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五课
 
{返回 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50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五课

  要想真正了脱生死,我们首先必须认识生死是怎么回事。是有真实的生死,我们无法超越?还是我们把本无生死看成是有生死而误入生死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以智慧仔细观察。

  上堂课抉择了心无生死,以及由心控制的身体也无生死,全部是缘起生的幻相,了不可得。下面讲讲“刹那无生死”。

  见“刹那生死”

  《佛说阿含正行经》说:“不止生死,如呼吸间,脆不过于人命。”一刹那就是一次生死,所以人命在呼吸之间。

  我们应当认识到“刹那生死”。因为,如果心里对于诸法的认识很粗,认为有一个个相续的相,这样对于“生死”,就会有非常强的实有感,不容易产生“无生死”的定解。相反,如果你的心能够把这些相续的相分成一个个刹那,看到前后刹那的不同。这样之后,再观察每一刹那怎么起现,之后就很容易能够看到诸法“无生死”。

  比如看电影,人们会在银幕上看到连贯的影像。但实际上,银幕上的电影,只是放映机在快速、连续地放映一张张胶片而已。这样你会发现,原来只是每次出现一张图片,根本没有连贯的影像。

  同样,身心相续也是刹那生灭的法,也只是一刹那一刹那的幻影。身体刹那即灭,无法延续到下一刹那,心识也是只显现一刹那,下一刹那就变了。所以,并不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死,实际上每一刹那都在变,都在死。这些刹那只是一一幕幕幻影,根本得不到。

  把这个道理展开来看,不仅自己的身体和心识,包括其他众生,外在的环境,乃至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小到粒子,大到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你会发现,任何一种境相,都是刹那生灭的法,只显现一刹那。这一生一灭,就是一个生死。这样观察之后,你原来那种稳定感、恒常感、坚实感自然能够消除。

  刹那无生死

  看到诸法“刹那生死”之后,进一步要了知这“一刹那”也是无生死。

  就像刚才说的比喻,银幕上本来什么也没有。放映机、胶片、光束等众多因缘一聚合,立即现出一刹那幻影。因为这一刹那的影像由诸因缘合成,离开这些因缘根本无法显现,所以它没有自体。比如,把银幕去掉,让光束打到山崖上,这样就不会现起先前的影像,只会出现其他形态的像。这样就知道,银幕上一刹那的影像只是因缘合成的一个幻影,寻找它根本得不到。

  同样,我们每一刹那的身心,包括每一刹那的内外诸法,全部由众因缘合成,离开众因缘根本无法独立存在。所以每一刹那都是假相,没有自体可得。

  或者以金刚屑因观察:如果一刹那的显现有自体,那它作为一个果法,必定有“生”。这样的话,或者由它自己生自己,或者由它之外的他体法来生它,或者自他共生,或者无因生。只要认为刹那的显现是实法,就必定落在这四种生当中。我们一般不会认为刹那的显现法是无因生,也不会认为是自生,或者共生,而是认为由前刹那的他性法而生。所以这里主要观察“他生”。

  所谓“他生”,指的是这一刹那的显现法由他之外的法来生他。先看比喻,如果银幕上这一刹那的影像,从前刹那他性的放映机、胶片、光束等而生,那么光束等跟影像就成了毫不相关,也就是脱开光束等,应当能够单独得到一刹那影像。但实际上,这一刹那的影像跟光束等因缘根本脱不开。离开前刹那的光束等,根本没有现在刹那的影像。所以它们不是别别无关的“他”,也就不成立“他生”。

  同样,我们每刹那的身心也不是“他生”。就身体来说,我们知道,由前刹那的身体,再加上空气、温度、大地等因缘和合,显现这一刹那的身。如果认为身体等是实法,那就是“他生”。既然是 “他”,也就是前刹那的身和这刹那的身成了各不相同的两个法,别别无关,就像张三和李四两个人一样。这样一来,由于前后刹那是他体,那就成了前刹那是张三,后刹那变成了李四,每一刹那都变成不同的人,但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其实,如果前后刹那是“他”,互不观待,就根本无法安立“生”。

  要说有“生”,也就是以前刹那的身等为因,出生这一刹那的身。这样的话,绝对不能说前后刹那的身是他性。因为只有前后刹那不是别别无关的“他”,才能互相观待,才能从前面的身等因缘当中,出生下一刹那的身。

