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2

请看前面戒波罗蜜,戒波罗蜜那段文。戒波罗蜜:摄律仪戒,摄善戒摄,饶益戒摄那段里面的第四科。午一、了知恩报。午二、如法求财。午三、乐修福业。午四、悯苦知畏。「悯苦知畏」这段。

 

于他修福尚能奖助,况不自为。若见若闻他所受苦,所谓杀缚、割截、捶打、诃毁、迫胁。于是等苦过于自受,重于法受,及重后世。

这是「悯苦知畏」这一段。「于是等苦过于自受」,这一段文上一次讲的不明白,我现在重讲。「于是等苦过于自受」,这句话是说有种姓的这个人、有佛性这个人,对于众生受苦的时候,「他过于自受」,他的感觉超过了他自己的受痛苦的情形,这是他的悲悯心很大、很重。「重于法受,及重后世」这两句话是表示这位有佛性的人,有慈悲心、有智慧的意思,前面「过于自受」是有悲悯心。这个「重于法受,及重后世」,是表示有佛性的这位菩萨,他是有智慧的意思。

怎么叫做「重于法受」呢?这个「重」在这里就是尊重的意思,尊重这个「法受」。这个「法」这个字,可以做两种解释:第一个这法是善法,若是恶法,就成为非法了,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就是佛法。第一种解释这个「法受」,就是因为做善法、做善事而引起很多的苦恼,这件事还是有意义的,所以叫做「重于法受」,是值得尊重的,这是一个意思。若是做恶事,而会受很多的苦,那当然也是可同情的,但是不是值得尊重,所以这个地方有这样的不同。若是说是佛法,就是为了学习佛法而引起而很多的苦受,有很多不如意事,这也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你学习佛法会建立很多的功德,并不是无义苦行,所以是重于法受,是值得尊重的法受。那么这就是这位有佛性的这个人,他有这个智慧有这样见地。

「及重后世」,就是要重视将来的结果。说我现在样做了,将来是有后患的,那就不值得尊重;说这样做,将来会有大的利益,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有大利益,那就是应该是尊重的。也就是将才说的那个善法受,因为做善事而引起很多的苦恼,但是将来会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利益,那是将来的事,那个将来的结果结果,就是现在所做的事情有意义的关系,所以「重后世」。

这个贫苦的人生活困难,但是他能够持戒,做种种有功德的事情,他将来会受安乐;现在贫穷有点苦,但是他做一些善事,将来会得到幸福。是现在苦;将来不苦。如果是贫苦的人,现在是生活困难,但是他又去造罪呢?将来是更苦。现在也苦,将来也苦。若是这个富贵的人,他现在很多快意的事情,但是他要是继续为人民谋幸福的事情,现在快乐将来也快乐;若是他造很多罪,他现在虽然快乐,将来还是受苦的。所以从将来来看呢,那就知道他现在做的事情是善是恶了,所以叫做「及重后世」。

我前天说得不够清楚,现在从新解释这一段。这是第五科「有染无染别」,这是「种性持」,这一段分六大段。第一段是「安住种类别」,第二段「名字分位别」,三、「自他胜劣别」,四、「白法相应别」,这四大科都讲完了。这第五科「有染无染」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无染位」。

 

子五、有染无染别(分二科)   丑一、无染位

种性菩萨,乃至未为白法相违四随烦恼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性与如是白法相应。

就是这位「种性菩萨」,「乃至」到还没有「为白法相违」的四种烦恼之所染污,没有这事,就是这位菩萨没有这四种烦恼。这四种烦恼是和白法是相违的,就是前面六波罗蜜是白法。「性与如是白法相应」,这位菩萨不为这四种烦恼所染污,所以他的心性就是清净的,「与如是白法相应」,这六波罗蜜相应,这是「无染位」是这样子。第二段是「有染位」,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差别」。

 

丑二、有染位(分二科)   寅一、染果(分三科)  卯一、标差别

若被染污,如是白法皆不显现;或于一时,生诸恶趣。菩萨虽生诸恶趣中,由种性力,应知与余生恶趣者有大差别。

若是这个有佛性的这个人,他若是被这四种烦恼所染污了,「如是白法皆不显现」,前面六波罗蜜的相貌就不出现了。因为它们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有此就没有彼。

「或于一时,生诸恶趣」,因为他有被染污了,就是有了烦恼,有了烦恼呢,就会有烦恼的行动。有烦恼的行动呢,那就会到三恶道去了了,所以「或于一时生诸恶趣」。

「菩萨虽生诸恶趣中,由种性力,应知与余生恶趣者有大差别」,这个有佛性的菩萨,他因为为烦恼所污染了,又造了罪了,他就生到三恶道去了。虽然是生到三恶道去,有种性力,由于他内心里有佛性的关系,「应知与余」,就是和其他没有佛性的人「生恶趣者」,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标出来,下面第二科「释彼相」,解释他的相貌。

 

卯二、释彼相

谓彼菩萨久处生死,或时时间生诸恶趣,虽暂生彼,速能解脱;虽在恶趣,而不受于猛利苦受,如余有情生恶趣者;虽触微苦,而能发生增上厌离,于生恶趣受苦有情,深起悲心。

就是那位「谓彼菩萨」是有佛性的人,「久处生死」,他没发菩提心以前,从久远以来一直在生死里面流转。或「时时间生诸恶趣」,时时,前几万年前到了三恶道去走一走,过了以后几万年又跑到人天的世界,人天世间走了多久以后,又跑到三恶道去了。就是这样六道轮回这种境界,说「时时间生诸恶趣」。「虽暂生彼,速能解脱」,他生到三恶道去受苦,虽然是这样子,「速能解脱」,很快的就从三恶道解脱了;这是一样不同,不同于无佛性的人。

「虽在恶趣,而不受于猛利苦受」,在恶趣里面受苦,可不是受猛利的苦受,很严、很厉害的苦受,而不是的。「如余有情生恶趣者」,像没有佛性的有情,他若生到恶趣里那苦恼是很厉害的;这位有佛性的人,到恶趣里面,那苦恼不是很厉害。

「虽触微苦,而能发生增上厌离」,这又一个不同。这位菩萨到三恶道去受了苦,他受的苦虽然不是那么重,可是他能够发生「增上厌离」,生到很有力量的厌离心,唉呀!太苦了。

「于生恶趣受苦有情,深起悲心」,这是第四个不同。就是这位有佛性的菩萨生到恶趣,他生了厌离心,对于其他无佛性的众生,生到恶趣去受苦的那些人,「生起悲心」,深深的生起了悲愍的心情,很同情这件事。这是说有佛性、有种性的人,到恶道受苦,与无种性的人的差别。

