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看话参禅说坛经
 
{返回 慧门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46

  看话参禅说坛经

  慧门禅师

  一、敦煌本(敦煌是地名,但这里指书)

  铃木大拙分敦煌坛经为57节,是本文对敦煌坛经分节的依据。

  话(或话头)是言。言与话虽同,话后起,有时是从言中提炼出的,因此常比言简短。以下我们专从言或话说坛经,专从看话说参禅。看话和参禅成了同义语,为强调这一点,特立「看话参禅」一词。

  1.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惠能一闻,心明便悟。(2节)金刚经的句子是话头,惠能言(话头)下大悟。

  2.弘忍大师劝道俗,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2节)

  金刚经句是话头,行者可以言下大悟。

  3.弘忍大师遂责惠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答曰,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3节)

  师设问为话头,弟子言下答所悟。

  4.五祖曰,汝等门人,终日供养,只求福德,不求出离生死功德,汝各作一偈呈吾,若悟大意者,付汝衣法。(4节)

  师设话头。

  5.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6节)

  -弟子于师言下,以偈答其所悟。

  6.五祖遂唤秀上座于堂内,五祖曰,更作一偈来呈吾,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1(7节)

  7.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又偈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2(8节)

  师令徒作偈,徒自呈偈述所悟。

  8.五祖说金刚经,惠能一闻,言下便悟。3(9节)师举话头,徒言下便悟。

  1.第七节,弘忍看了神秀在璧上的偈,就决定不画楞伽变相了。他引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不如留下这首偈,叫迷人诵读。依着这时时勤拂拭的话修行就可以堕三恶道,获大利益。

  弘忍把神秀叫到堂内,对他说,你作这首偈只到门前,还没有入室。凡夫依着修行可以免于堕落,但要觅无上菩提是不可得的。这是因为神秀的偈,执着身心为有,因此不能超然物表,不能解脱自在,和清净自性相抵触。

  2.到惠能作偈时,就领悟到佛性本清净,本来具足,因此用不着人为的,外加的修持(拂拭)的工夫。这两首到了通行本合而为一,成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和神秀的偈恰正相对。「本来无一物」(无念、无住、无相都由无一物推展出来的。)是坛经全书的要义所在,也是大乘佛法的精髓。因为本来无一物,所以一切现成,所以行者可以顿悟。

  3.敦煌本只说惠能用金刚经得悟,不曾指明那一句,通行本行由1便明确地说,惠能三鼓入室,祖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应无所住」是从否定方面着眼,说灭;「而生其心」是从肯定方面着眼,说生。本性是不生不灭,亦生亦灭的;生(生心)灭(无住)是本性的整体,整体所以具足,所以万法都生,不生灭,所以清净,所以不动摇。这是惠能因金刚经句子而悟自性的缘故。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定慧融合为一。清净不生灭无动摇是定;本自具足能生万法是慧。

  在敦煌本13节里,定慧合一还有道德行为上的义意。这是由「定慧体一不二」引申出来的:「学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那二相就是心口相违,口是心非。「口说善,心不善」,从慧定方面看,这就是「慧定不等」。做到「心口俱善,内外众衍种时,「定慧即等」。因为定慧或慧定没有先后的分别,就达到一种无诤的境界。「自悟修行,不在口诤;若诤先后,即是迷人,不断胜负,却生法我,不离四相。」四相当指金刚经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我相,就有相对的人相,我相人相是众生相,众生相执着不断,就是寿者相。在争先后的时候,人就昏了头,失去智慧或般若,成了迷人。胜败相争不断,生出人我(对自我的执着)、法我(对外物、外境的执着)的种种纷扰,由此而有四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口诤的结果只能使人迷失自性,追逐妄有。对「定慧体一不二」的强调,是由惠能看到当时教界对定慧有偏颇的毛病。

  9.惠顺(通行坛经作“惠明")曰,我故远来求法…能于岭上,便传法惠顺,惠顺得闻,言下心开。(11节)

  师举话头,徒言下悟。

  10.大般涅槃经说,三昧慧等观,惠能因而悟定慧等4。

  11.一行三昧,惠能因大乘起信论及净名经得悟5。

  12.惠能因《大乘起信论》(大32,页576b)悟无念,因《涅槃经》(大12,页546b)悟无相,又因《涅槃经》.30悟无住6。(17节,惠能说,他的法门「立无念为宗、无住为本、无相为体。)