  这样就知道,前面身等因缘和合,后面就现起一刹那身的现相。这里没有他生,也同样不是自生、共生、无因生。也就是根本不成立实有的“生”。因此,每一刹那的显现都没有自体可得,都是幻相。一切法都是如此。

  像这样,如果你能够在“刹那”上,抉择到诸法无自性,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你就可以放下一切,不再攀缘、逐取。

  生活中了解“无生死”

  了解“刹那生死即无生死”后,进一步应当对于自己身边的一切现相,包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全部了解它们“无生死”。

  对此,一定要在自己的心上观察、抉择,并且要在最执著的事上下手。也就是说,你要在自己最执著的感情、事业、名声、财富等事上观察。如果不知道这些事“无生死”,对它们非常执著,那就会成为沉溺生死最大的因缘。如果了解到这上面也没什么法生,自然能够把心放下。之后既不要执取不舍,也不必刻意逃避。

  以感情为例。比如两个人,忽然之间变得非常亲密,没过多久又忽然形同陌路,越来越疏远,甚至发生很大的矛盾。又比如一对恋人,热恋的时候难舍难分,爱执不已。分手后曾经的心态荡然无存,心里、眼里全部冷若冰霜。你不要想,曾经的感情去哪儿了?要知道,心识刹那生灭。随着不同的因缘,内心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因缘聚合的时候生一种心,因缘变化时,又会现起另外的心。所谓“感情”,也不过是从特定因缘里现起的幻心,并不是什么实在的事。爱恋的心来了,也不过是因缘和合忽然生起这种心念,或者说心上起了爱执方面的幻影。那些心没了,也只是原来的因缘发生变化,不再持续而已。所以,无论怎样的心,都只是因缘生的幻影,每一刹那都无自性,无生死,除了幻事之外再没有别的。

  其他事业、家庭,包括我们的衣食住行等等一切方面都是如此,只是一刹那的无生幻影。如果你当真了,就会出生各种得失成败的念头,就会痛苦不已。像是很多事业心强的人,因为在这上面的执著太重,所以常常失眠。其实这些都没必要,不过是幻梦中的一个显现。都是因缘现起的假相。同样,也不要太当假,不要落在偏枯里。否则也没什么生活的妙趣。

  总之,你一定要在观念上发生变化,要把原先认为“有生死”的见解转换过来,真正了解到一切生死的相都是缘起生的幻事,本无生死。之后就要把这些会归到自性上,了知性相不二。也就是进一步了解,一切生死幻事就像镜中现的影像一样,全部由本性而现起,不是脱离本性之外别有自体。

  如来藏心无生死

  《大宝积经》中,胜鬘夫人对佛说:“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又说:“世尊!生死二法是如来藏,于世俗法名为生死。世尊!死者诸受根灭,生者诸受根起,如来藏者则不生不死。”

  在世人看来,死亡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因为他们无始以来一直执著身体是“我”,所以一旦死亡来临,就会认为平生最爱执的“我”彻底没有了。所以会感到极度的恐慌。

  其实,虽然幻躯有生灭相,对于识的结生安立为“生”,对于寿暖识的舍离假名为“死”。但这也只是就现相安立的名言,真正从实相上看,本性没有任何变异,如来藏心本来不生不灭。

  我们前面讲到,幻心的生灭、流转就是生死。其实,如果追溯到幻心的本源,就会发现它的本性不生不死。这个本性就叫做“如来藏”、“真如妙心”,或者“法性”等等。换句话说,幻心的显现正是从本性如来藏中随缘而现的妙用,并不是别的事。这样你就能从根源上了解,为什么本来无生死。一旦你真正了解这不生不死的本性,并且最终证到它,就能对生死无所畏惧。

  本性不生不灭

  我们知道,凡是因缘合成的法,全部受因缘的支配。因缘不断变化,它就会随之不断变化。经过无数次的变化后,最终就会彻底坏灭。既然有生灭变化,就说明只是幻相,不是本性。如果一个法始终不变,那它就决定不会有灭。这个没有生灭变异等相的法就是本性。

  我们现在就要找出这常住不变的本性,真正认识了它,也就了解了“无生死”的涵义。

  《楞严经》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波斯匿王问佛:“怎样才能证知不生不灭的本性呢?”

  佛问波斯匿王:“你现在这个肉身,是跟金刚一样常住不坏,还是会坏灭呢?”

  大王回答:“世尊!我现在的肉身最终必定坏灭。”

  佛又问:“你的身体现在还没灭,怎么知道它最终会灭呢?”