 

卯三、结所由

如是等事,皆由种性佛大悲因之所熏发,是故当知种性菩萨,虽生恶趣,然与其余生恶趣者,有大差别。

这是第三科「结所由」,就是说出来他的因由:为什么他生恶趣和无佛性、无种性的人有差别呢?说这个因缘。

「如是等事」,前面这一大段里说的事情,就是有佛性的人,他到三恶道受苦和别人不同。什么原因呢?皆由「种性佛大悲因之所熏发」,就是因为这个众生他的心里面有佛的种性,这个种性(是)无漏的种性。就是这个众生,有声闻人的种性,有辟支佛的种性,有佛的种性,有三乘圣人的种性。但是这个众生是有佛的种性,佛的种性其中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大悲」,他这个心就是有大悲心,就是慈悲心很强。他这个慈悲心,虽然在种性的时候,他还没有正式学习佛法,但是他的大悲心比其他人强,他看见苦恼的人、看见愚痴的人,他这个悲心就起来了。他这个悲心就发生作用,就叫做「熏」,就像这个烟生起来会熏,他这个悲心一熏了的时候,他这种人呢,他就是做恶也轻微;因为他也是凡夫,还是有烦恼的。有烦恼的时候,这烦恼受这大悲心的熏,就发生了变化,所以作恶的时候,不是那么猛利。所以他那个罪业,不是那么严重,所以生到三恶道去受苦,很快就从三恶道出来了。

在三恶道里面受苦的时候,那个苦不重,不重的原因就是那个罪不是那么重。他有慈悲心,他做恶事的时候,不是那么狠!所以他造的罪就轻,所以不受猛利苦受,「如余有情生恶趣者」,和那个不同。「是故当知种性菩萨,虽生恶趣,然与其余无种性的人,生恶趣者,有大差别」,这是不一样了。的确,这世间上的人,你看他并非佛教徒,但他心很慈悲,他的心性很温和很良善,也欢喜救人,这些事情,原因就在这里。

 

寅二、染因 (分二科)  卯一、征

何等名为种性菩萨白法相违四随烦恼?

前面说出来四随烦恼,但是没有说出四随烦恼是什么?下面第二科说「染因」。前面说「染果」,现在说染污的因。分二科,第一科「征」。

「何等名为种性菩萨白法相违的四随烦恼」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第一随烦恼」。

 

卯二、释(分四科)   辰一、第一随烦恼

谓放逸者,由先串习诸烦恼故,性成猛利长时烦恼,是名第一随烦恼性。

「谓放逸者」,就是不能约束自己,放纵自己的贪瞋痴烦恼的这种人。「谓先串习诸烦恼故」,就是从无始劫来,就是过去世,「串习」不断的生烦恼。昨天已经发了脾气,今天又发脾气。这个贪瞋痴、各式各样的烦恼很多很多。有的人疑惑心很大很大的。「串习诸烦恼故」。「性成猛利常时烦恼」,这个烦恼并不是就是很有力量的,但是因为你常常的起烦恼呢,烦恼力量就会大起来,它也是由因缘有的。所以「串习诸烦恼故,性成猛利长时烦恼」,所以在他心里面就成就了猛利的烦恼、长时的烦恼,这烦恼来了,很长的时间才能退下来。这个烦恼还是很猛利的,是名「第一随烦恼性」,这是第一种随烦恼。

这里,烦恼里边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现在这里不是那个意思,就是所有的烦恼都算是随烦恼。就是烦恼随逐你的心而不舍离,就叫随;随一切时,随一切处,烦恼随时会活动,那叫做「随」。这是第一种。

 

辰二、第二随烦恼

又愚痴者,不善巧者,依附恶友,是名第二随烦恼性。

前面是自己常常起烦恼,烦恼就是刚强。这第二个呢,「又愚痴者」,又这个糊涂的人,「不善巧者」,就是没有智慧的人。「依附恶友」,他就和那恶知识常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恶知识常在一起,那就表示这个人是愚痴,表示这个人是没有智慧。那么恶知识就常常影响他,和他在一起做朋友,做种种恶事。那么烦恼也会越来越大,是名「第二随烦恼性」。他不能转变这个恶知识,而向恶知识投降了,那这就是愚痴,这是第二随烦恼性。

 

《披寻记》一一三三页:

是名第二随烦恼性者:此中烦恼,谓诸恶见应知。由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施与,广说乃至我自了知,无诸后有。随彼恶见,起邪解行故。

「是名第二随烦恼性者:此中烦恼,谓诸恶见应知」,这里说这个烦恼呢就是恶见,就是一种有罪过的见解,是指这个说的。「由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这上面是指这个意思说。「由诸外道」:「外道」就是佛法以外,他们也会讲出来各式各样的道理。「起如是见」,那些外道,在他心里面生起了这样的见解,这是在心里面的。「立如是论」,就是发表这样的言论。「无有施与」,他发表什么的言论呢?认为世间上没有善恶果报,说是你布施也并没有功德;你不布施也没有罪过。你杀人也没有罪过;不杀人也没有功德。就是有这种邪见的言论。「广说乃至我自了知无诸后有」,这个有邪知邪见的人说:我自己知道,无诸后有。我这个生命死掉了就完了,不会再有生命了,不是继续有生命的。

「随彼恶见,起邪解行故」,这个愚痴、不善巧者,就随着他这恶知识的思想、行为,随顺彼恶见也生起了这样的邪解,就是「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有这种行为。那么这是由外缘影响他有这样的随烦恼。

 

辰三、第三随烦恼

又为尊长夫主王贼及怨敌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乱,是名第三随烦恼性。

这是「第三随烦恼」,和前面两个都不同。又这个人,又为「尊长」,他所尊重的师长所拘逼,又为「夫主所拘逼」,又为「王贼及怨敌等所拘逼」,他们的威力能控制住他,控制住他、逼迫他:你非要这样不可。「不得自在」,这个受逼迫、受控制的人,他不能自主。「其心迷乱」他的内心也是没有智慧,也就是颠倒迷惑,是名「第三随烦恼性」,这又是一种情形。

 

《披寻记》一一三三页:

