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五十课
 
{返回 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65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五十课(人无我总义一)

  这次我们首先学习圭峰大师《都序》里一段有关四谛法义的指示。这又分成三部分宣讲:一、四谛法是明辨染净差别的法相教;二、认识集谛与苦谛;三、认识道谛与灭谛。

  一、四谛法是明辨染净差别的法相教

  二、说断惑灭苦乐教。说三界不安,皆如火宅之苦,令断业惑之集,修道证灭。以随机故,所说法数一向差别,以拣邪正,以辨凡圣,以分欣厌,以明因果。

  佛来世间首先宣讲四谛法的目的,是要引导众生区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也就是说,佛教化众生首先最关键的,就是教导众生在缘起上区分生死杂染和涅槃清净的差别,不然众生就分不清邪正、凡圣,也发不起厌患轮回、欣求涅槃的心态,不知道如何循着因果的法规来趣入,进而修持解脱道。

  说四谛教法,一向都是在辨明杂染和清净的差别,或者苦和乐的差别,这样才不至于把世间道跟出世间道混为一谈,否则众生会一直沉溺在各种世间法当中,所以,这是起初必须要做的工作。如果不宣说苦谛,众生会误以为乐受、舍受是真实安乐的自性,自然会把得到升天看成究竟,执著这就是得到了涅槃。佛出世以前,众生没有闻到四谛法的缘故,不可能以自己的能力辨清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的差别,结果一向以来都无法脱离乐著生死的心态,因此完全不可能进入解脱道。这也是无佛出世期间,众生全体陷在长劫不断苦流中的原因。

  圭峰大师用四句话来说明辨明法相差别的目的,那就是“以拣邪正”、“以辨凡圣”、“以分欣厌”、“以明因果”。

  第一、“拣邪正”,是指辨明内教和外教的差别。只有明了四谛的法义,才知道只有佛说的四谛法是真正的解脱道,一切执著有“我”的宗派,以及所行的道都是邪道,就出世法的内涵来讲,他们都无法免离生死轮回。

  第二、“辨凡圣”,是指出凡是人天所摄的因果法都属于凡,这里所有的一切并没有超出苦轮、得到真正的寂静涅槃,所以依靠外道法或者仅仅依靠人天乘的法绝不可能得到圣果。

  第三、“分欣厌”,只有讲明了苦、集、灭、道四谛的涵义,才会意识到要对整个三界的法发起厌患之心,唯一希求出世间的寂静涅槃,没有四谛教法的指引,众生在欣厌上最多达到厌恶趣、欣人天的程度。

  第四、“明因果”,不宣说四谛法,最多只是了知善恶因果,而不清楚染净因果。只有讲明了四谛,才知道在根本上什么是苦,什么是苦因,什么是乐,什么是乐因。

  这就看出,四谛法一向是在法相上做辨别。经过这番明确地辨认,众生自然从乐著生死的心态转成希求解脱的心态,以这个求解脱心来摄持身口意处处出离轮回的苦因缘,才能真正修持解脱道。也就是说,从此他身口意的一切行为,都被出离心摄持而转成解脱道的修行。这才知道,为什么世尊来到世间,首先要在法相上一向地辨明差别。因为这就是解脱道的命根,不这样宣说,众生没一个能得解脱,他不可能以自力了解到染净两重缘起的差别,这样,自然会被各种外道邪说所迷惑,或者只是把眼前的一点暂时的乐受、舍受执为究竟。

  总之,不懂四谛法的话,完全会陷落在愚痴中。就像今天,即便是佛教徒,一听到有什么功效、乐受、暂时的一点感觉,马上就非常冲动,然后就钻进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对于四谛的法义根本没有得到定解,才会执著那些很低浅、很幼稚的东西为真实。

  二、认识集谛与苦谛

  由三方面产生认识:(一)集谛的起源——无我而执著有我;(二)集谛的繁衍——以执我的心态起惑、造业、感招三界苦果;(三)苦集不断循环的轮回相。

  (一)集谛的起源——无我而执著有我

  说众生五蕴,都无我主,但是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

  这里的关键是开示无我的真谛,并同时指出,以妄执“我”的心,自然发起各种贪嗔等的烦恼,从而造成身口业行,导致轮回受生。

  “说众生五蕴,都无我主”,圭峰大师首先明确地指出这里没有“我”,一旦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是怎么以执著“我”,而发起一切业惑之集,感召生死苦报。这也是世尊来世间传法第一个要说到的重点,一切小乘法的心要就是无我正见,这在小乘教典里处处都能看到,而任何外道教派对此连一个字也没说过。所以,只要以无我作为判断的量尺,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出内外教的差别。