  大王回答:“我的肉身是无常法,能明显地看到,二十岁时的容貌老于十岁时的容貌,三十岁又衰于二十岁,像这样一年一年都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样,每个月也在变化;再观察下去,就发现每天都在变化;详细思维就知道,每一刹那都在不断地变化,没有停止的时候。所以,虽然身体现在还没现前彻底坏灭的相,但它必定在这刹那迁流当中灭尽。”

  这样就知道,会发生变化的法最终必定坏灭。

  之后佛又问:“你见到身体迁变不已,就知道最终必定坏灭。那么你知不知道,身中有不灭的法?”

  大王回答:“我确实不知。”

  佛说:“我现在开示你不生不灭的本性。你几岁的时候第一次见恒河水?”

  大王回答:“我三岁的时候,母亲带我拜谒耆婆天,那时经过恒河,第一次见到恒河水。”

  佛说:“就像你所说,二十岁时的容貌衰于十岁,在这六十年当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也刹那刹那迁流不息。那么你三岁时见恒河,相比于十三岁时见恒河,有什么差别吗?”

  大王回答:“十三岁见恒河跟三岁时见恒河没有任何差别,到现在六十二岁时见恒河也跟小时候没有差别。”

  佛说:“你现在的容貌比儿时衰老很多,可见身体有老幼之别。那你现在见恒河的‘见’,跟儿时见恒河的‘见’有老幼之别吗?”

  大王回答:“没有。”

  佛又说:“你的容貌虽然衰老,但能见之性并未衰老。出现老相说明它是变异法,而没有老相的是不变法。变异法最终必定坏灭,不变法始终无生无灭。”

  这样就知道,这不变的“能见之性”,永不坏灭,无生无死。我们观察自己也能发现,尽管活了几十年,身体各方面的相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是能见的“性”始终没变。它会随着各种因缘,起现不同的作用。就像电始终存在,在不同的灯泡上,会表现出强光、弱光、红光、蓝光等各式各样的相。电比喻性体,发光比喻相用。

  有人会说:眼睛瞎了就见不到。但这只是外在的器官坏了,不过是因缘上发生变化,而能见的“性”是不生不灭的,从没有变异。盲人见到的是黑暗,这还是见,那个能见的“性”并没有减少。等到眼根等因缘恢复的时候,又能正常见色法。所以,“见”性永远不坏。就像电始终都在那样。虽然灯泡坏了,暂时没办法照明。但换一个灯泡还会继续发光。

  同样,能闻的“性”也没有变化。虽然因缘不同,在境相上,音乐声,风声、雨声、鸟声等各不相同,声音本身也有各种生灭变异。并且随着不同的境相,也会现起不同的取境之识,耳识也有生灭变异。但是能闻的“性”从来没变过。它随着不同的因缘,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幻事。

  这样就知道,虽然境相和取境相的心,都是随因缘而幻起,而不断变异。在这上看起来似乎有生死。但实际上,能见、能闻等的“性”始终没有变化。所以本性没有生死。

  同样,本性也没有增减等。比如一个人被截肢了,或者切除三分之一的胃等等,但是他的“性”不会有任何减少。或者身体长胖了,视力提高等等,这样本性也不会增多。

  或者观察,如果真的有灭,那必定是一灭永灭。比如说如果曾经发生过的事是真的灭了,那应当永远不会再次出现。但实际上,真正证入法界一心的时候,十方三世的一切现相,一时之间全部现前。其实,一切心境等因缘所生法都是妄相,虽然看上去有生灭,但本性没有生灭。

  总之,你真正认识无生无灭,你就认得了本性。当你知道这一切都是因缘生的幻相时,你就会懂得诸法空相。这样你才知道,应当怎样在生死当中了生死。所以,空性的见解非常重要。只要心里生起了真实的了解,生死的根就会由此开始松动。

  善巧用心则能了生死

  古语说:“道心唯微,人心唯危。”没有比人心更危险的事,也没有比道心更微妙的法。

  心的妙用非常大。如果忘失本心,一念颠倒起用,跟无明结合,这样让妄心做主,落在妄情当中,以我执用事,就会由此出生无尽的苦患。在面对境界时,如果心参与进去,必定没办法了生死。而且,像是疾病、障碍、罪垢、诸魔等等,就治不了、除不了、免不了、退不了。