是名第三随烦恼性者:此中烦恼,谓即散乱。意地中说:由散乱所作意根损坏故。

「是名第三随烦恼性者:此中烦恼,谓即散乱」,散乱的意思,「意地中说:由散乱所作意根损坏故」。太乱了,影响自己的意根。我看那个得失忆症的人,就是意根坏了,就是这样意思。

 

辰四、第四随烦恼

又资生具有匮乏者,顾恋身命,是名第四随烦恼性。

这是第四个。「资生具」就是生活所需的这些衣、食、住这些事情,有匮乏,就是有缺少,生活困难。「顾恋生命」,就是爱着自己的生命。生命越困难,越爱着自己的生命。这又是一种烦恼,「第四种随烦恼」。

 

《披寻记》一一三三页:

是名第四随烦恼性者:此中烦恼,谓即拘碍,五拘碍中,说有顾恋其身故,由此能障证出世法,故名拘碍。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八卷七页)

那里有解释这段文。

 

子六、有障无障别(分二科)   丑一、有障位(分四科)  寅一、标

又诸菩萨虽具种性,由四因缘,不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是第五科,「有染无染」的差别,说完了。现在是第六科「有障无障」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有障位」。又分四科,第一科「标」。

「又诸菩萨虽具种性」,又这个菩萨,虽然他有佛性,他内心里面有佛的种性。「由四因缘,不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四种原因,他不能很快的得无上菩提。那么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征」。

 

寅二、征

何等为四?

第三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第一因缘」。

 

寅三、释(分四科)   卯一、第一因缘

谓诸菩萨,先未值遇诸佛菩萨真善知识,为说菩提无颠倒道,如是名为第一因缘。

「谓诸菩萨」:他以前、过去的时候,他没有遇到佛、没有遇见菩萨、没有遇见真实的善知识,他没有遇见这些人。佛菩萨是一切众生的真善知识,但是他没有遇见。这个没有遇见:是佛菩萨没有来到这个地方,当然你没有遇见;或者来到了,你没有遇见。这就是因缘,因缘如此!那么,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同在这个地区住,而这个地区很多人信佛、学佛;还有很多人,他没有这回事,他不见佛,也不听佛说法,这些事,没有。那因缘就是这样子!

在这个经论上的开示:我们若是能够学习佛法,修四念处,你就容易遇见佛,你是能遇见佛的!修四念处是得圣道的,是能得圣道。佛菩萨来到这个世间,他就是来教化这些有圣道善根的人。你看: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很多人得阿罗汉道,就是他以前有这个善根。『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说这个人只有人天的善根,你不能见佛的!因为那不需要佛身来教化。所以你若想要见佛、能遇见佛,你要有出离心修四念处,你就容易见佛。说是这位菩萨虽然有佛性,但是他还没有遇见佛菩萨,没有真善知识。

「谓说菩提无颠倒道」:「菩提」是果,「无颠倒道」是因,就是无上菩提的因,为他讲说。这个因是没有颠倒的道,就是没有这个迷惑颠倒的这个道,就是能破除迷惑颠倒的佛法,为你这样讲解,你就发菩提心了,就可以修学菩萨行,就可以成佛了。但是你没有遇见,「如是名为第一因缘」,你没有遇见,你虽然有佛性,但是你不会自己主动的就能修学菩萨道,就能发菩提心,不能!

 

卯二、第二因缘

又诸菩萨虽遇善友为说正道,而颠倒执,于诸菩萨正所学中,颠倒修学,如是名为第二因缘。

现在第二因缘。「又诸菩萨虽遇善友」,又是虽然这个人有佛种性,他也能遇见了善友;遇见了佛、遇见了菩萨、遇见了阿罗汉,遇见这些真善知识。「为说正道」,为他宣说佛法的、合乎缘起的道理的道,能够向于涅槃,能得无上菩提的正道。「而颠倒执」,但是他听了以后,他没有能得到佛菩萨的正义,「而颠倒执」,就是错误的执着,佛是这么说的。我也感觉到,人与人之间,就是日常生活,彼此间说话的时候,也容易有这件事。就是你说这段话,但是他听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有另一个意思出来,会有这种事情,「而颠倒执」。

「于诸菩萨正所学中,颠倒修学」,前边这「为说正道」,这是解,下面这几句话是属行。「于诸菩萨正行所学中」,合乎一实相印,这样的六波罗蜜,就叫做「正所学」。在这里「颠倒修学」,他也学但是他也是搞错了,不符合佛说的真理。「如是名为第二因缘」,这是第二因缘,也没有办法得无上菩提的,也不能得无上菩提。我看见有一本《金刚经》,有人写的注解,完全不是佛法!他也说出来一些想不到的理由,会有各式各样的解释,我也的确看见过这种书。

 

卯三、第三因缘

又诸菩萨虽过善友为说正道,于诸菩萨正所学中无倒修学,而于加行方便慢缓,懈怠懒惰,不成勇猛炽然精进。如是名为第三因缘。

这是第三个因缘,虽然遇见了佛菩萨这样的善友、好朋友「为说正道」,「于诸菩萨正所学中,无倒修学」,修学的也是很正确,他也是发心了。「而于加行方便慢缓」,但是在前边听佛说法,这是资粮道,要正式开始修行,是加行道,在加行道的时候,「方便慢缓」,就是采取的行动非常的缓慢。怎么叫做缓慢呢?就是「懈怠懒惰」,就是他提不起来劲头,不能精进,「懒惰」就是欢喜睡眠,欢喜这些事情,欢喜睡觉。「不成勇猛炽然精进」,他因为懈怠,就没有勇猛,懒惰也就不能够精进。这个「炽然」,就是火燃烧的很猛,也就是前面那个勇猛的意思,用火燃烧的很猛来譬喻这个修学善法的时候,这个勇猛的情形。「如是名为第三因缘」,因为你懈怠了,那也不能够得无上菩提的。

 

卯四、第四因缘

又诸菩萨虽遇善友为说正道,于诸菩萨正所学中无倒修学,亦于加行勇猛精进,然诸善根犹未成熟,菩提资粮未得圆满,未于长时积习所有菩提分法。如是名为第四因缘。

这是第四因缘,「为说正道」。「于诸菩萨正所学中无倒修学,亦于加行勇猛精进」,这几样功德都具足了。「然诸善根,犹未成熟」,这善根还没成熟,这个「成熟」,什么叫做「善根成熟」?前边那个〈声闻地〉、〈趣入地〉曾经解释,说得非常清楚,说的很详细。我不知道你们记住没有?这个「善根成熟」就是你这一生可以得圣道,那就是善根成熟了。你这一生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可以得无生法忍,你这样的善根就表示是成熟了;若没有达到这个程度,那叫做没成熟。