  4.敦煌本12节,「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知。愿闻先圣教者,各须净心。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照这段话看来,先圣和佛典启迪了惠能。换句话说,佛典的话使惠能言下大悟。

  敦煌本13节谈「定慧等」,便以大涅槃经为师,而使惠能悟。

  关于定慧等,定在大般涅槃经里叫三昧「比丘…数数修习三昧定相…定是三昧。」(大12,页546c)。大般涅槃经.31说,「三昧慧等观一切法是名舍相」。好比长于驾御马车的人,把车子调得不快不慢,就叫做舍相。菩萨三昧多的,就修习慧;慧多的,就修习三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少,所以不能见佛性;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也不能见佛性。诸佛定慧等,所以明见佛性,像看手中的庵摩勒果(类似胡桃的果实)一般。

  5.敦煌本14节说,一行三昧与直心,这是惠能因《大乘起信论》及《维摩结经》(净名经)所说而言下大悟。

  《大乘起信论》(大32,页582b)说,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

  《维摩结经》(大14,页538b)说,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敦煌本14节,因这一论一经悟出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时中不论行、住、坐、卧都要常行直心。它引《净名经》另一段话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可以和上面所引相呼应。

  14节接着叫人莫心行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这便是前面说的,法有二相,或定慧不等。)。行直心而不着一切法上,便是一行三昧;相反的,迷人着法相,认一行三昧是直心坐不动,除妄不起心。这一来就使佛性同于无情木石,这是障道因缘。如果身坐不动,心不起念是对的,维摩诘就不应该喝斥舍利佛在林中宴坐了。

  《大乘起信论》(大32,页583a)说,「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懦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宴坐只是修止,偏废修观。惠能由此悟出宴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是大错的。

  6.无念的说法,受《大乘起信论》的启示(大32,页576b),《涅槃经》(大12,页546c)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夫着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则不生痴;不生痴,故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以是义故涅槃名常。

  佛言,若有比丘数数修习三种相者则断十相。数数修习三昧定相,数数修习智慧之相,数数修习舍相。…若心在一境则名三昧…,缘于一境得名三昧,若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慧相,三昧慧等观一切法是名舍相。

  《大般涅槃经》.30说,师子吼菩萨愿佛常住娑罗林中,因而答复他一篇无住的道理。凡说住是色法,从因缘生所以名为住,因缘无处,所以名为无住。如来已断一切色缚,所以如来无住。同样的,如来也不被受想行识所缚。住就是憍慢,因为憍慢所以不得解脱,不得解脱就是住。住是有为法,如来已断有为法,所以不住。有为法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叫四有为相。与有为法相对的无为法,就超越有为相的变异。色受想行识称五蕴,都是有为法,如来已不为五蕴所缚,所以无住。

  小乘分析五蕴,认为人我为五蕴暂时和合,因而主张人我只是假名,所以提出人无我说;大乘又否认五蕴本身的真实性,而更进一步主张法无我。佛的无住就是人我、法我并空的境界。佛又说,无住是金刚三昧,金刚三昧坏一切住,金刚三昧就是如来,所以佛无住。

  无住就是无始终,如来之性无有始终,所以无住。

  无住就是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是知一切法而无所著,如来具足首楞严定所以无住。

  无住是檀波罗蜜,檀波罗蜜若有住,就不能到尸波罗蜜,以至般若波罗蜜。六波罗蜜1布施(檀那)、2持戒(尸罗)、3忍辱(羼提)、4精进(毘梨耶)、5禅定(禅那)、6智慧(般若)。佛连六波罗蜜也不住,怎么肯常住娑罗林呢?(大12,页546a-b)

  *长阿含1大本经「毘舍婆佛坐娑罗树下成最正觉。」佛入涅槃时,卧床四边各有双娑罗树,一枯一荣,名四枯四荣或非枯非荣树;东方双树喻常与无常,南方喻乐与无乐,西方喻我与无我,北方喻净与不净。娑罗林古称坚固林、双树林。

