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重重诲勉 第三十六
净空法师
{返回 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08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净空法师讲述

  《解》这一品,世尊再一次为我们显示恶因恶报,是我们应该警觉、戒畏的。最后劝勉我们要端正身心,不忘修学功夫。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辗转相生。敢有犯此,当历恶趣。

  《解》佛告诉弥勒菩萨及与会的大众。前面所说的五恶、五痛、五烧的苦报。因果报应辗转相生,因结果,果生因,循环无有了期,愈往后愈痛苦。佛在这里特别警惕我们,如果众生敢犯此五恶,将来必定堕入恶道,长劫受苦,很难出离。

  或其今世,先被(1)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或于寿终,入三恶道,愁痛酷毒(2),自相燋然(3)。

  《解》由于过去造作五恶,所以现世就遭受病苦灾殃。病苦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并且让大家都能见到这种现象(使那些警觉性高的人,看到这些现象,知道造恶后果的可怕,以后便不敢再造)。这是现的花报。这种人死后,决定堕入三恶道,遭受愁痛酷毒,自相燋然的恶报。这是堕三途受五烧的报应。

  《注》

  (1)(被)同‘披’,遭受的意思。

  (2)(愁痛)忧悲苦恼。(酷毒)残酷狠毒。

  (3)(自相燋然)是受自己的业力所感,内心的贪嗔痴三毒之火炽盛燃烧。

  共其怨家,更相杀伤。从小微起,成大困剧(1)。皆由贪著财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无复曲直(2)。痴欲所迫,厚己争利。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3)。

  《解》 三途报了之后,宿世的冤家债主因缘聚会时,讨债、还债互相残害杀伤。这一切怨恨往往是由微不足道的业因,由于痴恶而演变成大困剧。这都是贪欲执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肯布施,只贪图自己的享乐,不理会是非曲直。这都是无明愚痴,贪嗔欲求所迫而造作成为重罪。人们总希望自己占尽便宜,拼命在争夺,所得到的荣华富贵只是一时快乐而已。为了眼前的小利,不能修忍辱,不知道继续修善。虽然过去有修福积善,得到眼前的富贵威势,若不修善,他的福报就会随著恶业而消失磨灭。

  《注》

  (1)(困剧)‘困’是无法摆脱的困苦,‘剧’是剧烈的报复。

  (2)(曲直)也就是有理和无理,是与非。‘曲’指不合理。

  (3)(磨灭)就是消灭。

  天道施张(1),自然纠举(2)。茕茕忪忪(3),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解》因果循环定律的运行是一种自然现象。所种的因,必有果报,这不是有人主宰的。如果造恶深重,则转眼现前,就显得惊惶失措,无依无靠,心中不安,这种人决定随业堕入三恶道受苦报。这个因果循环报应的定律,从古至今都是这样,诸佛菩萨看到这种三途苦痛,非常悲伤,但无可奈何。因果报应皆是自作自受,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也是没有办法代替众生受苦的。

  《注》

  (1)(天道)是自然之理。(施张)指运行。

  (2)(纠举)纠正检举。

  (3)(茕茕)指孤独无依。(忪忪)惊惶失措。

  汝等得佛经语,熟思惟之。各自端守(1),终身不怠。尊圣敬善,仁慈博爱(2)。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当离三涂,忧怖苦痛之道。

  《解》佛说,你们已经得到了佛的教诲,就应当深入的思惟体会,各自端身正意的依教奉行,终身都不能懈怠。应当尊重圣贤,敬重善知识,尊师重道。以仁慈博爱对待一切众生。更应愿求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拔断六道生死众恶的根本—贪著五欲六尘及妄想、分别等烦恼。这样就能离开三途的苦恼及忧怖苦痛的六道轮回。

  《注》

  (1)(端守)指恭敬的接受佛的教诲,并依教奉行。

  (2)(博爱)是广泛平等慈爱一切众生。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

  《解》你们大家行善,什么是首要的呢?第一应当保持清净心,身行要具足威仪,耳目口鼻,皆当遵守佛的教导,精进奉行,力求自端,做到身心净洁,与善相应。绝对不能随著自己的烦恼、习气再犯诸恶。应当遵守受持五戒十善,对人要和颜悦色,修行要专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其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应当安祥镇定,从容不迫。

  作事仓卒(1),败悔在后。为之不谛(2),亡其功夫(3)。

  《解》 如果作事仓皇失措,将来一定会失败与后悔。若所行不慎重真实的话,修行的功夫就丧失殆尽,前功尽弃了。

  《注》

  (1)(仓卒)急促,草率。

  (2)(谛)慎重真实。

  (3)(亡其功夫)‘亡’丧失,‘功夫’指修持的功力。


{返回 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如贫得宝 第三十七
下一篇: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浊世恶苦 第三十五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受用具足 第十九
 无量寿经讲记 皆愿作佛 第十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七卷)
 无量寿经讲记 十方佛赞 第二三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必成正觉 第七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十一卷
 落实仁爱和平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的讲话)
 如何为亡人修福
 印光大师开示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发大誓愿 第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二十二卷[栏目:净空法师]
 坚定道心入法[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圣严法师《基督教之研究》[栏目:圣严法师]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九)第一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没有终点的路[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用你的修持来把握每个当下[栏目:实修教言]
 寿份无量--修持延寿本尊法门 (修持延寿法门的意义)[栏目:祈竹仁波切]
 27 九色鹿[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坏人的故事[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警觉无常、策励精进-2005观音纽涅法会[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