「菩提资粮未得圆满」,这上面说这个「菩提资粮」,这个「菩提」就是得无生法忍初地菩萨那个菩提,不是说三大阿僧祇劫无上菩提,说佛究竟妙觉的佛的菩提,不是那个。这个菩提的因未得圆满,虽然也是栽培了,但是还没圆满,「未于长时积习所有菩提分法」,他没能够在长时期,「积习」积聚来学习,今天也学习,明天也学习,不断的学习就把所学习的成绩积聚起来。「所有菩提分法」,「菩提」就是果,「分」就是因,菩提因,你没能积集所有菩提分法的因,那就不能得无生法忍,就不能。如是名为「第四因缘」。

 

寅四、结

如是菩萨虽有种性,因缘阙故,不能速证无上菩提。

这是结束这一段。这个菩萨虽然是有佛性,但是这四种因缘有所缺少,所以不能速证无上菩提,不能!这可见,要想速证菩提,应该怎么办呢?

 

丑二、无障位(分二科)  寅一、显自种性

若具因缘,便能速证。

第二科「无障位」,前面第一科是「有障位」,就是有障位的阶段、无障位的阶段。这分二科,第一科是「显自种性」。

「若具因缘,便能速证」,你若具足这四种因缘了,你就会很快地得无上菩提的。这是「显自种性」,就是他有这个种性,第二科是「简无种性」。

 

寅二、简无种性

若无种性补特伽罗,虽有一切一切一切种,当知决定不证菩提。

这是第二科,没有种性。「若无种性」若是这个众生,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处里边,没有佛性。没有佛性,这个人虽然有「一切一切一切种」,这三个「一切」,这个《披寻记》是有解释。虽然有「一切一切一切种,当知决定不证菩提」,他是不能够得无上菩提的,他没有种性就是不行,这是遗憾!

 

《披寻记》一一三四页:

虽有一切一切一切种等者:此中初一切言,谓即前说四种因缘。次一切言,谓无种性一切有情。后一切言,谓无种性有情生于诸界趣中,有多种类差别可得,名一切种。由是假说无种性补特伽罗,纵具一切因缘;然彼一切有情,于彼彼一切种类,当知决定不证菩提。缘起经说:云何为生?谓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类诸生等,乃至广说。今此一切一切种,准彼应释。

「虽有一切一切一切种等者:此中初一切言,谓即前说四种因缘」,前面说是遇见善知识了,能学习佛法,有无倒修学,乃至精进勇猛的成就,善根成熟这些事情。这第一个一切就这么讲,虽然有这四种因缘,这些因缘具足了。「次一切言」,第二个一切,这句话怎么讲呢?「谓无种性一切有情」,就是没有佛性的这些众生,没有佛性这句话里边包括两种人:就是一种是,他不但是没有佛性,他连声闻缘觉的种性也没有,就是这一种众生;第二种呢,就是有阿罗汉的种性,有辟支佛的种性,但是没有佛性,有这两种不同。这里面都是包括了,一切有情。「后一切言」,那第三个一切的话呢,「谓无种性有情生于诸界趣中」,就是没有种性的这个有情,生于诸界趣中:生于欲界、色界、无色界,或者是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诸界趣中。「有多种类」,这样有三界六趣,有多种类的差别可得,「名一切种」。

「由是假说无种性,补特伽罗,纵具一切因缘」,前边那些好的因缘都有了,「然彼一切有情,于彼彼一切种类,当知决定不证菩提」,不能够得无上菩提。这〈缘起经〉里边说:「云何为生」?这个「生」字怎么讲呢?「谓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类诸生等」,这一个人,在人的世界,人的世界有很多种:有黄色有白色有各式各样的种人,乃至畜生也是无量无边,恶鬼也无量无边,天也是无量无边的,「于彼彼有情类诸生等,乃至广说。今此一切一切种,准彼应释」,就是这样意思。这个解释也是好,也可以这么解释。总而言之,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他具足了很多很多的好因缘,但是他没有种性,他也不能得无上菩提,就是这个意思。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发心品第二

前边是「种性品」,解释完了。现在这是第二品,就是「发心品」。

 

癸二、发心持(分三科) 子一、辨相(分二科) 丑一、别辨五种(分五科)

寅一、自性

复次菩萨最初发心,于诸菩萨所有正愿是初正愿,普能摄受其余正愿,是故发心,以初正愿为其自性。

这个〈发心品〉,这里面分「发心持」,前面是「种性持」。他这个论「持」呢,是前能持后,因缘持果。因在前,果在后,因能持果,就是前能摄持后边的。那么「种性持」,有种性,后来他是怎么怎么情形。那么,有种性,他就能发心,这个发心,发无上菩提心呢,为种性所持;如果没有种性,就不能发心。现在第二科,「发心持」,就是已经发无上菩提心了,他又会怎么怎么样,是这么意思。这个发无上菩提心这句话呢,应该说是在「十信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佛,有这么多的位次,由凡而圣,一直到得无上菩提,中间有这么多的位次。初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就是在「十信位」,「十信位」这时候发无上菩提心。

这个分三科,第一科是「辨相」,辨发无上菩提心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五种」相貌,分五科,第一科是「自性」。「自性」在唯识经论里边的意思呢,还常常用到这个字,就是「自性」,就是「此法不同于彼法」的情形,单独此法有这样的体性,不共于其他的事情,那就叫做「自性」;不是禅宗说那个「自性」,不是说《起信论》上说那个自性,不是那么意思。现在说发菩提心的「自性」。

「复次,菩萨最初发心」,前面说到「种性持」,说完了,但是道理是无穷无尽的还有,所以叫做「复次」。菩萨最初开始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于诸菩萨所有正愿,是初正愿」,诸菩萨发愿,发很多愿,现在最初发心,也就是发愿,「是初正愿」,是很多的愿里面最初的这个愿,是指这个愿说的。这里面包括了很多的意思。「普能摄受其余正愿」,这个最初的正愿,它能够「摄受」,就是逐渐的会成就其他的那些正愿,也都是因此而成就的。「是故发心,以初正愿为其自性」,所以发菩提心,诸菩萨很多的愿里边,那个最初的正愿,是这里边说发菩提心的体性,是这样意思。

