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理论只是在头脑里,没有进入到心中...怎么样才能让佛法的意义在他们的相续中真正生起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8

问:有很多弟子觉得,虽然学了一些佛教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只是在头脑里,没有进入到心中。虽然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是心却不能如理去思维、如法去做。也有一位师兄觉得他听了很多次无常、痛苦、空性的道理,已经懂了,就不再去听了,认为只要专心修法就可以了。可他们只是知识、逻辑上懂,没有真正的体悟。怎么样才能让佛法的意义在他们的相续中真正生起呢?
 
上师答:一般来说,从理论上搞懂是非常困难的。我从小信佛,真正抛弃工作出家,到现在也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中,虽然不算特别精进,但还是夜以继日地学习佛教理论并实修。尽管如此,不要说中观和大圆满的甚深理论,就是生命无常和轮回痛苦这些道理,我在理论上也没有搞懂。
 
所以,我每次去书店,只要看见与《前行》相关的实修法,不论是理论还是公案,我都会去买,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每次,当我看到“无常”的教证和公案,虽然十年前看过,但现在看时,对我修行的帮助更大了。
 
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说:大海对多少水都可以容纳,智者对多少知识都可以吸收。因此,有些人可能对佛法的重要性和利益还不明白,表面上过了一遍文字之后,以为就了解佛法了。佛教课程不像其他课程,学完一年级的课,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就不需要学了,学了也没有什么意义的。很多高僧大德和智者一辈子都在修无常、修轮回痛苦。像华智仁波切那么有智慧的人,一生也听了二十五遍《前行》。在相续不断熏习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实修。

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懂了,不需要再听了,这种满足感,会不会是一种傲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培养什么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应当具有何种思想与精神,才能够走上一条真正安乐之道?
下一篇:在戒杀吃素、放生护生方面...能否再请堪布仁波切做一个勉励大众的开示?
 是不是把佛当作一个可以学习的对象?
 在修上师瑜伽时,是否可将莲花生大士观为根本上师?
 我想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请问:您是用大脑还是用心说话?如何才能做到脑、..
 我们佛家讲万法缘起、缘起摄诸法,缘起是个什么法?
 佛教徒要如何才能不迷失于纷繁复杂的世事,不虚度此生?
 人在临死之前,还需要有哪些准备?
 您经常强调要对社会有责任心,要为大众献爱心...和他人产生冲突...我..
 我想问您:超越性的事物,占佛教思想的多大部分?为什么在你们的理解能力范..
 我的师兄经常说我,过午不食不重要,不要执着在相上,他说得对吗?..
 我们香港习惯把藏传佛教称为密宗,汉传佛教称为显宗,您觉得这个称呼有没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九课 合群的修养[栏目:佛学启蒙]
 念佛胜易 第七章 现当二益 即是念佛[栏目:净宗法师]
 法会有感[栏目:禅林衲子心]
 解脱之道讲记 a4 苦谛[栏目:体方法师]
 论弘一大师的弘律志行及其僧范律行[栏目:陈永革博士]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五十八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38 哪里里没有佛?[栏目:大机大用]
 珍惜人身,珍惜法宝,珍惜上师[栏目:达真堪布]
 凡事预则立[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4 顺应自然[栏目:铃木俊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