  如果有了般若智慧,也就是识得诸法空性,本不生灭,让真心做主,这样一切都能顺其自然,再不以私我的执著用事,本性的功德就能现前。也就是在面对境界时,心不参与,这样你就不会迷失,就有希望了脱生死。

  就像《心经》所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具有空性正见的行者,心里没有挂碍,这样就没有恐怖。如果常常把各种人、事等等挂在心上,心里就会有挂碍。对于一切事,心都不参与,就没挂碍。这样由于没有特别爱著、贪恋的事,也就没有担心失去它们的恐怖,同样也不会有竞争的焦虑等等。

  比如,你对金钱没耽著,那么即使所有的人都在为钱拼搏,争得你死我活,也跟你无关,你的心就能从这里面脱离出来。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心不去参与,再多的境界都跟你无关。只要你的心不被它所牵,在这上面就没有挂碍、恐怖,就能远离这些颠倒梦想。

  相反,如果你的心参与到这些境相当中。或者说你有各种攀缘、执取的妄心,像是追求名利的心,向往爱情的心,喜欢财富的心,或者表现自我的心,好排场、讲阔气的心等等。总之,如果让这些乱心贼子在你心中作主,那你就是典型的陷在生死里的凡夫,必定是充满恐惧,常常感到患得患失,一直沉溺在颠倒妄想当中。

  这样就知道,了脱生死的关键在于,遇境界时,心不参与。

  心不参与,诸障自除

  所谓“心不参与”,就像《大学》所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意思是,面对境相时,心不参与,那么虽然看着,就跟没看一样,虽然听了,就像没听一样,虽然吃了,但也不晓得是什么滋味。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做一个无心道人。也就是说,无论遇到怎样的境缘,你都不要动心,不要在意。只要心不参与,那么生病也没关系,障碍都能自然破除,罪业也不起作用,魔障也无法干扰。这样一来,天大的事都能化为乌有。

  如果你的心参与进去,气乱了,自然生病;见地上透不过去,必定有障碍;执著罪业实有,就无法忏悔清净;心生贪嗔等,诸魔便会侵入。所以,要把心洗涤干净,一切问题自然解决。

  一般人遇到麻烦、痛苦时,通常先找别人的过失,认为都是别人对我不好,让我痛苦等等。其实,正是认为别人不好的心,才让自己一直陷在痛苦当中。要知道,不动心,不在意,就不会有苦,就能逍遥自在。即使由于过去的业报,身体上有一些苦受,也不会成为障碍。

  疾病

  《黄帝内经》说:“百病从心生。”妄心一起,气就乱了,气一乱,就会生病。只要把心调正,不参与境相而现起妄心,时时让心泰然,这样气自然调顺,百病不生。

  医学认为,五脏生五志(惊思怒悲恐),如果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生起的时间太长,或者太强烈,这样心态不平和,就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导致生病。很明显,七情都是心上的事,由此引起的疾病也来源于心。心不参与,没有爱憎情仇、忧悲苦恼等等,疾病自然不生。

  医病关键在于医心。因为发病的源头是心,所以不需用药,心转了,病自然会好。这就是根本的治疗方法。而医心之道,就是用反方面的性情来医治。比如病从嗔怒而起,那就用慈心来医。原本由于嗔心炽盛,见人就容易生气、发怒,结果身体上就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只要让他修慈心,把嗔怒心化掉,那么身上的病自然会好。或者有很多事想不通,在心里消化不了,结果就得了胃病。因为心里消化不了,反映在身体上,原本用来消化的胃也无法消化。这样只要让他从道理上想通,心结打开,对于那些想不通、看不惯的事,心里把它们全部消化掉,胃病也就好了。

  另外,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外感疾病的主要因素。但也要知道,气随心而转。心不安和,气就化不开,就会生病。所以同样是医心,把心调好了,气也会随之化掉。

  尤其当今时代,很多人的病,明显由妄心引起。像是忤逆不孝,事业心过重,上网成瘾,自我意识太强……这些不好的心态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医治的时候也要从心上下手。

  比如过去五逆不孝的人,现在良心发现,变成孝子,那么过去由不孝引生的病症就会有所好转。事业心强的老总、名人们都有很多病。就是因为他们一定要竞争,结果心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身体就会生病。这种情况,只要把竞争心拿掉,病自然会好。

