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五)恶念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60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五)恶念发心

  我们已经知道了三清净法的重要性,了解了发心的种类,知道什么样的发心是正法,什么样的发心属于非法,因此无论在闻思还是修法期间都要时时反观自心,若有偏邪就应及时予以纠正。发心总分为恶念发心、无记之念发心和善念发心三种。

  第一、恶念发心。恶念发心分为怖畏之发心和善愿之发心两种。什么叫怖畏之发心呢?如自己身患疾病,或者家人有不如意的障碍出现时,自己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味消尽这些灾难,一旦具有这样的发心,无论是修学远道法相乘还是事部、行部、瑜伽部等近道金刚乘以及捷径之道无上窍诀大圆满,都无法成为解脱之因,因为发心已经偏邪。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也曾经说过:“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心是一切法的根源。若发心为恶,即便表面呈现的是一种善法,实际当中也只能称之为恶。

  因此在我们修行过程中,时时调伏自己的内心就是修法。为了让我们行持的善法都能成为解脱之因,我们在从事任何一件善事之前都应先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如果带有怖畏之发心,应在发现的第一时间断绝这种恶念发心而树立善念发心。虽然由于无始来习气烦恼沉重的缘故,可能当下无法及时转变发心,这时不妨把要做的善事暂且搁置一旁,以调整发心为主。因为发心若不正确,从事任何善法对成办解脱都没有丝毫之利益。因此,怖畏之发心应及时予以断绝。

  第二种恶念发心是善愿之发心。所谓善愿之发心是指自己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他人赞叹或供养,以追求世间福报为目的。比如你去某处朝拜神山,或者是建造寺院、起立塔像以及闭关修学等,无论从事哪种善法,内心都是为了祈求获得他人的赞叹,增上自己的名声及福报,这些都称之为恶念发心。比如现前你在高原地方修学,内心却期盼着过几天能衣锦还乡,得到自己当地亲朋好友的赞叹,为此而精进修学佛法。若仅仅为了这一点而修学佛法,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称之为恶业,对于解脱没有丝毫之利益。

  因此,我们要时时问问自己,从初入佛门直至今天,无论是身做礼拜还是口念咒语,自己做过多少善行?当自己在从事这些善法时,发心如何?有没有恶念发心之中的善愿发心或怖畏之发心?若具有恶念之发心,往昔所做的一切善事对于解脱没有丝毫之功德,这一点要铭记心中。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四)初行者要重视三殊胜发心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六)端正发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八)纵使千百劫 所造业不亡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六)修行者应尽可能吃素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五)前行乃一切修法之前导
 圣者言教 第四课(一)清净发心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四)上师身语意所具功德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六)清楚显密差异的必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一)龙萨派与宁提派在成熟口诀法上的区别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七)修行者不能忽视逆缘
 圣者言教 第九课(一)将修行变成乐趣的前提
 圣者言教 第五课(二十)时时具足菩提心的修行才是正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科颂思考题[栏目:智敏上师]
 用心教育,打造纯真的社会[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二[栏目:慧律法师]
 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 第二讲 佛化家庭 菩提眷属 顿悟成佛[栏目:净慧法师]
 初学之人大都停留在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皈依信仰中[栏目:写给初入佛门之人]
 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槃思想[栏目:其它]
 福德日记6月16日─慈善根力[栏目:福德日记]
 唯识研究 第二十二章 真谛的唯识哲学观[栏目:周叔迦居士]
 大隐隐于市:天台佛法与“都市佛教”[栏目:陈坚教授]
 生活工作不离学佛修行[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