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惠予众生 真实之利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0

惠予众生 真实之利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是谈菩萨要修闻思修三慧,多闻就是闻慧,智慧就是思慧,成就辩才就是修慧。众生由于无明、愚痴造作诸多的恶业,在生死轮回中苦不堪言,对治愚痴就得要有智慧,佛教是非常重视智慧,所以佛说了浩大的三藏十二部经典。

  佛涅槃时,摩诃迦叶就思惟到,佛的生身舍利很多人都会重视,但佛的法身舍利长久住世就要结集经藏。佛经就是佛的法身舍利。一切世间上好的语言、一切宇宙间最深广的真理,全在佛经里面。佛是一切种智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作为佛子要广学经律论三藏,多闻十二部经,开发本具的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华严经》曰:“佛经无人说,虽慧不能了。”佛经是文字般若,由文字般若生起观照般若;这就要求我们要随文入观,通过观照般若才能把实相般若显发出来;这才叫增长智慧;而不是知道很多标准答案,累积很多知识。佛教的智慧号称“般若”,它是对宇宙人生的现量把握。你首先要开发根本智,然后适应世间种种事相的运用产生后得智,或者叫方便智。知识技术与我们心性本源没有关系,谈不上是智慧。佛法是要让我们增长智慧,是从至诚恳切的清净心里面流现出来的。它是我们本有的无师智、自然智、广大智,就是由于有我执、法执而不能显现。就得修少欲来对治,而且进一步要知足、守道,念念趋向如来的智慧之海。你在守道的过程当中还能精进不已,如同钻木求火。不可以一曝十寒,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如果懈怠放逸,就是做世间的事业都不能成功,更何况成就出世间的道业。把意志力用在广学多闻上,智慧就现前,就会成就四种无碍的辩才。无碍的辩才就是智慧的表达,他就能够深入佛教体相用的教理,再适应众生的根机,施设种种的教化。让众生离开生死轮回的苦难,契证本有的如来智慧德相,不是给他们世间的、人天福报的感官快乐,而是给他超越苦乐对待的那种绝待的、众生本具的自性涅槃极乐。这就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饮苦食毒 自招过疚
下一篇:本人学佛及出家因缘
 怎么精进念佛,家庭和事业都出现了很多逆缘?
 答疑释惑 深信因果篇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三十讲
 大安法师对净土经典的介绍
 念佛一声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
 当官酷虐 罪业无边
 净宗法语大观 第一编 净宗缘起
 感而遂通与感应道交
 《念佛圆通章》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
 因果通三世 理解须圆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十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LA字里的法界观与菩萨行[栏目:首愚法师]
 生命的真相 Realization[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药师咒水灵验万分 治疗顽固头痛症[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梵网经》菩萨戒与《优婆塞戒经》大乘戒比较(下)[栏目:戒律学研究]
 嗔堕恶趣[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不空摩尼供养咒[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居士传四十九[栏目:居士传]
 88、持咒及念佛号之间,哪一种修持比较好?[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佛法要义 自序[栏目:陈燕珠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