  佛又说,「无住者名无屋宅,无屋宅者名为无有,无有者名为无生,无生者名为无死,无死者名为无相,无相者名为无系,无系者名为无着,无著者名为无漏,无漏即善,善即无为,无为者即大涅槃。大涅槃即常,常者即我,我者即净,净者即乐,常乐我净即是如来。」(大12,页546b)

  13.「闻法即不悟」7 (29节)闻话头不悟。

  14. 大智之人「闻其顿教…当时尽悟(29节)闻话头(言)下即悟。

  15. 「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31节)徒于师言下悟。

  16. 惠能大师曰「…三毒若除…内外明彻,

  异西方…座下闻说,赞声彻天…闻者一时悟解。」8 (35节)

  师言徒悟。

  17. 大师言,惠能与道俗作无相颂…合座…无不嗟叹。」9 (36.37节)

  师言徒悟。

  18. 志诚闻法,言下便悟。(39节)

  19. 大师言,自性无非无乱无痴…,志诚礼拜。(41节)师言徒悟。

  20. 大师言,努力依法修行,即是转法华。法达一闻,言下大悟。(42节)师言徒悟。

  「大师言,即佛行是佛,其时听人无不悟者。

  7.「少小根之人,因何闻法即不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

  8. 惠能因《净名经》(大14,页538c),悟娑婆世界不异西方: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螺髻梵王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实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9.无相颂,本颂采入通行本般若第二(大48,页351a,b),文字小有出入。

  师言众悟。

  21.「…大师曰…乘是最上行义,不在口诤…」(43节)

  师言徒悟(徒悟未指出)。

  22.何不自修,问吾见否?神会作礼,便为门人。」10 (44节)

  10. 「神会至曹溪山礼拜问言,和尚座禅,见亦不见?六祖言,吾亦见亦不见…,常见自己过患,故云亦见;亦不见者,不见天地人过罪…」

  23. 众僧既闻真假动净偈11 (见48节),识大师意。」

  师言徒悟。

  11.真假动静偈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见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若悟作此见,则是真如用;报诸学道者,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前头人相应,即共论佛语;若实不相应,合掌令劝善。此教本无诤,无诤失道意;执迷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二、通行本

  通行本内容与敦煌本大同小异的不再列出,以下是与敦煌不同或为敦煌所不载的部分:

  行由1

  1.五祖一日唤门人来…「各作一偈来呈吾看。」(大48,页348b)

  师设话头。

  2.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同上)

  弟子于师言下,以偈答其所悟。

  五祖曰,未见本性。(同上)

  师评弟子。

  3.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弟子于师言下,以偈答其悟。敦煌本的两偈,通行本并为一偈,「本来无一物」不见于敦煌本。

  五祖见众人惊怪,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页349a)

  师评弟子。惠能见性,五祖怕他因此遭人嫉害,急把偈抹去。

  4.惠能曰,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页349c)

  听者在说者言下悟。

  疑问3

  5.师言,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剎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师言,佛性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内外明彻,

  异西方…,大众闻说,悉皆礼拜。」(页352b)

  师言众悟。(参看敦煌本13则)

  6.师(惠能)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諠。(原注,无諠别本作莫諠)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页352a,b,c)

  师言众悟。这颂颂名也叫无相颂,但不见于敦煌本。

  惠能看重无,通行本更编出「本来无一物」的话,他的戒,悔忏,颂都可以加上无相,并不特定某一颂、某一戒(敦煌本开头就是,惠能大师…授无相戒(页337a),三归依,在惠能说起来也成了「无相三归依戒

  (页354a)、或某一忏悔(无相忏悔,见忏悔6“页363c”等)。

  忏悔6

  7.惠能又作一颂名「无相颂」,这颂却见于敦煌本,在那里,他说无相颂亦名灭罪颂,他在自述生平(相当通行本的行由1)时,就说了这偈颂,通行本改成他到广诏弘法时才说。

  迷人修福不修道(敦煌本作“愚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敦煌本作“谓言修福而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敦煌本作“心中三业元来在”)。

  将修福欲灭罪(敦煌本“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敦煌“后世得福罪元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敦煌本“若解向心除罪缘”),各自性中(敦煌本作各自世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敦煌本作“若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敦煌本“学道之人能自观”),即与诸佛同一类(敦煌本“即与悟人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敦煌本“大师今传此顿教”),普愿见性同一体(敦煌本“愿学之人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法敦煌本作本)身,离诸法相(敦煌本作三毒恶缘)心中洗。

