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二)如理祈祷才能得到普遍之加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80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二)如理祈祷才能得到普遍之加持

  我们祈祷时如果清晰了知所祈祷的导师,其本体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那么在祈祷这位导师的时候,就是在祈祷所有的一切导师,能得到一切导师的加持。

  可能有些信众并不了解上述道理,只是懵懂中知道所有导师都是佛陀呈现的不同形象,在祈祷时也是祈祷一位导师,这样可以吗?当然不行。由于理解变成偏袒的缘故,信心不圆满,故得不到圆满的加持。只有在理解上做到通彻,信心才能普遍,进而得到圆满之加持。所以上面讲解的这些道理非常重要。

  在我们修行祈祷过程中虽然只观想一尊导师的形象,但只要知道这位导师的本体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包括我们依止过的导师和没有依止过的导师,凡一切导师都聚集在我们所祈祷的这位导师的本体之中),就能得到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此时就不需要再产生疑惑——由于没有专门祈祷某位导师的缘故,这位导师是否会加持自己。

  我们先举个例子。在祈祷观世音菩萨的时候,由于没有专门祈祷阿弥陀佛的缘故,阿弥陀佛会不会加持我们,完全取决于我们在祈祷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是否通达上面讲解的道理。如果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的本体和阿弥陀佛本来就是一如的,祈祷观世音菩萨就是在祈祷阿弥陀佛,如是祈祷,就能得到如同专门祈祷阿弥陀佛般的圆满加持。同样一个道理,我们平常在修上师瑜伽导修期间,我们把所依的对境上师的面相观想成我等大恩根本上师,但他的本体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以及所有一切大德,如是祈祷,就不需要再专门祈祷某一位导师,也不需要有不祈祷某位导师太对不起这位导师,不祈祷某位导师就得不到这位导师加持的疑问。这些都是对法不理解而导致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以后的修行中就不会再被这样的疑问所束缚。

  我们以前讲过,成办解脱的唯一条件乃信心,但信心的前提必须是了解。从总的角度来说,所谓的了解就是闻思。若不通达这些道理,盲目中祈祷,恐怕得到的加持也是偏袒不圆满性的。若知道一位导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祈祷就能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比如两个人同时祈祷阿弥陀佛,一位只知道阿弥陀佛很亲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唯一引导者,但另一位在祈祷阿弥陀佛的同时,知道阿弥陀佛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两者外相上虽然同时在祈祷阿弥陀佛,但是最终得到的加持是有很大差异的——前者只能得到偏袒的加持,后者才能得到圆满之加持,而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理解之上。所以我们平常在修上师瑜伽祈祷上师的时候,也应该如是观想,这样才能得到普遍之加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一)诸佛菩萨形象不同功德事业无异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三)具有分别心的修法无法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七课(二)当下就是精进修行之时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六)时时观想无常才能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五)反观善行是否具足六度波罗蜜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五)第六识耽著之境界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二十)闻法六度之禅定度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九)行持孝道就是真正的修行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八)加持大小取决于信心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八)修行不要执著觉受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四)凭借外相判断是否为具德导师并非正确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一)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就是持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行云流水说赵州[栏目:张文良教授]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之五 三身自性佛[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三十八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融禅净密于一体的根本圆满大法(觉明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我就是这一句![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论地藏经是 佛对在家弟子的遗教[栏目:其它]
 如果我帮他,就会耽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耽误事情,就没法救他,这该怎么办?[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十四届:在生活中落实包容的精神(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五百罗汉 402、幻光空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八五)[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