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二)初行者不可轻视有相定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16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二)初行者不可轻视有相定

  【如母亲救护水、火、险地等一切伤害般,胜士上师救护一切外轮回恶趣,内自私作意,尤其一切有相怖畏,令我等获得无上解脱果位,故为救护一切伤害之恩德。】

  要救护一切众生,首先要从外轮回恶趣当中超越。要知道,轮回恶趣只是一种现象,它的根源是贪嗔痴,因此必须断除贪嗔痴。如今我们无论修学什么法门,实际上都在讲解如何对治贪嗔痴。

  如何理解“一切有相怖畏”呢?我们说过,初次开始修法期间,内心必须有所缘。但只要有所缘,内心就会因此产生不同的情绪,这就是一种怖畏,一种恐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烦恼。既然这些情绪烦恼都是依相而生,而我们最终讲解心的本性时要超越一切有相怖畏,为何现前还要树立一个所缘之相呢?

  要记住,虽然一切相是情绪烦恼的起因,但我们不能在初次修法期间就将它搁置一旁去求学无相,因为我们做不到。如同七八个月的婴儿只能爬行,我们不能认为人应该站立行走,就要求他们也站起来走。实际上,婴儿在爬的过程中,正在增长力量,待一切成熟,就可以站起来走了。如同这个道理般,我们初次修学禅定时需要一个所缘的对境。虽然内心缘于某个外相之上,可能会产生一些烦恼,但我们不得不靠它来成办更高的境界。因此,初次修法不能把有相搁置一旁。

  站在了义的立场上,凡是有相的一切都称之为怖畏,所以要获得无上解脱果位,从一切怖畏中超越,必须断除一切有相。但是初次修法期间,尚需依靠有相而成办无相。这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之中讲解。也就是说,初次修法时,不能把有相当作怖畏,而要从它开始入手。后期见解稍微高一点的时候,有相即为怖畏之因。明白这些道理,对于次第修行者非常重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一)龙萨派与宁提派在成熟口诀法上的区别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三)观想与上师无二时净观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一课(三)讲解《圣者言教》之缘起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二十)略说灌顶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二十三)略说《饮食简供》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四)为什么要选择修学与自己根机相应的法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三)追求神通并不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四)无常来临时 万般带不走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二)调伏内心才是真正的胜利
 圣者言教 第七课(八)密法于根机不相应者应保密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七)修证过程的三个阶段
 圣者言教 第一课(九)大圆满方便教授乃针对次第根机者之修行方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圣果观(五)[栏目:悟殷法师]
 中国佛教的西方传人——恒实法师访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环境是我们内心的外化(张春燕)[栏目:佛教与环保]
 Why End Suffering?[栏目:Nyanaponika Thera]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九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参话头(妙祥法师)[栏目:禅宗文集]
 整理僧伽制度论[栏目:太虚法师]
 上师,弟子终于找到了您[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地藏经典琐谈(张总)[栏目:地藏菩萨专题文集 ]
 三论宗纲要 三论宗的史传和典籍 第一章 历代传承[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