  努力自见(自见敦煌本作修道)莫悠悠,后念忽绝(敦煌本作忽然虚度)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敦煌本作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志心求。)…一众闻法,靡不开悟…」(页354c-355a)

  师言众悟。

  机缘7

  8.僧(法海)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喻。

  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页355a,b)

  师言徒悟。

  9.法达曰,愿略说《法华经》中义理,师作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页355c-356a)

  师言徒悟。

  10.「法达再启曰:…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

  师曰: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真,归实之后,实亦无名…。达从此领玄旨,亦

  辍诵经。(页356a)

  师言徒悟。

  11.僧智通,初看楞伽经,礼师求解其义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通顿悟性智(页356a,b)

  师言徒悟。

  12.僧(智常)曰:见性成佛之义,乞和尚开示。

  师曰:「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页356b,c)

  师言徒悟。

  13. 僧(志道)曰:「学人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听吾偈曰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志道闻偈大悟。(页356c-357b)

  师言徒悟。

  14. 行思禅师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曰,圣谛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页357b)

  师设问,令弟子自悟。

  15. 怀让禅师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让豁然契会。」(页357b)

  师说徒悟。

  16. 玄觉遂同玄策来参…,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页357c)

  师徒机锋对话,徒悟,师印可。

  17. 智隍…径来谒师。师云:「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隍于是大悟。(页358a)

  师言徒悟。

  18.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量,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量,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页358a,b)

  僧举未悟偈,师示以悟后偈。

  正像神秀说:「时时勤拂拭

  ,惠能说:「本来无一物

  ,应两偈合观才得其全。

  顿渐8

  19. 师曰,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页358b)

  师言徒悟。

  20.师曰,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志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页358c)

  师示偈,徒答偈示所悟。

  21. 师谓(行昌)曰:佛衍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纵览涅槃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页359a,b)

  师言徒悟。

  22. 师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页359c)

  师言众悟。

  宣诏9

  23. 师曰:「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薛简)蒙指教,豁然大悟。(页360a)

  师言徒悟。

  付嘱10

  师曰: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页361a)

  在敦煌本里,达磨的偈说,「吾本来唐国」(大正48,页344a),使(达磨)和(惠能)成了同时代的人,编造的痕迹很明显,通行本唐国改兹土就遮掩了过去。

  三、通行本扩编敦煌本一例(本来面目)

  敦煌本11节,惠顺(通行本作“惠明”)云,「我故远来求法,不要其衣。」能于岭上便传法惠顺,惠顺得闻,言下心开。

  到了裴休(-857-)《集断际心要》(全称黄檗山“希运”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时,这件事就变成:

  明上座走来(大庾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今日方省前非。」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大48,页379)

  据新唐书.裴休传说,裴休曾演绎佛经数万言,他真会编故事;不过或者他认真记下希运的话也难说。「善恶莫思」不见敦煌本;通行本说,「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大48,页349b)。至于「父母未生

  的话,既不见于敦煌本,也不见于通行本,不过日本兴盛寺所藏坛经页17,倒也加了这句话;这句凭空造出的话,竟成了风行禅界的金句,例如灵佑(771-853)语录中:「师(沩山灵佑)一日问香严:“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香严被问,只得茫然;归寮将平日看过的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云:「画饼不可充饥」。屡乞师说破,师云:「我若说似汝,汝以后骂我去;我说的是我的,终不干汝事。」香严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云:「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乃辞师,直过南阳,覩慧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偶抛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师云:「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颂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师闻得谓仰山(慧寂840-916)云,「此子彻也。」仰山云,「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仰山后见香严,香严举前颂,仰山云:「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则更说看。」香严又颂云:「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山云:「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香严复有颂云:「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山乃报师云:「且喜智闲师弟会祖师禅也。」玄觉云:「且道,如来禅与祖师禅是分不分?」(大47,页580b,c)若不分,慧寂何必别立祖师禅?若分,怎么个分法,恨不能起慧寂于地下一问;姑且说,分而不分,不分而分。