这个佛法里边所说的事情,大概的情形说,和世间上事情也相通的,也是相通。这世间上的事情也是,你读书,譬如说:你会想,我将来在社会上做什么事呢?『我要做医生』。那么就是发愿了,我要做医生,然后你就学这一门的知识。佛法里面也是,你来到佛教里面来,也要有愿,要发愿的。当然佛教徒来到佛法里边不断的学习,虽然有可能没有正式的举行这个发愿的仪式,但是内心里面也是发愿了;但是要举行一个仪式呢,就会更好一点,会更好一点。

 

《披寻记》一一三五页:

复次菩萨最初发心等者:发心有二:一、世俗发心,二、证法性发心。此中且说世俗发心,谓如有一,随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发誓愿故。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二卷十九页)此于菩萨五正愿中,依顺次数,说名为初。何等为五?谓发心愿、受生愿、所行愿、正愿、大愿,是名菩萨所有正愿,如下菩提分品中说。(陵本四十五卷十六页)

「复次菩萨最初发心等者:发心有二」,有两种发心:「一、世俗发心」,世俗呢,就是你虽然思想有点不同,但是很多很多还都是原来的样,还都是很多的俗气,就是世间上一般的俗气的境界,没有改变;但是心里边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有「愿」。这是一种「发心」,就是凡夫境界了。「二、证法性发心」,这是修行开始成功的圣人,他证悟了诸法的真理,他见到诸法的真理了,这个人他也发无上菩提心。那这就是圣人的发心;前边是凡夫的发心,不同。「此中且说世俗发心」,这个地方说发菩提心,不是指那个「证法性」的发心,是「且说世俗」的发心,就是一般的凡夫境界。

「谓如有一,随智者前」,这个世俗发心,怎么发法呢?「谓如有一,随智者前」,就是有这么一个人,他想要发菩提心,怎么发法呢?「随智者前」,随顺、随逐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前面,「恭敬而住」,对这个有智慧的人、对这个善知识,发心恭敬。「而住」,而住于恭敬心,你心里面安住在恭敬这里。「起增上意」,能发动一个很勇猛的心,就是这个意愿非常的强烈,叫作「增上意」。「发誓愿故」,「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干什么呢?「发誓愿故」,就是发菩提愿的关系。这个「誓愿」,这个「誓」字,是决定的意思。是有愿,但是还不决定,那不能说是「誓愿」,只是可以说「愿」;若是决定不可动摇,任何人不可以改变他的意愿的,那叫做「誓愿」。「如《显扬论》说」。这个世俗发心这件事,在《显扬圣教论》上有说,《显扬论》二卷十九页,在那里有说。《显扬论》那上面说「随智者前」,就是在一个善知识前面,当然也应该是顶礼,那么就自己念出这一个文,一篇文句出来:

长老忆念我玅境比丘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

『长老忆念』或者是:大德一心念,『我妙境比丘』说自己的名字,『从今日始』从今天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这是说为什么要发无上菩提心呢?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发这个心要利益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都发慈悲心。这是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平常的境界:谁对我好,我也对他好;你若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我们平常人是这样子。现在这个「发心」不是!我要对一切人,一切众生都要好、我要利益他们。真是了不起!你能发这个心,真是了不起!如果说我不高兴你,那就违背了菩提心!我不高兴你,说这个人来修学圣道,我不高兴!你看这是违背了菩提心的。『从今日起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这是非常伟大的事情!

『从今以往』从今天以去,『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就是六波罗蜜,『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修布施,为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是为证无上菩提;证无上菩提,为去饶益一切诸有情故,就是这样子。『我今与诸菩萨和合出家』,还有这么一句话: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这个比丘是菩萨比丘,不是在家菩萨了,是菩萨比丘。『我今与诸菩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愿大德你证明我是菩萨。

说三遍,然后顶礼,举行这么一个仪式。这是《显扬圣教论》上说的文。

 

「此于菩萨五正愿中,依顺次数,说名为初」,这是解释下边这句话,「于诸菩萨所有正愿,是初正愿」这句话。「此于菩萨五正愿中」,菩萨发的这无上菩提的愿,一共有五种,「依顺次数」,这五种排的有次第的,这「说名为初」。现在发的这个「世俗发心」是属于第一个。「何等为五?谓发心愿、受生愿、所行愿、正愿、大愿,是名菩萨所有正愿」,有这五种愿。这五种愿,「如下菩提分品中说。(陵本四十五卷十六页)」在那儿有讲。

 

「普能摄受其余正愿,是故发心以初正愿为其自性」,这说得很清楚,就是初开始发这么一个愿。这个「发愿」这件事,应该是那样:应该是这个人学习了佛法很长的时间了,在内心里面在蕴酿这件事。在经论里面看见佛菩萨,佛菩萨这个圣人的威德的境界,和说的这些生死缘起、涅槃缘起的道理,经过长时期在内心里边思惟,受到了启发,一次又一次的激动:『我要做菩萨』,然后最后在善知识边『大德一心念,我某某……』,这样发愿,顺次第应该是这样子。不是无故的,就到那儿磕头、发愿,不是那样子!

我们说凡夫的佛教徒,能够认真的学习佛法,受到感动,能发这个菩提心,虽然他的行为未必像他发愿那么圆满,但是也是了不起!能发这个心,也是了不起!我们想一想就知道了。你就是动一个念头,不必行为上对于众生有什么利益,但是心里面想:『我要利益你』,就是了不起了!应该知道是这件事。这是第一科「自性」,面第二科「行相」。

 

寅二、行相

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

这个前边哪,这个《披寻记》就是解释这个初发心是怎么样情形,但是实在是说过头了!应该下边是正好,下边这个文,是「行相」。就是你发心的时候的这个相貌,你怎么发心呢?前面只是说是发正愿,但怎么发心呢?是这个「行相」。这个「行」,这个「行」是什么?行者心也。行者心也!这个佛教这个道理,我感觉很妙!世间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心在动!心若不动没有这件事的!没有。这个房子是从哪来的?是心动,因为你心动才来的。当然不是一个人,应该有建筑师,他心在动画出来,有投资的人、有建筑公司,大家心在动,这个房子才出现的。现在这里面说发菩提心呢,也是心在动。你心的一动,当然这是非常高尚的事情,它的相貌,就是发菩提心的相貌,是这么说。

