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才能抛弃杂念,保持心灵的平静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2
问: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才能抛弃杂念,保持心灵的平静呢?
答: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中,成天忙忙碌碌的,心始终无法平静,所以用七天或十四天的时间,到特别寂静的山里禅修,重新感受内心的宁静,这是很有必要的。
——出自《解疑除惑 教学相长》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在跟人吵架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我整死你”等恶语常常脱口而出,这样会不会有过失?
下一篇:
佛教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鬼,那么作为佛教徒,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类众生呢?
这些佛教理论...我们到底对体验的分享更重要,还是对理论的弘扬更重要?..
跟世俗人相处比较密切,环境没有那么单纯,应如何护持别解脱戒?
当自己家庭美满时,要想想一旦失去亲人的感受...是不是太残忍了?..
如何才能做到不把佛法与世间法混淆,使自己所作成为解脱之因?
我信仰佛教,觉得爱情是无常的,对恋爱也没有太大兴趣,那我要不要为了结婚..
信佛带有一种功利性,并不是真正的信仰。请问,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佛?..
略述往生净土的意义。
学术界,只承认因明中的现量和比量,顽固地不承认圣教量的作用...您的观..
如果把桌子烧了变成了烟,这还是同类相生吗?为什么在有情和无情之间不能非..
在藏传佛教中,什么人可以修什么样的法,是否有具体的标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丛林组织 一、住持(和尚、方丈)
[栏目:丛林基本知识]
相应3经 圣经
[栏目:相应部 51.神足相应]
长条石板
[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藏传因明学 因明学名义略集
[栏目:汉土论著]
佛在经中用了很多比喻说明了暇满的人身一旦失去就再也得不到,同样佛也曾在经中说过很多人是在辗转轮回的恶..
[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怎样区别佛法究竟谛的见解与世俗谛的见解?
[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金刚经》系列开示 75
[栏目:常福法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4
[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尊者阿姜李简传 英译者前言 中译者前言
[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积极的人生
[栏目:找回自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