  景德录.11.香严传

  智闲依沩山禅会,佑…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本分事试道一句来…」师:进数语陈其所解,佑皆不许。师曰:「却请和尚为说。」佑曰:「吾说得是吾之见解,于汝眼目何有益乎?」师…遂泣辞沩山而去…,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木,以瓦砾击竹作声,俄失笑间,廓然惺悟,仍述一偈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

  这首偈完了,智闲传也结束了,没有灵佑语录的许多后话。

  语录原说「父母未生时」,后起的(1004)景德录偏改作「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不过好在这一改,使我人得知「父母未生时」,说的是你的父母还没有生出你的时候。中国人一看到「父母未生时」就直觉理解为「父母未生(汝)时」,当他这样理解时,他甚至不知道他早在「父母未生」下,补充了个「汝」字;景德录改「父母未生时」为「汝未出胞胎时」,措辞不同而义相同。杨波斯基的英译(页134)作…before your mother and father were born,译回中文是「汝父与母尚未出生(或尚未出胞胎)前」,把「汝」字补在句首,就是洋人闹的洋笑话了。若据《断际心要》,是惠能叫惠明在父母未生他前「还我(明)上座…面目来」,若据灵佑语录,「灵佑」是叫「智闲」在父母未生他时,「…生死根本…试道一句看。」若据景德录是「灵佑」叫「智闲」在他未出胞胎时「汝本分事,试道一句来。」说的全关师要逼拶徒关及自身(或他的本来面目)的一句话,那么他(徒)的父母生不生,关他什么事?要紧的是,他自身生不生呀!

  可见在一种语文环境中成长的人,拿到一个句子,不假思索(更不假修持或更不假修治),当下便解(悟);不在那种语文环境中成长的人,拿着那句子逐字解析,费尽心神,弄出来的结果却是错的。行者参禅若在话头或公案的悟解上浸淫日久,溶入自性,忽逢一机一境,便顿然领悟;反过来说,对话头或公案没下过工夫,碰到话头或公案时,竭思尽虑,终摸不着边际;就像常言说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济得甚事?

  然而换个角度看,禅家追问本来面目直到空劫以前、威音那畔,只问「汝父与母尚未出生时」又问得太近。法华.6,「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大9,页50b),所以五灯会元19,问行者的是,「威音王以前,如何是汝本来面目?」(卍续138册)。杨波斯基的译法,近不能切身,远不能超越思议所及;因而两面不能讨好。原来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各有千佛出现。禅宗祖师或在西天28祖前更计入七佛,那是过去千佛的最后三佛加释迦为四佛,也就是说,释迦以后,还有1996(贤劫996加星宿劫1000)佛等着鱼贯面世,这使得我们很难想象净土的末世末法,从何谈起?

  四、后语(大死一番)

  北京手机防病毒软件公司网秦科技,六年内三度烧光资金又起死回生。执行长林宇接受访问时说,「创业就像是一场长跑,一旦出发就停不下来,更何况一家公司如果没有死过个三、四次,是无法强大的!」

  商业周刊1215期(台北,2011年3月7日—13日)

  禅和子看话参禅,就要有同样的精神,一再大死一番,死后复苏,不悟不休。

  敦煌坛经…「大师弘忍遂责惠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遂差惠能于碓房踏碓八个余月。这都是惠能大死的体验。

  作偈「菩提本无树…」(8节);五祖说金刚经,惠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9节);是死后复苏。


{返回 慧门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蜕变的机器
下一篇:观照生死—谈佛教的生死观
 一个解脱自在的法门-放下
 放下 看破 自在
 慧门禅师法语 佛法是离苦得乐的好方法
 禅观有情世界
 慧门禅师谈“放下”
 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车解
 敬礼具德普贤如来
 禅修的体验
 看话参禅说坛经
 最近泪水常常滋润了我们的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8-035《法苑珠林》业报观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快乐并不可靠[栏目:索达吉堪布]
 佛教的德相[栏目:太虚法师]
 念佛的方法[栏目:佛网文摘]
 22 我的未来不是梦[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二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佛珠掉了 佛心仍在--学会承担[栏目:宽运法师]
 爱语摄[栏目:白云禅师]
 38 五兄弟比高低[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谦下心 = 忏悔![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法筵精点]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