  经常上网的人,基本都有“网病”。因为一上网,心就处在非常严重的散乱、放逸当中。全身的细胞都处在这个状态上,相当不正常。这种病症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恍惚,魂不守舍。而且,生理上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病变,像是眼病,脑部神经病,脊椎病,消化不良、气血紊乱等等。医治的时候,也是要把心从这种妄动的频率中转过来,这样心不再躁动,恢复平静、安宁,身体自然恢复健康。

  而且,现在的人普遍自我意识太强。在公共场合,一有发言的机会,大家全都抢着讲话,唯恐落后。认为我要把握好任何一个显露自己的机会,要为自己争取自由权、话语权等等。这样表现意识太强,心就会处在混乱、不安的状态,身体也会出现各种病状。医治的方法也一样,看清楚这些事虚假、没意义的真相,心不参与,自然百病全消。

  总之,一切病症从妄心而生,心不执著,不在意,疾病就能痊愈。这样遇境时心不参与,疾病自然消除,生死也不难了脱。

  障碍

  一切在前进的道路上形成阻碍的事,都叫做“障碍”。世间方面,像是家庭里的障碍,人际交往障碍。修行的时候,也会出现身心各方面的障碍。之所以称它们为“障碍”,就是因为在见地上透不过去。这样一来,心不通达,行就无法通畅,就形成了障碍。如果在见地上通达,心不去参与,那无论什么事现前,只要你的心不动,就不会成为障碍。

  比如,美色现前心不动,就不会成为贪障。仇敌现前心不动,也不会成为瞋障。身边的人再怎么竞争、攀比,只要心不动,就不会成为竞争障、嫉妒障等等。而且,只要心不波动,别人再怎么打你、骂你,也不觉得有什么。总之,心想开了,见地上一通透,一切行为、境遇全部畅通无阻。

  相反,如果心想不开,见上通不过,稍有一点事就非常执著,就会引生很大的痛苦。像过去文革时期,很多知识分子被剃了阴阳头,然后拉去游街,当众批斗。由于有些人特别爱惜面子,尊重所谓的人格、尊严。心里没办法接受,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莫大的侮辱,这种屈辱比死还难受,结果就选择了自杀。如果一个修道的人遇到这种事,他会把这一切看成一场戏,怎么耍都可以。

  其实,只要心不参与,就不会受到伤害。曾经有两个人,同样被打几十大板。其中一个人受了很重的伤。而另一个人,虽然同样被打,但他却没什么事,照样走回去。因为他在挨打的时候,一直说:“活该!打得好!”这样心不动,也不感到身体受了多大的痛苦。

  我原来讲过北宋时期名宰相富弼的故事[1] 。他是参禅开悟的人。别人骂他时,他就像没听见一样。身边的人告诉他,富弼就说:“恐怕是骂别人吧。”身边的人又说:“他叫着名字骂呢。”结果富弼说:“天下同名的人很多,不是骂我。”像这样,心里开得开,放得下,就没什么事。

  其实,你只要心不在意,就不会有障碍。即使别人在你头上倒屎,你也觉得没什么。别人再怎么骂你,你心里也无所谓。要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越是生气,他骂得就越来劲。你这边一点也不生气,别人也会觉得骂得很没意思。这样他骂不下去,也就停下了。同样,你没那个心,别人诱惑你也没用,威胁你也没用,根本拿你没办法。这时候你就成了世上不败的人。因为你征服了自己,也就征服了一切。你能做到在一切时处不动心,一切境界就不成为障碍。

  所以,要是没有心,或者说心不参与,天大的障碍都能消除,再多的冤仇也可以一笑了之。只要你心不在意,所有问题都能化为乌有。如果心很执著,很在意,必定是什么事也化不了。甚至一件小事都可能在你心里堵上几十年。

  总之,“没问题”就是最好的解决问题。心不在意,遇事不动心,不参与,再大的障碍都能消除,了脱生死也会变得很容易。

  --------------------------------------------------

  [1]富弼少时,常有诟詈之者。富如不闻。或以告之,富曰:“恐是骂他人耳。”又曰:“明呼公名。”答曰:“天下多有同姓名者,非骂我也。”


{返回 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四课
下一篇: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六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九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四十九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七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四十七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一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十四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五十五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五十七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四十八课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十九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次闭关随笔 生命随笔[栏目:能弘法师]
 摄大乘论 第58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生命的欲求[栏目:法藏法师]
 决心出离轮回[栏目:顶果钦哲法王]
 远离二障,须修止观。当如何解释二障,及彼二与止观关系?[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