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理论只是在头脑里,没有进入到心中...怎么样才能让佛法的意义在他们的相续中真正生起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68

问:有很多弟子觉得,虽然学了一些佛教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只是在头脑里,没有进入到心中。虽然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是心却不能如理去思维、如法去做。也有一位师兄觉得他听了很多次无常、痛苦、空性的道理,已经懂了,就不再去听了,认为只要专心修法就可以了。可他们只是知识、逻辑上懂,没有真正的体悟。怎么样才能让佛法的意义在他们的相续中真正生起呢?
 
上师答:一般来说,从理论上搞懂是非常困难的。我从小信佛,真正抛弃工作出家,到现在也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中,虽然不算特别精进,但还是夜以继日地学习佛教理论并实修。尽管如此,不要说中观和大圆满的甚深理论,就是生命无常和轮回痛苦这些道理,我在理论上也没有搞懂。
 
所以,我每次去书店,只要看见与《前行》相关的实修法,不论是理论还是公案,我都会去买,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每次,当我看到“无常”的教证和公案,虽然十年前看过,但现在看时,对我修行的帮助更大了。
 
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说:大海对多少水都可以容纳,智者对多少知识都可以吸收。因此,有些人可能对佛法的重要性和利益还不明白,表面上过了一遍文字之后,以为就了解佛法了。佛教课程不像其他课程,学完一年级的课,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就不需要学了,学了也没有什么意义的。很多高僧大德和智者一辈子都在修无常、修轮回痛苦。像华智仁波切那么有智慧的人,一生也听了二十五遍《前行》。在相续不断熏习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实修。

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懂了,不需要再听了,这种满足感,会不会是一种傲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培养什么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应当具有何种思想与精神,才能够走上一条真正安乐之道?
下一篇:在戒杀吃素、放生护生方面...能否再请堪布仁波切做一个勉励大众的开示?
 有没有可能通过对物质世界的逻辑思考,解开佛教的奥秘并解释佛教真理呢?..
 超度亡者是用七天好,还是四十九天好?
 自己皈依多年,但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听闻佛法,偶有片言只语的了解,也夹杂着..
 怎样将佛教与社会结合起来?
 藏密的一些仪轨和仪式...保密,会让人觉得很疑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在当今商业经济当道的社会中,您如何看待环保与消费之间的对立矛盾?..
 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藏传佛教的信徒们都很喜欢灌顶,不太喜欢听闻教法,对..
 是不是把佛当作一个可以学习的对象?
 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才能达至幸福和得到之间的平衡?
 尽管也期望有一天能成佛,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遇到痛苦怎么办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世今生因果分类直指 前言[栏目:前世今生因果分类直指]
 略述中国佛教禅净双修思想的发展[栏目:圣凯法师]
 一切缘法都是以感应而产生[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往生有分 第二集 自是有家归便得[栏目:妙莲法师]
 西藏贝叶经介绍[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净空法师关于“本愿念佛”的开示[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应无所住[栏目:衍慈法师]
 怎样做一个居士 八、居士的社会生活[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三十:智辩无有限量愿[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谈一场永不失恋的恋爱[栏目:慧语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