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常用词俗解(续)
 
{返回 永信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157
佛教常用词俗解(续)

◎释永信

  随缘

  社会上许多人对佛法可能不了解,但对“随缘”二字肯定是说得烂熟,听得烂熟。问题是,绝大部分人都对“随缘”二字误解了,绝大部分使用“随缘”二字的场合,都用错了。人们都把“随缘”当“随便”来理解,来使用,比如有些事情自己不愿做,或者做不好,就说随缘罢。在这里,“随缘”就等同“随便”。人们依此推论,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和尚都是“随缘”的人,也就是随便的人,和尚一个一个是懒汉,是糊涂虫。有人甚至把“难得糊涂”与佛教扯到一起去。真是太离谱了。

  大家都知道“因缘果报”。实际上,“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是佛法的两大基础,如果说佛法是大厦,那么,“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就是墙脚,是地基。一个学佛修行的人,如果还不能在心念上坚信或者在理上把握“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而自称学佛已有多少心得,或达到何种境界,我们说他胡说八道有点重了,那绝对是假的;只有在心愿上坚信,或在理上把握了“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那么修行修起来就会自然得力,否则有劲也使不上。

  一般说来,学佛修行的人,能在心愿上坚信“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就行了。如果有心在理上把握,我希望大家请些佛经来读。这里只能非常简略地说一说。“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是佛法对于宇宙和人生最根本的说明。佛法认为:世出世间万事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因是原因,缘是条件,是助缘。比如,农民种麦,麦种是因,土地、阳光、雨水、农民管理等等是缘。又比如,我们做事情,我们起心动念是因,而环境条件是缘。因缘相遇起现行造业,最后结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这就是报。当然,这一环的果,又是下一环的因,环环相续,无始无终。通俗地说,“因缘果报”就是事由人为,人生的苦乐,都是自己造成的。所以,佛教与命定论不一样,佛教不相信算命一套。关于“六道轮回”,放在后篇再谈。

  从上面不难看出,我们平常说的“随缘”,决不是随便、无所谓之类,而实是我们学佛修行人在俗世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随顺缘份,随顺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去成就我们的道业。所以,我们可以说,随缘,真是我们的处世波罗蜜,是佛法智慧在世间的体现。大家学佛,大家修戒定慧,若要试探大家的道行多深,境界多高,不用看什么几禅几定,也不用听什么念佛念得纯熟不纯熟,只要看看大家在俗世如何办事就知道了。一个学佛人,如果修行有所成就,他的智慧肯定有所开发,他对俗世事物肯定有所洞见,那么他在俗世办事能力肯定有很大提高。一个人学佛一辈子,学得满头雾水,什么事都不会干,他还要口口声声普渡众生,那不是被人笑话么?

  在这里我特殊强调一下:我们出家人学佛修行,不能老耽在山里寺里,山里寺里,固然是我们成就法身的根本道场,但如果我们能做到心静不乱,我们的心身也是道场。我们自称大乘佛教,行菩萨道,那么单靠坐、靠念,是成就不了佛教大业的。佛教大业是靠我们努力做出来的,想想释迦世尊,悟道以后,风里来、雨里去,托钵游化49年。所以,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学佛修行。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应该主动走进世间,走进众生的日常生活,只要我们随缘而行,依法而行,这本身就是修持功夫。我希望同修们能明白,佛教不避世;佛教如果避世,早就自取灭亡了。

  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是佛法的最基本,也是许多学佛人感到在理上较难把握,并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六道,指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说起人道、畜生道,大家可能会感到很熟悉,人道就是我们每天在大街上、商场里碰到的人世界,畜生道就是猪呀狗呀马呀鱼呀之类;而对于天道、修罗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许多人的想象就开始不着边际了,想象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之外还有天上世界、修罗世界、饿鬼世界和地狱世界。有些人,尤其知识分子,又认为这些都是编出来的,是迷信的东西不可信。实际上,都错了。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六道,是凡人人生的六种境界的心象,佛经上描述六道的具体事象,是比喻性质的,是为了方便人们理解体悟,不幸许多人著了事相、物相,执以为这个世界以外,还有其他世界。所有的六道,不在我们身外,都在我们心中。故《华严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所以,迷情众生沉浮在六道受苦,就是指,一个人如果起恶心恶行,他实际上就处在地狱道上;如果起贪心贪行,他就处在饿鬼道上;如果起痴心痴行,他就处在畜生道上;如果起嗔心嗔行,他就处在修罗道上;如果起戒心戒行,他就处于人道上;如果起善心善行,他就处在天道上。通俗地说,六道就是凡人的六种人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个别人,一看到好吃的东西马上现出贪婪的表情,吃起来狼吞虎咽,好像一辈子吃不饱一样,一看就是个饿鬼,尽管他长着个人模样。还有一些恶人,即使在路上走,一看就知道他内心像地狱一样黑暗;那些谋财害命的恶人,就是在地狱道上行走的人。这些人不用等到来世投胎做牛做鬼下地狱,已经是现世现报了。而那些能管住自己的人,那些修十善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心神安详,内心明亮,没有挂碍,那就是人道、天道了。

