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四)语之要义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1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四)语之要义

  【语之要义:止语】

  身寂静的第二个要义是止语。平常打坐期间,一边说话一边打坐是不如法的。即便在平常法会期间或者去法堂听法,都应该止语。往昔很多高僧大德不仅仅是在这些场合止语,甚至一生都在止语。我们由于习气烦恼沉重的缘故,随时可能触犯语之四业,为了遮止这些过患,就需要止语。当然,我们想要时时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但在座上的时候,必须做到。尤其在听法或参加法会期间,不要掺杂世间话语,尽量做到止语。

  【并排除九节风。于具身要中,右手契克印抵住右鼻孔,用左鼻孔畅快向外排气时,观想自他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以贪心积累而生之一切病、魔、罪障、业与习气、修持正法之违缘障碍等,与风同时黑乎乎自鼻孔向外排出,融入前方智慧火中烧毁】

  在排除九节佛风的时候,龙萨派和宁提派在手的姿势和观想等内容上有一些区别。比如同样是结印,宁提派是结三股金刚杵和金刚拳,而龙萨派则是结契克印和定印。在观想的过程中,龙萨派不观风的颜色,而宁提派则要求观出贪嗔痴三毒烦恼的颜色。宁提派排风之后,观想一切得以清净即可;龙萨派则要在面前观想一堆智慧火,把自己排出的气烧掉。我们知道,想要焚尽贪嗔痴烦恼,必须依靠智慧般若,一般的火只能焚毁世间物质,无法烧尽贪嗔痴烦恼,所以要将面前的火净观为智慧火。

  排气的时候,首先是右手结契克印抵住右鼻孔,由左鼻孔排气,同时契合观想。因为无论我们修学什么法,目的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令三界六趣一切众生获得究竟解脱。因此在排气的时候,观想自他一切众生以贪心积累而生的一切病、魔、罪、业、习气,以及修行正法期间的一切违缘和障碍,都以黑乎乎的形状排入智慧火里,被智慧火焚毁。修行过程中如是观想,可以清净自己的疾病、业障、违缘和障碍等。

  【复以右手定印,左持契克印抵住左鼻孔,从右鼻孔向外排气时,观想自他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以嗔心积累而生之一切病、魔、罪障、业与习气、修持正法之违缘障碍,与风同时黑乎乎自鼻孔向往外排出,融入前方智慧火中烧毁】

  然后左手结契克印抵住左鼻孔,由右鼻孔排气,观想自他一切众生以嗔心积累而生的一切病、魔、罪、业、习气,以及修行正法期间的一切违缘和障碍,以黑乎乎的形状排入智慧火中焚毁。

  【继而两手定印,两鼻孔同时向外排气时,观想自他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以痴心积累而生之一切病、魔、罪障、业与习气、修持正法之违缘障碍,与风同时黑乎乎自鼻孔向外排出,融入前方智慧火中烧毁。】

  然后双手结定印,两个鼻孔同时排气,观想自他一切众生以痴心积累而生的一切病、魔、罪、业、习气,以及修行正法期间的一切违缘和障碍,以黑乎乎的形状排入智慧火中焚毁。

  【如是各作三次,即是排出九节风,并稍作憩息。】

  这里所谓的各作三次不是左、右鼻孔各排气一次,两边鼻孔同时排气一次后,再重复两次。所谓排九节佛风是左侧鼻孔排气三次,右侧鼻孔再排气三次,然后两个鼻孔同时排气三次。排完九节风以后,稍作休息,开始发菩提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三)解脱七支坐法和方便七支坐法的区别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五)见解增长快慢取决于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三)对法不能私心分别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一)亚青寺龙萨派传承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一)修法当具三殊胜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一)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就是持戒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六)修行觅心法时该注意什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三)生不起无常观是业力沉重的表现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十)同行等流果与感受等流果
 圣者言教 第八课(九)净观的根本就是转变心念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何谓密咒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追求解脱必须断绝追求人天福报之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照见五蕴皆空[栏目:吴立民居士]
 《圆觉经》讲座 三[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龙树与华严哲学[栏目:吴汝钧教授]
 评花草有灵[栏目:太虚法师]
 The Dhammapada - Chapter XX. The Way.[栏目:The Dhammapada and The Sutta Nipata]
 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才能抛弃杂念,保持心灵的平静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凡是有关观音菩萨的歌曲,总想哭。[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疑情的情而上学分析——围绕虚云禅法的叙述(肖永明)[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坛经》中的理悟与事修(释庚净)[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 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栏目: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