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说法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27

说法

明法比丘

  听闻「佛法」之后,有机会就要说法,说法是跟人分享法、法味、法喜,并了解自己知见佛法的程度,也听听别人的回馈。透过互动,可洗炼自己的知见,也增长对法的威力的见识及信根。能说五蕴等,令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可称为「法师」(dhammakathika)(《杂阿含经》第26经)。

  佛陀自己觉悟之后,就对五比丘说法转*轮。佛陀也鼓励已证悟的比丘说法、布教,「诸比丘!去游行!此乃为众生利益、众生安乐、哀愍世间、人天之义利、利益、安乐,切勿二人同行。」(《律藏》〈大品〉)佛陀对心解脱慧尚未成熟的罗睺罗,也鼓励他去说法,包括:五蕴、六入处、因缘法。说法可增长解脱慧。之后教诫他对所说的法,「独于一静处,专精思惟,观察其义。」再进一步教导他,眼等无常的法义,最后罗睺罗成就阿罗汉果位(见《杂阿含经》第200经)因此,「说法」这一项,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占有重要的份量。

  说法,第一、必须有次第。由浅入深,立基于此时此地的法,再旁及其它。第二、必须忠实于法与律。不可玩弄法律,更不可「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第三、可使众生获得实际的法益。佛陀的说法原则可作参考,在《长阿含经》〈清净经〉(并参考《中部》58经〈无畏王子经〉),佛说:「过去世事虚妄不实、不足喜乐、无所利益,佛则不记(说);或过去事有实、无可喜乐、而无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有所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有所利益,如来尽知,然后记之。未来、现在,亦复如是。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应时语、实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说,无有虚也。」学习佛陀说法使人获义利的原则,有时不可爱、不可意(良药苦口,拂逆人意),还是要说、要劝诫。说法,不只使自己、他人获益,也使如来正法不败坏,长住于世。(《嘉义新雨杂志》第25期)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斋戒
下一篇:智信合一
 生与死
 四念处的实修与利益
 哭笑人间
 托钵
 以「法」为见面礼
 《吉祥经》三十八种吉祥事
 培养直观的能力
 当下清凉
 恭敬法
 以89心检视日常行为及果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解《三宝歌》[栏目:邹相美文]
 汾阳善昭禅师及其禅法[栏目:温金玉教授]
 0367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 玄奘译)[栏目:净土三部经]
 楞严八十分义 二转依号分第五十六[栏目:乘一法师]
 富楼那(说法第一) 布教家的条件[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感谢给了我生命[栏目:情:日本妙语和尚佛理随想集·高田好胤]
 菩萨能讲外道的过失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什么是感戒之善?[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武昌佛学院的重建(宫哲兵)[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3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