  根据佛法,什么人处在什么道上,都是他自招的。一个人平时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那他就是什么样的人。用我们六道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就知道他处在什么道上。从因果角度说,一个人处在什么道上,是果;其因,是他的心行,是他心行所造的业。我们说六道轮回,就是指凡夫俗子脱不掉凡心凡行,不能超出六道轮回,一直在六道上流转。

  佛法所说的“十法界”,包括“四圣法界”和“六凡法界”。“六凡法界”,佛法界。其中声闻法界和缘觉法界是小乘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是大乘法界。“四圣法界”和凡夫六界一样,也是心法界,而不是物法界,不可执物相。凡夫六道在世间,佛法也在世间,“四圣法界”也是世间。人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饿鬼,堕地狱,全取决于人的心行之中。我们厌离六道苦趣,要学佛修行,就是要求我们脱掉凡心凡行,起圣心圣行,超凡入圣,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世间平常之中。所以,马祖道一禅师说:“平常心是道。”

  出世间

  很多初学佛的人,都对出世间充满各种各样幻想,有的甚至执着事相物相,以为出世间是在我们生活其中的物世界以外的另一个物世界。楼台殿阁,祥云缭绕,荷花遍地,不知道这些美好的辞句,是对出世间的赞叹词。为什么这些人会对出世间充满各种各样离奇幻想,实在是他们旧习气使然,仍是妄想太重。即使是我们常说的世间,实际上也不是指我们日常生活的物世界,而是指凡夫凡心凡行的那种境。由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都是由凡夫凡心凡行充塞的世界,所以我们也把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称作世间。

  现在不难明白,出世间在哪里?就在凡夫凡心凡行外面。出世间离我们远不远?说远也不远,就在我们的胡思乱想外边,说近也不近,我们的胡思乱想总是无边无际。出世间就在我们心中,世间亦在我们心中。超凡入圣,出世入世,都在我们心中。凡人圣人之别,不区别在外形相貌上,千万不要以为学佛成圣就怎么啦,住大雄宝殿,坐莲花台,香烟缭绕,万人叩拜,或者容貌就变得稀奇古怪,是吓唬人,这些都是想邪了。凡圣之别,只是一心之别,一念之别。别什么?凡人心乱,圣人心定。凡人做什么都心乱,想这想那,睡觉时心还乱,七梦八梦,打起坐来心更乱。而圣人内心干静得很,不管他手头上活多忙,从日出忙到日落,但他的内心始终不乱。佛经上所谓“涅槃寂静”,并不是指木头人一样死气沉沉,而是指圣人内心已没有俗人那种乱哄哄、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古代禅师也说,开悟成佛,“不改旧时人,只改旧时的行履”。就是说,开悟成佛以后,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他的心变了,他的行为变了。他对世间一切事物都悟穿了,做人非常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清二楚,他从世俗的日常烦恼病苦纠缠中解脱出来了。仅此而已,非常平常,这就是学佛成佛对于人生的益处。很多人都被佛吓住了,就像被当官的吓住了一样,这就错了。实际上对当官的也没什么好怕的,只要有心去奋斗,谁都可以当上官,成佛也一样,发心去成佛,也不会成不了佛的。归根到底说起来,是发心不够。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任何事都成就不了,不要说成佛。

  学佛成佛难不难?对于不发心,或发心不够的人来说,当然难,就像考大学,对于不读书,或读书不用功的人,当然很难,但对于用功的人来说,考大学就不难,不是很多人都上了大学吗!学佛也一样。有人总怀疑大陆佛教界有几个成佛?我认为大陆佛教界已成佛的高僧大德有不少。成佛又不是成给人看的。有人总以为成佛是奇迹,而不理解成佛本是平常事。在他们眼里,成佛么,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有三十二相呀,有八十种好呀,或者肉身不烂呀,有多少多少舍利呀,真是执迷不悟的妄想!即身成佛是人生境界上的成就,并不是一成佛非要成为前呼后拥、叱咤风云的佛教界领袖不可。佛教界领袖固然需要,但不能要求所有在修持上有成就的都去当佛教界领袖。

  所以我们学佛一定不要著相,著相是妄想的表现。修净土不一样,所谓净土,并不是说这个世界以外还有一个净土的物世界,不是这回事。净土就在我们心中。心净就是净土。我们所构想的一切佛园佛土,全在我们心中。万法唯心。我们平时说庄严佛土,并不是说那儿有一个像花园一样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浇花植树,而是说让我们清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每个人内心清净,那就是佛土庄严,那就是人间净土。


{返回 永信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常用词俗解
下一篇:信徒佛教与学者佛学
 在少林寺2010年“机锋辨禅”闭幕式上的发言
 在第三届中国佛医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构建和谐社会佛教大有作为
 制止寺庙承包转让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
 乙未新年寄语
 关于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分层登记管理的建议
 专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瞭望东方周刊)
 2012年少林寺禅七法会之解七开示
 释永信方丈在美国加州“嵩山少林寺日”确立庆典仪式的致词
 佛教实践中的功夫与禅——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学院的主题演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 一匙食施者[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