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善说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1

善说
文/见庸法师

  “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儒家之士深明言语的影响,于是在立德、立功之外,还强调立言的重要。而菩萨修行度世当中亦需具备无碍的辩才,如《八大人觉经》所言:“广学多闻,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众生的烦恼妄见必须用智慧剑来斩除,而菩萨说法即能端正众生的错误知见。

  善说,不只是辩才无碍、说话圆融,最重要的是心存善念、正念之言语表达。如果一个人心中满是愤恨,那么说出来的话必然字字是利箭,伤人无数;如果包藏祸心,即使口腹蜜剑、巧言令色,最终仍不免被人识破,甚至身败名裂。佛法告诉众生因果轮回的道理,自己现在所做的事、说的话,将来都要各自承担果报,若能遵守戒法,则能远离恶因。例如,十善法中有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菩萨四摄法中有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都是令众生趋向善道的指引。

  说好话之余,进一步还要能阐发自己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人明白言论中的义理,乃至认同、接受;此外,更要以正知正见为根本,有慈悲智慧之胸怀,罢斥邪说、显扬公理正义。如:春秋时代的晏子,以机智善巧提升国家的地位、化解自身的窘境;唐朝的魏征,在直言进谏之外亦能以种种方便,巧妙地使君王接受谏言。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不得已也。”为了护卫正道,为了度世的宏愿,流畅的表达能力是每一个行者所应具备的基础。

  《法华经》里有段句子:“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我当善说法,令佛安隐住。”除了深明口业清净的重要,具备对佛法的信心,还要有通达的智慧,以弘扬正法。身为佛弟子,应当发愿令正法流布、令众生离苦得乐,身体力行佛之教律,使众生断除邪见、趋向正道。善说,就是以善巧宣扬佛法,若于说法的当下“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则所说之法便是法药,能医治人心。

  吾人的身语意业正是修行的下手处,所以必须谨慎自己的言谈举止。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言语文字如同利刃,能助人也能伤人,心存正念说好话、宣说正法就有正面的效果,言语使用得当,能予众生清凉法喜,即是善说。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诚处世
下一篇:做一个觉醒的人
 当仁不让
 开启幸运之钥
 心静自然凉
 生与死
 无畏方为如来子
 天祥烟云妙出尘 一尘廓然始见岸
 坚住正念,任运自在
 六祖大师在我面前无声开示 我亦随文入座……
 活在当下的意义
 无有作者 无有受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一章 众妙之门[栏目:法界法师]
 播下笑容,保持健康[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搬新家,佛像要先进去还是人先进去?怎样迎请供养佛像才如法?[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本觉之1:「本觉」的三面向[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一十 答智隍 心像虚空而不执着于空见[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佛制八关斋戒的用意?[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七讲[栏目:学诚法师]
 水火相容[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三三)[栏目:杂阿含经]
 七千美金买活佛的两小时[栏目:上师讲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