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眼观生死 第二章 生死之间 悟思
 
{返回 佛眼观生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90
第二章 生死之间

  悟思

  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无常相。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世间没有常驻不灭的东西。如果将一个人的出生作为人生旅途的起点,那么,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每时每刻都在接近旅途的终点,在奔向他的末日。正是由于我们的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死亡,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每个生命的经验均以死为方向,这乃是生命经验之本质,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到了寿终正寝之时,黄泉路上就完全平等了。佛教依据缘起的智慧考察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生命不仅包括了我们的现在,还有着生生不已的过去和未来。我们这一期的人生仅仅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段。生命像流水,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生命又像铁链,一环套着一环。我们现有的生命形式,仅仅是其中的一片浪花、一个环节。人的“生”与“死”的关系,就如同“冰”和“水”般互相转递,水可以凝结成冰,冰也可以溶化成水;死了以后可以再生,生了之后还是会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我们在生死轮转之中,其实我们的生命永远不死。

  但是,生命每时每刻却在不停地消逝,然而能洞察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洞察到能够超越的人更是微乎其微。通常,人们总是沉浸在种种短暂幻化泡沫式的欢乐中,不愿意正视这些,生命从来就没有停止流逝。现今社会多教育人如何成功,但是很少有人传授如何享受生命,学着思考生死,正视死亡,超越死亡带来的恐惧。当前人类面临许多重要的生存问题,但由于死亡是生存的必然归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在无痛苦中自然死亡的方法。人类的无奈在于,明明知道生命必然的归宿是死亡,却似乎对此无能为力。生命的结束,意味着一切的消失——人死如灯灭,“到了生死关头,一切都没有什么可爱的。”死亡作为个体生命的结束,充分体现了人生的有限。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无法逃避。

  人不可能选择生,同样不可能选择死,但人可以选择如何的死去,以此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标准,一点也不为过。人的一生是极为短暂的,在短暂的人生路上,我们总应该做点什么。汶川地震中——舍小家为大家、舍亲人为他人、寻声救命、救苦救难的人们,用自己的生命去点燃其他生命,以自己的生命为更多的生命奉献出来,当肉体消亡时,其精神价值历万劫而不灭,这便是佛菩萨所实践的生命体现。“一次伟大的死去,更是一种崇高无限的新生。”生与死之间的抉择并不难,你的心会给你答案。也许,我们的生命没有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也许我们的生命没有面对灾难的环境特性,但只要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可贵,理解了慈爱的光芒,我们就能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死抉择。


{返回 佛眼观生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眼观生死 第二章 生死之间 必然的归宿
下一篇:佛眼观生死 第一章 解读生命 易逝的生命
 佛眼观生死 第一章 解读生命 生命之维系
 佛眼观生死 第三章 无常人生 无常的价值
 佛眼观生死 第三章 无常人生 一切行无常
 佛眼观生死 第二章 生死之间 必然的归宿
 佛眼观生死 第一章 解读生命 悟思
 佛眼观生死 第三章 无常人生 无常不可怕
 佛眼观生死 第一章 解读生命 生命从何来
 佛眼观生死 第二章 生死之间 生死几层次
 佛眼观生死 作者简介 前言 目录
 佛眼观生死 第二章 生死之间 生死之抉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准提共修的一点感悟[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心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二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漫说《长阿含》(卷一)~C 毗婆尸佛[栏目:界定法师]
 s-33 阿弥陀经疏钞(明 袾宏)[栏目:《阿弥陀经》之注疏]
 七八 黄金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七 整备天宫]
 如果有僧宝住世,而你却自己在佛前自誓皈依,就犯下几点过失[栏目:写给初入佛门之人]
 可爱的老人[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直心是道场[栏目:大安法师]
 贪是万恶之源[栏目:法清法师]
 掘地得舍利 白赤青三色[栏目:舍利瑞应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