  这是在说,所谓众生就是因缘生的五蕴现象。众生当下执为是“我”的蕴,完全是因缘生的法,也就是,随着过去的因缘自然就现出了这些蕴相。这里有多种不同体性的法,而且一刹那就灭掉,又换成新的。在这无数种忽生忽灭的现象里,并没有常住、独一、主宰性的“我”。

  “但是形骸之色,思虑之心”,这就是在教众生,要直下看到,这里只是一堆形骸的色法,以及思虑的心念。

  从无始以来,以因缘力的缘故,念念生灭,相续不已。就像水不断地流,没有一刹那能停住,所以这里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也因此这上面没有“我”。

  如果有“我”,它瞬间就没了,又换成了新的,难道是一个新的“我”出现了吗?你不能把瞬间就消失的法认为是“我”。比如,银幕上的影像瞬间消失,又不断地换成新的影像,这就不能把它执为是有主宰的东西,它本身只是因缘做出的,有什么主宰性呢?但迷惑的眼睛却把当下的影像执著成有实体,它们能够以自己的力量来住持,这是完全错谬的。像这样,你要看到这种唯一由因缘力变现,没有任何自主性的东西根本不是“我”。一瞬间它就没有了,没有任何自在能住持到第二刹那,怎么会是“我”呢?如果你认为它是“我”,那它一瞬间就没有了,难道“我”也没有了吗?难道“我”就消失了吗?或者刹那刹那现起新的现相,你以为是不断地有多个不同的“我”在现起吗?或者,那只是在各个空间点上出现的妄相,你认为这些零零散散的相是“我”吗?

  这才知道,它只是因缘现的东西,怎能把幻影认为是“我”呢?这是何其可笑的事。但我们一直宝爱它,认为它神圣不可侵犯,必须时时尊重、爱护、保养、装饰、恭敬等等。就像一个人,一直把镜子里的影像执为是自己,一旦有人说这个影子不好等,他听了就非常气恼一样。一旦你真正明白了,就会觉得十分荒唐可笑,这叫做认影为己,把一种因缘显现的影像执为是自己。当你真正明白这只是个妄现时,你就知道,原来自己一直执著它是“我”,真是太可笑了。

  以前举过比喻,是说一个人忽然得到一个赝品,但他不认识,就执为是真实的宝贝,后来发现是赝品,不是真的,就觉得几十年的辛勤保护,各种爱重的心等,全都是白费心思。他是基于一种错认,才产生了各种错误的宝爱心、尊重心,认为它神圣不可侵犯的心、维护的心、装饰的心等等,但这些都是白费心思,所费的心思其实都是烦恼。明白这一点后,你才知道,自己一向以来认影为己,在这目前的幻影里,一辈子做过多少的化妆、修饰、表演、展示,又做过多少的维护,维护当下这个影像的尊严,方方面面有无数种爱惜的心都花在这上面。总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有比对“我”更爱惜的了,然而这一切都是白费心机,完全是浪费感情、浪费精力。而小乘修法的关键就是人无我的智慧,也就是彻底了达这上面没有“我”。你一旦真正断定下来,以后你就不再支持过去那些做法了,也因此你的心能转得过来,处处住在无我上,这样才真正进入了解脱道的修持。

  解脱道跟三有轮回的道完全相反。这种相反也只是一念的差别。轮回的道,就是一念错认是“我”,因此全世界没有比“我”更重要的事,也因此,一切心里的倾向都是维护“我”。这样的话,对于所有护持“我”的境,会有一种贪著、拉拢的心。对于反方面违害、威胁“我”的境,就会采取排斥、打击的态度,这就是贪嗔两种妄动。其它的高举、卑微,以及展示自我等千差万别的心态,都是以我执心而出现的,这就叫百千烦恼。

  就像这样,一旦明白我执的具体行相,那么惑业的集谛是怎么回事就昭然若揭了。如果对我执运转的相没得到确认,那你对于惑业的相也是模糊的,你不会知道业的有漏性和无漏性的差别何在,也不知道寂静心和烦恼心的差别是什么。相反,一旦你明白了计执“我”以后,心里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么以我执为中心,而不断地现起各种烦恼,那你就开始把握集谛的内涵了。你会在自身上认识到,以执我的心是怎么造集生死的,什么样的状态、行为属于生死所摄,而必然落在有漏中,是苦性,会感招生死,这些都能全部贯通。并且会认识到,以执我的心,求取某种欲界成果、色界成果、无色界成果,虽然做了布施等的善行,但这些统统被判为有漏业,都只是苦因而已。

