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急欲见佛易著魔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62

急欲见佛易著魔

  当以都(全)摄(收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著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1]矣。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一心之后,自知臧否[2]。不见固能工夫上进,即见更加息心专修,断无误会之咎,唯有胜进之益。

  [1] 末如之何: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2] 臧否:善恶,好坏。

  世间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全体垢秽,若有光生,乃属妖光,非镜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补书所以耳。永明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例(比照)其词曰:“但期心不乱,不计见不见。”知此当能致力于心与佛合之道矣。(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谭碧云之著急,不独彼一人独犯此病,一切学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谓得。须知心本是佛,由烦恼未除,枉作众生。但能使烦恼消灭,本具佛性自然显现。如磨镜然,止期垢净,勿虑无光。如医目然,但能去翳(yì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为翳),自复本明。若于垢未净,翳未去时,即欲大发光明,曷(hé怎么)可得乎?若发,便是妖魔所现,决非镜目之真正光明也。(复袁闻纯居士书)


{返回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发光乃属魔境
下一篇:越分欲得为堕落魔外之本
 识阴十魔
 不可著怕魔
 因果一错,则堕落有分,超升无由
 不可妄期圣证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
 恭述本师德惠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序言 目录
 阅读佛经不可亵慢
 不可求神通及现身成佛
 邪魔惑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日本佛教界对生命的理解[栏目:张文良教授]
 因明学源流(吉美桑珠)[栏目:因明简介]
 请问师父如何看待原始佛教?[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知识与修养[栏目:白云禅师]
 密宗决择见[栏目:陈士东居士]
 最经典的老电影[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有道者得 无心者通──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栏目:宽运法师]
 2012年3月仙岩寺小参答疑(二):关于觉性、正念[栏目:隆波通禅师]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四之下(李通玄)[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年轻的梦想—圣严法师与李钟桂的对话 年轻的梦想[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