说「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这个菩萨他发起这个正愿,这个「正」实在是赞叹的意思,赞叹发菩提愿是非常合乎道理的、非常伟大的、非常的良好的!「求菩提时」,发正愿心,实在就是什么呢?就是求菩提,就是希求成就佛的大智慧。你从这个经论上,若是生在佛世,当然你能够见佛闻法;佛灭度后,看不见佛的这种大威德的境界,但从经论上还可以看见。看见的时候,哦!成佛是这么伟大,我也要成佛,就是希求得无上菩提的时候。「发如是心」,那么你就发动了你的心,是这样子。

「说如是言」,你要向一个善知识,这样说:「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因为从经论上,看见无上菩提的功德无量,非常地伟大!所以自己,我希望:希望我,「愿」者希望的意思,希望我决定在将来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大智慧,成就这个智慧。

 

《披寻记》一一三五页:

无上正等菩提者:菩提品中有三差别,如彼应释。 (陵本三十八卷一页)

「无上正等菩提者:〈菩提品〉中」,这个〈菩提品〉就是这个菩萨地下面有〈菩提品〉,现在这是〈发心品〉。前面第一品是〈种性品〉,第二品是〈发心品〉,下面还有〈菩提品〉。「〈菩提品〉中有三差别,如彼应释」,就是在三十八卷一页。那里说的这个无上菩提有三种:第一个呢,断除两种烦恼,成就两种智慧,那就是无上菩提。断除两种烦恼,就是:一个是烦恼障,一个所知障,断除这两种烦恼。第二个呢,成就二种智慧。二种智慧:一个是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一切所知无障碍智。这个佛的安立,佛陀的智慧安立这件事,先是说把这个染污的事情,见烦恼、爱烦恼是染污,把它清除,使令心清净,这是一方面。第二呢,一切所知无障碍智,世间上很多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学习通达无碍的,但是我们还不知道,所以就是没有智慧。如果你能够通达无碍了呢,那一切所知无障碍智;断除所知障呢,就成就了一切所知无障碍智。断除烦恼障,就是一切烦恼不随缚智,那就是到阿罗汉的境界。那么所知障也清除了,就是得无上菩提了。成就了这二种智慧,断除那二种障,这就是无上菩提。这是第二种。第三种,有清净智,这个清净的智慧。还有个一切智,还有个无滞智。这三种智慧。

我们从这些地方看出一个消息!佛的这个智慧是怎么一个相貌?在这就看出来。第一是清净智,就是断除烦恼障,断除所知障;佛的心是清净光明的境界,这是这个清净智。第二个呢,是一切智,就是通达一切法无障无碍。第三个是无滞智,滞碍的滞。就是佛要是有因缘,就是佛在世的时候就是有外道,他是不怀好意来出家,要来破坏佛法,但是先到这来做比丘,然后知道佛教里边的事情,然后加以破坏;这是不怀好意来出家。那么这个外道来了的时候,先看到诸比丘,就向诸比丘说,我要见佛,要求出家,那比丘就引他,引导他来见佛,就是说明了来意。佛说好!你好,欢迎你来出家,立刻就同意了。但这件事呢,佛立刻就完全明白的。他就一剎那间哪,一作意,事情完全明白了!不须要再作意,不须要再想、又想:,这件事是这样子。不是!就是很快地就完全明白了,就是无滞智。就是无滞碍,不是很迟钝,非常地迅速,很快地就知道了一切了,一切的事情。

那么从这上看呢,佛菩萨的智慧,这是后得智,这后得智是有分别的。知道这个人是善;是恶,会有成就;会没有成就,一下子都知道了。知道就知道怎么样来处理这件事情,佛的智慧是这样子。这是具足了清净智、一切智、无滞智,这就是无上菩提。这是一种无上菩提。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呢,佛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无碍智、六种神通,一共有一百四十种功德,这就是无上菩提。这在下面那个〈菩提品〉说有三种差别,这无上菩提有三种差别。现在这里这个世俗发心的这位凡夫的菩萨,他就做狮子吼,在善知识边说:「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就是发了这个心。

 

能作有情一切义利。

这句话,得无上菩提有什么用呢?有什么用?我前几天要找那个《佛法与科学》这个书,就是这个书是王晓绪他作的,他作好这个书呢,请胡适之,胡适之那时候在北大做校长,可能是这个时候,请他作个序。请他作序,这个目的当然他是有地位的人哪,胡适要作一个序,他是赞叹佛法的功德,当然可能会有影响。当然很明显,请他作序,目的就是这样子。请他作序,不请我作序!就是我的条件不够,所以请他作序嘛!但是胡适来做个序也是作了,那个序里面就是破口大骂,就是毁谤佛教!其中有一句话就说:『佛教重视这个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有什么了不起呢,那个石头也是无分别,那个木头也无分别,那有什么值得尊重呢!』就这话。但是我现在想要找那本《佛法与科学》找不到,这个序找不到!胡适就是这样子讲。

现在这上面说呢,说是得无分别智有什么用?「能作一切有情义利」,得了无上菩提;就是得了无分别智了。当然那无分别智也是有分别,也能够分别。也能无分别;也能有分别的。这是活的!不是木头!不是这样意思。「能作一切有情义利」,他能够造作一切有情的福业。对于一切的利益,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他都能做,能做这些事情。这个事情平常人能做吗?我看平常人不能做。

我们若常常看报纸,也会明白这件事,你看看历史也会明白这件事。世间上这些有大活动的人,他们能做一切有情义利吗?我看不能!只有佛!成佛的人,能作一切有情义利。就是合于道义的利益、合乎真理的利益。不是譬如说我们向观世音菩萨有所求,希望观世音菩萨满我愿,其实观世音菩萨不决定满你愿。因为你那个愿不合道理!不是义利,那观世音菩萨不满你愿的。现在是说「义利」,义利的事情,观世音菩萨能满愿。能得无上菩提的人能作这件事。连阿罗汉都不够这个程度,都不能说「能作有情一切义利」,都不能。只有佛才能作到!说现在这个生死凡夫,他要发这个心:『我要成佛,我要能作一切有情的义利』,你看这个人,真是了不起!