  所以,只要在根子上不去掉执我的心,就不能入于解脱道,一旦在无我上有了认识,对于轮回的缘起机制确认了,紧接着就能贯通集谛,并能认识苦谛。也就是认识到,凡是由惑业力所使的一切五蕴的果相都是行苦性,或者说,由于惑业力的缘起,在果位现起的蕴上面,仍然是先前状态的延续,在当下的蕴里面,仍然是烦恼种子、苦种子随逐的状态。因为没产生对治,所以全都是现起后有的因,也就是苦因,这就称为行苦。像这样,你真正对于从因到果的缘起相有了确认,真正认定果是纯粹的苦性,就有了真实的出离心。出离心是反三界爱的,不认识这一点,你对于三界里的圆满,就始终有一种无法放舍的爱,反过来说,以明见苦谛而发起的出离意乐,直接与后有爱相违。总之,以出离心和无我慧摄持,能让自心趣入解脱道。

  “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

  你要一再地看到,这只是缘起生的刹那迁变的相,或者由众缘而起的各分不同的相,你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比如,河水不断地流,灯焰不断地闪现,以同类因缘的力量,念念生灭,相续不已。这时,如果没有明辨缘起的智慧力,以这种现相太相似、太连绵不断,导致心产生错觉,会感觉这是一个不变的东西,并执取它为实体,有主宰性。与此类似,我们无始以来,由于同类因缘的力量,不断地现起同类的身心现象,感觉好像是一个,而且是常住的。愚痴的凡夫人觉察不到真相,就把它执成是“我”了。

  如果你能反过来,以微细的眼睛,看到它瞬间就灭掉的情况,就绝不会认为这是“我”。如果已经精微到,一刹那的时候,就确定地看到它瞬间就灭掉了,然后又忽然现起,又瞬间没有了,你才知道这里本来没有“常”。所以,小乘行者在甚深禅定中见刹那性的缘故,不会认为这里有“我”。或者以高倍的显微眼,看到这只是无数个空中的各种尘点的影像,也不会认为这是“我”,就像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目前的物体只是很多个点,很多的粒子,你就不会执著这是一体的东西一样。

  虽然如此,但由于它变得太密集、太相似,凡夫的第六意识分辨不出,所以把它执为是常住、独一的蕴,由此起了我执,认为这就是自我。既然认为这是“我”,那么心上的逻辑就是,万法里再没有比“我”更重要的。这样最宝爱自我的缘故,随着不同的境缘,这种妄心就显得很聪明,很有判断力,很会安排,其实都叫做恶慧。说萨迦耶见的时候统统标明这是恶慧,也是这个意思。随后心里立即做出反应,凡是对“我”好的,就发出一种贪的态度,对“我”不好,那就起嗔的态度,这都是以萨迦耶见恶慧为根本,所出现的一套行为逻辑。在这套行为逻辑里还可以分,心识稍微粗一点的人,可能会有非常简单的一些冲动,那些心思细密的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表现。但这一切全是妄心系统,全是被我执染污后,出现的各种虚诳的心行。从这里,你就能判断整个世间范畴里的行为规则,这就是集的真谛。

  其实,这里讲的就是世间众生的心行百态,这就好像研究人类的心理学,属于人类的道德、伦理范畴等心灵方面的事。我们有必要揭示世间范畴里,人们心理上的问题,因为,当你真正明白了刚才讲的道理,你就有了深层的眼光,不会被世间的那些似是而非的论调所迷惑。这个世间充满了伪饰、包装,各种的邪妄增益把世界描述得非常美好,并由此建立出各式各样的理论,但这些在根源上都没看清,所以一切都只是谬论。

  凡愚总是掩饰自我,从来不敢揭发最深层的,宝爱自己的自私心理。如果你不能揭穿自己心上的集谛,那你永远没办法进入解脱道,更没办法进入大乘道。基于这个道理,很多人外现一种大乘的假相,内在实际是根深蒂固的自私心理。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你连集谛的根源——我执,都还不认识,怎么可能转变成真正舍己利他的大乘发心呢?从本质上看,你外现的种种行为,其实都是为了利益自己而取悦他人,没有别的。一切行为最深层的动机就是自私心,宝爱自己,这才是你心中第一位的,只是人们不愿意说,不愿意揭自己的短而已。所以,你不要认为世间的各种心行状况有多高尚、多清净,按照四谛教法去衡量,那些全是杂染的因,全是颠倒。认识到这一点才对,否则绝对处在自欺之中。

  (二)集谛的繁衍——以执我的心态起惑、造业、感招三界苦果

  宝此我故,即起贪(贪名利荣我)(嗔违情境,恐侵损我)(触向错解,非理计校)等三毒。三毒击于意识,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业成难逃(影随形,响应声),故受五道苦乐等身(此是别业所感),三界胜劣等处(所居处,此是共业所感)

  现在大家主要应该发现自己内心的动机。为什么会起贪嗔痴?它的原因何在?

