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八)不善业之妄语与离间语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17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八)不善业之妄语与离间语  

  【2、语业

  (1)妄语:隐藏自之真实本意,以欺骗之言辞令他生信而说妄语。】

  语业的第一种恶业是妄语。无论自己是否有功德,在他人面前隐藏自己的本意,为了让他人生信而说欺骗的话语,就是妄语。

  【其类别分三:一般妄语(无义而言之一切妄语)】

  妄语分三种类别,第一种是一般妄语。何谓无义而言之一切妄语?比如平常闲聊的时候,明明知道所言并不真实,言谈之间随意就打下的妄语。比如,你刚从东边过来,但是你却说自己不是从东边过来的,这些都叫做一般妄语。这样的妄语有罪过吗?当然有罪过,这都是长时间爱打妄语的习气显现,无论说什么话,都会掺杂很多妄语。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妄语是一种罪业,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决不能再去做这样的恶行。

  【大妄语(妄言无因无果)】

  大妄语可能在座的弟子都不会说。尤其现前已经进入佛门,知道佛法的功德,应该不会有讲解无因无果的显现。

  【说上人法妄语(非圣谓圣,无神通谓得神通等)。】

  最大的说上人法妄语是什么呢?不是圣者而自称圣者,没有神通却说自己有神通。明明知道自己不具备这些功德,却在他人面前说有这些功德的时候,就是在说最大的妄语。

  平常在修行过程中,这些道理都要铭记心中,并且时时反观自己是否在打妄语。若有打妄语的显现,必须从今天开始予以断除,决不能继续下去。

  【(2)离间语(具三支分即圆满)】

  第二种语恶业是离间语。离间语具备三支分即圆满——第一是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在两个人之间做离间;第二是手段,即开始离间别人;最终两个人被成功离间,互相分开。圆满三支分的,是离间语的重罪。我想,恐怕很多人平常都有这样的显现。

  【欲拆散和睦双方,以种种方便而令分离。】

  比如两个人非常好,而你非常嫉妒他们两个要好,于是开始从中挑拨。对甲说,乙在背后说你坏话;又对乙说,甲在别人面前说你不好,以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分离,就叫做离间。这方面有时候真的需要注意一些,尤其是道友与道友之间,决不能说这些离间语。导师与弟子之间,更不能说这些离间语。

  【其类别分三:强行离间语(权势威逼)】

  以权势威逼两个人必须分开,叫强行离间语。比如对其中一个人说另一个人不好,并且依靠自己的权利,强行让他们分开而不能和睦。

  【侧面离间语(当面挑拨)】

  比如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你当着他们的面说,你们两个怎么在一起了呢?前两天你们两个不是还彼此看不顺眼,都说对方有多不好吗?怎么今天走在一起了呢?这都是侧面离间语。有些信众可能会犯这条,但最重的是接下来这条。

  【暗中离间语(背后挑拨)三种。】

  背后挑拨的显现非常多。往昔无论是藏族人还是汉族人,都有非常爱做这些事的人。比如,喜欢在弟子与弟子之间、弟子与导师之间做一些挑拨,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即便本来不存在这样的事情,也会转身就在另一人面前搬弄是非。要记住,这个罪过是非常非常大的,后面我们会讲解它的果报有多大。尤其现今有些人正在遭受这样的痛苦,原因就是宿世说过这样的离间语,所以我们决不能在背后挑拨是非。

  喜欢挑拨离间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内心当中的嗔恨心和嫉妒心,所以它当然是一种罪过。即便你成功离间了别人,又能得到什么呢?可能有时候觉得,只要能挑拨,自己就有种成就感。但仔细想想,你现前的成就感,最终却是遭受极大痛苦的根源,这种暂时的成就感,无非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对于自己真的没有丝毫利益。恐怕过两天果报现前,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道友面前,都无法与人和睦相处,最终感受痛苦的还是自己。所以必须断绝离间语。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七)身恶业之邪淫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九)不善业之恶口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七)闻思通达方便实修转变内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一)初禅的特点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八)五种智慧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二)契合方便是转变无记发心的殊胜方法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四)以慈心饶益众生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五)共同前行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一课(二十一)对初学者的叮嘱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七)菩提心是获证佛果之无谬正因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八)闻法精进度
 圣者言教 第五课(三)实修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圣严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心的牢狱[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疑情话头会一直带领着你前进[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对药师山居士学佛的期许[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二)[栏目:慈法法师]
 我先回向给众生,再回向给家人可以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五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上)第一节 印度佛教本体论略述[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学佛问答 第一八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觉得业障深重,请问如何消业障?[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