 

《披寻记》一一三五页:

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者:谓诸如来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义利,利益安乐正行最胜故。此中有情唯说天人,彼有势力能了其义修正行故。

「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者:谓诸如来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义利,利益安乐正行最胜故」。这个「能作有情一切义利」这句话怎么讲呢?「谓诸如来」,就是很多的佛,能「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安乐无量众生」。这个「利益安乐」前面讲过:这个令你现在得到利益叫作安乐,令你将来得到安乐嘛,叫作利益。就是现在这个生命存在的时候,未来的这个生命结束了以后,继续生命现起的那个时候所得到的利益。分这么二个时期来解释这个利益安乐。「能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义利」,这个「义利」是总说的,「利益安乐」是别说的。而这件事呢,不是口说的,是行动,真实能做这件事!所以「正行最胜」,这是最殊胜的。

「此中有情唯说天人,彼有势力能了其义修正行故」,就是其余三恶道的众生没有说。没有说,为什么只说天人呢?只说天,只说人呢?是「彼有势力」,天和人有这个力量,他能够明白佛说的道理,他也能这样学习。所以就说天人;说三恶道就很困难。

 

毕业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

前面说,「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这是愿;「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是行;「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是果。愿、行、果。就是「能作一切有情义利」,什么义利?是「毕竟安处」:是究竟的让一切众生,都安置在究竟涅槃那里,安置在如来的广大智中。这样,作这种利益。那么这是愿、行、果。其实这个行和果也都是愿,实在他现在还没那么做,只是发愿的时候,只是愿。

 

《披寻记》一一三五页:

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慧者:谓断菩提及智菩提。如菩提品释应知。(陵本三十八卷一页)

〈菩提品〉也提到这个,断就是断烦恼障,断所知障,这也是无上菩提。「及智菩提」就是成就了清净智、一切智、无滞智,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一切所知无障碍智,这也是菩提。那么正好说这里的二句话:一个究竟涅槃,一个如来广大智,这两件事合起来名为无上菩提。

 

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

这是结束这段文。说是这样的发愿,心者愿也。就是在自己这个凡夫的虚妄分别心上,建立了这样的广大的愿力。这个意思:「定自希求」,是决定的、是不会退转的!发心的时候是这样肯定。「定自希求」,我自己,不是别人叫我,我主动地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那么这就是二个愿:一个是愿得无上菩提,一个是愿作一切有情义利,这是二个愿。这个「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呢,就包括在「能作有情义利」里面,也可以包括在前面「愿我决定当证无上菩提」里面。「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这个发心就是什么意思?就是自己决定:『我希望我能成佛,我能得无上菩提』,就是这个意愿非常地坚强,非常地广大!这是发菩提愿的一个行相。

 

寅三、所缘

又诸菩萨缘大菩提、及缘有情一切义利,发心希求,非无所缘。是故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所缘境。

这是第三科,叫作「所缘」。前面说「行相」,第一个是「自性」,第二是「行相」,现在是「所缘」。「又诸菩萨缘大菩提、及缘有情一切义利,发心希求」,诸菩萨缘大菩提就是攀缘,攀缘佛的大菩提,及攀缘一切众生有情的义利。一切有情的义利也是无上菩提;或者说是,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思想,它不是说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不是这样。它是随其所依,有的众生可以得声闻菩提,有的众生得辟支佛菩提,有的众生得无上菩提,《瑜伽师地论》是这样的思想。是故发心「缘大菩提,及缘有情一切义利」。「缘大菩提」是菩萨自己的意愿:我要成就无上菩提。一切有情义利呢,当然也包括人天的福报,那么三乘的菩提,一定得到这样子。「发心希求」,发这样的心,希求成就这件事。「非无所缘」,并不是无所缘而能发无上菩提的,不是!

「是故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所缘境」,这上面说这个「所缘」,这段文的意思,就是你长时期地学习佛法,你心里面感觉到无上菩提的尊贵,希望成就,因此而发无上菩提心。长时期地缘念一切众生的苦!就发大悲心。这样子才发无上菩提心的!说是你没有作如是观,不可能发无上菩提心的!是这样意思。那这一段文等于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一个发动你无上菩提心的一个因缘,有这个意思。前面是发无上菩提心的相貌。

 

寅四、功德

又诸菩萨最初发心,能摄一切菩提分法殊胜善根为上首故;是善极善,是贤极贤,是妙极妙,能违一切有情处所三业恶行,功德相应。

这是第四科「功德」,就是发心有什么功德呢?有什么好处呢?是「又诸菩萨最初发心」,又这个诸菩萨在凡夫的时候,一开始能发无上菩提愿,这个时候只是内心里面有这样的高尚的意愿而已。那他以后会有什么成就呢?会有什么好处呢?「能摄一切菩提分法」,这个「摄」,摄者取也,也就是用手拿的意思。但是现在不是用手是用心,他逐渐的就会成就「一切菩提分法」。一切菩提分法前面讲过,三十七道品也是菩提分法,六波罗蜜也是菩提分法,就是逐渐的会成就一切的菩提分;菩提是果,分是因。

「殊胜善根」这句话是赞叹这菩提分法,这菩提分是最殊胜的、最有力量的、最有功德的事情。「为上首故」就是最先要做的事情,发了无上菩提心,应该做什么事情?要做这个事情,这样意思。「是善极善,是贤极贤,是妙极妙」,这三句也是赞叹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意思。「能违一切有情处所三业恶行,功德相应」,你常常的修,能栽培一切菩提分法,就能冲击有情、也是冲击自己、也是冲击一切众生的「三业恶行」:身口意的这些有罪过的事情,逐渐的都把它消除了。消除了,在清净的身口意上,有这个殊胜的善根功德相应,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三六页:

殊胜善根为上首故等者:增上义是根义,能除杂染及证清净,是名善根。此复有五:谓信、勤、念、定、慧,超余一切声闻独觉,名为殊胜。性多摄受善法朋侣身心澄净,是名为善。远离颦蹙,舒颜平视,含笑先言,常为爱语,是名为贤。成就尸罗,是名为妙。如是后后展转增胜,证得究竟,是名极善、极贤、极妙。如是总显能违一切有情处所三业恶行,功德圆满,有此发心,即有此功德;有此功德,即能违逆三业恶行令不现行,由是故名功德相应。

「殊胜善根为上首故等者:增上义是根义」,这个「增上」就是有大力量的意思,力量强大的意思,「是根义」。这个根就是有强大的力量,譬如那树的根,就是那个根有力量;根若没力量,这个树就倒了,就是有根。现在这上面说呢,这一切菩提分法也是有大力量的意思,「能除杂染及证清净」。这个有大力量,什么叫有大力量?「能除杂染」,就是能破除去身口意上的污染、烦恼,贪瞋痴等烦恼,那就表示是有善根。

