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忍
 
{返回 佛教词汇小百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2
慈忍

  慈悲与忍辱之合称。

  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上):「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法华经文句以慈悲、忍辱、法空三者为弘通法华经之三种法规,称为弘经三轨。 

  据月灯三昧经卷七所举,修菩萨行者为利益众生,于一切违顺等境皆能慈忍,故获得下列十种利益,即:

  (一)火不能烧,指修行者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违逆之境,了知身心自性本空而无所恼,故瞋恚之火不能烧之。

  (二)刀不能割,指修行者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横逆之境,了知自身体性空寂而无所畏,故瞋恚利刀不能割之。

  (三)毒不能中,指修行者常怀慈忍之心,于人加害时,了知身心本空而不以为意,故贪瞋毒药不能中伤之。

  (四)水不能漂,指修行者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顺情之境,了知诸法本空而无所染,故贪爱之水不能漂之。

  (五)为非人护,指修行者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时处,为鬼神之类所护卫。

  (六)身相庄严,指修行者常怀慈忍之心,爱念于人,故招感色身相好庄严之果报。

  (七)闭诸恶道,指修行者常怀慈忍之心,成就善法,故恶道之门自然闭而不开。

  (八)随乐梵天,指修行者慈行具足,梵行无亏,故命终后,随其意乐而生于梵天。

  (九)昼夜常安,指修行者常行慈忍,利益有情,而不加恼害,故得身心寂静,昼夜常安。

  (十)不离喜乐,指修行者常行慈忍,利益众生,使其皆获安稳,故自己之身心亦不离于喜乐。

  檀特罗麻油述经亦举出慈之五利,即:刀不伤、毒不害、火不烧、水不没、瞋恶见喜。


{返回 佛教词汇小百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慈大悲
下一篇:慈悲
 二如来藏
 三坛大戒
 一饱忘百饥
 三法印
 四种业报
 一即六
 百万遍念佛
 波罗提木叉
 五分法身
 定心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能知与被知[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4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佛学浅释[栏目:苏行三博士]
 印祖故事 38、题词结缘识高僧,弘一虔敬学净土[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1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准提法门的修持(首愚法师)[栏目:准提法门概述]
 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人生一番风雨[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第二篇 实修 2.3.5 定[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误导之害[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