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理论只是在头脑里,没有进入到心中...怎么样才能让佛法的意义在他们的相续中真正生起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3

问:有很多弟子觉得,虽然学了一些佛教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只是在头脑里,没有进入到心中。虽然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是心却不能如理去思维、如法去做。也有一位师兄觉得他听了很多次无常、痛苦、空性的道理,已经懂了,就不再去听了,认为只要专心修法就可以了。可他们只是知识、逻辑上懂,没有真正的体悟。怎么样才能让佛法的意义在他们的相续中真正生起呢?
 
上师答:一般来说,从理论上搞懂是非常困难的。我从小信佛,真正抛弃工作出家,到现在也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中,虽然不算特别精进,但还是夜以继日地学习佛教理论并实修。尽管如此,不要说中观和大圆满的甚深理论,就是生命无常和轮回痛苦这些道理,我在理论上也没有搞懂。
 
所以,我每次去书店,只要看见与《前行》相关的实修法,不论是理论还是公案,我都会去买,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每次,当我看到“无常”的教证和公案,虽然十年前看过,但现在看时,对我修行的帮助更大了。
 
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说:大海对多少水都可以容纳,智者对多少知识都可以吸收。因此,有些人可能对佛法的重要性和利益还不明白,表面上过了一遍文字之后,以为就了解佛法了。佛教课程不像其他课程,学完一年级的课,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就不需要学了,学了也没有什么意义的。很多高僧大德和智者一辈子都在修无常、修轮回痛苦。像华智仁波切那么有智慧的人,一生也听了二十五遍《前行》。在相续不断熏习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实修。

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懂了,不需要再听了,这种满足感,会不会是一种傲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培养什么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应当具有何种思想与精神,才能够走上一条真正安乐之道?
下一篇:在戒杀吃素、放生护生方面...能否再请堪布仁波切做一个勉励大众的开示?
 藏传的“净土四因”与汉传的“事持理持念佛”,如何融到一起呢?
 有位居士请了《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未经您开许,可以看吗?
 现在西部大开发...否会令外来文化长驱直入?
 现在广泛流通的某些经中,多处地方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缩短为“三藐三..
 自从学佛以后,周围人有一些说法,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王菲曾唱过一首歌叫《心经》,这首歌的要义是什么?唱出来的话,对众生有怎..
 佛教提倡监督自己的内心,与孔孟思想中的“反求诸己”,也就是反省自我,有..
 科技带来的有利也有弊...那怎么做才能对这个世界有益?
 您讲显宗、密宗对“心净国土净”的理解,有极为甚深的含义,可否请您简要地..
 《西藏生死书》,您对那本书有什么看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地藏经】晚上可以读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Wise Birds and Foolish Birds [Good Advice][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二一五)[栏目:杂阿含经]
 有关佛性答问[栏目:徐恒志居士]
 论佛教孝道观(刘兴恩)[栏目:佛教与孝道]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学佛群疑[栏目:圣严法师]
 准提威神辨凶宅[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威神]
 那先比丘经 第四十问 佛知三世一切事吗?[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