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六)不舍小善不纵小恶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66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六)不舍小善不纵小恶  

  【总之,纵然小善亦应修持,小恶亦应断除,若能调伏自心,成为我执之对治法,则不违佛陀言教。】

  汉地有句俗话:“莫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修行上也一样,即便一个善行在我们看来多么渺小,也应该尽力去成办;即便一个恶行多么不起眼,也应该尽力断除。如《贤愚经》所言:“莫想善微小,无利而轻视,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莫想诸罪微,无害而轻视,火星虽微小,能焚如山草。”

  我平常也告诫弟子们,只要调伏自己的内心,让自心不起烦恼,都叫做善。大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即便有人说一些自己不爱听的话,也应该调伏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对他人产生嗔恨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迅速成办解脱。我想大家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都会做得很好。

  尤其在听闻具德导师讲法期间,绝不能对法有选择和分别。往昔有些非常傲慢甚至倔犟的人,在上师讲密法的时候,早早到场,但在上师讲共同法的时候,却自认为已经通达一切,躺在床上而不参加闻法。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曾严厉批评过这样的显现,说这并不是一个真正修行者的行为。华智仁波切在很多教言中讲过:“无论导师传讲什么法,我永远没有做过选择,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今我们在座的弟子们,无论我等导师阿松活佛在讲解前行,还是我在这边讲解《圣者言教》,都在听闻。这样很好,我相信这些法对你调伏内心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就拿我们这节课举个例子。我们从八识的角度讲解了禅定的逆缘,也就相应知道应该怎样树立顺缘。如果能结合以前讲解的寂止、胜观等禅定修法,把每天听到的法运用到修行当中,我相信对见解迅速增长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我们不仅不能对法有分别,对善行也不能有分别。很多虔诚的弟子们在听法信众离开之后,会把道场里的坐垫收好,第二天讲法前再把它铺上。这些都是善。若在行持这些善法的过程中还能调伏自己的内心,对治一切烦恼,那这个善就是佛法。我们说过听法也要具备六度波罗蜜,这样做就是持戒和忍辱。不要认为自己是修无上窍诀大圆满的,就轻视这样小小的善行。

  此外,对于自己的心念和行为要观察得细致一点。有时候由于懒惰的原因,明明知道自己的某个行为不如法,却没有及时调伏,想以后再说;或者觉得这个小小的行为无伤大雅,就随顺了自己的习气。细致观待,我们如今的哪个心念和行为,不是无始以来习气的流露?如果现在还不对治,习气烦恼愈加沉重,何时才能解脱呢?要记住,如果不能在小处着眼,我想很难在见解上有大的进展,这也是我们时时强调修行要细致的原因所在。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五)经教三藏与论藏三学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七)修行密法更要谨慎取舍因果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七)三乘教法圆融于调心一法
 圣者言教 第九课(二)什么法最为殊胜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一)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追求出世间善并非排斥世间之善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七)获得暇满人身 当修法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二十)闻法六度之禅定度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二)十不善业之极重罪之一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七)菩提心是获证佛果之无谬正因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七)依止具德导师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佛会实有健全组织之必要[栏目:太虚法师]
 「止观禅修」开示[栏目:贡噶仁波切]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B 二、龙象经[栏目:界定法师]
 天台宗大义[栏目:天台宗简介]
 发扬奥林匹克精神[栏目:传喜法师]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佛陀教育的目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涵义[栏目:佛网文摘]
 真正的学习都是「做中学」[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心佛俱忘[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