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七)修学有相定应细致如法
在修行过程中,必须懂得善巧运用。比如当昏沉掉举起现时,就要运用剖析调伏妄念,稍微平静一点时,则可以安住。如是长时间修学,观察修能令你的禅定力越来越深,安住时间越来越长,到达一定阶段,观察修就会越来越少。但初次修法时,观察修的时间可能会很多,如果一座是一个小时的话,可能五十分钟都在观察修。这很正常。
修禅定的过程中,配同一些方便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寂止转变成自然,而自然才能让有相定转变成无相定。若不懂得这些窍门,恐怕很难超越有相定。我们说修有相定时需要在心里所缘一个境,无论是白色的*轮,蓝色的五股金刚杵等,总之必须依所缘的对境而修学。但有些会认为自己已经无所缘而安住在空性当中,已经是无相定了。要记住,此时空性已经成为你所缘的对境,当心里还有对空性的执著时,它还是有相定。无相定是修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即便你的思想有多么丰富,永远也达不到无相定,除非是迷惑无相定。当然,依靠安眠药等药物或者让旁边的人将你一棍打晕,可能会进入“无相定”,但这不是解脱的禅定,有什么意义呢?尤其现前很多老年人由于年龄偏上的原因,记忆力越来越弱,等什么都记不清楚的时候还会变成老年痴呆症。难道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当然不是。所以要记住,无相定是修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无论你用多么美妙的词句描述无相,仍旧还是有相定。
以前有一位汉地的出家人问我,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开悟,如今他也能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什么他不能称之为大觉第一入定之境界?我告诉他:“惠能大师由于多方面条件成熟的缘故,他的‘应无所住’已经完全执受本体。但你在说‘应无所住’的时候,‘应无所住’、‘空性’已经成为你所缘的对境,所以实际上是‘应有所住’。你与惠能大师之间只有这一字之差。但这一字之差,境界已经天地悬隔。惠能大师在应无所住的前提下所生的心是真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慧。而空性是你所缘的对境,这时所生的心叫‘妄心’,也就是意识。一字之差的境界完全不同,这就是凡夫与圣者之间的差异。”
这个公案提示我们,修行必须非常细致,绝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么修就怎么修。虽然暂时会感到自我满足,但是长年如是修法,你就会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很多修行者说自己已经修了很多年,但现前却开始产生疑惑:“无上窍诀大圆满的讲解到底是真还是假?书上说六个月可以获得法性现前相或者明智如量相,为何自己不仅没有证得这些相,甚至连好的觉受都没有呈现过呢?”要记住,六个月及几年的时间内可以成办解脱,是在如理如法修学的前提下树立的,如果自私修学,何时能够解脱,就很难说了。
我们讲解显密差异时说过,见解不迷惑、修行方便多、行为无辛劳和根机为上等之根机是密法的殊胜之处。从时间的角度来说,显宗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方可成就,密宗一生可以成办解脱,这是历代传承祖师所共许。如是讲解,并非由于我们是密宗弟子就轻视显宗,而是由于密宗具有殊胜方便。即便是寂止,也有很深奥的一些窍诀。现前反过来问问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如何?这些方便是否已经运用在自己的修学之上?如果能做到如理如法修学,相信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中而修出无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