这个《瑜伽师地论》,这唯识宗的这个书、经论好处就在这里:他前面那一句话是标出来,后面那句话就是解释。所谓根是有大力量,什么力量?能够破除身口意上的烦恼,这就是有力量,就是你的善根有力量。「及证清净」,能够成就清净的身口意业,这就是力量,这就叫善根。这使令我们容易明白,这个栽培善根的相貌是这样的,「是名善根」。

「此复有五」,这个善根有五种,这里面说。「谓信、勤、念、定、慧」,这前面也都说了,讲三十七道品的时候也说了,也讲那个《声闻地》那个《趣入品》,也说到这个信、勤、念、定、慧。这个我们佛教徒相信佛法多久了,学习佛法有多久了。然后反省自己:我有什么成就?我在佛法里面有什么成就?比如说你有了「信」,你对于佛法有坚定的信心,还能够「勤」而不懈怠、精进,还有「念」、有「定」、有「慧」,那你就是在佛法里栽培了善根了;如果反省的时候一无所有,那就是没有善根了,是这样意思。

「超余一切声闻独觉,名为殊胜」。这殊胜善根,这个殊胜善根,这「殊胜」怎么讲呢?「超余一切」,超过其余的,这里说是有佛性的菩萨,有佛性的菩萨除外,剩余的是什么呢?就是声闻、缘觉,他们也有信勤念定慧的。但是菩萨的信勤念定慧超过了一切声闻、缘觉的信勤念定慧,所以叫做殊胜,和他们不同。这个「殊」,是不同的意思,「胜」是超过他。

「性多摄受善法朋侣身心澄净,是名为善」。前面那句话解释完了,「殊胜善根」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善极善」,怎么讲呢?先解释「善」。「性多摄受善法朋侣」,就是这位菩萨,发菩提心的菩萨,他的心就是欢喜多摄受善法朋侣,就是欢喜连络有善法的朋友与他为伴侣;那个有功德的人,我愿意和他作朋友,「摄受」就是同他联系,同他联系。「身心澄净」,什么叫做「善法朋侣」呢?就是他的身口意清净没有污染,那这就是善法朋侣,这就是具足善法的朋侣。「是名为善」这个「善」字是这样意思,是名为善。

「远离颦蹙,舒颜平视,含笑先言,常为爱语,是名为贤」,现在解释这个「贤」字。「远离颦蹙」,就是皱眉头心里面有苦恼,忧愁的样子。「远离」,他不!没有这种苦恼的境界。「舒颜平视」,他的颜面就是很开朗的样子。「平视」和你见面的时候平视,他不向上看,或者向下看,就不是平视了。所以这平视也表示同你亲近、接近的意思。「含笑先言」,头几天讲过了。「常为爱语,是名为贤」,这个「贤」字是这样意思。

「成就尸罗,是名为妙」,下面就解释这个妙字。就是这个人,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呢,他是成就尸罗,安住净戒这个人,叫做「妙」。「如是后后展转增胜,证得究竟,是名极善、极贤、极妙」,最初的时候是善、是贤、是妙,后来不断地栽培自己呢,他就展转的后来又后来,后来又后来,展转的就殊胜,这个善又善,最后到极善;贤而又贤,到极贤;妙而又妙,到极妙了,是名极善、极贤、极妙。

「如是总显能违一切有情处所三业恶行,功德圆满」,这就是显示这件事,能违一切有情的处所,有情的处所,什么处所?就是身口意。身口意的三业的恶行被损减了、被消灭了,然后有功德圆满。「有此发心,即有此功德」有菩萨能发无上菩提心呢,他就会有「善极善,贤极贤,妙极妙」,有此功德。「有此功德,即能违逆三业恶行」,就能破除去这些污染。「令不现行」,使令这些污染不活动。「由是故名功德相应」,这段文解释得很好。

 

寅五、最胜

又诸菩萨最初发心所起正愿,于余一切希求世间出世间义妙善正愿,最为第一,最为无上。

这是第五科「最胜」。「又诸菩萨最初发心所起」的「正愿」就是刚才说的发菩提愿,「于余一切」就是对比其余的不是菩萨,不是菩萨里边也有好人,他们也会做功德的。那些一切人,「希求世间义的妙善正愿」;「希求出世间的妙善正愿」。这个希求世间的妙善正愿,当然世间上非佛教徒乃至其他的宗教徒,或是非宗教徒,也有这些事情,也有这种一些有道德的人,也是有的。但是菩萨也会做这种功德,但是菩萨「最第一」,菩萨会正愿最圆满。这个在佛教里边,还有希求出世间的妙善正愿,就是声闻缘觉了,这些佛教徒,他们也会有超越世间的功德殊胜,但是和菩萨比呢,不可以!比不上菩萨,菩萨还是超过他们的。所以菩萨的妙善正愿「最为无上」,是最殊胜的。

 

《披寻记》一一三六页:

最为第一最为无上者:共诸世间善圆满故,名最第一。于所知障得清净故,名最无上。如摄异门分释应知。(陵本八十三卷四页)

「最为第一最为无上者:共诸世间善圆满故,名最第一」,就是菩萨也会共于世间人做的一切功德,但是菩萨来做这件事情,做的是最为圆满的,所以也是最第一的。「于所知障得清净故,名最无上」,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他们能断除去烦恼障得清净,还没有所知障得清净,所以菩萨能够所知障得清净,所以是最无上的。「如摄异门分释」就是本论的后边有这么一分,那里面有解释。

 

丑二、结显略义

如是应知最初发心有五种相。

这是第二科「结显略义」,就是显出来它的要义。「如是应知」,前面这一段文所说的应该知道,最初发心有五个相貌。

 

一者、自性。二者、行相。三者、所缘。四者、功德。五者、最胜。

第一个是「自性」。第二个是「行相」。第三个「所缘」。第四「功德」。第五者是最殊胜,赞叹他最殊胜。前面是「辨相」,辨这个发菩提心的相貌,这一科说完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五[栏目:龙树菩萨]
 烦恼的恶性循环[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秦时轹钻[栏目:公案100]
 尚颜[栏目:僧诗句集]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十八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大日经疏讲解 第23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相应3经 美善者经[栏目:相应部 8.婆耆沙相应]
 343.无准师范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见闻录白话[栏目:凡夫居士]
 一肩烟雨过江南[栏目:坐看云起·济群法师访谈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