,可以止语。

  【意三善业:少欲知足,欲他安乐之慈心,于三宝等心生胜解。】

   少欲知足这点真的很重要。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曾经说过,若心不满足,即便自在三界,内心也不会觉得圆满,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知足心。

  欲他安乐之慈心,指平常不仅没有害心,而且时时想到,愿天下所有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对三宝等心生胜解,就是要对三宝生起信心而非邪见。

  以上称之为十善业。这些从文字上而言,当然没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相信只要多看几遍,就能铭记心中,所以希望大家不仅听懂,更能通过实修细致理解以上讲解的十不善业及十善业法。如果我们仅仅口说信任因果,内心却不懂这些道理,恐怕很难做到圆满。只有懂得这些道理,才能做到真正的断恶行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五)立誓的功德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一)显密之差异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赤裸见解前要知道如何修法
 圣者言教 第一课(六)次第根机者不可轻视方便教授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五)清净正行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七)以理证推论存在三世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五)居士如何为自己创造清净的修行地处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一)修法应做到自然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六)修行者应尽可能吃素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二)契合方便是转变无记发心的殊胜方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一)调心为根本
 圣者言教 第七课(四)略说显密之差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略谈“念佛禅”(西妙)[栏目:净土宗文集]
 「转向」就是圆觉佛法中的「以境验心」[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柒 把牛找回来![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心灵成长——空海法师2012年实修开示 第五章 活在当下[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七、修学佛法三要点——见地、修证、行愿[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凡上师的话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清静的因才得清静的果[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以史为鉴,以律为师![栏目:观清法师]
 跟佛菩萨为伴侣[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光明之旅[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