  其实,就是一向以来完全断定这是“我”,连一念的怀疑都没有,认为有“我”是天经地义的。然后,以最保爱“我”的缘故,就想得到好的名誉、利养,来荣耀“我”、供养“我”。遇到违背自己心愿,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就采取嗔恚的表态。这实际上都是内心的一种恐惧,害怕自我丧失利益,害怕自我受到损伤,由于与生俱来的对自我的保护,遇到顺情的境和违情的境时,自然采取贪和嗔这两种态度。痴心比贪嗔还要细,更难体会。所谓的痴,就是无论遇到什么都会发生错解,而且它无时无处不在,所以,任何处你都认为,是个“我”在这里,是“我”在做事,这是我的等等。你总是摆脱不了这种想法,你没认为这只是缘起的影像,丝毫也不在意它。你不是这样,而是时时都觉得这就是“我”,这就是“痴”。

  起了贪嗔痴,就会鼓动意识发起身口,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业一旦形成就难以逃脱,这就是缘起律。既然如是地用心,如是地发出行为,那必然有相应的报应。

  像刚才说的,根源上是基于最厚重的自私心理。所谓“私”,就是当下的自我,是最需要维护、利益的,所以,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是,凡是对“我”有利的,“我”就喜欢,对“我”不利的,“我”就不要。这样发出来的任何妄动全是毒素,所以贪嗔痴也叫做三毒,意思是不可能有任何甘露法,只有毒,一起来就会毒坏整个身心,毒坏现在未来。所以,从集谛上看,世间的一切行为无有丝毫可取之处,我们都认为“我很好”,那只是因为你对集谛很愚痴,当你真正知道了真相,就会看到,“我”没有一样好,它是一无是处的。

  这样就知道,凡是以我执而起的贪嗔痴全是毒,由此造下的业,负欠的业债就太多了,不出现违品的话,我们的未来注定要一笔一笔地偿还业债。要知道,凡是起了虚妄的心念,凡是迷失本性起了自私的心,全都是一种背离或者违背。既然违背了法界、真理,那必然要受到惩罚。而惩罚就是轮回。其实,我们处在轮回里就是一种错、一种罪,是过去错乱行为的果报,你不要还觉得沾沾自喜,认为有什么值得荣耀、值得贪恋不休的事,也不要在这苦性的果报上寄予什么希望,认为还能出现什么安乐,那只是对缘起愚昧的表现而已。

  因位的时候,基于根源的我执,不断地起惑造业,就会不断地受取五道等的苦乐之身,以及三界的胜劣之处,也就是出现以自己别业所感的根身,以及由共业所现的器界的果报。所以,目前自身的种种根身器界,并不是本有的安乐自性的法,这只是先前起惑造业而感现的虚妄的苦果,不要认它为本有的家乡,而乐此不返。也因此,你现在对于一切的有漏法,都要知道这就是轮转的幻相,是苦谛。这也只有世尊来宣说你才能明确,否则你会一直误认它为实有,以为这里真的有主宰性、有安乐可得,也会错认身心行为真的是清净、贤善的法。

  这就知道,只要不懂四谛的真理,绝对是全盘皆错。如果佛不先宣说四谛的法相教,众生就根本分不清道路,无论是因地的心行,还是果位的显现,全都会不断地发生错乱,因为,他只能见到这些事,没办法见到出世间的道果。由于自身的狭隘见识,导致他的行为,内心的取向和做法等都不可能超越原先那一套,这样的话,众生还会一直随着乐著生死的心态,由我执而现起各种的惑业,不断地轮回。

  另外,由于外道无法开示无我的教法,所以不能真正为众生指示解脱正道,他们不是真实的量士夫,所以不可皈依。单从最基础的四谛法来看,释迦佛的确已无倒地宣说了解脱正道,也因此,会对于世尊是指示正道的唯一导师生起坚信。


{返回 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四十九课
下一篇: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五十一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十六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二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十五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五十九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四十八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二十四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四十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五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十二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二十八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附帖1:星云大师的云水日月[栏目:包容的智慧]
 释迦牟尼佛传 第十七章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栏目:释迦牟尼佛传]
 莲宗故事(一)[栏目:莲宗故事]
 实修实证才是唯一成佛之妙道[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弘一大师)[栏目:药师佛·文集]
 Rev.S.Suzukis talk on Great Prajna Paramita Sutra ..[栏目:Shunryu Suzuki]
 藏地民众信仰现状之分析[栏目:藏密问答录]
 浅谈华严宗的修行体系[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0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栏目:01 经典]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维行苦讲记(十)[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